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家庭生活智慧全书生活有禁忌
48488200000013

第13章 日常生活的禁忌(1)

谨记饭后“八不宜”

(1)不宜急于吸烟。饭后吸烟的危害比平时大10倍。这是由于进食后的消化道血液循环量增多,致使烟中有害成分大量吸收而损害肝、脑及心脏血管。

当人进食以后,消化系统立刻全面运动起来,进行消化和吸收等各种生理活动。此时人体内的胃肠蠕动十分频繁,血液循环也加快了,全身毛孔也都张开,而且排放一些多余的热能和加紧组织细胞的生物呼吸。如果在这个时候吸烟,肺部和全身组织吸收烟雾的力度大大加强,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对呼吸道、消化道都有很大的刺激作用,其他生物碱类物质就会大量进入人体,这样无疑会给人体机能和组织带来比平时吸烟大得多的伤害。所以,饭后吸烟害处是相当大的。

(2)不宜急于饮茶。茶中大量鞣酸可与食物中的铁、锌等结合成难以溶解的物质,无法吸收,致使食物中的铁质白白丢失。而且饭后立即饮茶,茶水会冲淡胃液,影响胃内食物的正常消化。此外,茶水中含有的单宁酸还会促使胃内的物质凝固,影响蛋白质的吸收,从而增加了胃的负担。

因此,在吃饭后一小时内最好不要饮茶,应待饭后一小时胃内食物消化得差不多时再饮用茶水,这样对消化功能和物质凝固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3)不宜急于松裤带。饭后放松裤带,会使腹腔内压下降,这样对消化道的支持作用就会减弱,而消化器官的活跃度和韧带的负荷量就要增加,容易引起胃下垂,引起上腹不适等消化系统疾病。

(4)不宜急于吃水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也随之增强了,许多人认为饭后吃点水果是现代生活的最佳搭配。无论是在餐厅、饭店,还是在家里就餐,许多人都喜欢饭后吃点水果爽爽口,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生活习惯。因为,饭后马上吃水果会影响消化功能。

由于食物进入胃以后,必须经过一到二小时的消化过程,才能缓慢排出。如果人们在饭后立即吃水果,就会被先期到达的食物阻滞在胃内,致使水果不能正常地在胃内消化,使其在胃内时间过长,从而引起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如果人们长期坚持这种生活习惯,将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5)不宜急于上床。饭后立即上床容易发胖。因此,饭后至少要休息20分钟,再上床睡觉。哪怕是午睡时间也应如此。

(6)不宜急于散步。“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但会因运动量增加,而影响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特别是老年人,有心功能衰退、血管硬化及血压反射调节功能障碍等症,餐后多出现血压下降等现象。

因为胃在饭后是处于充盈状态的,即使是非常轻微的运动也会使胃受到震动,从而增加了胃肠负担,影响消化功能。

如果饭后适当休息30分钟,待胃内的食物适当消化后再活动较为适宜,这样也不会对消化系统产生太大的影响。

(7)不宜急于洗澡。俗语说饱不剃头,饿不洗澡,有人就误以为刚吃饱饭是洗澡的最佳时间,其实不然,刚吃饱饭的时候,大量血液集中于胃部,其他器官的血液相应减少。如果这个时候洗澡,周身的皮肤和肌肉血管扩张,血液流量加大,就会使供给消化器官的血液减少,从而影响消化吸收,所以饭后不宜马上洗澡。

饭后可以先休息一到两个小时再做洗澡的打算。

(8)不宜急于开车。事实证明,司机饭后立即开车容易发生车祸。这是因为人在吃饭以后胃肠对食物的消化需要大量的血液,容易造成大脑器官暂时性缺血,从而导致操作失误,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感冒三禁忌

感冒药是家居常备的药物,但许多人并不了解感冒药的用法,故有以下三点应该引起注意:

(1)忌大量服药。有些重症感冒患者为了尽快康复,会大剂量服用一种或多种感冒药。其实,很多感冒药中都含有一部分相同成分,大剂量服用可造成某种药物成分在体内的浓度过高,从而导致药物中毒。吃感冒药应注意以下事项:①服用抗感冒药一般应根据个体情况选用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如感冒清、康必得、感冒颗粒等。②对于发热、头痛、咳嗽症状较重者可选用白加黑、感冒清热颗粒等,因为它们的组分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较高,又含有氢溴酸右美沙芬,可解除发热及咳嗽等症状。③流行性感冒患者可选用抗病毒颗粒、清开灵口服液、感康等。④儿童可选用小儿糖浆、护彤、牛磺酸颗粒、双黄连口服液、感冒清热冲剂等。⑤儿童、老年人、有出血疾病的人,应慎用感冒通。⑥从事驾驶、高空作业和精细操作的人员应禁用含有扑尔敏、苯海拉明成分的泰诺、力克舒通等,以免引起嗜睡、头昏而酿成事故。⑦哺乳期妇女应慎用速效伤风胶囊,以免引起闭乳。⑧孕期头3个月应禁用抗感冒药,怀孕全程避免使用速效伤风胶囊。

(2)忌立即服药。有人在发现得了感冒以后就立即服用感冒药,其实感冒不一定都要立即吃药。有些感冒症状可以依靠病者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系统来消除,一发现就吃药,不仅没必要,还很容易引起抗药性。

(3)忌剧烈运动。多数人在感冒时都忽略了休息,错误地认为运动在任何时候都能增强抵抗力。其实人在感冒发烧时新陈代谢比平时强,能量消耗大,抵抗力更弱,这时加强运动,效果适得其反。因此,应当注意适当休息,合理饮食,这才是对症下药。

日常生活禁忌6件事

(1)清晨忌吸烟。人苏醒时新陈代谢处于最低水平,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呼吸的频率较慢,体内积滞的二氧化碳较多,这时吸烟会使支气管因烟的刺激而导痉挛收缩,使二氧化碳的排出受阻,从而产生气闷、头晕、乏力等症状。

(2)空腹忌喝牛奶。牛奶中的蛋白质经过胃与小肠内消化成氨基酸才能在小肠内被吸收,而空腹喝牛奶时胃排空速度很快,蛋白质还不及被吸收即排到大肠,不但造成营养的浪费,而且蛋白质还会在大肠内腐败成有毒物质。因此,不宜空腹喝牛奶。

(3)如厕看报。大便是人的神经低级和高级中枢共同参与的活动,许多人习惯于拿上一份报纸或一本书,一边如厕一边看报。如厕看书报不但会使排便意识受到抑制。失去了直肠对粪便刺激的敏感性,久而久之会引起便秘,从而引发疾病。

(4)室内忌养飞鸟。鸟粪中带有鹦鹉病毒、岛型结核杆菌及寄瞒,鸟粪被鸟踏碎以后,病毒与病菌便飞扬在空气中,这对室内的身体健康很不利。若人体长时间吸入,会诱发呼吸道黏膜充血、咳嗽、痰多、发烧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肺炎与休克。

(5)洗澡时间忌过长。洗澡时,热水产生出大量的水蒸气,附在水中的有毒物质如三氯乙烯、三氯甲烷等分别被蒸发80%和50%以上。有些有毒物质随蒸气被身体部分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危害很大。而且,在较热的水中洗澡时间过久,易发生晕眩,虚脱等症状,而且对心脏也不利。

(6)睡觉窗户忌紧闭。人入睡后,每分钟要吸入300毫升氧气,呼出250毫升二氧化碳,如果门窗紧闭,密不透风,不出3小时,室内二氧化碳量就会增加3倍以上,细菌、尘埃等有害物质也会成倍增加。因此,睡觉时应留窗缝,以便让室外新鲜空气不断流入,室内二氧化碳及时排出。但要注意头不要对着窗缝,以免中夜风。

起床后不宜马上叠被子

夜间人的睡眠过程中,仅从呼吸道排出的化学物质就有149种,从汗液中蒸发的化学物质有151种。这些水分和气体都被被子吸收和吸附,若马上叠被子,就非常易使被子受潮,污染物反而不容易挥发,下一次使用便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起床后应当把被子翻开,使水分与气体自然散去,并要经常晒被子,利用紫外线杀灭病菌。所以说,起床后忌马上叠被子。

生活中餐桌上有四禁忌

(1)不吃汤泡饭。许多人喜欢吃一口饭喝一口水(汤),或者干脆直接将饭泡进汤里,吃汤泡饭,而这种吃法既不科学,也不利于身体健康。因为经常吃汤泡饭或边吃饭边喝水(汤),吃进去的饭菜往往是囫囵吞枣,没有经过口腔的咀嚼便到了胃里,使胃的负担增加了许多。同时,由于水(汤)还可冲淡唾液和胃中的消化液,使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受到了影响,久而久之则会引起消化不良,易患胃病。此外,由于消化不充分,也会降低胃肠对食物中营养素的吸收,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2)不狼吞虎咽。由于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不少人吃饭速度相当快,狼吞虎咽,几分钟一顿饭就“解决”了,这种就餐行为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

众所周知,人们吃饭的目的除了获得饱腹和美味享受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为了从各类食物中获取全面的营养。要想获得充足的营养,就要使食物能最大限度地消化和吸收。食物进入口腔后,首先经过与唾液的混合和初步消化,并经过牙齿的咀嚼,大块食物变成小块食物,淀粉类食物如米饭、馒头、面条等在唾液酶的作用下被水解为糊精或麦芽糖,以备进入胃肠后易为机体所消化吸收之用。

就餐时如果狼吞虎咽,食物在口腔中停留的时间必然会缩短许多,不能充分地与唾液进行混匀和消化,大块食物也得不到仔细地“机械加工”。这样,既影响了唾液对食物的消化,又加重了胃的负担。长此下去,除了可能易患胃肠疾病以外,还可能因为消化吸收不佳而影响身体健康。

(3)吃饭时不看书学习,不看电视每当复习考试来临之际,常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学生一边吃饭一边看书学习,或刚吃完饭就抱上了书本。

当人在看书学习时,大脑处于工作阶段,血液便会被多分配一些至大脑,以保证大脑的“工作”。就餐时,为了使胃肠道更好更充分地消化吸收食物,血液流经胃肠系统就相对流经其他器官时间多一些,直至饭后30~40分钟,这就是许多“饭后犯困想睡觉”的原因。边吃饭边看书或者饭后立即看书学习,既学习不好,还可能由于看书学习使得胃肠道的供血不足影响消化,长此下去会导致胃肠疾病。同样,饭后马上看书学习也会事半功倍。

随着电视节目的日益精彩,不少人为了不落下那些吸引人的故事情节,吃饭时也不愿意关掉电视,便一边吃饭,一边津津有味地看电视,这与吃饭看书学习一样。这种行为也不利于身体健康。

(4)饭前不谈不愉快的事情。目前,在不少家庭的餐桌上往往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些家长会一边吃饭一边询问孩子的学习考试等情况。当孩子回答说考试成绩不好时便会招来家长的批评或指责。如此一来,孩子的情绪便会立刻一落千丈,胃口也大减,从而导致胃液分泌减少,饭量也随之下降。长此以往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影响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

忌坐着睡觉

有些人,尤其是上班族们,午休时习惯坐在沙发上或趴在椅子、桌边上睡觉、打盹。当醒来时,会感到头晕、耳鸣、腿软、视物模糊及面色苍白,需要十几分钟时间后才能逐渐恢复,这是由于“脑贫血”引起的。因为当人们熟睡后,心率就会变慢,并且血管扩张,流经各种脏器的血液速度也要相对减慢。如果坐着睡觉,流入大脑的血液就会更少。特别是午饭后,较多的血液要进入胃肠系统,坐着睡觉就更加重了脑组织血液不足。因此,坐着睡觉是很不利健康的。

笑的禁忌

俗语说“笑一笑,十年少”。笑可牵动全身主要神经和数十块肌肉,能够行气活血、增进脏腑功能、防病祛疾、消除疲劳和抑郁情绪,使人轻松愉快,对健康十分有益。但是,笑有时也会给你的健康带来麻烦。大笑会引起心态情绪发生较大变化,使人的呼吸、血液、内分泌及各脏腑功能出现异常或较剧烈的变化。对健康人来说,大笑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对有潜在疾病或特殊情况的人,可能就会有危害。

不宜大笑的人:

(1)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若放声大笑会引起血压骤升,易诱发脑溢血。

(2)脑血管病患者。如果脑血管病患者正处于恢复期,大笑会导致病情复发。刚做完外科手术的患者特别是胸腔手术后不久的患者,大笑会影响伤口的愈合,还会使疼痛加剧。

(3)疝气患者。疝气患者经常大笑可使腹腔内压增加,导致疝囊增大,使病情加重。

(4)心肌炎患者。大笑会加剧心肌缺血,引发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5)孕妇。孕妇大笑时腹腔内压增大,易导致流产或早产。

不宜大笑的情况:

(1)进食或饮水时:此时大笑易使食物或水进入气管,导致剧烈咳嗽或窒息。特别是儿童,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因此,在孩子吃东西或喝水时,千万不能逗他们大笑。

(2)饱食之后:吃得很饱后大笑易诱发阑尾炎或肠扭转等疾病。

忌每天洗脸次数过多

人的面部有一层很薄的保护皮肤的皮脂膜。每次洗脸之后,这种皮脂膜需在2~3小时后才能再度形成。如果每天洗脸过勤,皮脂膜还未形成就又遭到破坏,这样做只能使皮肤受到更多的剌激。因此我们要想延缓容颜的衰老,就得把刺激限制到最小限度,不要洗脸次数过多。一天之内,以早、晚各洗一次脸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