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新农村理财实用手册
48541700000013

第13章 乡镇企业理财,步步高(2)

第三节小心企业理财的陷阱

企业理财的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首要目标是要保证企业正常运营和发展所需的资金,然后就要将闲置资金打理,使其能够得到最大的资金回报。现在乡镇企业在理财时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甚至让企业走上了末路。在此我们重点介绍几种乡镇企业常遇到的误区,以希对乡镇企业有所帮助。

1.筹资重于泰山,用资轻于鸿毛

资金与企业,犹如水和鱼,资金是水,企业是鱼,没有水,鱼就不能活命,企业没有资金就不能发展壮大,正因为资金关系到企业的存亡,一些乡镇企业经营者才会将筹资视为泰山般重要,认为只要筹到资金就可以见到效益,将筹资作为理财目标。但筹到资金后,却不懂得如何高效地运用资金使其发挥保值增值的功能。

企业筹资时不应盲目求大求多,只要与企业自身的经营规模、投资方向相适应即可,过多的筹资很有可能会出现劣质资产,成为企业发展的祸根。因为企业筹集的资金是要支付一定利息,如果企业的所获得的收益还不及筹集资金所要付出的成本,倒不如不筹资。

江苏农村地区的一家制造企业曾因过度借债,每年支付利息高于企业的利润,不堪债务负担而宣布破产。

2.借鸡生蛋充分利用资源

借鸡生蛋是指企业举债经营,现在已成为许多企业的共识,的确当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高于借贷率时,举债经营可以发挥财务杠杆作用,尽可能地多占用资源,这就是企业的借鸡生蛋。这种做法还可以有效避税,根据我国现有税法企业可以将债务利息税前扣除,这成为企业减少成本的一种有效方法,如某企业以1亿元作为流动资金,当取得2000万元利润、需交纳所得税600万元,纯利润为1300万元。如果该企业的1亿资金为流动资本,利润达到2000万时,除去应支付利息300万和交纳税收200万外,企业净利润为1500万,相比之下企业可以多赚取将近200万元。

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大肆举债经营,因为举债经营的风险很大,一旦企业利润不能承担还款的压力时,企业可能会面临收购甚至破产的危险,如同上面所讲江苏省乡镇企业的一样,科学的举债应控制在50%以内。

3.用纸包火,火越旺

在农村一些企业家认为亏损是自家的事,家丑不可外扬,而对企业报表进行粉饰,不将真实的经营状况对外公布,还有一些企业家误认为没有变现的损失属于损失,而这种认识会导致企业出现不良资产,获利能力下降。

如广州某镇一家企业曾出现连续三年亏损却一直对外宣称企业发展良好,到最后实在瞒不住的时候,只能宣布破产,经查看这家企业已亏损2亿元。企业经营者也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虚假的报表可能暂时能为企业争取到一些优惠,但企业经营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经营者不直面经营的失利,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是不能挽救企业的。

4.闲置资金要分清

一些农民企业家财务知识缺乏,对一些资金的概念搞不清楚,而使理财时出现混乱。如企业家在对闲置资金理财时,会将下一年度的流动资金,银行贷款资金等混为一谈,如果企业家不管闲置资金的用途,而将其投资,所投资理财产品不能及时变现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比如一家小型制造企业,年终利润达到80万元,但是明年需要更新一部分设备花去20万元,原料成本和人力成本上涨需要10万元,这家企业的经营者只有50万元可以进行其它形式的理财。如果误将明年企业发展所需的30万元也用于其它形式的理财,则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甚至会使企业垮掉。

当代企业名家史玉柱,曾将脑黄金保健公司的运营资金抽掉,投资巨人大厦最终导致整个公司被拖垮。而其东山再起时,从脑白金赚取的利润中的一部分资金进行再投资时,就没有使公司的运营出现问题,相反投资获得了较高的利润。这是因其分清闲置资金的概念。乡镇企业家也要多多学习。

第四节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有技巧

贷款难是乡镇企业在发展时面临一个最大困难,银行在相同的条件下会贷款给城市里的企业,而乡镇企业贷款则被边缘化,贷款难制约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其实获得银行贷款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就可以将银行这块坚冰融化。

1.获得银行信任

要想顺利从银行获得贷款就需要获得银行的信任,银行只有对企业的发展充满信心,相信企业能按时还款就会贷款给企业,银行也是企业,也是自负嬴亏,如果呆帐坏帐过多,银行也有破产的可能,所以银行必须将款额借给有偿还能力的人。要想获得银行的信任,企业就需要做一个讲究信誉的企业。

所谓黄金有价,信誉无价,企业的信誉直接关系到银行借贷资金的安全,企业只有让银行百分之百的放心,才能顺利获得贷款。

银行考察企业时,通常是从企业资金的来源、周转和核算方面入手,这就需要企业向银行提供正规的财务管理标准。因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财会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企业形象,试想一个财务混乱的企业,经营水平怎么会比较高呢?银行怎么放心将款额借给一家经营水平很低的企业呢?所以企业要想获得银行的信任就需要加强日常的资金管理。

银行关注的是企业是否能长久发展,一个随时可能倒闭的企业不可能得到银行的贷款。这就需要企业苦练内功,真正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稳定的企业利润是最好的证明,也是企业实力的验证,可以提高企业的信誉,良好的信誉是获得银行贷款的基础。

乡镇企业也可以适当开展与银行公关活动,主动向银行汇报公司的经营情况,在与银行的沟通交流中加强银行对企业的信任度,建立与银行良好的关系。

获得银行的信任还需要企业严格履行贷款合同,贷款到期时及时还款,如不能按时还款也应及时向银行说明情况并填写展期手续,这样可以给银行一个良好的印象。

2.慎重填写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关系到企业获得贷款数额的多少及是否可以得到优先支持,这就要求乡镇企业在撰写报告时,解决好三个问题:

报告中要详细准确地将项目的预期经济效益估算出来,这样可供银行参考,没有经济效益的项目不可能获得银行的贷款,这就需要企业在报告中将经济效益作为重点来阐述。

项目要符合国家政策,最好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项目,国家现在大力支持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而一些污染环境的经济项目国家是严禁投资,如塑料袋生产项目是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如果申请此类项目就很难得到批准。报告上一定要讲明项目的先进性及可行性,用科学的数据获得银行的认可。

将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能力及产品销路向银行交待清楚,这样便于银行对企业的考察,如论证企业技术能力时,可以将同行业内最高的技术是什么程度,自己企业现在处于什么阶段,离先进水平的距离有多远,这些说明最好使用准确的数字,不使用形容词简单的描写,如“我们离国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距离,但是通过努力一定会赶上”此类语言比较模糊,不能使银行准确了解企业的技术能力,很难取得银行的信任。

3.突出项目特色

乡镇企业在与银行商谈贷款事情时,可以突出项目的特色,不同的项目特色是不同的。如乡镇企业投资观光农业的特色是利用农村资源发展旅游,这与城市旅游不同,具有浓郁的乡村特色,这是该项目的竞争力所在,充分向银行阐述清楚可以获得认同。

4.选择合适的贷款时机

俗话说来的早不如来的巧,企业贷款也要讲究贷款时机,时机选错了,其它一切准备工作都白搭,如年末贷款要比年初贷款难,季末贷款要比季初贷款难,这是因为银行每年都会有一定的信贷规模,年初一次发放,分季安排使用,不允许擅自突破。所以乡镇企业在贷款时应提前向银行申请,这样可以使银行有一个合理的信贷安排,同时也可以保证企业贷款顺利。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与多家银行建立关系,企业需要大量资金时可以分散银行来获得贷款。这样就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