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学哲学
48553500000088

第88章 医学的人文境界(1)

在人类精神家园里,最有价值的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它们共同折射出人们的世界观、方法论、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多种品格。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的精诚合一是医学走上科学圣坛、走向人文境界的标志。

第一节 医学的精神

一、医学的科学精神

(一)医学科学精神的内涵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它又反过来成为人们追求真理时的指导。目前对科学精神的解释有多种,大致分别从内涵、要素、特点、品质或品格等不同角度予以总结和概括。在此主要从实证精神、理性精神、创新精神、怀疑批判精神、献身精神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医学的科学精神就是科学精神在医学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二)医学科学精神的表现

第一,实证精神。即求真求实的精神。这是科学精神最重要的特点、最内在的品质。它坚持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原则,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为尺度,力求排除主观的干扰。虽然认识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要求主体在认识事物时严格遵守正确的思维准则,决不允许人为地设置任何主观性的前提。例如,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把托勒密“地心说”奉为理论权威,其理由是:人是“天之骄子”,故上帝将人置于宇宙中心。这就是一种人为设置的主观性前提。科学精神还要求不能因情感而牺牲真实性,它超脱于人的阶级性、社会地位、价值取向、好恶等因素之外,竭力去逼近事物的本来面貌。

第二,理性精神。科学精神以理性取代信仰,崇尚理性至上。它把认识客观规律当作追求的目标,致力于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个别的、无限丰富多彩的感性经验抽象为具有普遍性、统一性和简洁性的概念、范畴和公式。这种科学的理性不同于脱离经验的思辨,而是理性的解释、理性的论证、理性的推导过程。

第三,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对先人或别人的经验与知识不是采取全盘接受或全盘否定的态度,而是采取扬弃的态度,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上不断地探索新问题,提出新理论。科学精神永远不以绝对真理自居,始终坚持不懈地孜孜求索。

第四,怀疑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必然要求怀疑批判精神,即不迷信任何权威和已有的结论,怀着探究一切的兴趣和勇气,不受任何所谓“禁区”的束缚,以锐不可当之势奔向探索的自由境界。

第五,献身精神。探索科学真理是一个极其艰苦、充满风险而又可能毫无回报的活动。以追求科学真理为第一价值目标的科学活动需要研究者具有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和准备。不唯钱,不唯权,不追逐名利,甘于清贫,不辞辛苦,即使终生无获甚至牺牲宝贵的生命亦无怨无悔。

在科学史上有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例如,通过二十多年的观察建立了“日心说”的哥白尼,冲破封建教会的束缚研究人体解剖学的维萨里,用实验发现人体血液的体循环路径的哈维,设计斜面实验发现了物体运动基本规律的伽利略,倾其毕生精力对中草药进行研究的李时珍,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在他们身上无一不凝聚着科学精神之魂。

在医学领域中,医学科学精神同样以求真、求实和推崇理性为特点,要求首先把人看作客观存在的生物有机体,医学科学研究者怀着为人类揭开自身之谜的冲动,将自己的全部心智投入医学科学的研究之中。他们通过科学的理性去把握人体生命和疾病发生与发展的一切机理,运用各种探测手段达到对这些机理精确而细致、抽象而深入的客观描述。在医学研究活动中强调尊重客观事实,借助实践的、逻辑的种种手段去证伪或证实医学知识的真理性、科学性、合理性。在临床活动中把握医学规律,依循实证方法,遵循规范的程序。

二、医学的人文精神

(一)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理念

与医学的科学精神相对应,医学的人文精神就是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医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遵守为人服务的规范,把人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上,高度关注人的生命。医学人文精神以求善、求美和关注情感体验为特点,追求医学的人性化,重视情感因素的倾注,尊重人的人格尊严和权利,提倡对人的理解和关心,提倡保护个人权益和以人为中心的医学道德观、价值观,更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多种关系的协调,尊重人的生命的完整性。在临床活动中,不仅要面对病人的疾病,而且要关注病人的情绪、情感和主观体验,了解病人的个性特征、生活环境、生活经历等;不仅要治愈病人的躯体疾病,恢复其生理上的完好状态,而且要维护病人的心理健康,达到其心理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不仅在技术上要精心为其服务,更要维护其利益,合理地利用医药卫生资源,把可能给病人带来的危害减到最低;不仅要懂得生命的神圣,还要懂得生命的价值。医学人文精神从价值观念上指导着对医学和各种医学技术进行全面的估价,适时约束医学技术行为。

(二)医学人文精神的特点

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对自身的认识、自身的发展、自身的完善和自身的需要过程中形成的,并规范、指导和约束着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虽然人们对于人文精神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是都反映出它与科学精神的明显区别。人文精神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处处体现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尺度的原则。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都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强调客观对象适合和满足主体的需要。它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造福于人类,是求善。人文精神崇尚人生的意义、主体的价值,它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和权利,关怀主体的地位、生存状态、处境和幸福,关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以及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等。

二是在肯定理性作用的前提下,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作用。与科学精神主要推崇理性相比,人文精神更推崇非理性。例如运用感悟的、形象的、直观的、情绪化的、意识流的等手段表达对象。在人文的认识成果中融汇了人的一切主观因素,如情感、意志、好恶等等,使其具有人格化的特征。它区别于科学精神崇尚客观性的特征,体现着更多的主观性。例如诗歌、艺术等。人文精神追求的是美,如美好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完美的人格和至善公平等。

三是人文的对象有禁区。在选择研究内容、确定研究方法和指向研究目标时,无不受到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意识形态、利益、价值评价、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等许多因素的制约。

在医学领域中,人文精神是医学的基石。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是为了认识人类生命活动规律、保护和加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医学科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高度结合的综合学科体系。现代医学则具有日益明显的社会化倾向。因此医学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和人文精神有着强烈的需求及依赖性。

三、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相互作用

从哲学高度审视,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科学精神的相互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医学人文精神为医学科学的发展指明了人文方向。医学科学只有在医学人文精神的指引下,才能够摆脱医学技术主义,肩负起生命终极关怀的使命,追寻医学人文价值,回归医学人文本质。人文精神是医学的目的和动力,并规范着医学的发展。

第二,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科学精神相辅相成。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科学精神具有互补性,表现在科学精神能保证人文精神得到真正的实现,而人文精神则能保证科学精神的正确指向。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达到追求真理、讲究价值的完美统一。医学科学为病人疾患的痊愈提供物质保证,医学人文精神为病人的身心康复提供精神支持;医学技术手段解决的是病人的生理痛苦,医学人文方法安抚的是病人的心理冲突;医学科学将病人从病魔的阴影下挽救出来,将活着的希望带给病人,使病人获得有限的具体的满足,医学人文精神将生命的价值赋予病人,使病人获得无限的永恒的生活激情。

第三,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科学精神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医学的发展就是通过富有科学精神的实践达到人文精神的目的。施展医术挽救生命、维系健康,既是医学科学精神的张扬,也是医学人文精神的宗旨。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的任何一方面都不可能单独完成现代医学的完整建构,只有实现两种精神的理想整合,才能促进现代医学的健康发展。

总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缺少其中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完成现代医学的完整建构,只有两种精神的理想整合,才能促进现代医学的健康发展。

第二节 医学的境界

医学的境界主要反映在医学的两种精神——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关系变化上,两者的关系在医学发展史中表现出从统一到分离再回归统一的趋势。

一、古代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一体化

在中西方医学发展的早期,萌芽状态的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科学精神是浑然一体的。在中国古代,医学被称为“仁术”,医生被誉为“仁爱之士”,行医治病、施药济人被认为是施仁爱于他人的理想途径之一。唐代名医孙思邈所着《千金要方》中写道:“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又有医书写道:“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人命死生之系”(宋:林通《省心录·论医》),“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其德能仁恕博爱”(南北朝:杨泉《物理论》)。在医患关系中,则提倡“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通过自身的欲望和要求来推知并满足病人的欲望和要求。在西方,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认为“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

其所写誓词中具体阐述了仁爱信念:“吾将竭尽吾之能力与智慧,以己之才帮助病患;戒用医术对任何人等以毒害与妄为……吾将以纯洁与神圣为怀,终生不渝……无论何时登堂入室,吾都将以病人安危为念,远避不善之举……”。这是由于古代缺乏有效缓解病痛的治疗手段,于是医者在竭力为病人寻找治疗和缓解病痛的措施时,便更加注重对待病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通过对病人的同情、关心、安慰等,给予病人情感的关照。在医学史上,医院是体现慈善、博爱精神的医学建制,例如欧洲中世纪的“修道院医院”、法国大革命时期兴办的“普通医院”,都是以照顾和医治贫困病人为己任,充溢着人道主义的关爱之情。在欧洲近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也曾经有过一段融洽的“黄金岁月”。人文主义对抗宗教神学的斗争,为科学的振兴铺平了道路,人文与科学以宗教为共同的冲击目标。达·芬奇在浓郁的人文氛围中进行的医学研究,充分显示了科学和人文和谐统一的魅力。

二、近代以来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分离

随着医学技术在近代的发展,产生了医学技术主义倾向,使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相分离,医学人文精神出现了失落。直至20世纪上半叶,医学技术在医学中的作用继续强化,医学技术主义倾向发展的势头有增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