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宁夏党史口述文库
48512300000048

第48章 找准位置爱岗敬业铸金牌(1)

彭发荣汉族,1953年出生,宁夏石嘴山市人。中共党员。现任石嘴山发电公司生产技术部技术监督计量专责、首席技师。在石嘴山发电公司工作32年来积累了较丰富的电气、电子、测量、绝缘、高压专业技术技能,先后研制开发了14种电气试验、测试仪器,为企业节约资金上千万元。曾被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和宁夏电视台《黄河儿女职场内外》等栏目多次做专题报道。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电力工业部劳动模范、中国国电集团公司“168优秀技能人才”、自治区“金牌工人”等60余项荣誉称号,是全国电力行业获得中华技能大奖的职工,也是宁夏享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的工人专家。

我是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人,1953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我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是唱着《社会主义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学习雷锋好榜样》这些歌曲长大的,是在爱祖国、爱人民的教育中成长起来的。我在青少年时代,就对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非常崇拜,读了很多毛主席的书,系统地学习了毛主席著作。我的体会是:十月革命以后,苏联创建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又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我如今已经是奔六的人了,从我的心灵深处来讲,用毛泽东思想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思想确实树立得比较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个信仰我从青少年时期就逐渐树立起来了,一直伴随我走过了大半生。

为什么我从小就树立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呢?追根溯源,主要是我对党特别是对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感情比较深。我经常学习中国新民主主义史,对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历史非常感兴趣。最近,我看电视连续剧《东方》,这部电视剧几乎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每个时期的每个主要历史界点都讲得很清楚。每当看《东方》的时候,我的手机是关闭的,在家里专门关在一个屋子里看。我从小就看了很多电影和小说,特别是关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作品,深深知道成千上万的先烈,为了我们人民的利益英勇地牺牲了。我们要继续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足迹前进;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变质,不能忘记历史。

在我上小学时,老师经常讲人生三大幸事:入队、入团、入党。这也是我追求的目标,但最终是要为人类作贡献。我想,咱不要说得太大了,为人类作贡献目标太大了,我们能为我们国家,甚至为宁夏作一些贡献就已经很好了。小时候曾经有人问我:“你长大了干什么?”我说:“当科学家!”其实,那个时候只是有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我小时候就对电子技术感兴趣,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那时候很多人家都收听广播,就是电子管收音机,我们家也有一台,就是这个收音机打开了我心灵的窗户和知识的窗户。你看,电一插、收音机一拧,就听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送的节目,真的太有意思了。对一个人来讲,对什么东西有了兴趣就一定会去钻研,我对电工和电子技术比较感兴趣,后来就开始学电子技术,到初中的时候就能修收音机、广播,被人称为“懂无线电的人、有能耐的人”。

1973年12月我高中毕业后,1974年初被破格招为石嘴山市广播站的机修工,专门负责修理无线电转播机、载播机、放大机等,干了两年多。那时候,这方面人才十分少,生产大队、学校的放大机坏了都找我去修。当我把坏了的东西修好后,大家给予我很高的评价:“这个小伙子真是个行家!”人啊,什么时候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我的亲身体会。怎么叫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呢?因为我学会了修理无线电器就到了广播站;在广播站,很多社员、工人家都有广播,广播坏了找我去修,修好了许多广播,同志们都很高兴。1975年,在纪念毛主席为“努力办好广播,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题词20周年的时候,我被评为石嘴山市宣传部的宣传标兵,照片被放在了电视上。我在石嘴山市广播站工作的时间比较长,其间,有一个人对我的帮助和影响很大。他叫张怀仁,是石嘴山市广播站的一个老大学生,他是上海大学物理专业毕业的,是个“右派”分子,也是当时石嘴山市唯一的一个修理调试专业人员,专业水平很高,教了我很多东西。当时,许多人对他都很不公正,经常侮辱他。我从小受母亲的影响——“不要去欺负别人”,从心里佩服和同情这个老师,跟他感情也比较深,他也很看好我,在他那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终生。

1976年10月,宁夏电力技校招生,我作为“最优秀的农民”被推荐报考。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喜欢电子技术,我报考了电器专业。我高中文化,再加上对电工学有一定的基础,学的时候就学得比别人活。人的一生有了特长就会处处发光,在学习期间,我抓住每一个学习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并且负责学校的广播室工作,还做成了学校的一个亮点,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和赞扬。

1978年10月,我从宁夏电力技校毕业,分配到石嘴山电厂的一个中心实验室工作。当时,我的压力是相当大的,因为我们实验室里有六七个人,全部是大学生,有西安交大、太原工学院、武汉大学、武汉水利大学毕业的,而且都在那个实验室工作了十几年,我不知道我这个技校毕业生能否胜任这个工作……中心实验室的工作非常重要。我对自己这样说:“既然人家名牌大学的大学生都在这里一干十几年,你一个农村出生的孩子,又只有中专学历,能在这个地方担当起这个重任,除了认真工作外,什么条件也不能讲。”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在这里一干就干了18年——从1978年一直干到了1996年。并且,1999年我就成了骨干当了技术员,当了3年技术员后,又当了12年班长。班长在别人的心目中是个领头雁,领着大伙干活的,也叫兵头将尾。

后来,我曾经写了一篇文章《乐哉,十二年兵头将尾岗位》,就写的是这段时期的感受,还获了奖。从走上那个岗位的第一天起,我就非常热爱我的工作,并且为了心中的这份工作乐此不疲。

1996年,因为工作需要,我调到生产技术部工作。这个部门是电厂生产管理技术的最高领导机构,有电器、锅炉、汽机、化学、燃油、热工六大专责,一个专责设一个专职工程师,全称叫专业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