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育的使命
48493300000036

第36章 朝花夕(3)

我小的时候,也是一个秋天。在落日的余晖里,母亲去抱柴烧炕。我站炕沿上,向外张望,没提防被弟弟推下了炕,跌伤了脚踝,痛得只哭。听到哭声,母亲立即从窑洞外面赶来,从地上抱起我。这时,脚腕子处已经隆起了一个大包。她用手轻轻地捏了捏,也没有说什么,只是不断地叹息。当时,家里穷,无论谁病了,都是请不起医生的。于是,她裹好头巾,把我抱在怀里,匆匆忙忙地往“城里头”赶,在一座很大院落门前停了下来。赶了二三里路,又抱着我,当时母亲的辛苦可想而知。她来不及喘口气,就去叫门。过了好长时间,才隐隐约约地听到屋里老人的说话声、咳嗽声和唾痰声,门终于开了。一位七十多岁的老汉站到了门口,母亲乞求他说:“三大,娃跌断了脚,让三娘给瞧瞧吧!”这时,屋里传来了一个婆婆的声音:“谁呀?”老汉应声道:“是狗娃他妈!”母亲随老汉进到了屋里,一个头发花白、慈眉善目、收拾得干净利落的婆婆盘腿坐在炕上。见到我们,很和气地说:“快把娃抱来,让我瞧瞧!”母亲把我放在了炕上,紧贴着婆婆坐下。婆婆不紧不慢,抬起我受伤的左脚,一边和母亲说话,一边用手轻轻地揉捏。起初,痛得钻心,弄得我呲牙咧嘴,后来疼痛慢慢地减轻了。再后来仿佛疼痛也消失了,只感觉到婆婆的手细腻轻柔,温暖无比。大约半小时以后,婆婆停下了手,转过身去,和蔼地对母亲说:“娃骨头错位了,今儿我给捏了捏,会好一些。不要大意,小心些,不要碰,不要提前下地。从明儿起,每天抱娃来一次,我给多捏几次,不出一月就好了。”母亲千恩万谢之后,抱着我出了屋。老汉送到大门口,母亲又说了些客气话,他才进屋去了。这时,阴云密布,寒风呼啸,路边洋槐树梢上有几片树叶落下。在空旷阒寂的乡野,母亲抱着我,高一脚,低一脚,往家里赶。这时,不知为什么,我心中一阵凄凉袭来,在这刺骨的寒风里飘零的那几片树叶,不就是我和母亲吗?

上小学时,村小设在一座庙宇里。课间休息时,我一抬头,就看见墙上的壁画和梁柱上的图案。除过有窗子的一面,其他三面全是,足足有几十幅。其中,有一幅给我的印象特深。画面的左上方,厚厚的雪,漏风的屋,病怏怏的老太,有上气没下气。画面的中间,枯死的草,冰封的河,赤裸上身的中年男子,趴在河面之上。画面的右下方,孤独无依的小树,瑟瑟发抖的寒鸦,一片欲坠未坠的枯叶。画面整体上像是在讲述一个什么悲惨的故事,其意义当时不甚明了,但我感到了意境的惨淡,每一个意象都透露出了凄凉之气。每次看到这幅画,我都有一股无名的忧伤和悲哀涌上心头,情绪一下子降到了冰点。星期二下午,老师上完课,像往常一样,我又要抬头看那幅“壁画”了。突然眼前发黑,天旋地转,心中有说不出的烦恼和疼痛。回到家里,母亲说是感冒了,让我躺在炕上休息,她在赶做午饭。而我的症状并没有减轻,在炕上翻来滚去几小时。一会儿看见窑洞塌了,一会儿看见山墙倒了,一会儿看见窑洞倒立着向我逼来,而母亲正在我的上方飘舞,身材弯弯曲曲……其间,那幅壁画在脑子里闪现不断,像放电影一样,反反复复,没完没了,特别是那一片欲坠未坠的枯叶,我甚至能感觉到了它落下时轻轻的叫喊。后来,我什么也不知道了,昏沉沉地睡去。醒来时,已经是午后四点,脸上烧烧的,心里爽快多了。这时,窑洞的窗外阳光灿烂,同学叫我上学。那一天,我没有吃饭,跟他们一块去了。进入教室,放下书包,我又潜意识地看了看那幅壁画,依然是老样子,没有什么改变,那一片欲坠未坠的枯叶还是那样让人揪心!

上了高中以后,我和母亲的距离一天比一天远了。就像村口的那棵大槐树,它的枝干指着许多条路,而起点只有一个,终点也只有一个,每个离开村庄的人,都带走了一片绿叶,却留下了一条根。师专毕业后,我当了老师。无论路有多远,事有多忙,天阴天晴,还是刮风下雨,一到星期五下午,我都要抽空回家,去看望母亲。而一到这天的下午,母亲什么也不干了,连邻居串门拉家常,也不去了。一吃过晚饭,就站在门前路上等我回来。到了晚年,她视力有些差了,常常看到从西岰里骑自行车走来的高大汉子,以为是我回来了,欣喜万分。等到人家走近了,她一看不是我,便有些失望了。如此反反复复,直到我回来。晚上,吃过饭,大哥、二哥和他们的孩子都过来,一大家子人常常围坐在母亲的炕上,拉拉家常,说说趣事。你说你的,我说我的,热热闹闹,其乐融融。其间,侄子侄女们总爱提及的话题,就是这一星期奶奶是如何地挂念我,又怎样把人家误认是我的情景,他们描述时不免有些渲染夸张。但这时候,母亲的情绪最高,时不时地插上几句,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直到很晚,家人散尽,她才愿意睡去。

我清楚地知道,母亲用爱给我做梦,我又拿亲情送她做报答。她活着的勇气,一半是从亲情里得到,一半是从我身上提取。每当三娘说:“三娃子,生下来时黄皮烂癣,你都不想拾掇了。不是我,你哪有今天这个大学生娃?”母亲也不多说什么,只是笑笑,但自豪和幸福总是刻满她那遍布皱纹的双颊。我成家后,母亲跟我到单位生活。她很不安心,住不了三五天,又想家了。回去没几天,又想我了,就这样来来回回地折腾了好几年。后来,她身体欠佳,不能不回家了。每逢周末或农忙时节,我领女儿回家看她,她摸着女儿小手总爱说:“瞧瞧!城里的孩子,就是和乡下的不一样!”我心里清楚,自己是在一个小镇上教书,算不了城市。后来,我到县城工作,买了房子,有了新家。准备接她去住,谁知那一年我有了病,竟然病得不轻!天冷了,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看着窗外树的叶子纷纷落下,我似乎听到了它们在缓缓地凝固。而亲情是母亲梦想的灵魂,我的病倒让她的世界坍塌、精神崩溃和梦想破灭。在惊恐和打击之下,她带着最后的遗憾在落叶纷纷的季节里离去。那一片片被风刮起的黄叶,高悬在楼顶,不知是她的内心不安,还是她离开人世时的巨大痛苦?

现在,母亲的坟上有一棵树,那是我写给母亲的诗。每到秋天,叶子纷纷落下,把母亲的坟头遮盖得严严实实。那些在风中微微呻吟的落叶,远远望去,像一群疲倦了的蝴蝶,静静地收拢它们一生的美丽:一朵红晕,一个誓言,或者是简单的一声叹息。

宁夏之旅

2002年9月28日,天气阴冷,寒意逼人。下午3点钟,我们一行百余人,分乘两辆大客车前往宁夏参观学习。晚上8点多钟,到了银川,车子绕城而行。窗外,华灯初照,人流涌动。窗内,人困马乏,寂静无声。9点多钟,车子在一个黑魆魆的地方停了下来,在餐厅吃过晚饭后,大家各自去休息了。

西夏陵

第二天早晨7点半,按照预定路线,我们乘车前往西夏陵参观。当时,《西夏王朝》电视连续剧在中央一台热播,对塞上风情和西夏王朝荣辱兴衰,我算是有了粗浅了解。参观王陵时,我很兴奋,伫立在号称“东方金字塔”西夏陵墓下,用手触摸那坚实细密的泥砖,耳旁“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远古回声骤然鸣响,仿佛一代枭雄元昊与党项骑兵在大西北广袤的土地上纵横驰骋,征战沙场。这位杰出的少数民族英雄凭借自己的雄才大略,缔造了一个垂世近200年的少数民族主政的国家,与宋、辽并峙,旷世伟业,彪炳千古!然而,令我迷惑不解的是,曾经盛极一时的西夏王朝为什么会突然间神秘地消失了?党项民族后裔的命运如何,现在又生活在什么地方?对这些问题,历史学界至今没有定论。站在开阔的王陵广场上,我的心情开始变得沉重了。远观凝视,岁月的风尘使王陵满目疮痍,浩瀚的荒漠时不时地亵渎着昊王的神威,将来会不会有一天,这座西夏王朝的最后留存,也要被无情的岁月和浩瀚的沙漠所吞噬?庆幸的是千年未解之谜让远来银川访古的人们,一批接着一批,有谁不会对昊王心生敬畏之情呢?充满了传奇色彩的西夏陵,也许就会在一代代人们思古之幽情里绵延着生命的魅力!想到这儿,我的心情才开始释然了。

参观西夏博物馆,是游客必到之处。那里陈列着实物、图片、雕刻、文字等,默默地昭示着西夏文明的辉煌和党项人的智慧!让我感到振奋的是,与古埃及文字、土火罗文字、佉卢文字一起号称“世界四大文字之谜”的西夏文字,经过历代古文字学家不懈努力,现在绝大多数已经被成功破译,为打开西夏历史文化迷宫终于找到了一把钥匙。离开博物馆后,走在路上,我一直在揣想,西夏文明肯定是中华文明史上有厚重份量的册页,如同贺兰山岩石上那奇谲的壁画一样,必将在中华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中华章重现!

华夏西部影视城

西部影视城是一座沙城,被誉为“中国早期电影的摇篮”,位于银川市不到20公里处的镇北堡。在中国众多影视城中,它以古朴、原始、粗犷、荒凉、民间化为特色,凭借著名作家张贤亮天才的创意和巨大的影响力,声名鹊起,享誉世界。

张贤亮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他在中国文化界旺盛的人脉资源,极力推动那些对西部文化有独特体认的实力派导演、大腕明星和众多投资商,前往西部创业,荟萃于镇北堡。在这里,他们先后拍摄了《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大话西游》《老人与狗》等影片,以独特的艺术视觉,把西部辽阔壮美、人性原始纯真与现代影视超凡入圣的艺术构思充分结合起来,让荒凉凄美的环境和沙尘遮掩的人性得到了高度地艺术升华,从而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不再是根深蒂固的落后、荒蛮、凄凉和丑陋,也不再是泛泛而论的粗犷、豪放、纯真和善良,而是另一种生活方式,另一种社会形态,另一种独特的美。艺术地再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广阔的历史画卷和文明史诗,以及在此后历史长河中西部发展演变和面向未来的历史自信,使得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了世界。在这里摄制影片之多,升起明星之多,获得国际、国内影视大奖之多,成为中国各地影视城之冠,被誉为“中国一绝”。

身临影视城,别有一番风味。我脆弱的神经始终莫名地震颤,对那里一切,我很熟悉。当解说员为游客指认某物为大腕明星拍摄使用过的道具时,我所看到的全是些二十几年前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曾离不开过的东西,到现在不过是一堆“破烂”而已,没有人再去理会它们了。然而因为名人大腕,它们却具有了如此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高雅的艺术品位,竟然堂而皇之地高居艺术殿堂之上供人观瞻,引人遐思。游览完毕,我回头凝望,那里的一切又是那么陌生,陌生得让我意乱神迷。究竟使什么让张贤亮具有了这么天才大胆的创意,鬼使神差地把那些废弃的物件,经过不经意地包装和自然随意地组合,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素材和旅游资源。我佩服张贤亮,不仅在于他敏锐的战略眼光、非同一般的经济头脑,还在于他开阔的国际视野、敏锐的文化触觉以及敢于向世界“出售”中国西部荒凉的勇气和魄力!

在返回银川途中,我还在思索,大西北到底要感谢张贤亮,还是张贤亮要感谢大西北呢?如果不是当年“知识分子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张贤亮很可能与大西北失之交臂,失去了一次浴火重生的机会,他就不会由当年上海滩上那个风流少年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西北汉子,以其积淀深厚的《绿化树》而闻名中国。同样,如果不是因为大西北在50年前敞开博大的胸怀接纳了张贤亮,那么大西北很可能与这位天纵之才擦肩而过,失去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就不会很快地走出沉寂了千年的荒漠,以其悠久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张力而扬名世界。当然,站在西北人角度,我还是要感谢张贤亮的。因为他为西部文化发展找到了一个恰当的突破口,帮助大西北完成了多少代人梦寐以求的夙愿,终于让这广袤的大地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