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破解中医治病密码:临证辨象
48518200000046

第46章 糖尿病辨治(3)

他用胰岛素也很长时间了,我就叫他不要骤停,慢慢地减量。我还教他按摩的办法,就是上面我们说的按摩的方法,让他配合着按摩。感觉哪个地方发紧,你就自己按摩,多揉一揉。所有发紧的地方都是有瘀滞的地方,有瘀滞的地方就要疏通开。如果用药物来疏通,就会耗伤正气,用按摩的办法来疏通就相对好一些,不会耗伤正气,更有利于他本身的恢复。

这个病人就继续吃药,吃到三四个月的时候,他的脉象呢,出现了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出现了一股滑利之象。滑象呢,一方面说明气血比较充足,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体内的瘀滞慢慢地化解开了,开始往外走了。所以他的舌苔也慢慢变得厚起来了。这都是很好的现象。所以你看,这个病人经过三个多月的治疗,才由一个阴证,虚证,逐渐转变成一个阳证。这就是疾病由阴出阳。一个疾病由阴证转变成阳证,由虚证转变成实证的时候,这就好治了,就好办了。

但是由于病情的由阴出阳,导致了他以前的慢性肝炎的急性复发,患者就有点紧张,就去住了一段时间院,用了大量的抗生素,他好不容易恢复起来的中土阳气,又变得比较差了。你看治病就是这样曲曲折折呀,有时候患者不能理解治疗过程中的一些反应,我们也要尊重患者的意愿呀。

这个患者住了一段时间院,把肝炎控制住,就又来找我吃中药。我只好再给他从头重新治一遍。好在前一段时间的治疗还是给他打了一点基础,经过一段不长的时间,他的各方面又逐渐恢复起来了。胰岛素的用量也减下来一多半了,还是慢慢在好转。

所以这个病人下一步的治疗,还是温运中土,逐渐加大排出瘀滞的力量。

当然也要顾护肾气,收藏肾气始终是要坚持的。这个病人刚来的时候,是不能上班,现在已经正常上班,他感觉可以胜任工作了。

不听劝告的严重并发症患者

很多人从西医角度来讲,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血糖高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各种微血管病变,糖尿病引起的肾病,末梢神经的病变,眼底的病变等。

很多人很担心,不敢离开降糖药,很怕一旦停药自己会有很多并发症出来。下面我就结合糖尿病的并发症讲一个病例。

这个患者本身也是一个脑梗的患者,肢体活动不太灵便,是糖尿病引发的脑梗。同时还有比较严重的肾病和眼底病变,看东西也看不清了,尿里也有蛋白,肾功能也不好。这种病人就相当于糖尿病的末期了,比较可怜。

这个病人呢,是个50多岁的男性患者,这种患者由于他的并发症比较重,在治疗时就要适当偏重于这些并发症的治疗。

在这里呢,我们回忆一下糖尿病的发展过程。糖尿病刚开始的时候,主要还是表现为中焦本身的问题,慢慢由实证转成虚证。在由实证转成虚证的过程中,慢慢地就会由中焦向全身发展,实际上就是这种瘀滞由单纯的中焦瘀滞——中焦瘀滞就是血糖高——慢慢发展到周身的瘀滞,周身瘀滞就是各种并发症。

这是一个逐步蔓延,慢慢扩展的过程。

所以对于并发症比较严重的病人,我们要在顾护先天、后天,顾护肾气、中焦的同时,也要想办法帮他把全身的瘀滞尽量排出。当然这种病人,身体的基础比较差,就是一气根基比较弱一些,也很难用大量的药取得速效,也是要慢慢来,急不得。

这个病人呢,脉象是那种板滞的感觉,摸着稍微有点发硬,没有那种流畅感,但是脉也不是很细很弱,不像刚才讲的那个虚证病人,脉很弱很细都快摸不着了,脉能摸到,还不算太小,只是那种非常不通畅的感觉,结滞感。结滞感还不像高血压那种结滞,高血压结滞的脉象是凝结成一个小珠珠一个小珠珠的,疙疙瘩瘩的那种感觉,他这个更严重些,整个都凝结成一块了,是那种感觉。

所以像这种情况就只能是慢慢地温化流通。舌苔是那种偏白稍腻,腻是结滞感的那种腻象,就是舌苔没有什么生气一样,感觉粘在上面压住了那么一种感觉。

给这个病人用的药呢,主要就是柔四逆散,给他缓缓地柔润肝气,然后加上小量的四逆汤鼓动肾气,量非常地少,6克以下的四逆汤。同时以平胃散和三仁汤为基础来运转中焦,另外给他用了芦巴子和白茅根这一对药,给他解决肾脏并发症的问题。对于眼部的并发症给他用了较大量的红花,包括柔四逆散也是针对这方面。

这个病人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慢慢地他感觉看东西清楚了。因为他老伴说也不指望治好了,只要能够稳住不要加重就可以了。结果一个月的时间,患者能慢慢看清东西了,就非常高兴。每次我摸脉的时候,他都不允许他老伴说话,说你不要影响大夫。每天熬的药非常主动地就喝了,每次来复诊,哪怕这一天赶上刮风下雨,也一定要来。你想一个陈旧脑梗的病人,胳膊腿行动不是很方便的。他对治疗充满了信心,希望我帮他把眼睛完全保住,只要能把眼睛保住,他感觉生活还比较有意义,什么也看不见,生活就比较阴暗呀。

但是这个患者呢,可能家里条件也比较好一些,每天三餐都是离不开鸡鸭鱼肉。他觉得自己病了,营养一定要跟上,吃的必须要好。尽管我一再跟他解释,最好不要吃肉,吃肉会加重病情,但是患者不理解,我也不好跟他吵呀,慢慢引导吧。

他各方面的症状都在好转,血糖一直比较稳定,他自己有血糖仪,每天都测,只是小便的泡沫比以前多了。有一天,他自己就去化验尿,看看肾病恢复到什么程度了。查完一看,尿常规检测的一些指标,比以前更严重了。这个患者就很不理解,他就认为我是把他的眼睛治好了,却把他的肾治坏了,是拆了东墙补西墙。他就感觉这个大夫看来还是不行,就不来看了。

所以我们在临床上什么患者都能碰到呀。尿的化验指标加重了,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是体内瘀浊外排的现象,这是暂时的,不会越来越重的。慢性肾病患者在恢复的过程中,都会经历这么一个过程,这其实是恢复得最快的一段时间。但是患者不理解呀,我们也只好由他去了。

吃素的好处

最后呢,咱们谈一点糖尿病背后的问题。开头我们讲过了,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糖尿病反而增多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

我记得上大学实习的时候,在医院实习,带我们的老师,曾经跟讲笑话似的跟我们讲,那时候老师要去支援下边的小医院,有一些患糖尿病的农民就跟他说:“以前我们过得是苦日子,吃不上饭,现在好不容易过上好日子了,能吃点好饭了,又得了糖尿病,又不让我们吃饭了,我们的命怎么这么苦呀!”

西医对糖尿病的饮食控制要求很严格,患者也是比较痛苦,感觉生活很多享受的东西失去了。那么我们反过来想,正因为吃得有点太多了,享受得有点太多了,所以才得了糖尿病。病从口入,不是一句空话呀。相当一部分患糖尿病的病人是喜欢吃肉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方面的情况。包括我刚才讲的这个并发症比较重的病人,家里条件也相对好一些,鸡鸭鱼肉,不能断,断了就觉得我这营养跟不上了,那不行。尽管我告诉他少吃肉,但是他可能一下子接受不了,我也是只能劝一劝。

实际上咱们这么来理解,中焦土气为什么会虚弱?它的根源是肾阳虚,肾气虚。肾阳呢,是人体先天的一股生发之气,先天之气生生不息。没有这股生发之气,身体的一气周流就无从谈起。为什么火神派这么注重元阳,这是有他的道理的。现在的糖尿病患者呢,吃饭穿衣都很注意,也不是吃不上,穿不上,挨饿受冻的年代了,大家吃的穿的都很好。不是说受了很重的寒气,肾阳受到了损伤引起的糖尿病,那还情有可原。可是没有这种情况,基本上都不是这种情况。当然滥用抗生素算是一个因素吧,但我觉得这也不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关键是我觉得很多病人,长期饮食搭配失调,饮食过于精细和滋腻了。精细滋腻的食品,大多偏于柔润,长期吃的话,就容易消耗人体的阳气,食物都要靠阳气来运化呀,久而久之,肾阳就会逐渐衰弱下来。

尤其是农村的患者,一提到改善生活,往往就是大鱼大肉之类的。不少人感觉现在条件好了,就要尽可能吃得好一些,就是要多吃一些鸡鸭鱼肉。但是长期大量地这样吃,吃太多的肉类,同样也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尤其肉类本身也属于一股比较壅重滋腻的土气,吃得太多,就更容易影响人体一气周流的畅通。这样吃上几年,一气往往不堪重负,慢慢就会衰弱下来,肾气跟着也就衰败了。

《内经》讲人的饮食,强调“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就是说人的饮食还是要以五谷杂粮为主,其他的只能作为佐助或补充。五谷之气都是非常平和的,所以才可以作为主食以养生。由此可见,我们日常的饮食质量,不在于吃得有多精细,不在于吃了多少肉,而在于平淡和均衡。

所以讲糖尿病的治疗,中医的治疗是一方面,个人生活习惯的改变,心态的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这边你吃着中药给他治疗,那边大鱼大肉照吃不误,这种人我想不可能治好。现在糖尿病之所以越来越多,很可能就是因为我们生活越来越好,肉吃得越来越多。从我们中医的角度来看,素食也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式。

从我们讲的对糖尿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来看呢,糖尿病的病根在于虚,不是实,主要还是肾阳虚,所以所有的苦寒之品都是不合适的。不论是日常饮食还是中药治疗,我们都要注意这一点。

糖尿病就跟大家交流这么多,今天的话题就讲完了。我们临证辨象这个系列到今天为止就算是正式结束,基本上是沿着人体一气周流讲了一圈。讲的都是我个人在临床上的一些体会,一人之见,难免有偏颇、失误的地方。如果能对大家有所启发,那更好,如果有讲得不合适的地方,讲得错误的地方,也请大家多指正,多包涵。

还有一点时间,大家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咱们交流一下。

课后问答

问:苦瓜有人说有降糖的作用,可以吃吗?

答:可能暂时会有,但是长远来看,苦寒伤胃,损及中焦阳气,这是在加重病情,饮鸩止渴,是不可取的,不宜常吃。

问:祝谌予先生降糖基本方:黄芪、山药、苍术、元参、熟地黄、丹参、葛根,如何评价?

答:没有通用的、万能的方子。任何一个方子治疗糖尿病都可能有效果,哪怕是寒凉泻下的承气汤,也许可能把糖尿病治好,有些急证该用就要用。所以单纯一个方子,用一个比较固定的方子来通治一切糖尿病的话,我个人认为是不太妥当的。具体这个方子会有多大的效果,要看病人的具体情况,对证就有效,不对证就无效。总体来看,这个方子偏于凉润一些,跟糖尿病的根本病因相左,我个人认为不太适合长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