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基本原则
1.临床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是什么?
答: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真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临床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2.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根据哪些因素来制订?
答: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及其药敏结果、患者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以及抗菌药物的特点来制订,包括抗菌药物的选用品种、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疗程及联合用药等。
第二节 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基本原则
1.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是什么?
答: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2.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是什么?
答:根据不同类型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是:
(1)清洁(Ⅰ类)手术:一般不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仅在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手术涉及重要脏器感染且后果严重、使用人工材料或人工装置的手术,以及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等,应考虑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2)清洁污染(Ⅱ类)手术:由于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故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3)污染(Ⅲ类)手术:由于胃肠道、尿路、胆管体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此类手术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3.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应如何选择?
答: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应考虑手术部位及该部位的常见病原菌的种类、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不良反应及药代动力学特点等。选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安全、使用方便,且价格低的品种。万古霉素及喹诺酮类药物一般不宜用作预防用药。
4.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应如何给药?
答: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法:抗菌药物应该在手术前0.5~ 2h 内,最好在皮肤切开前30min 或麻醉诱导开始时静脉给药。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h,或者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追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应超过24h,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