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家庭如何安全用药
48487700000025

第25章 中药安全常识(1)

第一节中药常识

1.中药西药联用要慎重

目前,很多家庭都备有小药箱,对于一些自己可以判断的疾病采取自我疗法。

除此之外,用中、西药联合治疗疾病的也越来越多,常见患有慢性疾病者,常年服用某种或某几种西药,一旦患有感冒等病时。多施用中药来调治。

中西药各有所长,正确的中、西药联合应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联合用药不当,不但会降低疗效或使药效丧失,甚至还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痧气散、通窍散等中药与西药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联合应用,可损害听觉神经,导致耳鸣、耳聋;保和丸、山楂丸、五味子丸、香砂养胃丸等中药含有酸性成分,如果与磺胺嘧啶、复方新诺明、复方氢氧化铝、氨茶碱等碱性药物同时服用,酸碱中和,导致药物减效,甚至失效;铁制剂、酶制剂、解热镇痛药、洋地黄制剂等,与中药同时服用时,这些西药容易同中药里的鞣质成分发生反应,降低疗效,甚至产生有害物质;中药冠心苏合丸和西药亚硝酸异戊酯同用,能生成含汞的有毒沉淀物;中药小活络丹、川贝枇杷露与西药阿托品、咖啡因同用,可大大增强生物碱的毒性;蛇胆川贝液与吗啡、哌替啶、可待因合用会导致呼吸衰竭,后果十分严重。另外,中药黄连上清丸与维生素B1,中药麻仁丸与胃舒平,中药牛黄解毒片与新霉素等西药均不宜合用。因为有些中西药联合应用会产生一些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故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谨防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由于中西药物不恰当地搭配用药,而危害自身健康。

总之,中药西药理化性质不一样,同时服用可能会产生种种不良反应,或者破坏其有效成分而降低疗效;或者使药物的毒性增强。因此建议大家,用好家庭小药箱,特别是中西药物同时服用时,最好先咨询有关专家。如果确需中药与西药同时服用;建议最少也要间隔1h,以免药物相互作用。因多数西药开始被身体吸收约需30~60min,药物经代谢后,对中药产生的影响较小。当然,间隔时间长些,其效果更好。

2.中西药配伍三项注意

(1)有的中西药合用会生成有毒物质,引发药源性疾病。人丹、朱砂安神丸、紫血散,七厘散、健脑丸等不宜与西药溴化钾、溴化钠、碘化钾、碘化钠等合用。因为前者皆含有朱砂,与后者相遇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毒性的溴化汞或碘化汞,导致药源性肠炎,患者服用后会引起菌痢样大便。

(2)中西药配伍不当会增强药物毒性,诱发药源性疾病。蛇胆川贝液、橘红丸、再造丸不能与吗啡、哌替啶、可待因合用。因为前者由苦杏仁、桃仁、枇杷叶等制成,其中含有苦杏仁苷,口服后在胃酸作用下发生水解,生成氢氰酸,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而后者本为中枢抑制剂,二者都对呼吸有抑制作用,会导致患者呼吸衰竭,并损害其肝肾功能。如果合用,相当于增强了药物的这种毒性,对患者非常危险。含有蟾酥的中药如六神丸、华蟾素注射液(片)等,不宜与强心苷类药物如地高辛等合用。因为蟾酥的成分中,有与强心苷相似的部分,也有强心作用,虽然较弱,却易引起突发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等。

故与强心苷类合用易引起不良反应。含有甘草的制剂如复方甘草合剂、复方甘草片等药不宜与强心苷类药物合用。因大量口服或长期小量口服甘草及其制剂,可引起低血钾,从而会增强钠/钾-ATP酶的阻断,增加强心苷的中毒率。含川乌、草乌的中成药如小活络丹、三七片等,不能与氨基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链霉素、阿米卡星)合用。因为二者都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均可引起神经肌肉麻痹。单用时,此作用不明显;若合用,则易出现此作用。轻则口唇、手足麻木,重则可导致呼吸肌麻痹。丹参片、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注射剂等,不能与抗肿瘤的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氟尿嘧啶、阿糖胞苷、洛莫司汀等合用。动物实验证明,含丹参的中药制剂以不同途径给药,均能促进恶性肿瘤的转移。

(3)有些中西药作用相反,不宜合用。中药舒肝丸、藿香正气胶囊(水)不宜与甲氧氯普安(胃复安)等合用。因为中药舒肝丸含白芍,有解痉、镇痛作用;藿香正气胶囊(水)能显着抑制胃肠平滑肌的活动,与阿托品对抗肠痉挛作用相似,而甲氧氯普胺等是常用的胃动力药,可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二者作用完全相反,故不宜合用,止咳喘定膏、麻杏石甘片、防风通圣丸等中药不宜与降压药复方降压片、北京降压0号等合用。因前者含有麻黄碱,服用后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影响降压药疗效。

3.这些中西药不可同用

羚羊感冒片与复方阿司匹林:羚羊感冒片系碱性中成药,复方阿司匹林(APC)系酸性药,两者合用后降低疗效。

牛黄解毒片与土霉素:牛黄解毒片主要成分有牛黄、雄黄、石膏、大黄等,其中含铁、铝、镁等离子,与土霉素类抗生素同服,可产生络合物而影响吸收。

复方丹参片与藻酸双酯钠(PSS):两者都有活血化瘀,降低血脂,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若二者联用,尤其是血小板减少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极易诱发内脏出血。

消渴丸与格列本脲:消渴丸是由黄芪、生地黄、天花粉、格列本脲组成,每丸含格列本脲0.25mg,若与格列本脲(每片2.5mg)同服,增加格列本脲剂量,易导致低血糖休克。

霍香正气水与苯妥英钠:霍香正气水中含有乙醇。乙醇是一种药酶诱导剂,它能增加肝药酶活性,加速苯妥英钠在体内的代谢,使其半衰期缩短,临床疗效降低。

大山楂丸与麦迪霉素:大山楂丸中的神曲、麦芽中含有多种消化酶,麦迪霉素可使之失活,同时中药神曲、麦芽中的消化酶也能降低麦迪霉素的抗菌疗效。

六味地黄丸与利福平:六味地黄丸中的山茱萸内含有机酸,与利福平同服,能增加利福平在肾脏的吸收,从而加重对肾功能的损害。

4.如何避免中西药合用的不利影响

(1)首先,在日常应用时,不应轻率地将不同的中西药混合,以避免不良变化。

(2)若所用的中西药物已经明确不宜合用,应避免合用。若对所用的中西药物是否适宜合用并不清楚,心里也不是很放心,可将中西药物在间隔1至2h左右分开使用,以减少可能的不良作用。

(3)若在合用中西药物期间,出现了明显的肠胃不适、气短、面色潮红、心跳加快或减慢、嗜睡、便秘和头痛等问题时,请马上就医,并向医师说明用药前后的情况,帮助医师诊断治疗。

(4)牢记“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不例外、中药虽然纯天然,但并非绝对安全无毒。

5.中药有不良反应吗?

“是药三分毒”,认为中药是纯天然、无任何不良反应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我们的祖先对于中药的毒性很早就给予了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当出现了不良反应后,就全面否定中药基本上是安全有效的这一特点也是不符合实际的。

据国家统计,目前中药有大约12800种,其中真正会发生不良反应的只有120多种,不到1%。有严重不良反应的中药不超过50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中药是安全有效的。相对于西药的不良反应来说,中药的不良反应还是要小得多。

为了保证药品安全,我国实行了强制性的安全措施,对于一些有毒药物的生产过程的监控是非常严格的,对药材的选择、有毒成分的测定都有严格的测定标准。

那么在生活中,怎样才能避免中药的不良反应呢?

(1)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用药,不可擅自超量、长期用药。

(2)不随意乱搭配,避免用法不当,注意合理配伍。

(3)不滥用补药。

(4)不轻信偏方秘方。

(5)在中药和西药同时使用时,当心中西药混合服用引发不良反应。

6.中药方不是药味越多越好

有些人认为,中医看病的时候,医师开的药方药味越多疗效就会越好。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药味的多少不能决定疗效,疗效好坏主要是看药方是否能够对症,只要对症准确,即使是三四味药组成的方剂,也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如参附汤,仅有人参、附子二味中药,但对阳气暴脱、手足厥凉的虚脱症疗效很好。玉屏散仅三味中药,但对治疗表虚感冒却效果很好。中医认为“药少则力专”,就是说药味少则治疗专一,能直接对疾病发挥作用。大方药味很多,药物之间的作用可能会相互制约,药效也会相互抵消,从而达不到很好疗效。

有经验的中医师主张开小方,他们认为开大方是对患者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开大方可以全面包围,总会有一两味中药是对症的,其实这样既浪费了药材,又耽误了治疗。要做到开小方就必须辨证准确,如果辨证不准开出的药方不对症,定会延误疾病的治疗。

7.有些中药不能乱用

(1)滥用中药易伤肾:着名肾脏病专家黎磊石教授撰文透露,多年来“中药没有不良反应”的误传误导使人们对中草药的肾毒性缺乏足够重视。研究表明,中药木通、厚朴、细辛中含有的马兜铃酸能导致肾小管及间质,近端肾小管刷状缘脱落、坏死,出现肾性糖尿和低分子蛋白尿,同时有远端肾小管酸中毒及低渗尿。临床上初期出现少尿性急性肾衰,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转变成慢性小管间质性肾炎。

(2)养颜类中成药不宜长期服:目前市场上出现一批宣称可以排毒、美容、养颜的中成药产品。专家指出,养颜类药品特别是含有大黄、芒硝等配方的中成药,消费者切不可无病买来保健美容,否则可能损害身体健康,起到相反的作用。

据医务界专家介绍,近年医院在一些胃肠不适的就医人群中,发现了因长期服用养颜类中成药而导致的药物性肠炎的患者。这些养颜类中药大都含有大黄等主要配方,而大黄性味苦寒,久服损伤脾胃,还可引发黑肠病、肾结石、膀胱结石等病症。

(3)虚火炎症者不宜服牛黄解毒丸:牛黄解毒丸对清解实火有效,对虚火却不适宜,故在使用时应当分胃火之虚实。胃中虚火多见于体质较弱的人。患者可能出现咽喉及牙龈疼痛状况,但不红肿,口臭和口干也表现的不太明显,即使口渴也不喜欢冷饮,舌质红但少苔或无苔,也时有大便干燥现象。属于这种虚火炎症者,不宜服用牛黄解毒丸。

(4)银杏叶不能泡水喝:银杏叶和银杏(俗称白果),都含一种叫银杏苷的物质,遇水分解后,产生出氢氰酸,与体内红细胞中血色素结合,能阻碍内呼吸的进行,使人发生窒息、眩晕、呼吸困难等中毒现象,严重者有死亡危险。银杏叶和生银杏入药,需经较长时间加热煎熬,并用量适当,才可以内服。此外还要请医师指导。读者不可随便用银杏叶泡水喝。

(5)长期过量服用板蓝根有害健康:专家指出,长期过量服用板蓝根有害健康。临床中使用板蓝根冲剂造成小儿变态反应、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损害的病例屡见不鲜。此外,有过敏史者一定不要轻易服用此药。小儿千万不能用成人剂量,更不能长期、大剂量服用此药。如果上消化道出血应禁食。

(6)西洋参不宜长期服:美国曾对连续服用西洋参30d以上的人群做过一个测试,凡小剂量者都自觉精神良好,消化功能增强;而服用剂量大的,均有不同程度的兴奋、急躁、血压升高、心悸、失眠症状,有的血压下降,个别人出现水肿、皮疹、性功能亢进、排便不畅或腹泻。

8.名贵中药的储存

家庭储备的中药,特别是名贵的中药应该科学、妥善地储存,以防药品霉变、分解、过期变质和失效。有的人把天麻、人参、鹿茸等名贵中药材放入冰箱以便长期保存。其实,中药材长期在冰箱内放置很容易受潮发霉、变质,使名贵中药材的药用价值降低,直至失效。因此,要根据各类中药的特点,区别采用储存方法。

(1)人参:红参可装在木盒或瓷瓶内密封储存。白参容易生虫、发霉、变色,如已受潮,应及时晒干,收藏在瓷瓶内加以密封。逢梅雨季节,最好放在冰箱中冷藏。

(2)鹿茸:将鹿茸干燥后用细布包好放入木盒内,在其周围塞入用纸包好的花椒粉。

(3)三七:三七的根须折断处易生虫,应剔除干净后,放入布袋置于木盒内或装入纸袋、纸盒内,再放入有生石灰的缸中密封储存。

(4)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用油纸包好,埋入谷糠中密闭。

(5)蛤蚧:蛤蚧极易受潮,须置于木盒内,放入花椒一起储存。要特别保护蛤蚧的尾巴,因它是药用的主要部分。

(6)冬虫夏草:晾干后装入木盒,垫上防潮纸,置于干燥处或放人生石灰箱内。

(7)麝香:可装在陶罐或玻璃瓶内,并用蜡封口,置于干燥阴凉处保存,以免香气失散。

9.人参和洋参不相同

常常遇见一些患者,问如何服用人参类补药。有些人家中有人参或西洋参,以为都是参,都是补药。其实,这两种参并不相同。

人参是补药,大家几乎都知道,主要产于我国东北和朝鲜;西洋参产于美国、加拿大等地。两种参同属五加科植物,但其药物功用却不同。

人参,大补元气,补气为主。在患大病后,吐、泻、失血后严重体虚者;脾胃虚、食欲缺乏、气短乏力、久病咳喘等症者均可应用,与中药麦冬、五味子等配合应用,有养阴功效,也用于病后口渴多汗。

西洋参,主要功用为补阴,口干舌燥,心烦,盗汗等症。其补气功能远不如人参,用予补气,不是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