书城休闲爱好观赏园艺学
48476400000044

第44章 园林树木(1)

乔木(Arbor):树体高大,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而上部有分枝,通常在6m以上的树木叫乔木。这类树木具有茂密的树冠,挺拔的树干,叶大荫浓,树干光滑,花果香艳等特点,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主要植物,在园林绿地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对园林境界的创作起着巨大的作用。如凡具有尖塔状及圆锥状树形的乔木,多有严肃端庄的效果;具有柱状狭窄树冠者,多有高耸静谧的效果;具有圆钝、钟形树冠者,多有雄伟浑厚的效果;而一些垂枝类型者,常形成优雅、和平的气氛等等。乔木包括针叶树和阔叶树两大类,下面分别介绍。

第一节针叶树

一、南洋杉

[学名]Araucaria cunninghamii Sweet

[英文名]hoop pine

[别名]异叶南洋杉

[科属]南洋杉科南洋杉属

(一)形态特征

常绿大乔木,高60~70cm,胸径达1m以上,幼树呈整齐的尖塔形,老树成平顶状。主枝轮生,平展,侧枝亦平展或稍下垂。叶二型:生于侧枝及幼枝上的多呈针状,质软,开展,排列疏松,长0.7~1.7cm;生于老枝上的则密集,卵形或三角状钻形,长0.6~1cm。雌雄异株。球果卵形,苞鳞刺状且尖头向后强烈弯曲,种子两侧有翅。

(二)原产地及生态习性

原产大洋洲东南沿海地区,如澳大利亚的北部、新南威尔士及昆士兰等州。中国的广州、厦门、云南西双版纳、海南等地均有露地栽培;在其他城市也常作盆栽观赏用。性喜暖热气候而空气湿润处,不耐干燥及寒冷,喜生于肥沃土壤,较耐风。生长迅速,再生能力强,砍伐后易生萌蘖。

(三)品种

1.银灰南洋杉cv.Glauca

2.垂枝南洋杉cv.Pendula

(四)繁殖及栽培技术

用播种繁殖,但种子发芽率低,最好是在播种前先将种皮破伤,以便促进发芽,否则常会因发芽迟缓而招致腐烂。也可进行扦插繁殖,插条应选主枝或用徒长枝,如果选用侧枝作插穗则插活后的苗木体形不易整正。夏季应避免过强的光照,并在温室内经常洒水以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在冬季夜间温度以保持在7~16℃之间为宜。盆土可3份壤土、1份腐叶土与1份粗沙配成,每年早春时可进行换盆换土。

(五)观赏特性

南洋杉树形高大,姿态优美,与雪松、日本金松、金钱松、巨杉等合称世界五大公园树。南洋杉最宜独植为园景树或作纪念树,亦可作行道树用。如厦门万石植物园门外即用南洋杉作行道树,十分壮观。选无强风地为宜,以免树冠偏斜。南洋杉又是珍贵的室内盆栽装饰树种。

二、雪松

[学名]Cedrus deodara(Roxb)Loud

[英文名]deodar cedar,Indian cedar

[别名]香柏、喜马拉雅松

[科属]松科雪松属

(一)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50m以上至72m,胸径2~3m。枝下高较低,大枝不规则轮生,平展;小枝微下垂,一年生枝淡黄褐色,密生灰白色短绒毛,二至三年生枝灰色,后变深灰色。树皮幼时淡灰色,浅纵裂,老时深灰色,鳞状裂。树冠尖塔形。叶针形,坚硬,淡绿或深绿色,新生叶有白粉,两面各有数条气孔线,叶长2.5~5cm,宽1~1.5mm,在长枝上辐射伸展,短枝上簇生(每年生出新叶约15~20枚)。雌、雄球花单生于不同长枝上的短枝顶端,直立,雄球花长卵形或椭圆状卵圆形,长2~3cm,近黄色;雌球花卵圆形,长1~1.5cm,初呈紫红色,受精后变为淡绿色,微被白粉。球果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形,长7~12cm,径大5~9cm,顶端圆钝,熟时深褐色;种鳞宽倒三角形,顶端宽平,两侧缘薄,具不规则细锯齿,鳞背密生锈色短绒毛,苞鳞极小。种子为不规则三角状,长1~1.3cm,种翅上宽,呈倒三角形。花期10~11月,球果成熟期为次年10~11月。

(二)原产地及生态习性

原产喜马拉雅山西部(阿富汗至印度)和我国古代西南部,现辽宁、河北、上海、江西、安徽、云南、四川等省市均有栽培。雪松宜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壤土生长。适宜在降水量600~1000mm左右的暖温带至中亚热带地区生长,而以长江中下游一带生长最好。忌烟害,易风倒,不耐水湿,喜光,稍耐阴,抗寒性较强,可忍受25℃的低温。幼年时期生长较慢,寿命很长。

(三)品种

1.银梢雪松cv.Albospica

2.金叶雪松cv..Aurea

3.银叶雪松cv.Argentea

4.密丛雪松cv.Compacta

(四)繁殖及栽培技术

1.繁殖

用播种、扦插法繁殖。

(1)30年生以上的雪松才能开花结实,球果于次年10月变棕色时即成熟,可以采下脱粒。每千克种子约8000粒,新鲜种子发芽率达90%。于3~4月播种前,用冷水浸种1~2日,捞出阴干后播种。由于种子难得,故常进行条状点播,行距15cm,株距5cm,播后覆土,约半月后可陆续出土,1月后可出齐。每亩播种5kg。土壤应事先消毒;生长季应注意中耕、除草、灌水,并酌情施肥;夏季应搭荫棚,冬季应防寒,当年苗高约20cm。次年春移植,注意勿伤主根,否则影响发育。

(2)扦插繁殖在早春发芽前行之为好,亦可行雨季扦插,选1年生枝,切成15cm长,将下部叶除去,插条基部在萘乙酸500ppm水溶液中浸5、6秒钟,然后插入基质中。在雨季,则可选当年生粗壮嫩枝作插穗。插后的管理方法,同于一般的软材扦插法。自实生小苗上采取插穗的,插后的1个多月可开始生根,而自成年树采的插穗,常需3个月以上才能开始生根。

2.栽培技术

雪松栽培地土壤应选择酸性土壤和微碱性土壤,以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和壤土为好,采用大穴整地,带土球栽培,栽后常松土和培土,注意整形修枝,保持树形优美。

(五)观赏特性

雪松树姿雄伟壮观,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树种。最宜孤植于草坪中央、建筑前庭之中心、广场中心或主要大建筑物的两旁及园门的入口等处。其主干下部的大枝自近地面处平展,长年不枯,能形成繁茂雄伟的树冠。这一特点更是独植树的可贵之点。而冬季皎洁的雪片纷积于翠绿色的枝叶上,形成许多高大的银色金字塔,则更为引人入胜。此外,列植于园路的两旁,形成甬道,亦极为壮观。

三、柳杉

[学名]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etr.

[英文名]Chinese cryptomeria

[别名]长叶孔雀松、泡杉、孔雀杉、麦吊杉

[科属]杉科柳杉属

(一)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40m,胸径达2m余,树冠圆锥形,树皮赤棕色,纤维状裂成长条片剥落,大枝斜展或平展,小枝常下垂,绿色.叶长1~1.5cm,幼树及萌芽枝之叶长达2.4cm,钻形,微向内曲,先端内曲,四面有气孔线.雄球花黄色,雌球花淡绿色.球果熟时深褐色,径1.5~2cm。种鳞约20个,苞鳞尖头与种鳞先端之裂齿均较短;每个种鳞里有种子2枚。花期4月,果10~11月成熟。

(二)原产地及生态习性

原产于浙江天目山、福建及江西庐山等处海拔1100m以下地带,浙江、江苏南部、安徽南部、四州、贵州、云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及河南郑州等地有栽培,生长良好。

为中等的阳性树,略耐阴,亦略耐寒,在年平均温度为14~19℃,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的地区均可生长。喜空气湿度较高,怕夏季酷热或干旱,在降水量达1000mm左右处生长良好。喜生长于深厚肥沃的沙质壤土,若在光照强烈的黏土地则生长极差。喜排水良好,在积水处根易腐烂。枝条柔韧,能抗雪压及冰挂。柳杉为成根性树种,尤其在青年期以前,大抵根群密集于30cm以内的表土层中,在壮年期后根系较深;一般水平根的扩展长度比入土深度大十余倍。由于根系不深故抗暴风能力不强。生长速度中等,年平均可长高50~100cm,一般在30龄后则高生长极少,但直径的生长可继续到数百年,故常长成极粗的大树。

(三)繁殖及栽培技术

1.繁殖

可用播种及扦插法繁殖。母树每年均可结实,但常两年丰收一次。每百千克球果,可得种子约5kg余;每千克种子约25万粒;千粒重为4g,发芽率60%左右,成苗率约为20%~30%。种子保存期1年。

选择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稍肥沃、病虫害少的沙质壤土作圃地,下足基肥,早春播种,播后覆土盖草。约经3~4周,即可发芽,出土后不带种壳。夏季设荫棚,及时除草、及时排水灌溉,加强病虫害防治。幼苗出土初期,易罹猝倒病,每周喷射0.5%~1%的波尔多液一次,如一旦发病可用硫酸亚铁0.5%~1%溶液喷射。秋季常可能发生赤枯病,即先在下部的叶和小枝上发生褐色斑点,逐渐扩大而使枝叶死亡,逐渐由小枝扩展至主茎形成褐色溃疡状病斑,终至全株死亡,且会传染至全圃。可在发病季节喷洒波尔多液防治,按1份硫酸铜、1份生石灰、200份水来配制。

5月初开始间苗,6月下旬定苗。1年生苗留130~150株/m?,2年生留床苗平均55~65株/m?。

2.栽培技术

柳杉喜湿润空气,畏干燥,故移植时注意勿使根部受干。在园林中平地初栽后,夏季最好设临时性荫棚,以免枝叶枯黄,待充分复原后再行拆除。

(四)观赏特性

柳杉树形圆整而高大,树干粗壮,极为雄伟,是很好的园林风景树种。最适独植、对植,亦宜丛植或群植。柳杉能吸收二氧化硫,净化空气,改善环境卫生。

四、柏木

[学名]Cupressus funebris Endl.

[英文名]Chinese cypress

[别名]垂丝柏、香扁柏、璎珞柏、柏枝树、柏香树

[科属]柏科柏木属

(一)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35m,胸径2m,树冠狭圆锥形,干皮淡褐色,成长条状剥离,小枝下垂,圆柱形,生叶的小枝扁平。鳞叶端尖,叶背中部有纵腺点。球果次年成熟,形小,径8~12mm,木质。种鳞4对,盾形,有尖头,每个种鳞内含5~6枚种子。种子两侧有狭翅、子叶2枚。花期3~5月,球果次年5~6月成熟。

(二)原产地及生态习性

原产我国浙江、江西、四川、湖北、贵州、湖南、福建、云南等地。柏木为阳性树,能略耐侧方荫蔽。喜暖热湿润气候,不耐寒,是亚热带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针叶树种,分布区内年均温约为13~19℃。年雨量约在1000mm以上。对土壤适应力强,石灰质土上生长最好,也能在微酸性土上生长良好。耐干旱瘠薄,又略耐水湿。是亚热带针叶树中的钙质土指示植物。常呈混交群落,混交的树种有青栎、青栲、枫香、云南樟、麻栎、桤木等。柏木的根系较浅,但侧根十分发达,能沿岩缝伸展。生长较快,20年生高达12m,干径16cm。柏木的天然播种更新能力很强,但幼苗在过于郁闭的条件下生长不良。

(三)繁殖及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每公斤种子约30万粒,千粒重约3.3g,发芽率约65%。春秋播均可。苗床土壤pH值以中性或微碱性为佳,因幼苗在酸性土壤中生长不良。播种前应在45℃温水浸种一天,然后放入筐中催芽,待其有半数以上萌动开口露白时即可播种,每666m?条播量约6~7kg,播后用草覆盖,经常浇水,保持苗床湿润,一周内即可出土。根据种子发芽情况分批揭去盖草,宜早晚或阴天进行。幼苗期及时松土除草,适时排灌,保持床土湿润,雨后及时清沟排水,有利于减少赤枯病发生;速生期应及时施速效性追肥,保证苗木迅速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供给;速生中期宜进行第二次间苗(定苗);速生期后期忌施氮肥;生长后期随气温下降生长缓慢,为促进苗木木质化,形成健壮顶芽防止徒长,不宜灌溉,可施钾肥。当年生苗高达15~20cm,每亩可产苗10万多株。栽植季节在春季,小苗栽培,小穴整地,规格20x20x20cm。

(四)观赏特性

柏木寿命长,终年常绿,树姿优美,苍翠挺拔,树冠整齐,能耐侧荫。故最宜群植成林或甬道,形成柏木森林的景色。宜于作公园、建筑前、陵墓、古迹和自然风景区绿化用。

第二节阔叶树

一、玉兰

[学名]Magnolia denudate Desr.

[英文名]yulan

[别名]白玉兰、望春花、木笔树

[科属]木兰科木兰属

(一)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15m。树冠卵形或近球形。幼枝及芽均有毛。叶倒卵状长椭圆形,长10~15cm,先端突尖而短钝,基部广楔形或近圆形,幼时背面有毛。花大,径12~15cm,纯白色,芳香,花萼、花瓣相似,共9片。花3~4月,叶前开放,花期8~10天;果9~10月成熟。

(二)原产地及生态习性

原产中国中部山野中,现国内外庭园常见栽培。喜光,稍耐阴,颇耐寒,喜肥沃适当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弱酸性土壤(pH值5~6)但亦能生长于碱性土(pH值7~8)中。根肉质,畏水淹。生长速度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