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新农村理财实用手册
48541700000017

第17章 保险,今天为明天买单(2)

2004年某村的一位姓白的老人,因五个子女不孝而将其告上法庭。事后又听说儿子可能会去坐牢而又心存不忍,又将上诉撤掉。老人的儿子并没有因此感激母亲,仍然不管老人的死活。老人最终因五天没饭吃而活活被饿死。

现在农村的生活水平虽然有了很大提高,农民的收入也明显增多,但是因儿女不孝,致使老人晚年无依无靠的事件数量却在呈上升趋势。

种种事件都说明养儿不一定可以防老,农民应该改变养老的方式。如果单纯依靠儿女养老,即使儿女很孝顺,也会有力不从心的事情发生。因为计划生育在农村的实施,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儿女结婚后,很有可能会面临同时赡养四个老人的情况。

为了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美满,更有保障,农民朋友也要改变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积极采用新型的保险养老方式。

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推出农村养老制度,并且党中央、国务院也正在推行新型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这项保险制度更适合农村的特点,使农民真正实现老有所依。农民朋友不妨多多关注一下此制度的推行及相关的内容。

除了国家推出的社会养老保险外,农民朋友也可以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现在许多保险公司根据不同的养老需求,推出了不同的品种,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比如太平洋保险公司关于养老保险推出三款不同的养老保险品种,有“一诺千金”成长型年金、太平常青年金保险、太平洋老来福终身寿险。农民朋友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品种。

另外我们再给农民介绍一些关于选购养老保险的注意事项。

1.确定养老保险金额

市民在选择养老类产品时,必做的一项功课当然是确定保障额度,主要是综合考虑未来的养老资金需求缺口和自己现在的经济承受能力。

农民在选择养老产品时,要根据未来养老所缺资金和现在所能承受的保险额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产品。

首先可以考虑除年老时的其它收入,比如退休金,地租、社会养老金等收入,可以大致预估这些收入额,同时也要考虑通货膨胀、寿命长短等因素来选择养老保险品种。比如年老时你预估每月的养老费用为800元,地租收入为100元、社会养老金为100元,那么您的养老金缺口为600元,购买保险时就要购买每月600元的养老金的保险品种。

另外,确定实际的养老险保额,还应考虑现在的承受保险额的能力,如果保险额过高,会影响到现在的生活质量,长此以往保险就很难坚持下去,同时也违背了投保险的初衷。

2.确定养老金领取方式

对于不同的人群,领取方式也是有讲究的。目前商业保险养老金的领取方式分为趸领期领和定额领取三种方式。

趸领指到了领取金额的年限,投保人一次性将大笔到期保险金领取完。这种方式对于打算再创业的老年人很吸引力,同时认为自己的寿命预期不乐观者也会采取此种方式。

期领指到了约定年限投保人分期领取保险金。期领则又分为年领和月领,方式的确定要根据个人的需要选择,如果一年内中有较大的支出者可以选择年领。如果只是安度晚年的老人可以选择月领更合适,目前月领也是最受欢迎的领取方式。

定额领取的方式指即在单位时间确定领取额度,直到将保险金领取完毕。这种方式也比较灵活,可以减少领取保险金的次数。

3.确定养老金领取年限

目前市场上的养老保险金的领取年限有终身领取和保证领取两种方式。

终身领取养老金是指投保人从约定领取保险金的时间起,在有生之年可以无限领取养老金,但是一旦保险人亡故,领取资格也随之不存。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家族有长寿史的人。如果选择这种领取年限,那么领取的时间越早,受益就越多。

保证领取是指投保人与保险公司约定领取的时间,一般约定为10年或者20年的领取时间。这种方式比较有保障,如果被保险人在领取时间亡故,那么被保险人的受益人可以继续将保证年期内的余额领取完毕。

4.确定养老金领取年龄

养老金的领取时间不固定,需投保人与保险公司协商确定。保险金的领取时间通常集中在50、55、60、65周岁这四个年龄段。有固定工资的农民,比如农村里的教师可以选择与退休年龄衔接的时间,男性60岁,女性55岁,这样可以保证退休后的生活质量不因工资的减少而受到影响。

另外保险金的领取时间可以更换,投保人可以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来调整保险金的领取时间。

5.确定缴费方式和缴费期限

养老险的缴费方式有趸缴和期缴两种方式。

现实中投保人由于受资金的限制,通常没有能力一下全部支付保险金,一般选择期缴的人比较多。趸缴方式虽然需要一笔付清全部保险额,但是在相同保额水平下,缴费时间越短,总支付额就会越少,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投保人可以选择趸缴方式。

6.确定养老险产品类型

上面我们讲的一些选购方法,主要还是针对市场上的传统型养老险和分红型养老险产品而言。随着保险市场的成熟,现在已出现一些新型保险产品,不仅能够保证养老金的收入,还可以带来意外收入。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财偏好及实际收入来进行差异化选择。

传统型养老险的预定收入比较稳定,领取时间和方式也是事先都已确定清楚的。这一类型产品适合于理财风格保守,收入不高,不愿承担风险的人群。

分红型养老险与传统养老险最大的不同在于,分红险除了每年的固定预定利率外,还可以取得分红收益,但这种分红是不确定的。其分红可以是现金分红,也可以是保额分红,保额分红从长远看更有保障。此类产品适合对利率上涨有信心且对通货膨胀因素比较敏感的人群。

万能型寿险属于新型寿险,是一种集保费缴付的灵活性、保险保障的可调整性和非套装性(由投保人决定保险金额)等特点于一身的保险产品。万能型寿险偏重账户累积,选择此类产品后除去部分初始费用和保障成本后,剩余保费将会进入个人账户,这一部分也可以取得收益,收益要高于传统养老险。之外投保人还可以取得不确定的额外收益。万能险的保额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投保人的要求进行变动,这些优点受到收入缺乏稳定性的中高收入人群的欢迎。

投资连结险更适合投资,因为其风险较高,同时收益也比其它保险品种高。适合长期投资且收入较高,敢于冒险的人群。此险种没有保底收益,并且保险公司只收取账户管理费,盈亏由客户全部自负,被喻为“披着保险外壳的基金”。风险较大,所以选择此险种时一定要谨慎。收入较少,抵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人群最好不要选用此产品以免使自己的晚年受到影响。

第三节农业保险防天灾

现阶段我国农业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农业生产条件比较落后,农业抗灾避灾能力较差,一部分地区的农业仍然是“靠天吃饭”。频繁的自然灾害,使我国农业常面临灾害的侵袭。

2008春节前夕甘肃遭遇了一场60年来罕见的持续低温阴雪天气。这场大雪使得甘肃设施农业损失8亿元,全省约35万亩设施瓜菜受灾,占甘肃设施瓜菜总面积的39%。雪灾使得农户的全部投入变为泡沫,而且农民要想从头再来,就会面临资金的困难,因为农民的本钱大都是一年滚一年,这一茬冻完了,下一茬的本钱就没了。

除了自然灾害外,农业还会受到一些意外的灾害。在07年海南的香蕉因为“香蕉致癌”和“吃香蕉会传染SARS”的谣言短信而使大量的香蕉滞卖,香蕉价格以低于成本的价格也无人问津,使得香蕉果农的收入受惨重的损失。

我国每年都会发生因自然灾害及其它原因,而致使农业受到损失。那么农民应该怎样将损失降到最低,在灾害发生后可以很快恢复生产呢?除了农业技术防灾能力外,农民还应该为农业上一份农业保险,以使农业生产更有保障。

农业保险是指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

我国目前开办的农业保险主要险种有:养殖业如生猪保险,养鸡保险、养鸭保险、牲畜保险,奶牛保险,耕牛保险,山羊保险,淡水养殖保险,养鹿保险、蚌珍珠保险等,种植业如水稻保险、蔬菜保险、林木保险、水果收获保险、西瓜收获保险、小麦保险、油菜保险、棉花保险、烤烟保险等。

现在一些农民保险意识增强,并且已经享受到了农业保险给农业的好处。

陈老汉家在吉林省的一个村庄,2000年与吉林一家养鸡公司合作,专职代公司养雏鸡,该公司是国内较大的肉鸡加工企业,陈老汉第一年养鸡比较顺利,挣了3万多,这让他尝到了养鸡的甜头。第二年春天,由于意外的火灾陈先生的6000只鸡和100斤全部烧尽,造成大约5万元的损失。不过由于与陈老汉合作的公司已经对他的养鸡场上了保险。数日后,陈老汉拿到了保险公司送来的3万元的损失,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陈老汉又重新办起了养鸡场。

与此相似的钟老汉经营着一家约100多头奶牛的奶牛场。钟老汉每日为他的100头牛担惊受怕。养牛场每年死去10头牛是很常见的事情,更可怕的瘟疫在牛场出现,就可能让所有的牛死去,导致血本无归。在女儿的劝说下,钟老汉给每头牛都上了农业保险。去年死去的两头奶牛,就获得了保险公司2000元的赔偿。自从上了保险,钟老汉再也不为奶牛担心了。

当然目前我国多数农民还没有享受到农业保险的好。党中央和国务院为了加强农业保险在农村的推广,自2004、2005、2006连续三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指导农业保险的发展。2007年中央财政拔出10亿元资金正式注入被列为首批中央财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省份。2008年中央财政又安排60亿元用于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补贴省份包括吉林、内蒙古、新疆、江苏、四川、湖南等6个省区,补贴农作物有玉米、水稻、大豆、小麦和棉花等5种。同时对农业保险政策进行了新的调整。调整后的方案更有利农业的发展。具体实施方案以各省的经济水平和农作物品种为依据制定。下面我们以江苏省沛县的农业保险政策为例来看一下调整后的政策对农民、农业有那些好处。

2008年农业保险政策新调整

农业政策性保险是国家和省、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继取消农业税、实施粮食直补后又一项重要的支农惠农政策。由于我国各地农业发展形式不同,经济不等,各地保险政策也不同,我们以江苏省2008年的农业保险政策为例来介绍一下我国农业保险的优惠:

2008年江苏省调整了农业保险运作方式,由原来政府委托人保财险公司代办的形式,转变为由政府和人保财险公司“联办共保”,根据双方的合同规定,当灾害理赔,政府承担灾害风险60%,人保财险公司承担灾害风险40%,这样可以加快农业保险向市场的推进,使广大农民受益。农业保险因其风险大,收益不确定,保险公司闻农业保险色变,这也就导致我国农业保险出现空白。政府的参与使得农业保险的范围更大,利益更有保证,增强了农民投身农业的信心和热情。

2008年江苏省增加了农业保险试点由原来的水稻、小麦、油菜、能繁母猪,增加棉花、玉米、设施高效农业、奶牛、农机具保险试点及渔船、渔民等保险试点。试点险种覆盖范围的扩大,使农业保险更全面,受益群体更广泛。

2008年中央和省财政增加了对种植业保费补贴,由07年的50%增加到60%,同时指示县级财政补贴不得少于10%。同时对种植业的保费和理赔标准进行统一:种植业每亩保费分10元、15元、20元、25元四档,保险金额对应为200元、300元、400元、500元,保障水平明显高于去年。

08年沛县市仍然采取了低标准全覆盖的方式,按最低档投保,即种植业(水稻、棉花、小麦、油菜)每亩10元,农民自交保费每亩调整为3元。

养殖业中能繁母猪每头保费为60元,保险金额为1000元,省级财政补贴30%(18元)、县级财政补贴50%(30元)、饲养者负担保费的20%(12元);奶牛保费为240元,保险金额为4000元,省级财政补贴30%(72元)、县级财政补贴30%(72元)、饲养者负担保费的40%(96元);大棚蔬菜保费省财政补贴30%,县级财政补贴20%,其余部分由投保人承担。

为逐步建立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担机制,增强农业保险抗风险能力,08年江苏省建立了巨灾风险准备金。市级以下单位的巨灾准备金主要来源三个方面:

1.各县(市、区)按实际投保保费总额上缴10%、

2.省辖市按县(市、区)上缴额的50%进行配套;

3.在市县资金筹集到位的前提下,省级财政按省辖市配套部分进行等额补贴。

虽然各省的保费及保险农业不全相同,但我们从江苏省沛县市的新政策调整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农业保险在逐步完善,保费额及农业保险范围都在增加。农业保险会更多地惠及到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