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爱好一本正经的搞笑书
48562800000002

第2章 名人篇(1)

林肯在斯普林菲尔德担任律师期间,有一天他步行到城里去。一辆汽车从他身后开来时,他喊住驾驶员,问:“能不能行个方便替我把这件大衣捎到城里去?”“有什么不能呢?”驾驶员回答说,“可我怎么让你重新拿到大衣呢?”“哦,这很简单,我打算裹在大衣里头。”

只答一题

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1809-1865年)读书的时候,有一次考试,老师问他:“你愿意答一道难题,还是两道容易的题目?”

“答一道难题吧。”林肯很有把握地说。

“那你回答:鸡蛋是怎么来的?”

“鸡生的。”

“那鸡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老师,这已经是第二道题了。”

爆笑网文

搞笑点名

大二的时候,上法律课,我们法律老师有个癖好,喜欢提问,提问之前必高声重复一遍问题。有一次正在上《民法通则》,突然老师又提高声音开始提问,所有同学都恐惧地盯着老师,惟恐被喊到,因为老师以提问来代替点名,所以是看着点名册提问的,所以大家都不必低下头。

“1班25号!”老师点道。

一片沉默(张三正在发呆)……

“25号张三!来了没有?”老师重复道。唰!整个教室的人都看着张三。

“没来!”张三大叫。全班人都愣了!不过很快又开始佩服张三的勇气了。

“怎么没来的?”老师又问。

“他病了!”张三无奈,只得撒谎,全班一阵哄堂大笑。

“你是他宿舍的吗?”对于莫名其妙的大笑,老师也被搞糊涂了。

“是的。”面对老师的盘问,张三脸都绿了。

“太不象话了,回去告诉他,让他下午到办公室来找我!”全班同学又是一场大笑。

“啊?!好。”张三头皮都开始发麻了,下午找谁替我去挨骂呢?就李四吧,唉,又得请那小子吃一顿了。

张三正在为逃过一个问题而庆幸,老师又补充道:“那这个问题你替他回答吧?”

“啊!?”张三极不情愿地站起来,郁闷之情可想而知,教室里已经有人笑痛肚子了。

“老师,能不能重复一下您问的问题?”

“啊!这个问题我已经重复了三遍了,你怎么上课的?”

“不好意思,我没听清!”张三额头上已经有汗珠了。

“那好我再重复一遍。”

“我,报告老师,这个问题我不会回答。”张三想反正是一死,何必死得那么窝囊呢,于是理直气壮起来。

“那好,下午2:00和张三一起到我办公室来!”所有同学都笑到喷血。

从此,法律课无一人敢说某某没来。

“严肃的驴”

美国第13任总统约翰·卡尔文·柯立芝(1872-1933年)以少言寡语出名,常被人们

称作“沉默的卡尔”。艾丽斯·罗斯福·朗沃思就曾说柯立芝“看上去像从盐水里捞出来的”。

柯立芝却说:“我认为美国人民希望有一头严肃的驴做总统,我只是顺应了民心而已。”

由于柯立芝总统的沉默寡言,许多人便总是以和他多说话为荣耀。

在一次宴会上,坐在柯立芝身旁的一位夫人千方百计想使柯立芝和她多聊聊。她说:“柯立芝先生,我和别人打了个赌:我一定能从你口中引出三个以上的字眼来。”“你输了!”柯立芝说道。

一次,一位社交界的知名女士与总统挨肩而坐,她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但总统依然一

言不发,她只得对总统说:“总统先生,您太沉默寡言了。今天,我一定得设法让您多说几

句话,起码得超过两个字。”柯立芝总统咕哝着说:“徒劳。”

“我也一直站着”

这天,柯立芝正埋头办公,忽然一位崇拜柯立芝的夫人闯了进来,对他前一天的演讲表示祝贺并说:“那天大厅里人山人海,我根本无法找到一个座位,一直站着听完了您的全部演讲。”

这位夫人用了略带委屈的口气说了这话,显然想以此换得几句安慰话。不料,柯立芝冷漠地说:“并不是你一人受累,那天我也一直站着。”

幽默言论

精神就是用来崩溃的,人格就是用来分裂的。

——面对超负荷的工作和家庭压力,男人们如是说

不想再当总统

柯立芝总统任期快要结束时,他发表了有名的声明:“我不打算再干这个行当了。”

记者们觉得他话里有话,老是缠住他不放,请他解释为什么不想再当总统了。

实在没有办法,柯立芝把一位记者拉到一边对他说:“因为总统没有提升的机会。”

“我就是那一大批人”

美国第27位总统威廉·霍华顿·塔夫脱(1857-1930年)曾经被困在一个乡村的火车站好长时间,因为搭不上火车而一筹莫展。一个很凑巧的机会,他听说如果有很多人想上车,快车也会在小站停。

不久,列车调度员收到一份电报,说在希克斯维尔有一大批人等着上车。当快车在克斯

维尔停住时,塔夫脱孤身一人上了车,并向迷惑不解的列车员解释说:“可以开车了,我就

是那一大批人。”

搞笑短信

因为你,我相信命运;因为你,我相信缘分;也许这一切都是上天注定,冥冥之中牵引着我俩。好想说……我上辈子是做了什么孽呀!

照本宣读

任斯特的主教爱德华·斯蒂林弗利特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布道人。

一次,查理二世问他,为什么在别的地方都是即兴布道,而在宫中却每次都照事先写好的宣读呢?

主教说,在国王面前,我担心忘了要说的话,所以还是照本宣科为妙。听后,国王很高兴。

主教见他高兴,又壮起胆子问他:“您根本毋须敬畏任何人,可为何在众议院致辞时也要照本宣读呢?”

国王小声地说:“因为我对他们的要求以及向他们要的钱太多,所以我不好意思面对面地正视他们。”

回避

英国首席法官约翰·威尔斯(1685-1761年)道貌岸然,在法庭上威严庄重,可私生活却多有不轨。

有一次,舆论界传闻大法官和家里的一位女仆有染。于是一位热心的牧师决定跟他谈谈,希望他立志悔改,洁身自好。牧师的谈话躲躲闪闪,约翰·威尔斯也装聋作哑。

牧师看出他有意回避,最后只得打开天窗说亮话了:“据说您的一位女仆怀孕了!”

大法官问:“那和我有什么关系?”

“但传闻说是阁下使她怀孕的。”

“那和你又有什么关系呢?”

胸脯和白肉

在一次访美期间,丘吉尔应邀去一家供应冷烤鸡的简易餐厅进餐。在要取第二份烤鸡时,丘吉尔很有礼貌地对女主人说:“我可以来点儿鸡胸脯的肉吗?”

“丘吉尔先生,”女主人温柔地告诉他,“我们不说‘胸脯’,习惯称它为‘白肉’,把烧不白的鸡腿肉称为‘黑肉’。”丘吉尔为自己的言辞不当表示了歉意,可心里却认为这是咬文嚼字。

第二天,这位女主人收到了一朵丘吉尔派人送来的漂亮的兰花,兰花上附有一张卡片,上写:“如果你愿把它别在你的‘白肉’上,我将感到莫大的荣耀——丘吉尔。”

两次

一位行政大官员看完报纸,愤慨地说:”这么多婚外情事件,还有没有廉耻!”

官夫人接道:”就是嘛,通通该抓去枪毙!

大官若有所思地凝视官夫人,“老实告诉我,我们结婚这么多年,有没有对我不忠?”

“怎么问这样的问题?”,夫人惊问。

“不要逃避,回答问题!”

“那,”官夫人显然被被吓到了,“你先答应我你不会揍我。”

“我不打老婆己经很久了。”他感慨!

“好罢,”官夫人心一横,牙一咬,“只有二次。”

“二次?!”大官急了,“哪二次?”

“第一次,记得你在芝加哥大学的博士考试,一个考试委员百般刁难,就是不让你过?你若拿不到博士学位,你们家就门面无光,我们的前途也完了。后来,那个难缠的教授亲自到我们家来恭喜你通过了,那是因为我……”

“难怪,原来是你为了我……那第二次呢?”

“第二次,记得你被提名行政院长,立法院表决时,你还差二百四十九张票……”

借题发挥

美国五星上将卡特利特·马歇尔(1880-1959年)在他驻地的一次酒会后,请求一位小姐答应让他送她回家。

这位小姐的家就在附近不远,可是马歇尔开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才把她送到家门口。

“你来这里不很久吧?”她问,“你好像不太认识路似的。”

“我不敢那样说,如果我对这个地方不熟悉,我怎么能够开一个多小时的车,而一次也没有经过你家的门口呢?”马歇尔微笑着说。

这位小姐后来嫁给了马歇尔。

相形见小

有一次,伊丽莎白女王巡幸到培根的府邸。由于女王生活在宅深墙高的宫庭大院里,平时也多来往于达官显贵们奢侈华贵的住宅,当她看到简朴普通的大法官的宅第时,不禁惊叹道:“你的住宅太小了啊!”

培根站在女王身边,仔细端详了自己的房舍后,耸耸肩说:“陛下,我的住宅其实并不错,只是因为陛下抬举我,光临寒舍,才使它显得小了。”

错误的赞扬

性格放荡不羁并一贯讥讽当时大人物的法国哲学家、作家伏尔泰(1694——1778年),有一天将一名同辈作家赞扬了一番。

他的一位朋友当即指出:“听到您这样慷慨地赞扬这位先生,我真遗憾。要知道,就是这位先生在背后经常说您的不是。”

“这样看来,我们两个人都说错了。”伏尔泰说道。

趣答问路人

古希腊寓言作家伊索(约公元前6世纪在世),一天遇见一个行人向他问路。

行人:“我到城时需走多长时间?”

伊索:“你走哇。”

行人:“我是得走,我是问走到城时需多长时间。”

伊索:“你走哇!你走哇!”

行人想这人真可恶,于是就气愤地走了。

片刻,伊索向他喊:“2小时——”

行人问:“为何刚才不告诉我呢?”

伊索,“不知你走得快慢,怎知需多长时间呢!”

搞笑短信

两个饺子结婚了,送走客人后新郎回到卧室,竟发现床上躺着一个肉丸子!新郎大惊,忙问新娘在哪?肉丸子害羞的说:讨厌,人家脱了衣服你就不认识啦!

真的不知道

有一次,主人派伊索进城。半路上,他遇见一位法官。

法官严厉地盘问他:“你要去哪儿?”

“不知道。”伊索回答说。法官起了疑心,派人先把伊索关进了监狱。

法官办完事,又到监狱来审问伊索。

“法官先生,要知道,我讲的全是实话。”伊索说,“我确实不知道会进监狱。”

法官无可奈何,只好把他放了。

上吊的绳子

着名的剧作家萧伯纳个子长得很高,可瘦削得似一片芦苇叶,而切斯特顿既高大又壮实。他们两人站在一起对比特别鲜明。

有一次,萧伯纳想拿切斯特顿的肥胖开玩笑,便对他说:

“要是我有你那么胖,我就会去上吊。”

切斯特顿笑了笑说:“要是我想去上吊,准用你做上吊的绳子。”

虚构的钓鱼故事

一天,英国作家狄更斯(1812-1870年)坐在江边垂钓。

一个陌生人走到他的面前问他:“怎么,您在钓鱼?”

“是啊,”狄更斯随口回答,“今天运气真糟,这时候了,还不见一条呢。可是昨天也是在这里,我钓了15条呢!”

“是这样吗?”那人说,“可是您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专门管这段江面的,这儿禁止钓鱼!”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发票本,要记名罚款。

狄更斯连忙反问:“您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专门负责虚构故事的,虚构故事是作家的事

业,所以,不能罚我的款!”

爆笑网文

黑社会老大儿子的请假条

亲爱的王老师:

你好!

我想请假,本来我是不想的,但是爸爸昨天收保护费被人砍了,今天找不到人手,于是叫我去凑个数。

王老师请您放心,我不会被人拿刀砍的。虽然我才上二年级,但是去年我已经和隔壁班的小强打过一架,他那时候是五年级,最后他被我打的拖进医院缝了八针,住了一个礼拜的医院,那时候我还是手下留情了,我爸说了,跟人找岔,一定要狠,所以我遵循着父亲循循善诱的教导,把小强送进了医院。所以请老师放心,我不会让你丢脸的。

对了,王老师如果有人欺负你就报我的名字,我的名字在这一带,谁听了都要敬我三分。如果他们还不给你面子,你就报我爸的名字,看谁敢动你。

王老师,我帮我爸爸办完事会立刻赶回来上学的,如果校长来了发现我不在,你不要和他说。因为昨天我爸就是被校长带人给砍的。王老师请不要担心,我牢记着你的话语,一步一个脚印,一刀一道伤疤,我不会手下留情的。

如果我在两个时辰之内没回来的话,请麻烦王老师拨打999啦、120啦、119啦、110什么的通通拨上一遍的啦!

王老师请您相信我,我会凯旋归来的。我一定要帮爸爸出这口气的,我相信你也会为我爸爸声张正义的。我一家6口全靠爸爸收保护费过日子,如今有人闹事,我也该露露脸了。

木匠和绅士

英国诗人乔治·英瑞出身于一个木匠的家庭。他在上流社会中从不隐讳自己的出身。

有个贵族子弟嫉妒他的才华,在众人面前想出出他的洋相,就高声地问道:“对不起,

请问阁下的父亲是不是木匠?”

“不错,您说得很对。”诗人回答。

“那他为什么没把你培养成木匠?”

乔治微笑着,很有礼貌地反问:“对不起,那阁下的父亲想必是绅士了?”

“那当然!”这位贵族子弟傲气十足地回答。

“那他怎么没把你培养成绅士呢?”

贵妇的岁数

一位年过半百的贵妇问萧伯纳:“您看我有多大年纪?”

“看您晶莹的牙齿,像18岁;看您蓬松的卷发,有19岁;看您扭捏的腰肢,顶多14岁!”萧伯纳一本正经地说。

贵妇人高兴得跳了起来:“您能否准确地说出我的年龄?”

“请把我刚才说的三个数字加起来!”

外貌和智慧

有一位着名女舞蹈家给萧伯纳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信中建议:如果让他俩结婚,那将对后代和优生学都是件好事。她着重指出:“将来,生个孩子有你那样的智慧和我这样的外貌,该有多么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