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宁夏矿产资源产业布局研究
48513800000004

第4章 引言(1)

1.1研究背景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我国内陆,是全国五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国土面积仅有6.64万平方千米。2009年,宁夏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353.31亿元,财政总收入111.64亿元,人口625万。宁夏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宁夏各族人民的福祉,而且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历史及自身地理位置、自然、人口、经济和社会等条件的原因,宁夏区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地区相对经济总量上,不仅远低于我国东部发达省份,在中西部地区也相对落后,而且区内经济差异较大,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日益成为宁夏全区人民的共识。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显著加快了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新世纪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及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思想,为自治区下一阶段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今后15—20年,是宁夏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如何更好更快地发展地区经济,缩小与全国发达省区的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当前宁夏全区人民的首要任务。

宁夏既有煤炭、农业、旅游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又明显受到水资源短缺和生态脆弱的制约;既有宁东和河套灌区等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又面临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脱贫致富的繁重任务;既有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利条件,又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市场发育程度较低、人才匮乏等突出问题[1]。宁夏是我国的资源依托型省区之一,矿产资源在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合理利用现有矿产资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宁夏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矿产资源年报2006年度》统计,宁夏矿产资源总量列全国前十位的矿产有6种。其中,能源矿产煤位居全国第5位,金属矿产镁列第1位,石膏为第5位,冶金用砂岩列第7位,水泥配料用板岩列第2位,砖瓦用粘土列第7位[2]。

事实上,开展矿产资源产业布局研究是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的重要途径。矿产资源产业布局是区域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的基础。开展矿产资源产业布局研究有利于区域矿产资源及其经济潜力、优势的充分发挥。

近年来,宁夏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随着国家经济战略目标向中西部倾斜,特别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把资源开发作为振兴宁夏经济的突破口后,如今宁夏正在遵循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发展战略[3],全区人民正在为宁夏的跨越式发展努力工作。

矿产资源是宁夏的优势资源之一,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当地的矿产资源,充分发挥这些矿产资源的地区优势,谋求最大区域效益,开展相关产业布局研究是不可或缺的一大现实课题。但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有关宁夏矿产资源及其相关产业布局系统研究的文献报道。

为此,本书谨就宁夏固体矿产资源及其产业布局进行研究,试图提高对地域矿产资源及其矿业经济活动客观规律及经济活动地域分工的认识,提出关于该区矿产资源产业布局的构想,希望对宁夏矿产资源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1.2产业布局理论概述

1.2.1产业布局理论的历史发展

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的经济现象。研究产业布局的空间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融合了国际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制度经济学等诸多分支学科。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发展,都可以在这些学科中找到关于产业布局问题研究的历史渊源[4]。

(1)国际贸易理论对产业布局问题的研究

国际贸易理论对产业布局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重商主义时代。18世纪末,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受到古典经济学派的挑战,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生产分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在他看来国际贸易的基础在于各国商品之间存在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而这种差异来源于自然禀赋和后天的生产条件。每个国家都有适于特定产品生产的绝对有利条件,从而导致该国生产该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各国为了本国利益,如实行国家分工,专业化生产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就能提高各国的劳动生产率。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是继亚当·斯密之后的另一个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他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不限于绝对成本差异,即使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中劳动生产率都处于全面优势或全面劣势的地位,只要有利或不利的程度有所不同,该国就可以通过生产劳动生产率差异较小的产品参加国际贸易,从而获得比较利益。两国产品的交换,取决于生产这两种产品的比较成本(或相对)成本,而不是它们的绝对成本,地域分工的基础是比较利益或相对成本。由于两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在不同的产品上不同,因此,两国间不同产品的比较成本不同,各国应该集中生产本国相对最有利的产品,即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产品,通过国家贸易,交易双方都可以节约资源,获得最大利益。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直到今天,这一理论依然在国际经济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4][5][6]。

20世纪30年代,比较优势理论被进一步具体化为要素禀赋论,该理论认为,一国贸易优势和产业分工取决于要素禀赋。该理论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框架下分析产品的生产成本,用总体均衡的方法探讨国际贸易与要素变动的相互影响,其核心是在两国技术水平相等的前提下,产生比较成本的差异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两国间的要素充裕度不同,其二是商品生产的要素密集度不同。奥林(Ohlin,1933)证实,国际贸易理论仅仅是一般布局理论的一部分,为此,对价格的空间或区域方面给予了充分考虑,对在国内生产要素的供应和运输费用方面的地区差别的影响也给予了适当的考虑。然而,要素禀赋论与比较优势学说其实并无实质性的区别。要素禀赋论充其量就是用要素禀赋的生产力差异替代了李嘉图的土地生产力差异,由要素禀赋所引致的产业区位分布仍旧是由要素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4][7][8]。

20世纪70年代后期,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受到了新贸易理论的挑战。该理论认为,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原因并不依赖于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国际贸易中的很大一部分常常发生在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这种基于相似需求的贸易理论是建立在规模报酬递增基础之上的。国内规模需求为规模生产提供了条件。为了获得规模报酬递增的好处,厂商的理性决策是大量出口这种具有规模优势的产品。规模报酬递增暗示了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Krugman,1979),正在这时,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Dixit and Stiglitz,1977)发表了他们的垄断竞争模型,这样,新贸易理论就可以将其理论建立在D—S模型(加以适当改进)基础之上。新贸易理论的一个直接推论就是产业布局可以不必依赖于土地的自然属性[4][9]。

(2)区位理论对产业布局问题的研究

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空间区位选择及空间区内经济活动优化组合的理论。屠能(Thunen,1826)可能是最早将区位引入产业布局经济学框架的先驱者之一。他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土地是完全可分的,所有的交易活动都在事先存在的中心市场进行。这样,屠能就推断出了一个产业沿中心市场环形分布的生产布局。由于屠能模型是在完全竞争框架下推导出来的,因此由它所衍生出来的各种模型都可以纳入阿罗—德布鲁(Arrow—Debrew)框架。但是,由于这一模型依赖于一个外生的中心市场,因此它并不能解释现实经济中产业布局演变的内生机制。此外,屠能还创造了一种基于运输费用的内生地租理论,此种地租对产业布局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4][10][11]。

20世纪初,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1909)提出了工业区位论。韦伯理论的核心是通过对运输、劳力及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点,作为配置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其理论前提是费用最小的区位为最好的区位。在韦伯的经济理论中,影响产业布局的最主要因素是运输成本和生产密度。企业家寻求费用最小的生产区位,除了考虑运输费用和工资成本之外,还需要考虑集聚经济。集聚经济与规模报酬递增实际上有相通之处。韦伯放弃了屠能的外生中心市场假设,而代之以由集聚经济所引起的规模经济。企业家选择区位的原则是,对运输费用与从集聚经济中获得的额外收益进行权衡[4]。

20世纪30年代,产业区位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胡佛(Hoover,1936)考察了更加复杂的运输费用结构和规模经济对区位的影响。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1933)提出用“中心地区理论”来解释城市为什么存在,决定城市发展的因素是什么,它们在区域中的次序排列是如何产生的。克里斯塔勒假设有一块均质平原,资源、人口均匀分布,运输费用不变,消费者偏好相同。这时,厂商定位需要考虑两个因素,即需求界限和市场范围。在这种定位原则下必然形成商品市场的地理分布范围,形成大小不等的“中心地”[4]。

受上述各种区位理论的启发,1939年,廖什(kosch)将一般均衡理论应用于经济空间。他认为,工业布局不仅受到竞争者的影响,而且受到消费者和供应商的影响。为了寻求整个区位系统的平衡,廖什构建了五组区位的一般方程,分别描述五组区位均衡的条件。廖什主张将贸易流量和运输网络中“中心地区”服务区位问题也纳入到区位理论中进行研究,并提出把最优区位定义为总收入与总成本的差额最大的区位。按照他的观点,现实的经济区有三种类型:市场区、地带和区域。市场区是供给区域和需求区域的结合,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大都遵循距离的原则。选择企业区位就是寻找最有利的生产中心、消费中心和供应中心。城市是企业区位的点状集聚。大城市布定以后,一些地点会演变为专门化的集聚区(地带)。经济区是各种纯经济力(或集中,或分散)相互作用而发生的,第一类力以专业化生产和大规模生产为主,第二类力以运输费用和多样化生产为主。在这些力的作用下,经济区就形成了[4][11][12][13][14]。

1956年,美国科学家艾萨德(Isard)发表了他的产业联合体理论。根据这种思想,产业联合体可以看作在一个特定区位上的一组相关经济活动,由于在这些活动之间存在着技术、生产、分配等多方面的联系,因而联合体必然是有效率的。产业联合体理论强调企业之间稳固和正式的投入产出联系,其原则是企业之间可观测的空间交易成本最小化[4][11][1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