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宁夏矿产资源产业布局研究
48513800000028

第28章 参考文献(2)

[50]张进海,陈冬红,郭正礼,等.2010年宁夏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

[51]王立夫.宁夏宁东基地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报告.2010宁夏经济蓝皮书[M].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241.

[52]沈大富,曹树刚,张立洋,等.群组决策和AHP法确定矿产资源禀赋指标权重[J].中国矿业,2009,18(6):80—85.

[53]李怀马,马隆隆.宁夏新材料及光伏产业发展报告.2010宁夏经济蓝皮书[M].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248—260.

[54]苏勤.芜湖市产业结构调整决策的AHP分析.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0(1):79—83.

[55]王一鸣.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M].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56]冯剑萍.矿产资源经济区划研究的若干问题[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1995(1):29—34.

[57]陈栋生.经济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0.

[58]邬义钧.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

[59]周起业.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60]孟旭光.矿产资源经济学发展构想[J].中国矿业2002,11(1):54—55.

[61]朱涛.资源禀赋、比较优势与中部崛起的产业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7(18):109—110.

[62]陈忠祥.宁夏区域经济差异及生产力布局研究[J].经济地理,1996,16(2):66—70.

[63]封志明.资源科学导论[M].科学出版社,2004.

[64]全国地质勘查规划编制研究组.中国地质勘查工作现状分析与发展规划研究[M].地质出版社,2009.

[65]关凤峻.自然资源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M].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

[66]张敦富.区域经济开发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2.

[67]李利锋,郑度.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3):237—248.

[68]张雷.中国矿产资源持续开发与区域开发战略调整[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2).

[69]付英.试论21世纪初中国的矿产资源战略[J].资源战略,2001,1.

[70]石嘴山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http://www.nxszs.gov.cn,2008—04—29.

[71]谷树忠,耿海青,姚予龙.国家能源、矿产资源安全的功能区划与西部地区定位[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5):410—419.

[72]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厅,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宁夏沿黄城市带发展规划[R].2009.

[73]高兰芳.宁夏资源禀赋结构与跨越式发展战略分析[J].宁夏党校学报,2008,10(1):84—87.

[74]付淑丽,沈群.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与资源禀赋关系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289(3):37—38.

[75]闫军印,李彩华,栾文楼.区域矿产资源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31(3):35—38.

[76]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室.宁夏参事文集(2006—2007).

[77]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环境·产业[M].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

[78]牛国元,易静华,刘艳华.资源枯竭型城市石嘴山市产业发展方向选择[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9,29(1):88—89.

[79]袁清和,任一鑫,王新华.煤炭产业与煤炭城市协同发展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7,27(3):84—86.

[80]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宁夏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指南.2009.

[81]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宁夏主体功能区域划分报告[R].2008.

[82]成金华.矿产资源规划的理论与方法[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83]李忠武,毛欠儒.矿产资源经济区划的理论与方法[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2,18(5):5—6.

[84][美]迈克尔·波特(Porter,M.E.).陈小悦译.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1997.

[85]李文光.我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概况[J].化工矿产地质,2000(3):15—18.

[86]国土资源部规划司.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潜力与规划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

[87]廖元和.中国西部工业化进程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

[88]王安建.矿产资源与国家经济发展[M].地震出版社,2002.

[89]樊杰,曹忠祥,张文忠,等.中国西部开发战略创新的经济地理学理论基础[J].地理学报,2001,2.

[90]胡小平.我国矿产资源经济区划与产业布局[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17(2):49—55.

[91][美]迈克尔·波特(Porter,M.E.).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1997.

[92][美]杰瑞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龚莺译.氢经济.海南出版社,2003.

[93]王缉慈.关于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J].经济地理,2004,24(4):432—436.

[94]陈志新,张敏,杨巧巧.宁夏工业园区建设的思考[J].工业技术经济,2007,2(2):33—36.

[95]王亚平.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选择[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23(3):37—39.

[96]朱青,罗志红.国内外矿业城市转型政策的比较与借鉴[J].中国矿业,2007,16(12):15—18.

[97]陈忠祥.资源衰退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及空间结构优化研究—以宁夏石嘴山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6,26(1):46—49.

[98]牛国元.煤炭资源型城市石嘴山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宁夏党校学报,2005,(3):26—34.

[99]丁志平.我国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的模式选择[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7,(6):1—4.

[100]台桂花.面对矿竭城衰困境,西部资源型城市何去何从[EB].http://www.mep.gov.cn,2008—04—03.

[101]王庆锋,郝彩琴,周蕾.宁夏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城市功能定位及产业设计[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77—78.

[102]张雷.21世纪中国西部矿产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3):36—41.

[103]董晓峰,何新胜.西北地区城市化推进的途径研究[J].经济地理,2004,24(2):22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