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黄河诗金岸:首届中国宁夏黄河金岸诗歌节诗选
48481200000024

第24章 散文诗辑(4)

黄河金岸诗歌节组委给本届诗歌节的定位是,以诗的感觉,歌颂黄河金岸的自然风光及建设成就;以诗的语言,诠释宁夏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以诗的想象,再现全区各族人民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以诗的意境,引领人民群众接受真善美的诗性陶冶。此次诗歌节采风活动,在线路设计和景点安排方面,以黄河金岸为主线。在采风的四天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实力诗人与宁夏诗人们一起,到青铜峡感受108塔的神秘,领略黄河枢纽工程的雄宏;在沙坡头坐羊皮筏子亲近黄河,骑骆驼丈量腾格里沙漠,在农家乐里品尝特色小吃;去星海湖见证工业城市在湿地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在中华回乡文化园领略回族历史文化的奇丽,观赏《月上贺兰》舞剧,体会民族精神和伊斯兰文明的强大生命力……诗人们一一走过黄金水岸沿途因水而生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之后,不仅对黄金水岸有了进一步了解,对黄河和宁夏人的密切关系也有了深层次的认识。

采风活动中,刚参加完由中国作协和水利部“行走黄河看水利作家采风团”活动的甘肃诗人叶舟告诉记者,他用近一个月的时间沿着黄河走了一遍,却独独绕过了宁夏境内的黄河。这一次参加黄河金岸诗歌节采风算是弥补了这个缺憾。叶舟将黄河比作了一个人,他说宁夏的黄河应该是人的中年时期,缓慢、沉稳,相较于青藏高原段黄河的激越,天下黄河富宁夏就能理解了。来自黄河发源地青海的诗人马非,则向记者阐释了他眼里的宁夏黄河和青海黄河的不同。他说,就黄河在开发和利用来说,青海在黄河开发方面主打水利发电,而宁夏却倾向于文化建设和旅游开发,在黄河青海段我们能看到很多的水电站,在宁夏段却只有青铜峡一处,而黄河沿岸的沙坡头等旅游景区却很独特。内蒙古诗人敕勒川写过很多黄河的诗歌,在他的理解中,宁夏黄河和内蒙古黄河的区别在于,前者养育的是农耕文化,而后者滋润的是游牧文化。从黄河流经中国的最后一个省份山东而来的著名诗歌评论家燎原在沙坡头坐羊皮筏子时,一个劲儿地为山东的黄河鸣不平:“我说为什么黄河一到我们山东就一点气势都没有了,原来是被宁夏这块土地惯的啊,你看卫宁平原上的黄河多缓慢、多耐得住性子啊!”

诗人兴会更无前

“玉皇阁,仿佛一个巨大的巢,燕子在穿梭,阳光经过树梢,树梢颤颤地发亮,风吹过又吹过去。”

——摘自诗人大卫微博

媒体传真

诗会和诗歌是分不开的。此次与会诗人、评论家在采风活动过程中,不仅在金沙湾的黄河世纪坛、石嘴山奇石山等地阅读到了历代诗人书写宁夏和黄河的著名诗篇,还用手中的相机记录和见证了宁夏之所以出现传世诗句的地理原因。

6月18日,采风团的目的地是西夏城。在这里,诗人们不仅乘船领略了黄河风光,还参观西夏博物馆了解了西夏历史。晚宴上,大家在西夏城载歌载舞、朗诵诗歌,宁夏诗人杨梓的主持幽默诙谐,点燃了诗人们心中的激情。更热闹的是,诗人阿翔手执牛骨,装扮出一个党项人的样子,一边把酒一边舞蹈,把大家的情绪推到了最高潮。6月19日,在石嘴山市的星海湖,诗人们对这个过去被严重污染而现在却水波荡漾的地方很感兴趣,随着导游的介绍,他们在奇石山观赏这座工业城市艺术的另一面,在星海湖沙滩感受水给这里的人民带来的惬意和诗意。

对于参加本次诗歌节采风活动的宁夏诗人来说,这次采风不仅让他们有了一次深刻认识家乡的机会,还让他们接触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朋友。

诗歌成了他们交流的最佳方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宁夏老诗人吴淮生、井笑泉,他们不顾年事已高,依然坚持参加了本次采风活动。

说起宁夏诗歌,著名诗人叶舟认为,宁夏诗歌在中国诗歌版图上有一定的影响力,特别是西海固诗群已经成为西部诗歌的一块高地。《绿风》诗刊的编辑刘涛对宁夏诗歌的评价是,基于宁夏深厚的文化积淀,宁夏诗歌整体发展形式比较好;就诗歌作品而言,审美取向和风格独特,就诗人群体来说,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生的诗人一直坚持创作,80后新生代的诗人在不断地涌现,像杨梓等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诗人,对新生代诗人的推出也做得比较好,这就让宁夏诗歌对整个中国诗坛都产生了一股推动力。谈及宁夏诗歌,《诗歌月刊》编辑韩少君和刘涛有着一些相似的看法,他认为宁夏诗人整体强大,在写作上注重强调地域文化。但是在和外界的交流上,宁夏诗人却显得并不是很主动,希望宁夏诗人能利用好诗歌节等交流机会,不断地与外界联系互动。值得注意的是,宁夏新生代诗人的诗歌有一种突破精神。韩少君说,作为受网络影响的宁夏新生代诗人,他们的作品已经有一些现代意识,开始关注民间力量,有意识地与外界保持联系,以提高自己。

诗人兴会更无前。采访中,不少诗人告诉记者,宁夏是黄河所钟爱的省区。如果你没有到过宁夏,你一定曾经在种种亦真亦幻的传说中对神秘的宁夏产生过强烈的向往。也许这其中包含了较多的猜想与梦幻,至少说明这个向往本身就是一种诱惑。当你来到宁夏,你一定会发觉,你所体验的和所感,黄河诗金岸受的一切,都将成为你最难忘的人生经历。在宁夏,在黄河金岸,水的浩渺给你带来悠远的思绪,沙的壮丽为你增添豪迈的情怀,浓郁的伊斯兰文化和神秘的西夏历史激发你无限的灵感,贺兰山的庄严赋予你深沉的超越,田园牧歌的静美升华你身心的和谐。

6月20日,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诗人们虽然离开了宁夏,但是用重庆诗人冉仲景的话说,每个离开这里的诗人,将会用这次采风作为广告,让更多的人走进宁夏,踏上黄河金岸。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在采风活动中,不少诗人通过自己的博客和微博来记录本次采风活动的所闻所见和感受。诗人大卫写下了十余首抒写黄河金岸的短诗,以微博的形式在网上发表,被众多网友纷纷转载,并引发了大家对宁夏的关注,一位网友评论说:“中卫的马路可以同时过八辆车,很干净;我记得宁夏的天很蓝,很纯净;沙子很细,很柔软,我从没见过那么舒服的沙子。”

涌动十年的诗歌节情怀

“斜依在亭子里,夜风吹过我,星星在想象中闪烁,吹过宁夏大地的风把好听的声音传来,寂静是这风声的一部分,我坐在这里等待风声或者更大的寂静。”

——摘自诗人大卫微博

首届宁夏黄河金岸诗歌节可以说是宁夏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受关注程度最高的一届诗歌节。宁夏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本届诗歌节的举办,宁夏党委早在今年4月份就下发文件,将举办首届中国宁夏黄河金岸诗歌节活动作为宁夏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重大文化活动之一。可以说,这一届诗歌节的举办,无不凝结着各级领导的重视以及文化工作者的辛勤工作。

而回顾十年来在宁夏举行的历届诗歌节,大地诗会、中国银川首届诗歌节、第二届中国银川诗歌音乐节、六盘山诗会、中国70后诗歌高峰论坛、轻叩大地之门——著名诗人、评论家走进西海固诗会、首届鸿派国际诗歌传媒大奖诗会等与诗歌有关的节会,给宁夏的文化大发展添上了诗意的伏笔。

记者了解到,近十年来,诗歌节的诗露花雨遍洒宁夏大地,社会、校园、企业,对银川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综合性的效用。曾参与策划和组织多次诗会的银川市诗歌学会会长、诗人阿尔向记者介绍,宁夏诗人的呼352媒体传真吸与成长,宁夏诗坛的发展和繁荣,几乎都与诗会深深地发生关联,宁夏的很多诗人都是通过诗会或与诗歌结缘,或将自己推广出去的。可以说诗歌节这种形式在发现、培植、激励、提高宁夏诗人水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作用。

2007年9月,由《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宁夏旅游局、银川市文联主办,《现代生活》报社等单位承办的2007年首届中国银川诗歌节在银川市隆重召开。诗歌节邀请了国内著名诗人、出版人、文化人、著名影视制作人、导演、实力派作家与宁夏的知名作家和诗人参加。这是宁夏第一次举办这样大规模的诗歌交流活动,更是一场全面提升宁夏形象和影响力的文化盛宴。

在应邀参加本届诗歌节的作家和诗人们的诗作中,充满了对宁夏的期待,以及领略和感受宁夏的风土人情、地理风光的深切愿望。诗歌节围绕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要求,期间举办的文化讲座以及高峰论坛、诗歌座谈会等活动,努力打造宁夏文化品牌,彰显宁夏文化发展活力,创新多种宣传形式,努力培育和挖掘宁夏文化特色品牌,提升了宁夏在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如果说第一届银川诗歌节是宁夏诗歌节会的第一个成功案例的话,它的借鉴意义在于其为以后的诗歌节会提供了一种有效模式。而第二届中国银川音乐诗歌节又将诗歌与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联系到一起的模式,将这种模式的视野扩展到了文化领域。2008年12月2日,“回归诗教传统、重温训蒙养正”——第二届中国银川音乐诗歌节在银川开幕。诗歌节“和谐宁夏、诗意银川”的主题和“唤醒诗教、训蒙养正”的内容和诵读表演的形式,都无不通过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传播了民族的优秀文化,展示了中国传统诗教文化的风采和诗歌的魅力。在优秀传统文化被逐渐淡漠的今天,诗歌节所倡导的重读经典对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对于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培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与前几届诗歌节不同的是,中国宁夏首届黄河金岸诗歌节将诗歌与惠民工程黄河金岸经济带建设结合在了一起,一方面黄河宁夏段沿岸的很多历史文化景点被当成诗人们的采风点;另一方面,黄河金岸经济带的发展也完整地呈现在了诗人面前,诗歌、诗人与黄河、金岸的结合,对于他们了解宁夏有很好的寓意。

参加此次诗歌节的宁夏诗人杨森君表示,希望诗歌文化活动不单纯是一个文学活动,而成为宁夏的综合性文化品牌活动。单纯从文学方面来说,诗歌以抒情的方式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关爱灵魂。现在的诗歌节更应该跳出文353黄河诗金岸学界,扩展到整个文艺界和精神文明建设领域,成为企业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推手,对于增强宁夏的软实力、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

宁夏文联副主席、本次采访团团长哈若蕙则用了很诗意的话来总结这次采风活动:“一路风轻云淡,饱览塞上美景,圣哉黄河,诗意金岸,一个开放美丽的宁夏给诗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采风活动十分圆满,一切均会在诗人们抒写的黄河金岸的诗篇中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