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宁夏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工地建设
48512900000017

第17章 施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1)

9.1一般规定

在满足本指南第一章“总则”中1.3节“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应做好以下工作:

1.凡在生产建设过程中造成水土流失的,都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水土保持措施应与建设过程相适应,坚持水土保持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原则。坚持统筹规划、重点突出,进度安排与主体工程施工相互协调的原则。公路工程的水土保持防治分区分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两部分,主要以项目建设区作为重点防治区,其又分为主体工程区、取土场区、弃土(渣)场区及临时工程用地区4个大区。

2.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由建设单位统一领导,各监理机构、施工单位项目部设专人、专岗,专职负责该项工作。

3.环保与水保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树立“原始的就是最美的,不破坏就是最好的保护,力求施工中最小程度的破坏、施工后最大限度的恢复”的环保理念,彻底改变“先破坏后恢复”的错误观念。

4.全面推行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各施工单位务必增强环保与水保意识,强化环保措施,组建环保领导小组,建立环保组织管理体系,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职责到人。

5.水土保持方案应完备相关报批手续,并按照经批准的方案,采取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措施。

水土保持方案应当包括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的范围、目标、措施和投资等内容。水土保持方案经批准后,生产建设项目的地点、规模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补充或者修改水土保持方案并报原审批机关批准。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过程中,水土保持措施需要作出重大变更的,应当经原审批机关批准。

6.对生产建设活动所占用土地的地表土应当进行分层剥离、保存和利用,剥离的71表土用于被损毁土地的复垦。做到土石方挖填平衡,减少地表扰动范围;对废弃的砂、石、土、矸石、尾矿、废渣等存放地,应当采取拦挡、坡面防护、防洪排导等措施。生产建设活动结束后,应当及时在取土场、开挖面和存放地的裸露土地上植树种草、恢复植被,对闭库的尾矿库进行复垦。

禁止在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从事取土、挖砂、采石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活动。

在干旱缺水地区从事生产建设活动,应当采取防止风力侵蚀措施,设置降水蓄渗设施,充分利用降水资源。

7.编制土地复垦方案、实施土地复垦工程、进行土地复垦验收等活动,应当遵守土地复垦国家标准。

8.施工单位根据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编制本合同工程的环保方案及土地复垦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

生产建设周期长、需要分阶段实施复垦的,建设单位应当对土地复垦工作与生产建设活动统一规划、统筹实施,根据生产建设进度确定各阶段土地复垦的目标任务、工程规划设计、费用安排、工程实施进度和完成期限等。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土地复垦质量控制制度,遵守土地复垦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保护土壤质量与生态环境,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9.各施工单位应自觉接受、主动配合地方行政机关和环境监察机构的监督检查,把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即环保与水保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落实到位,力争各项环境指标达到规范要求。

9.2施工准备阶段

1.施工临时用地规划、布置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对规划不合理、设计不达标、标示不明晰的不批准开工。

(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建设用地,按照“安全、环保、合理、适用”的原则规划取土场、弃土场、工区、水池、油库、炸药库等建设用地。

(2)堆料场远离饮用水源地、水井、河、渠、池塘等地表水体。混凝土拌和场、预制场、机械加工点均宜远离居民集中点,距离不得小于500m。砼搅拌站、堆料场、材料加工场应设在居民区的下风向。当无法满足时,应采取适当的防范和隔离措施。

(3)划出标示明确、醒目的施工用地界线,禁止越界施工。

2.合理选择弃渣场,按照规范弃渣、弃土。

(1)在选择弃渣场地时,必须考虑地质状况是否可行,是否会因弃渣诱发各种地质灾害。

(2)弃渣场规划选址应远离河岸、河道。若无可避免需设在河谷的弃渣场,应先取得相关单位的许可,弃渣前先在河谷中砌筑拦渣坝或其他防护工程,并确保整个施工过程中弃渣不明显束窄河道,不影响河道行洪。

(3)选定的弃渣场必须先做好排水、支挡等防护工程方可弃渣。

(4)弃土、弃石必须集中,严禁漫坡乱弃。弃方应尽量综合利用,减少排放总量,其余无法利用的应全部运到指定的弃土场。

(5)在施工场地开挖和弃渣场堆渣以前,先剥离表层覆盖层或耕植土,并选择便于储存、不易流失的储土场堆存,做好必要的防护和保肥。施工结束后将弃渣弃土整理、恢复,表面用耕植土覆盖。

3.做好施工便道和施工场地的防护工作,保护自然景观,减少水土流失。

(1)施工便道尽量使用原有道路,新修便道尽量少占耕地、少砍伐树木、少破坏植被,最大限度地减轻对自然景观的破坏。

(2)在施工便道两侧采取必要的工程防护措施。

(3)临时堆、拌料场不宜设在沿线河边,选址要隐蔽,尽量不占用自然植被、自然环境好的地方,并要易于恢复。

(4)完成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并保证工地排水和各工点、驻地生活废水处理设施在整个工程中有效运行。

9.3路基、路面及防护排水工程

1.路基、路面施工阶段,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防治将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建立分区防治,形成完整的防护体系。

(1)路基严格遵照设计要求,先防护后施工。路基、路堑边坡视高度、土质岩石风化程度及稳定情况,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锚固、喷护、浆砌片石坡面防护、草皮防护、砌筑挡墙及护面墙防护。挖方高度大的,按设计要求设置碎落台。路堤边坡视高度、填料性质、水文条件,采用护脚、挡土墙、拱型护坡、浆砌片石护坡、护坡道、绿化等方式防护。

(2)全线设排水沟、边沟、截水沟、急流槽、沉淀池等,各种措施相互连接、配套使用,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以尽快将路基范围内的水流引出路基以外。

(3)有一定汇水面积的路堑开挖前先在挖方坡顶按设计要求挖设截水沟,铺砌防护,把水流集中引出路基以外。施工时由上到下,逐级开挖,开挖一级防护一级。并应尽快砌筑护坡、排水沟、急流槽等设施,以防止坡面崩塌。

(4)路基的防护工程施工紧跟开挖、填筑工序,边开挖、填筑边防护,缩短施工作业面暴露的时间。

(5)提高路堤填筑和深切路堑开挖的稳定性,防止水土流失。石方路堑采用小型排炮微差爆破,禁放深眼大炮。接近设计坡面时应采用光面爆,以保证坡面平整。

(6)对于滑坡灾害发育的挖方地段,采取挡墙、锚喷混凝土抗滑桩和削坡等措施进行处理。对于崩塌灾害发育的挖方路段,应采用较小的边坡坡度,同时按设计要求对坡面进行防护。

2.永久防护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相补充,综合防治路基、路面施工阶段的水土流失。

(1)路堑边坡开挖应预先做好截、排水工程,当路堑顶为土质含有软弱夹层岩石时,及时铺砌天沟或采取其他防渗措施,以减少雨水对路堑坡面的冲刷。

(2)路基高填深切路段施工中,在路肩外侧边坡顶设置宽0.5m、高0.2m 防水下泄的堰作为临时性防护。

(3)雨季施工应做好防、排水工作。雨季来临前尽早疏通工地附近沟渠,以方便暴雨来临时及时排洪、排涝。

(4)随时注意天气变化,收集气象信息,不良地质地段路基施工尽量避开雨季。

9.4桥涵、隧道工程

1.桥涵施工中需采取所有必要的措施,防止泥土、石块阻塞河流、水渠或灌溉排水系统。确保防洪排涝的安全,尽量减少对农田灌溉和水利设施的干扰。

(1)为防止桥梁墩、台弃渣压缩河道,使桥梁上下游河岸免受冲刷破坏,在桥梁上、下游一定范围内河岸坡迎水面及桥台锥形护坡地带采用浆砌片石防护。

(2)涵洞出路基后与附近沟道、河流顺连,防止冲刷下游农田、道路等。

(3)桥涵在农业灌溉涵渠施工时,尽量赶在农灌淡季抓紧施工,如确需在农灌季节74施工需以临时过度措施辅助,不能对农业灌溉产生干扰。现有灌区被施工占用的,施工单位需恢复用于灌溉的临时性沟渠或铺设水管。

(4)及时疏通河道和沟渠,确保汛期及时排洪排涝。

2.选用先进工艺,规范施工操作,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河道、河岸、水体的影响。

(1)桥梁水下部分施工应选用先进工艺,减少挖出的泥、石、钻孔泥浆对附近水体的污染。

(2)桥梁墩台修筑完毕,及时清除围堰等临时工程的堆积物,并将施工中产生的废浆、弃土和废弃物及时运到弃渣场,恢复河道河岸。生活垃圾、施工废料应尽量分类回收,集中堆放和处理。

(3)有流水的大桥施工中,桥墩基础开挖的土石方集中堆放在岸边较高位置,或集中运到洪水冲不到的渣场堆放,待桥墩基础浇筑完成后再回填。

(4)旱桥桥墩基础开挖的土石方集中堆放,周边以袋装石渣临时拦挡,桥墩基础浇筑完工后回填,剩余部分可用于附近低洼地的整平,其余一律运往渣场堆放。

(5)桥梁附近的施工营地或施工现场应尽量远离水体。若不得不布设在水体附近,产生的污水、粪便严禁排入水体,生活污水、粪便必须经化粪池处理后给当地农民还田。

(6)施工机械需严格检查,防止漏油。禁止将污水、垃圾直接抛入水体,应收集后与大桥工地上的污染物一并处理。

(7)桥梁施工中挖出的污泥、渣土不得直接抛入沿线水体或乱丢乱堆,应选择不影响行洪和沿线、沿岸景观的弃渣场堆放,并采取工程措施,进行绿化处理。

3.隧道洞口和桥梁部位防护到位,弃渣规范。

(1)隧道洞口以外边坡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护和绿化。

(2)隧道开挖土石方尽量用做路基填料,多余部分全部运弃渣场,并做好支挡、复垦及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