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用药有问必答
48489800000044

第44章 自我药疗除百病(21)

除了气雾剂,还有口服药,如茶碱类药物、口服β2受体激动剂等。①轻度哮喘患儿:可间歇吸入舒喘灵等,或口服茶碱类药联合舒喘灵口服,此时不必吸入激素。②中度哮喘患儿:吸入舒喘灵(每次吸入0.1~0.2毫克,维持3~4小时,1天2次),同时口服茶碱类或口服某种β2激动剂。

如有夜间发作,可长期吸入色甘酸钠或吸入激素。③重度哮喘患儿:吸入或口服β2受体激动剂,同时口服氨茶碱加上持续吸入激素。

哮喘痰鸣者可适当应用祛痰剂,如氯化铵、10%碘化钾溶液或溴己新(必嗽平)等。过敏性哮喘者酌用异丙嗪、扑尔敏或赛庚啶。合并感染者可根据病原体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因反复感染诱发的哮喘,可加用免疫调节药。平时应注意饮食卫生,适当参加锻炼,去除哮喘的环境因素,消除孩子紧张心理,对治疗哮喘都有益处。

预防性治疗可用二丙酸培氯松气雾剂吸入,每一揿50微克,每天不超过800微克,一般用药10天后血药浓度达高峰,再改为维持量。儿童支气管哮喘预后良好,大多数在青春期后可终止发作而痊愈。

孩子患了“痄腮”怎么办?

痄腮,即现代医学所说的流行性腮腺炎,民间谓之“蛤蟆瘟”。此病以发热、耳下腮部漫肿为其主要临床特征。多在冬春季流行,学龄前儿童发病率高。

流行性腮腺炎属病毒感染性疾病,一般不宜用抗生素治疗。轻症一般可口服板蓝根冲剂或银翘解毒片,每天2次。肿痛较甚,伴有高热者,治宜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方以普济消毒饮加减。药如:黄芩6克,连翘9克,板蓝根9克,牛蒡子6克,薄荷6克,僵蚕9克,玄参9克,马勃3克,桔梗9克,夏枯草12克,甘草3克,每天1剂,水煎分2~3次内服。

流行性腮腺炎选择中药外治,简便易行,多有良效。常用外治方药有:

仙人掌(去毛刺)、鲜蒲公英、鲜马齿苋、鲜蓉花叶等,任选一两种,捣烂外敷。

青黛散以醋调敷腮部,每天3~4次。

紫金锭(即玉枢丹)或如意金黄散以水调匀后外敷患处。

天花粉、绿豆各等份,研为细末,加入冷开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天3~4次。

生大黄30克,川黄柏15克,胆南星15克。先将大黄、黄柏共研成极细末,次将胆南星水煎取浓汁,同调成糊状,外敷患处,纱布覆盖固定,干则更换再敷,一般连续敷3~4次即愈。

宝宝伤食怎么办?

儿童脾胃功能薄弱,消化能力不强,若不注意乳、食调节,极易引起消化不良。特别是逢年过节时,各种美味食品比较丰富,孩子遇到好吃的东西,往往会不顾一切吃个够,这样很容易损伤脾胃,造成伤食,并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对于伤食了的孩子,在家庭可用以下方法治疗:

药物治疗 消积丸加乳酶生,疳积散加酵母片,肥儿丸加复合维生素B,任选一组,疗效均佳。此外,如保和丸、健胃消食片、小儿消食片、启脾丸等中成药,亦可酌选。

饮食疗法运用中医饮食疗法最宜于小儿。

消食饼:取鸡内金1~2个,用微火烘干,研碎,配干面粉100克加适量芝麻盐或白糖调味,做成硬币一样厚的薄饼,烙熟后切成小块,继续用小火烘干,即成为健胃化积的“消食饼”。孩子吃后可起到消食作用。

山药米粥:大米或小米100克,干山药片一把煮粥当饭吃。如有鲜山药可蒸熟后剥皮蘸白糖吃也有健脾胃的功能。

白萝卜粥:白萝卜适量,同米一起煮,加适量红糖调服。具有开胸、顺气、健胃的功能。

焦三仙汤:炒麦芽、炒神曲、炒山楂各9克,水煎服,每天1剂。

糖炒山楂:取白糖入锅炒化,随后加入去核山楂适量,再炒5~6分钟,闻到酸味即成。或直接到街上买一串山楂糖葫芦也行。这种方法治疗由于食肉过多造成的伤食效果较好。

温馨提示

防止宝宝伤食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要过于溺爱,有些家长特别是老人对小宝贝宠爱有加,恨不得一天吃出个“胖小子”,总想让孩子大鱼大肉吃个饱,美味糕点吃个够,这是非常有害的。孩子的饮食一定要做到“乳贵有时,食贵有节”,切不可暴饮暴食。

二是注意不要偏食,少荤多素,少吃零食,营养均衡,定时定量。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才有益于宝宝的健康。

宝宝厌食怎么办?

厌食症是指小儿食欲减退,对各种食物都有厌恶感,甚则拒食的一种常见病症。如果孩子长期不思饮食,父母不妨带孩子到医院查找一下原因,以求得合理的调治。

小儿厌食多选用中成药调治。

小儿健胃糖浆,口服每次10毫升,1天3次。适用于脾胃阴虚所致的食欲减退。

小儿喜食糖浆,口服:1~5岁每次3~5毫升,5岁以上每次10~15毫升,功能为健脾、消食、化积,适用于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食欲减退。

健儿乐冲剂,3岁以内每次服5克,3岁以上10克,1天3次,温开水冲服。2周为1疗程。

脾胃虚弱者可用乐儿康糖浆或小儿健脾丸。缺锌儿可内服西药硫酸锌,每次每千克体重1~2毫克,分2~3次服,4周为1疗程。

治疗厌食的经验方,亦可辨证施用。如:乳食积滞者,呕吐食物残渣,口中酸味,腹胀不舒,大便酸臭,宜消食导滞,用验方“消食散”有良效。药物组成:厚朴200克,神曲100克,槟榔100克,谷麦芽100克,茯苓100克,鸡内金60克,陈皮60克。上述诸药,分炒,共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法:1岁以上每次5克,1~3岁每次10克,4~7岁每次15克,7岁以上每次20克,均为1天2次,开水冲服。脾胃虚弱者,精神较差,面色萎黄,厌食,拒食,若稍进饮食,大便中即夹有不消化残渣,或大便不成形,容易出汗,脉弱无力,宜健脾益气。食疗可用木瓜5克、薏苡仁10克、扁豆10克、大枣5枚、食盐2克、大米适量,煮成稀粥食用,有益气生津、健脾开胃的作用。

厌食预防与护理的关键是调节饮食。注意纠正不良的偏食习惯,定时进食,养成规律性的生活习惯。

婴幼儿秋季腹泻怎么办?

秋季腹泻是一种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秋季腹泻多发生在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典型特征是出现水样腹泻。腹泻之前常常有1~2天发热、咳嗽和腹泻,一天泻10多次,严重的泻30~40次。大便很像蛋花汤,稀水中漂浮着片片白色或黄色粪质。患儿口渴,见水就饮,但喝下去后很快又泻出来。

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无特效治疗方法,多数患儿在一周左右会自然止泻。问题在于当严重吐泻时,若调护不当,出现脱水的后果就比较严重了。造成小儿腹泻死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脱水和酸中毒,因而补充水和电解质的早晚及充分与否,往往决定小儿的存亡。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使用的“口服补液盐”是最经济、方便又科学的口服补液办法。家庭中可选用“口服补液盐Ⅰ”散剂(内含A、B两小袋),适用于轻中度腹泻、呕吐等引起的轻中度脱水、低血糖、低血钠、代谢性酸中毒;重度脱水者在静脉补液使病情得到控制后可改用本品口服。用法:用A、B各1袋同溶于500毫升温开水中,小儿每千克体重50~100毫升,分4~6小时服完。此品禁止与牛奶、乳制品同用。

不要滥用抗生素。因为小儿秋季腹泻约80%以上为病毒所致,或者由于饮食不当引起。用抗菌药物治疗不但无效,反而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乱,加重腹泻。腹泻患儿不应绝对禁食,应多补充水分,特别是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只要孩子能吃,精神好,给予适当的饮食,孩子即使腹泻次数多一些,也会逐渐好起来的。

小儿消化不良如何选用助消化药?

小儿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呕吐、嗳气、腹泻、绿便等。

选用助消化药能增强消化功能,增进食欲,而药物本身又是消化液中的主要成分,对于消化液分泌不足而致的消化功能障碍有效。

最常用的是干酵母,又名食母生。可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和B族维生素缺乏症患者。用法:儿童每次0.3~0.5克,每天3次。干酵母嚼服效果最佳,剂量不宜过大,过大可导致腹泻。

乳酶生,又名表飞鸣。本药为干燥的活乳酸菌,能减少肠内产气。适用于消化不良、腹胀和小儿饮食不当引起的腹泻、绿便。用法:5岁以上每次0.3~0.6克,5岁以上每次0.1~0.3克。本药需饭前服用;宜冷藏保存;不能与抗生素、磺胺类药、次碳酸铋、活性炭同用。确需使用以上药物,需间隔2小时。

再就是胰酶,它是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的混合物。可用于小儿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每次0.3克,每天3次。此药为糖衣肠溶片剂,需通过胃到达小肠发挥作用,所以不可嚼碎;不可与酸类药物同服,与等量碳酸氢钠(小苏打)同时服用能增加疗效。

还有一种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多与进食冷饮、冷食及添加补品过多有关。其特征是,长期或反复食欲不振、上腹部饱满不适或隐痛、胃灼热、呕吐、嗳气、吃饭少、早饱等症状,久而久之,人变得面黄肌瘦、贫血、全身无力、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治疗首选西沙必利(商品名普瑞博思),该药是第三代全胃肠动力药,可促进胃肠蠕动,恢复胃动力。具体用量每次每公斤体重0.2毫克,每天3次,饭前半小时服。症状消失后继续服2~3周。据观察,西沙必利对学龄儿童反复发作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小,值得推荐使用。

助消化药仅仅是对症治疗,而长期的消化功能不良可能是胃、胰腺、肝脏、胆囊等消化器官的疾病,应该到医院对原发病进行检查和针对病因治疗。

宝宝缺铁性贫血怎么办?

在我国,贫血是儿童的常见病,也是儿童除肺炎、腹泻、佝偻病之外的四大疾病之一。儿童贫血最主要的是缺铁性贫血。据调查,6岁以下婴幼儿贫血的发病率在20%~40%。

那么,如何用药防治儿童缺铁性贫血呢?

积极预防缺铁性贫血。在孕妇妊娠35周以后,每天口服硫酸亚铁2次,每次0.3克,同服维生素C0.1克,有防止婴儿早期发生缺铁性贫血的作用。婴儿要及时添加辅食,幼儿要防止偏食。目前我国有铁强化的奶粉、糖果、饮料及饼干等,可供各期儿童选用。

对轻度贫血的患儿,可通过饮食疗法来纠正。食品中含铁量最高的为黑木耳、海带、动物血和肝脏,其次为肉类、豆类、蛋类和绿叶蔬菜,乳类中含铁量少。动物血、肝脏、瘦肉和鱼类不仅含铁丰富,而且吸收率高达11%~22%,是补充铁剂的良好来源。母乳铁含量虽不多,但吸收率高达50%。因此要大力提倡母乳喂养。

对中度以上贫血则需药物治疗。常用硫酸亚铁和富马酸铁等,后者较前者含铁量高,且易吸收。硫酸亚铁每天每公斤体重30毫克、富马酸铁每天每公斤体重20毫克,分3次服用。此量可达到最好的吸收程度,超过此量时吸收下降,反而增加对胃黏膜的刺激。另外,还有一些含铁糖浆制剂也可选用,如铁维隆、富血铁干糖浆、富血康等。铁剂治疗3~4周,贫血即可得到纠正。一般用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再维持1个月左右。

婴幼儿每3天或每周服2天铁剂治疗的剂量,应按元素铁每千克体重4~6毫克(与一般治疗量相同)的标准进行。具体一点说,服硫酸亚铁的剂量为,婴幼儿每天0.15~0.30克,儿童每天0.30~0.60克;服琥珀酸亚铁的剂量为,婴幼儿每天0.15~0.30克,儿童每天0.20~0.40克;服葡萄糖酸亚铁的剂量为,婴幼儿每天0.30~0.50克,儿童每天0.60~1.20克。

特别提示

小儿补铁时,应注意:①铁剂不宜在饭前服用。因为铁剂对胃黏膜有刺激,宜饭后服。②铁剂不宜与茶、牛奶、咖啡同服,宜用温开水送服。③铁剂不宜过量服用。用量较大,可刺激胃肠黏膜,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昏迷,甚至死亡。④铁剂服用时可加服维生素C,以促使铁剂被吸收。⑤铁剂服用后,可使患儿大便变黑,这是正常现象,停药后消失,家长不必紧张。

防治佝偻病,鱼肝油怎么服?

“宝宝的腿怎么长不直,头也长不圆,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正是佝偻病的一种体征。佝偻病俗称“软骨病”,有的还表现为“方颅”、“罗圈腿”,是2岁以下小儿最常见的营养性疾病,医学上的全称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大多数是由缺乏维生素D引起。由于缺乏维生素D,小儿无法吸收饮食中的钙,因此引起骨骼畸形。佝偻病不仅会导致孩子长大后外观异常,而且使孩子免疫力低下,反复呼吸道感染和腹泻,重者甚至影响脑发育。小儿之所以患佝偻病,是体内缺乏维生素D而造成钙、磷代谢异常,进而引起婴幼儿骨骼系统的改变。

众所周知,给孩子补充鱼肝油可防止佝偻病的发生。不过,不是任何浓度的鱼肝油都能起预防作用,预防佝偻病应选择浓鱼肝油。目前市售的橙汁鱼肝油属于淡鱼肝油,这种制剂每毫升仅含维生素A77国际单位、维生素D11国际单位。还有一种是乳白鱼肝油,每毫升含维生素A600国际单位、维生素D60国际单位。如按浓鱼肝油的服法每天让孩子服用2~5滴,是起不到预防佝偻病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