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新农村理财实用手册
48541700000009

第9章 国家补贴,为农民朋友开“钱”源(2)

办法中规定,补贴的对象必须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或是农机服务组织,其它人员不享有此项优惠,这是为了保证国家的优惠政策落实到农民,使农民真正受益,因为农机补贴的名额是有限的,并不是申请就可以得到。如果其它人员也分享农民的优惠,农民的优惠就会受到影响,严重者还会出现鸠占鹊巢的现象,所以国家规定必须是具有农业户口且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或组织才可以享受到优惠。

补贴的金额按不超过机具价格的30%进行补贴。具体补贴标准根据各省(区、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来制定。农民朋友可以根据各省市区制定的标准购买。下面是安徽省07年农机具补贴细则,安徽省根据中央规定的30%的补贴率,单个农机具单机补贴金额不得超过5万元,大中型配套机具(含耕作机械类、种植机械类、粮食干燥机械类、收获机械类中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机、压捆打包机、青饲料收获切碎机)、设施农业用多功能微型耕作机、小型农产品冷库、名优茶加工成套设备和山特产品烘干机为机具价格的15%一30%;拖拉机类为机具价格的10%一20%;全喂入和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为机具价格的5%一15%。

水稻插秧机累加补贴20%,总补贴率为50%;深松机累加补贴10%,总补贴率为40%。

总体上一户农民或一个农机服务组织年度内享受补贴的购机数量原则上不超过一套(4台,即1台主机与其配套的3台作业机具)。市、县对本地区重点推广的农机机具也可以安排专项补贴资金作为累加补贴,但原则上累加后总补贴率不超过50%。各地应保证受补贴农民的最低补贴率。

享受补贴的农业机械必须要在当地公布的机械目录中,超出范围就没有享受补贴的资格。一般能够入选补贴目录的机械质量也会相当过硬。为了保证农民的买到质量较高的农业机械国家专门制定了国家支持机械的目录,并且规定当选的机械目录必须入选国家支持机械目录。国家机械目录中的机械是国家经过多方查,检测确定的,有一定的权威性,农民朋友大可以放心。国家支持机械产品目录可以在网上搜索,里面详细介绍新增加的农业机械及农业机械的品牌、型号、企业名称、详细地址。农民朋友在购买时可以参考此目录,如果当地所提供的机械没有在此目录,就需要向卖方问清楚,以免上当。

按照办法的精神农户在购买机械两年内没有转卖的权利。农民在购买补贴机具时需要签定“购机补贴协议”并遵守上面关于原则上两年内不得擅自转卖或转让所购的补贴机具的承诺。这个规定是为了防止有人利用差价倒卖补贴农机具,套取国家专项资金。如果这种事情发生,不但会影响到农民的利益,而且还会扰乱农机市场正常秩序。为此国家规定凡出现倒卖国家补贴机具情况的,相关人员将受到严厉查处。

为了保障农民利益国家还规定补贴目录的机械产品的销售价格只降不能涨,机械价格一般以一年为一期,在一年内厂家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相应地将价格降低,但是不能上涨。此举也是为了保障农民真正得到补贴的优惠,防止他人利用价格攫取农民利益。

由于农机补贴的名额有限,在申请人较多的情况下农民,就要对一些农户优先审批,享受农机购置补贴的对象:农机大户和种粮大户、配套购置机具的(主机和与其匹配的作业机具)、列入农业部科技入户工程中的科技示范户、农机作业服务组织。

购买机械时农民应持个人身份证件通过通过乡镇农机管理站,也可以直接向县农机局提出申请,并如实填写“购机申请表”,之后将“购机申请表”递交到乡镇农机管理站或县农机局。农民购买时可以自愿选购机械,不受任何人或单位的干涉。

农民的购机补贴申请表交上去后,待县乡农机局对申请表审核,根据申请人选定的补贴指标和优先补贴条件确定补贴购机者名单和机具名称、补贴金额、补贴数量等。审核通过后,县农机局与购机者签订购机补贴协议,同时享受补贴的名额要张榜公示7天,接受群众的监督。

第五节养殖业补贴,为农户输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肉质品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多,健康有序的养殖业市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养殖业的频繁疫情却使得养殖业曾一度低迷,为了维护养殖业市场的稳定,国家加大了对养殖业的支持,激发养殖户的信心和热情,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国家对养殖业的补贴政策。

一、养猪补贴

基础母猪补贴政策

根据规定2008年起,我国对饲养能繁母猪的养殖户(场)给予每头100元的补贴。

补贴方式:养殖户经市、县(市)财政部审核通过后,将补贴资金直接兑现给农户。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重点户)及生猪扩繁场补助

自2007年起,我国对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实施补助政策。中央投资补助标准。年出栏500-999头的养殖场(小区)每个中央补助投资20万元。年出栏1000-1999头的养殖场(小区)每个中央补助投资40万元。年出栏2000-2999头的养殖场(小区)每个中央补助投资60万元。年出栏3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小区)每个中央补助投资80万元。

该项目按程序实行逐级申报,择优给予补助。

项目申报条件:

申请人的养殖场必须有一定的规模,畜要集中饲养、实行封闭式管理;

养殖场用地符合国家相关的法规,与乡镇土地总体规划相适应,没有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禁养区内;

养殖场的设备先进,能够集中处理粪污、粪污量达到排放标准,饲养标准化。

对于专业化养殖组织优先发放补贴。

国家对良种猪人工授精技术的财政补贴政策:

从2007年开始,国家实行在生猪主产区推广良种猪人工授精技术的财政补贴政策。补贴对象为项目区内使用良种猪精液开展人工授精的母猪养殖者,包括散养户和规模养殖户(场)。补贴标准为按每头能繁母猪年繁殖两胎,每胎配种使用2份精液,每份精液补贴10元,每头能繁母猪年补贴40元。补贴资金下拨给经省级畜牧主管部门选定或认可的、符合条件的良种猪精液供应单位(供精单位指包括种公猪站、种猪场等生产良种猪精液的单位和组织);供精单位按照补贴后的优惠价格向养殖者提供精液。

二、奶牛饲养补贴

国家对奶牛冻精补贴政策的内容

2008年国家对全国荷斯坦奶牛全部实施冻精补贴。补贴数量为各地年底能繁母牛数;

补贴对象是奶牛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户;

补贴标准是荷斯坦奶牛每剂冻精补贴15元,每头能繁母牛按两剂标准进行补贴。

补贴办法是补贴资金下拨给经省级畜牧主管部门选定或认可的、符合条件的种公牛站;

种公牛站按照补贴后的优惠价格向养殖者提供精液。

有些省份对从国外引进奶牛和新建奶牛小区还有一定的补贴政策,例如安徽省规定:从省外购进或迁入安徽饲养、符合标准的奶牛,30头以上的,每头牛可享受1000元补贴;从国外引进的高产奶牛,每头牛可享受1500元补贴;新建奶牛场可饲养150头的,可享受省级10万元基建补贴;新建奶牛场可饲养300头以上的,可享受省级15万元基建补贴;新建奶牛场可饲养500头以上,可享受省级15万元补贴和优先申报国家沼气工程;对于在集中饲养区域建设的中心奶站省级给予资金补贴。

引进省外奶牛各省的补贴制度都不同,农民朋友可到各地部门具体询问。

补贴方式与养猪户的方式一样,都是通过补“一本通”直接发放给养殖户,对不能通过“一本通”发放的养殖场,会直接汇入其银行账户。

为了保护养殖场动物的安全,国家实行免费为养殖场提供强制免疫疫苗,养殖户不需花一分钱,所有费用都有各级财政承担,免疫后发放免疫证明,对猪、牛、羊佩戴耳标,不收取任何费用。

对于因疫情需要强制扑杀的动物或销毁动物产品造成的损失,由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偿,各地补贴不同可以到相关部门询问。我们以安徽省为例解读补贴政策。

对饲养或年出栏牲畜1000头(只)以上,或饲养奶牛50头以上,或年出栏肉牛100头以上的规模饲养场,每头牛、猪、羊分别补助900元、360元、180元,其中:中央、省财政补贴牛750元/头、猪300元/头、羊150元/只,市、县财政级分别为牛75元/头、猪30元/头、羊15元/只,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央对养殖业的重视,补贴的力度很大,可以有效保护养殖户的利益。

另外对于规模较小的分散饲养场户每头牛、猪、羊分别补助1300元、520元、260元,其中:中央、省财政补贴牛1000元/头、猪400元/头、羊200元/只,市、县财政级各为牛150元/头、猪60元/头、羊30元/只。

扑杀家禽按平均10元/只标准给予补偿,其中:省以上财政承担70%、县及财政负担30%,市辖区负担的30%部分由市财政负担,省直单位扑杀补助经费由省以上财政负担。

每个省份的补贴制度不完全相同,但从安徽省的补贴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养殖户的扶持力度很大,即使遇到较大疫情时也可以保证养殖户安全度过。这些政策关系到农户的切身利益,农民一定要时时关注。

第六节林业补贴,富林兴农

森林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的摇篮、是物种基因库,森林有固沙牢土的作用,然而人类是盲目的,为了眼前的利益会饮鸩止渴,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沙进人退导致我国长江、黄河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不断淤积和泥沙,使两大流域水患泛滥,国家每年不得不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防洪,抗洪中。天上星多黑夜明,地上树多成森林,国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对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实行了退耕还林,退耕还林指农村居民将原来种植农业的土地变换为种植树木,国家对退耕还林的农户进行相应的补贴。

我国自2002年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对广大农民实施了资金和粮食的补助政策。这项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国家无偿向退耕户提供粮食、现金补助。

粮食和现金补助标准为:

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粮食(原粮)150公斤;

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粮食(原粮)100公斤。

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现金20元。粮食和现金补助年限,还草补助按2年计算;

还经济林补助按5年计算;还生态林补助暂按8年计算。

补助粮食(原粮)的价款按每公斤1.4元折价计算。

补助粮食(原粮)的价款和现金由中央财政承担;

退耕还林、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的种苗和造林补助款按每亩50元标准,由国家提供。

退耕还林政策对一些农民而言是一次走出土地的机遇,农村居民不需要种地就可以获得补助。甘肃省某村刘某2000年和村里居委会签订了退耕还林合同,将自己35亩土地全部退出,种上了树苗,一年后,经过县林业部门和乡政府检查验收后达到了规定的存活率,便可以享受国家退耕还林的补助粮款,,每年可以领到国家补助的7000斤小麦和700元现金,往常刘某耕种土地一年除去劳力费、种子、化肥费用,不过净赚0.8万元。退耕还林后,刘某不用花心思种地,他和妻子到外地打工,一年两人可以赚2万元。之前两人也曾想过外出打工,家里的土地成为二人的牵绊。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后,二人在城市长了见识,开了眼界。对钱的概念也发生变化,不再单一地将钱存入银行,试着尝试股票和基金。

二人在理财专家的建议下选择了基金定投业务,通过5年的投资,到2006年时收益翻了一番,喜得二人合不拢嘴。

除了退耕还林政策外,2008年12月为了支持林业发展,国家将经济林纳入了补贴项目,补贴范围包括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基地所需的灌排设施、土地平整、农用道路、输变电设备,品种改良、种苗繁育设施,质量检测设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及培训等;

补贴金额为中央财补贴资金全部无偿,单个项目中央财年度补贴资金原则上不高于200万元、不低于50万元(合作不低于30万元),各地按当地经济情况进行补贴,但补贴资金原则上不超过项目建设总投资的40%,经济林自2009年1月1日起实行具体细节可以关注各地政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