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饮食习俗在博采众长的同时,能逐渐摒弃外地饮食中的某些陋习,形成不尚奢华、讲究实际的风格。广东人的饮食,讲究少而精,即使宴请宾客,也绝不铺张浪费,以吃饱、吃好为原则。
广东人体现在饮食风格上的务实精神,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广东人不尚虚名,讲究实际,儒家文化中注重形式等务虚的精神对广东的影响不深。相反,广东人却受到西方人的求实态度的熏陶,这种影响使广东人对饮食既能博采众长,又能保持着务实态度。
“百花齐放、百味争鸣”是广东食坛的真实写照,以粤菜为主体,全国各大菜系集于珠江三角洲,川、京、鲁、淮扬、湘菜皆有;日本、韩国、东南亚及西餐、洋快餐等海外风味亦占一席之地。这种兼容并蓄、为我所用的精神是“食懂广东”扬名中外的重要基础。
(3)制作精细,追求享受
一道鲜美佳肴的制作,有赖于各个环节之间有条不紊的协作,粤菜在辅料、刀工、火候、烹饪时间、起锅、包尾(即打芡、亮油)、器皿、上菜方式等诸多环节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例如,做“鱼馔”讲究即杀即烹,这样才能保持鱼的鲜味;再如“像生拼盘”的制作,必须注意辅料的选择,以达到造型美观、口味丰富的效果。一道好的像生拼盘,不仅是一盘佳肴,更是一件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胃口大开。
在粤菜中,最见于师傅制作功夫的莫过于鸡馔了。几百种之多,能让客人遍尝几十种鸡肴而绝无重复之感。几乎每个有名的酒家都有自己创制的招牌鸡,如广东酒家的文昌鸡、北园酒家的花雕鸡、佛山市的柱侯鸡、清远市的白切鸡等,不胜枚举,各具特色。如白切鸡,必须选用小母鸡或阉鸡,以清远三黄鸡为最佳,制作中最重要的是火候,以刚熟、切开后两腿骨还微带血丝者为宜,倘若过火,肉质变老,便失去了白切鸡爽滑鲜美的特点。
饮食习俗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同样,广东人对其饮食的选择,也正是其文化长期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美食的改革与创新,可以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必须以文化为基础,才能够为人们所接受和喜欢。
(4)美食文化厚重通融
岭南的饮食文化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具有突出的地位,而“食在广东”这种文化现象则是岭南饮食文化的集中表现,它涵盖了独具特色的粤菜精华、别具一格的岭南饮食风格及闻名遐迩的饮茶食俗等内容。
广东地处亚热带,濒临南海,四季常绿,物产富饶,可供食用的动植物品种类繁多,蔬果丰茂,四季常鲜,给饮食烹饪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唐代,广东饮食已形成烹饪制作技术多样化、精细化的特点。明清时,珠江三角洲富庶,中心城市广东、番禺更为兴旺,讲饮讲食之风盛行,遂使广东饮食更趋多样。清代广东竹枝词云:“响螺脆不及蚝鲜,最好嘉鱼二月天,冬至鱼生夏季狗,一年佳味几登筵。”近代商贸繁荣,中外交往频繁,更为广东饮食市场括宽了空间。漫长的岁月,使广东人既继承了中原饮食文化的传统,又博采外来及各方面的烹饪精华,根据本地的口味、嗜好、习惯,不断吸收、积累、改良、创新,从而形成了菜式繁盛、烹调工巧、质优味美的饮食特色,已成为国内最具代表性和最有世界影响的饮食文化之一。广东饮食界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出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两次发展高潮。到现在,广东的饮食无论是食品的数量、质量,酒楼食肆的数量和规模,抑或是饮食环境、服务质量,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在国外也享有盛名。
广东的饮食市场上汇聚了中外各地的风格菜式,各个饮食流派争奇斗艳,相互竞争,形成了以粤菜为主、多种饮食风味风格共处并存的繁荣局面,这显示出“食在广东”的真正含义。
第一,广东的茶市是最能引起人们兴趣的地方。广东人嗜好饮茶,以至于见面时的问候竟会是“你饮左茶未?”(你饮了茶没有?)不过这里所说的饮茶可不是平常所指的喝茶,而是指上茶楼品茶、吃点心。聚朋会友,洽谈生意,业余消遣,广东人都乐于上茶楼饮早茶、下午茶或晚茶。一壶浓茶几件美点,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边吃边谈,既填饱了肚子,联络了感情,又交流了信息,甚至谈成了一桩生意,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旧时广东的“妙奇香”茶楼有一副对联: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
这正是广东人在茶楼饮茶的心理写照。因此,广东人把饮茶又称为“叹茶”(“叹”是广东俗语,为享受之意)。
第二,“生猛海鲜”是粤菜的一面旗帜,到处都能找到“正宗粤菜,生猛海鲜”的招牌。广东厨师在全国各地南征北战,带去了粤菜的烹调技术,也学到了各地优秀的烹饪技巧并迅速融合在粤菜的改革之中。这种交流大大促进了广东与内地的文化交流,也极大地丰富了粤菜的内容。不断求变求新的新派粤菜,受到了各地食客的欢迎。现在不少酒楼饭店,即使未装修好厅房,也要先设计门口的海鲜池,往往几十种海鲜陈列一边,给食客最直观的感受,以招徕顾客。
专栏食鱼的讲究
食鱼讲究一个“鲜”字,但“鲜”度如何,却是有层次之分的。死了不久的鱼,其鳃尚红,对中原一带的人而言,已认为是鲜的了;但对于广东人来说,活蹦乱跳的鱼才叫鲜。而最讲究鱼之鲜者,要算广东顺德人,他们认为鱼被捉的时间长了,尽管游泳不已,仍属不鲜,把这类鱼叫作“失魂鱼”,蒸熟之后得“碟水”(这是视觉)、“肉削”(这是味觉,所谓“削”者,瘦削也,没有了鱼味的肥甘)。他们要吃那种即捕即杀即蒸的鱼,未被折腾的鱼才叫“鲜”。因为它尚有“魂”在,并未“魂飞魄散”。辨别鲜与不鲜,听舌头的。舌头的辨别力是锻炼出来的,就像陆羽能辨出烹茶之水是江水上游抑或中游一样。顺德人辨鱼的鲜度的那种敏感,是真实有据的。18世纪法国有位思想家叫布赖特·萨夫林,说古罗马的美食者能“通过香味断定出鱼是产于城里的桥下还是产于河流的下游”。顺德人与罗马人一样,是分别代表东西方的顶尖食鱼家。
本地食客在挑拣好海鲜后,进厨房烹制前服务员都再次呈上鲜品,以备食客“验明正身”。广东俗语有云:“要食海上鲜,莫惜腰间钱”。许多食肆以新的原材料来招徕食客,经常有“最新运到加拿大象拔蚌、北极贝”、“澳洲皇帝蟹、深海龙虾”、“美国牛仔肉”等横幅悬于酒店内。每隔一段时间厨师就会以新的原材料、不同的搭配来创制一些新的菜式,市面上也常常掀起一些新的饮食潮流。前段时间兴起的菜式,很容易被另外一些菜式所取代,这种情况举不胜举,是“食在广东”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
第三,最令外地人感到新奇的,莫过于包括蛇馔在内的各种野味菜肴,凡此种种一经广东厨师的妙手,均变成佳肴美馔,令食客击节惊叹。当然,风味小食也不可不吃,广东小食可分七大类:油炸类(油炸食品),如油条、咸煎饼、笑口枣等;粥品类,如艇仔粥、“伍湛记”及第粥、瑶柱白果粥等;粉面类,如云吞面(“欧成记”为代表)、沙河粉(可制成炒粉或汤粉)、猪肠粉、桂林粉、濑粉等;糕点类,如萝卜糕、马蹄糕、伦教糕等;甜品类,如各种红豆沙、绿豆沙及糯米麦粥、八宝粥、芝麻糊、杏仁糊、汤丸等,尤其以双皮奶和姜汁撞奶糊最为出名;粽子类,有甜粽和咸粽两种;杂食类,包括炒田螺、猪红汤、牛骨汤、酸辣瓜菜等。
第四,广东城乡酒楼、饭店、餐厅,大多装修得美仑美奂,布置得格调高雅,或具中式古典美,或具西欧风情,或具民族特色,再配以悠扬悦耳的音乐、特设舞蹈曲艺节目、时装艺术表演,或装置卡拉OK的视唱设备,让食客在美的艺术氛围下,自娱自乐中进餐畅饮,集美食娱乐于一体,充分体现了美食情趣化,显示出“食在广东”的迷人魅力。例如,广州着名的泮溪酒家,坐落在五羊城西、荔湾湖畔,此地曾是古南汉王御花园的故地。百多年前,粤人李文伦在此开小酒家,当年以松皮、竹木建于荷塘之上的建筑,现已成为一家占地1.2万平方米、2200个座位的全国最大的园林式酒家。另外,酒楼、饭店厅房的陈设、菜式食品的命名、服务员的服饰设计、门口的特色楹联等,无不透露出高尚文化品位。
1.2粤菜的现状
粤菜由广州菜、东江菜、潮州菜三种风味组成,其中以广州菜最具岭南特色,是粤菜的代表。现代广东人好吃、敢吃,天下闻名。家养禽畜、山珍海味,无不尽用;而各地所不采食的蛇、虫、鼠、蚁等超过一千种奇特怪异的材料,一经广东厨师之手,顿时变成异品奇珍、美味佳肴。这种化“丑”为美的力量,使广东食名远播,也是广东人长期形成的开放心态在饮食文化上的集中反映。粤菜用料广泛,博取所长;口味多样,变化多端,菜式讲究鲜爽嫩滑,四时常新,调味清淡,突出食品的原汁原味;同时较注重药食同源,能通过饮食营养调节身体;在季节变化上,注重夏秋清淡,冬春浓郁。广东菜的烹调手法有煎、炒、焖、焗、蒸、滚、炸、泡、扒、扣、灼、煲、炖、烤等20多种,变化多端。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环境中,南粤厨师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殚精竭虑,创制出色、香、味、形俱佳的精美菜式,同时妙用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调味品,创造出各种复合味,丰富了广东菜的味形变化。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改革开放,广东饮食业跃上新台阶,大小饮食店、档数以万计,酒家、酒店、酒楼、宾馆、大厦、西餐室、酒吧、食街、大排档等遍布城乡,给人以“五步一店、十步一楼”的感觉。店档多出奇招绝招,以创新菜点品种招徕客人。譬如,广州在1983年举办的名菜美点评比展览中,展出传统和创新的品种就达1238种。从1987年起,广州每年都举办美食节,酒家、餐馆纷纷推出新创制的名菜、美点,使粤菜传统发扬光大。广东菜系重清、鲜、爽、滑、嫩、脆,讲究“镬气”,注重形象,品种繁多,五味俱全。粤菜三绝,即炆狗、焗雀和烩蛇羹,经厨师们妙手烹制,令食者击节赞赏。广东的茶楼酒家环境优美,不少集中国建筑艺术、园林风光、书画盆景为一室,使饮食天地赏心悦目。遍布广东街头乡间的小食夜宵,经营品种繁多,如开煲狗肉、豉汁田螺、生滚肉粥、煲仔粥、干炒牛河、云吞面、绿豆糖水、芝麻糊等,价廉物美,为“食在广东”增添了浓郁的地方风采。
由于广东地区的气候特点,广东饮食追求鲜嫩、原味。以广州传统的白切鸡和炒油菜的制作为例,选用本地未下蛋的母鸡以上汤浸泡至仅熟,立即放入冰水中泡浸,使鸡皮遇冷骤然收缩,以达到皮爽肉滑的效果,其骨髓还略带有一点血丝。炒油菜更要炒至其仅熟而不过火,口感脆嫩鲜爽,淡而有味。外地人到广东,谈到饮食,最津津乐道的是广东的焖狗肉。广东人吃狗由来已久,有“狗肉滚三滚,神仙企喇稳(站不稳)”的说法。确实,广东厨师烹制的狗肉,香味扑鼻,故有香肉之称。
除正餐外,广东的风味小吃也非常富有岭南特色。一些贱价的原料,经过巧手烹制,成为人们喜爱的小吃,如炒田螺(或石螺、山坑螺)非常受人们的欢迎。在夏秋季节,正是田螺肥美之时,拌之以青红辣椒、紫苏叶,以专门调制的酱汁炒制,风味独特。一碗普通的粥,到了广东厨师手里,就变得非常讲究,从粥底的配搭、熬制的时间与火候,生滚的材料都有十分严格的要求,外地人到了广东吃到这碗粥往往惊呼:“不就是一碗白米稀饭吗,怎么与我在家里吃的不一样呢?”
名茶美点,更是如今广东食坛的一大特色。广式点心制作精细、花样繁多、口味清新。美食节中名菜美点展览会介绍的广式点心由传统的815个品种已发展到今天的2000多种。广东人素有饮茶的习惯,在茶市,往往有几十种以至百多种的点心任你挑选,口味从咸到甜,品种繁多,着名的有虾饺、肠粉、粉果、芋饺、烧卖、绿茵白兔饺、莲蓉饺、奶皇包和广式月饼等。茶市又分为早茶、午茶、晚茶,有的甚至通宵营业,成为“食在广东”一大特色。
广东濒临南海,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对广东菜特点的形成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由于广东地处亚热带,一年里高温多雨,十分有利于各种动植物的生长,为广东菜的用料广泛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水网纵横的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温湿气候,对广东人的饮食习惯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广东人较注重饮食对身体的影响,除了服用清热、袪湿、解毒的凉茶之外,在汤料方面极为讲究,特别强调“老火靓汤”,并且不同的汤有不同的功效,形成广东菜一个独特的食疗特点。
广东菜原料非常丰富,仅蔬菜、水果一类,品种之多,已为北方各省所望尘莫及。
同时,各种各样的海鲜与河鲜应有尽有。近年来,先进的养殖技术、种植技术和保鲜技术,使许多珍贵的水产品及不常见的植物原料进入了海鲜酒家,这些用料使厨师们的技术有了更广泛的施展空间。航运业与保鲜技术的发展,使世界各地的海鲜产品及各种各样的餐饮原料能进入广东,也为广东菜的用料增加了丰富的内容。近年来广东菜大量引进西餐原料及制作方法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