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草药入门400问
48577200000035

第35章 医方与中成药(9)

(17)茶叶粥:茶叶9克,洗净后入水煮沸10分钟,去渣入粳米适量煮至粥浓稠后加入白糖或少许食盐调味即可食用。此粥有清热、提神、醒脑、消食之功,可用于治疗嗜睡、消化不良、大便秘结等症。

(18)茯苓荷叶粥:茯苓100克,先将茯苓研末,取鲜荷叶(干荷叶亦可)250克洗净煎取汁,过滤后加入少许粳米或大米100克共煮为粥,待粥煮至浓稠时放入茯苓末搅匀,也可加少许冰糖调味。此粥气味清香可口、甘甜芳香、有清热解暑、化湿开胃、凉血止血的功能,可预防夏季暑热、头昏脑涨、身倦食不、胸闷尿赤、温热泻汇等症,对于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有一定疗效。

(19)薄荷粥:鲜薄荷30克或干薄荷15克煎汤候冷,另以粳米100克煮粥,待粥煮至浓稠时,加入冰糖适量及薄荷汤。适用于风热感冒、疰夏、头痛目眩、咽喉肿痛等症。

85.润肤的药粥有哪些?

(1)甜浆粥:大米50克洗净与新鲜豆浆500克同煮粥,加白糖少许。早晚餐温热服食。大豆有宽中益气、利大肠、润泽肌肤的功效,豆浆的营养价值更为丰富并易消化吸收。本粥除起润肤的作用外,对体虚久嗽、便秘等症亦有良效。

(2)里脊肉粥:取猪里脊肉50克洗净切小块,用少许油炒后与粳米50克加适量水同煮成粥,加食盐少许调味。早晚空腹食用。

(3)番薯粥:取番薯100克洗净切小块,与粳米150克及适量水同煮成粥,作早晚餐食用。番薯是人们常食之佳蔬,《本草纲目拾遗》载番薯可“补中、和血、肥五脏”。中医认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能将水谷化生为气血,滋养荣润面部肌肤,使人容光焕发。

(4)黄精粥:黄精20克,用纱布包好入适量水在锅中煮10分钟,再下粳米100克、陈皮3克、冰糖20克同煮成粥,拣出药包,作早晚餐服用。黄精又名仙人余粮,味甘厚腻,《神仙芝草经》载“黄精,宽中益气,使五脏调良,肌肉充盛,骨髓坚强,多年不老,颜色鲜明,发白返黑,齿落更生”。本粥补益作用较强,身形虚瘦、肌肤不仁的人极宜常食。

(5)胡萝卜粥:胡萝卜100克洗净切小丁与粳米100克同煮成粥,早晚空腹食用。胡萝卜有“小人参”之称,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胡萝卜营养丰富,除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外,还含有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内很快转化为维生素A,能润滑皮肤,防止皮肤老化。常食能减少头屑,而且可生发。此粥对防止面部皮肤干燥、老化较为有效,也适宜于老人食欲缺乏或消化不良等症。

(6)熟地粥:熟地黄20克用纱布包好与适量水煮20分钟后,拣出药包下粳米50克煮成粥,放入冰糖稍煮即可食用。本粥常食能补中气、壮筋骨、通血脉、益精气、和五脏,有轻身、聪耳明目的作用,对肌肉消瘦者适宜。

(7)枣仁龙眼粥:酸枣仁15克,龙眼肉15克,切小粒,与粳米50克一同入锅加适量水煮成粥,加红糖5克拌匀,做晚餐服用。长期食用可使人容颜减皱、肌肤光滑,对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暗耗阴血所致的面容萎黄失泽及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者亦适宜。

(8)燕麦粥:燕麦50克同适量水煮成粥。可供早晚餐食用。燕麦又叫油麦、裸燕麦,性味甘平,是一种高蛋白粮食品种,其补虚健脾营养价值很高。常食此粥,对保持皮肤弹性和抑制老年斑形成有显着效果。

(9)麻雀粥:麻雀2只,去毛及内脏,取肉炒熟,放少许酒略烹,添适量水、葱段,同粳米50克煮成粥,作早晚餐食用。本粥制法别具一格,雀肉以酒烹过,不仅增强药力,且更具通经络、行气血、温脾胃、养肌肤之功,可使肌肉丰满、面色荣润、肌肤润泽,阴虚火旺或阳强易举者不可食用。

(10)酥蜜粥:将粳米50克同水煮粥,将熟时加酥油20克、蜂蜜5克稍煮即可。早晚餐食。酥油是极好的滋补品,以白羊酥为上乘。酥油配蜂蜜可润肤丰肌,还适宜于消渴、阴虚发热等症。

(11)绿豆粥:绿豆100克,粳米100克,加水同煮成粥,随量食用。绿豆味甘性寒,行十二经脉,具有清热解毒、止渴消暑、利尿润肤之功;粳米性凉,补脾益胃,与绿豆共用有解毒利水、润泽肌肤的效用。绿豆还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对血脂过高的中老年人,常食颇得裨益。

(12)胡桃粥:胡桃5个,去仁略捣,同粳米100克煮成粥,加红糖少许拌匀,早晚空腹食用。宋代《海上名方》中录:本粥通过补肾益肺健脾而使气血充盛,润燥生津,肌肤润泽,形体健美,乌须黑发。常食此粥不仅有润肤之功,且有排石之能,但大便溏稀者不宜食用。

86.治疗失眠的药粥有哪些?

(1)二仁粥:柏子仁15克,炒酸枣仁20克,粳米100克。先将柏子仁、酸枣仁捣碎,和粳米一同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适量蜂蜜,再煮一二沸,睡前服食。柏子仁有养心安神之功,酸枣仁补益肝胆、滋养心脾,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酸枣仁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呈现镇静和催眠作用。此粥适用于失眠伴多梦易醒、胆怯心悸属心胆气虚者。

(2)龙眼莲子粥:龙眼肉20克,莲子30克,大米100克。将莲子捣碎,和桂圆肉、大米煮成粥,临睡前两小时服食。龙眼补益心脾、养血安神,莲子补脾、养心、益肾,此粥对心脾两虚失眠兼心悸健忘、神疲肢倦、大便溏泻稀薄、面色少华者尤为适用。

(3)生地黄粥:生地黄30克,炒酸枣仁30克,粳米50克。先将生地黄、酸枣仁水煎,取汁去渣,加米共煮成粥,晨起当早餐食之。生地黄清热滋阴,酸枣仁宁心安神。适用于失眠兼心烦、心悸、头晕、耳鸣、腰酸梦遗、五心烦热属阴虚火旺型患者。

(4)竹沥粥:竹沥水20克,小米100克。先煮米成粥,将熟时下竹沥汁,搅匀,晨起空腹食之。竹沥有涤痰除烦、定惊之功。适用于失眠伴头重、胸闷痰多属痰热内扰者。

(5)龙胆草粥:龙胆10克,竹叶20克,大米100克。先用水煎龙胆、竹叶,取汁加入大米煮成粥,代早餐食。龙胆泻肝降火,竹叶清心除烦。适用于失眠兼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小便黄、大便秘结属于肝郁化火者。

(6)远志枣仁粥:远志15克,炒酸枣仁10克,粳米75克。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再加入洗净的远志和酸枣仁,用大火烧开后,用小火煮成粥食用。此粥有宁心安神、健脑益智之功效,可预防老年人血虚所致的惊悸、失眠、健忘等症。

(7)鹌鹑枸杞粥:鹌鹑蛋10个,枸杞15克,核桃仁15克。将鹌鹑蛋蒸熟去壳,枸杞浸泡数分钟,核桃仁炒熟碾碎,加适量大米慢火煮成粥。此粥有滋阴补血、养心安神之功效,适用心脾两虚失眠症。

(8)五味子蜜饮:五味子30克,蜂蜜20克。将五味子洗净加适量水用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待汁转温后加入蜂蜜,搅匀,分次服用。有宁心安神、养阴润肠之功效。此粥适用于肝肾阴虚型失眠症,对伴有心悸者尤为适宜。

(9)核桃茯苓粥:核桃仁50克,茯苓20克,黑芝麻30克,粳米100克。先将核桃仁用热水浸泡,与茯苓分别研碎。粳米洗净,加茯苓与水适量,置沙锅中煮沸后,小火焖煮30分钟,放入核桃仁,再煮30分钟,加少许精盐及麻油调味。分早晚2次用。

(10)枣仁龙眼粥:炒酸枣仁20克,龙眼肉10克,枸杞子10克,红枣6枚,粳米100克。先把上述原料分别洗干净备用。先将粳米置沙锅中煮开15分钟后,再加酸枣仁、龙眼肉、枸杞子、大枣(去核)煮成粥。晨起空腹及晚上睡前各服1次。具有养肝、补血、益智、安神的作用,适用于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

(11)茼蒿枸杞粥:茼蒿100克,枸杞20克,鸡蛋1个,大米100克,蜂蜜30克。将茼蒿洗净,切成碎末;枸杞与大米淘洗干净,备用。锅内加水适量,放入枸杞与大米煮粥,八成熟时加入茼蒿末,再煮至粥熟,打入鸡蛋,调入蜂蜜即成。每日1~2次,连服20~30天。

(12)核桃芝麻粥:核桃仁20克,黑芝麻10克,大米50克。具有补脑益智、安神镇定的功效。适用于用脑过度引起的失眠。

(13)地黄灵芝粥:熟地黄20克,灵芝10克,大米50克。临睡前服用1小碗,有补血、养心、安神的作用。适用于血虚引起的失眠。

(14)百合绿豆粥:百合20克,绿豆20克,大米50克。具有清心、除烦、健脾的作用。适合于暑天心烦的失眠者服用。

(15)百合大枣粥:百合25克,大枣15枚,大米50克。具有清热、养阴、健脾、补血的功效。适用于壮年失眠者服用。

(16)枣仁猪心粥:枣仁15克,茯苓10克,猪心半只,大米50克。具有养心安神的作用。适合因体虚而心累影响睡眠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