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高级工程师达乌提·嘎勒莽用撒拉族语表达了他的讨论议题,利用多媒体从民族图腾、民族节日、民族领袖、民族语言文字等几个方面形象生动地阐述了他的观点以及撒拉族青年近年来民族文化、语言、文字的工作成果,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反响。第一,通过《撒拉族简史》(修订版),青年一代要认真学习和了解本民族历史基本情况。第二,撒拉族的印记的由来和传承。第三,撒拉尔民族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是从祖上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提议尽快挖掘和恢复撒拉族自己的传统节日——诺鲁兹节。第四,必须将先祖嘎勒莽阿塔提到民族精神的高度。他认为嘎勒莽阿塔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宗教学者,也是军事指挥家,更是一位具有远见的战略家,提议设立纪念日、建纪念雕像,以增强撒拉族凝聚力。第五,传统文化及习俗方面,他提议尽快对《骆驼戏》《羊背子》《阿丽玛》《阿姑尕拉吉》进行挖掘、整理、保护,对《乌古斯可汗传》《科尔库特阿塔》等着名的先辈史诗进行翻译和宣传。他特别指出撒拉族着名的爱情说唱剧《阿姑尕拉吉》可与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相媲美。第六,语言和文字方面。他指出撒拉语亟待保护,而恢复撒拉文字就是最好的一种保护措施,中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均赋予了使用民族语言和文字的权利,撒拉族发展中语言文字工作必须要先行,并要放到民族发展的一个战略高度。
青海电视台编导马有福提出:民族大包容、大团结的重要性,通过文明的对话和交流方式,获取尊重。他认为,撒拉族在青藏高原充当了文明的使者和经济的开拓者,希望撒拉族在文化上更上一层楼。撒拉族无论在青藏公路的建设中,还是在今天的运输线上都传承和演绎着坚韧、自强、拼搏的精神。撒拉族在践行伊斯兰方面可圈可点,对宗教有很大的贡献。
《驼泉》副主编马建新就撒拉尔文化作了书面发言,内容涉及面广。其一,对《简史》作了一个回顾,分三个板块作了简要概括。其二,提议编撰百万字的撒拉族百科全书,并谈了大纲、编排方面的想法。其三,认为伊斯兰文化和撒拉尔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主要特征,二者中撒拉族的母语尤为重要,必须尽快恢复撒拉族文字。其四,对撒拉尔文化生存状况与前景表示关注和担忧,并提出了亟待保护项目、开展文化普查、设置奖励基金等7项具体保护措施。
撒拉族着名舞蹈家董素琴,围绕创作和演出的撒拉族歌舞剧《阿丽玛》,谈了其人生经历、各地巡回演出场景、从事舞蹈艺术的艰辛,并生动地谈了《阿丽玛》在土耳其演出的轰动效应,同时对撒拉族舞蹈的前景表示担忧。历数20世纪撒拉尔民间文化艺人的作品、人生等,对他们表示敬佩!呼吁重视和保护撒拉族文化,挖掘和培养艺人!
韩明连前辈呼吁,撒拉族人口不多,更应该大团结大联合,今后自治县搞重大活动要邀请自治县之外的撒拉族代表,如化隆县、甘肃、新疆等地,凡是能邀请的都要请到,要发挥全国各地撒拉族的聪明才智,推动撒拉族各项事业发展。理性对待宗教和习俗的关系。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态度,希望总结过去,面向未来。他认为恢复撒拉族文字对整个民族至关重要,年轻一代富有民族忧患意识,朝气蓬勃,思维清晰,定位准确,让前辈们十分欣慰,希望继续努力,社会各界多加关注和鼓励。
青海省民和县人民法院院长马有诚深情地说道:“我虽不是循化的撒拉族,但我对撒拉族的民族感情绝不亚于循化的撒拉族,我人在外地,但时刻关注着本民族发展中的点点滴滴,今天听到民族青年学者对民族历史、语言、文化等的生动的讲解,深受教育,深受启发,希望今后撒拉族的重大活动也通知我们。”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文化馆民间音乐专家詹晋文以《浅谈撒拉尔音乐艺术》为题与会交流,将撒拉族原生态音乐艺术作了归纳整理。介绍了部分撒拉族音乐的创作背景、演出历史,已出版或发行的各种音乐作品及作者等。指出存在问题及制约因子在于人才奇缺,演唱方式单一(仅为独唱),缺少器乐作品,对优秀作品推荐力度不够。他建议,加紧人才培养、举办撒拉族音乐作品会,鼓励专业人员多创作撒拉族作品,出版音乐作品集(书)。
循化县副县长韩秀兰说:“首先,我代表县政府对《撒拉族简史》修订本的出版以及首届撒拉族文化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对我们这样一个文化不太发达的民族来说,有一本完整的撒拉族历史书非常难得。平时省上和中央领导来循化视察,问及撒拉族文化,作为主管文化的县长,由于工作忙,事情多,有时候也很难给出满意的答复。通过今天的论坛,听了大家的发言,深受启发,受益匪浅,我们的民族文化如此博大精深,如此丰富,如此精彩。今后一定要认真听取大家对民族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一定要把文化工作做好!”
着名诗人翼人先生声情并茂地朗诵了自己新近写的一首长诗,耐人寻味。
青藏假日饭店董事长刘辉先生,分析了撒拉尔民族教育现状和诚信现状,表达了一位有忧患意识的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他认为撒拉族的素质有待提高,而重视和发展教育事业,让孩子接受教育是最重要、最好的途径!为此,他指出必须有民族忧患意识,提议撒拉族要用更广阔的思路、更博大的胸怀来思考、发展撒拉族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
还有很多与会者争先恐后发言,各种观点碰撞出了许多智慧的火花,论坛气氛热烈,高潮迭起。大家纷纷表示,首届撒拉族文化论坛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希望今后不断总结经验,扩大范围,创新形式,多举办这样的论坛,营造一种不拘一格、更加生动活泼、热烈有序的氛围。
第五节民族创意文化产业
一、循化县圣驼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
在北京奥组委大厦一楼大厅里,至今仍然陈列着世界各国及全国各地赠送给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诸多珍贵礼品。其中,长3.2米、宽1.6米的巨幅撒拉族刺绣力作——《奥运福娃》格外醒目,它是继昆仑玉后,北京奥组委接受的青海省捐赠的第二件礼品。
这件礼品的选定、进京、收藏,体现了青海省各族人民对北京奥运会的美好祝愿,更饱含着撒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展示了撒拉族多彩的民间文化。这件被称为“福娃”的撒拉族刺绣礼品的诞生,使得更多人得以了解撒拉族刺绣文化,由此更催生了一个民族文化产业的新生。这件被称为“福娃”的撒拉族刺绣礼品是循化县圣驼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说到撒拉族刺绣文化产业,首先要提到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镇吾土贝那亥村村主任韩他亥日。韩他亥日自担任村主任起,便全身心地投入到率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事业中。在他的努力和带动下,通过“国家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全村养殖户增加到40户,20余户搞起了运输和商贸,17户出外搞起了餐饮和服务。他组织村民实施退耕还林工程,80多家农户受益,并且走出了贫困。他争取资金,实现了3.2公里的村级道路硬化,解决了长期困扰村民的出行难问题。
就在韩他亥日日夜操劳,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时候,2006年春的一个下午,县就业局来村里举办妇女刺绣培训班。忙前忙后组织妇女学习的他,在跳动的针线和绚丽的图案中闪出了一个大胆的念头:假如把撒拉妇女们组织起来,办起一个刺绣产业,不仅可以弘扬撒拉族刺绣文化,而且会使更多的妇女发挥特长,发家致富!
说干就干。起初,他在自家的院子里办起了作坊,妻子、女儿、儿媳及几个乡邻参与进来。很快,一幅幅精美的刺绣产品受到了市场的青睐。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拓,在县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他们村先后举办了2期撒拉族妇女刺绣扶贫培训班,绣工队伍扩大到120多人。2007年初,看准了撒拉族刺绣文化产业发展前景的韩他亥日作出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拿出早年跑生意、办旅社积攒下的18万元,创办循化县圣驼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以“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开发经营起撒拉族刺绣工艺品。
2007年4月,撒拉族刺绣参加了在成都举办的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同年,参加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和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博览会。2008年4月,巨幅刺绣“福娃”被选为北京奥运会受赠礼品,“圣驼”公司被中国消费者协会评为奥运承诺先进单位。
该公司是专门生产手工刺绣精品的厂家,生产的刺绣具有针法细腻、工艺精湛、立体感强等特点,所绣花鸟鱼蝶栩栩如生,其刺绣工艺能与苏绣、湘绣相媲美。
该公司生产的刺绣一般分为挑、扎、盘三种。挑也叫啄,专门有啄法,色线不穿透,图案只显在一面;扎用普通小针,线针穿透,根据花卉枝叶调配色线;盘用两根线,一根扎,一根盘,每盘两三下扎一针,具有很强的立体感。
该公司生产的刺绣品种多、内容丰富。花卉多绣牡丹、石榴、梅、竹、菊等,寓于久经风霜,节操高洁;树木多绣松柏,寓于延年益寿,也可以点缀飞禽走兽;动物多绣蝴蝶、喜鹊、鸳鸯、鹤、鱼、猫、狮、虎等,生动活泼,充满生活气息。
近几年,公司规模不断扩大,所制作的循化风光系列大型刺绣精品,是馈赠贵宾的上乘礼品。
“福娃”进京,对于撒拉族刺绣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起到了特别的作用,而精湛工艺、民族特色、上乘质量,使得“圣驼”产品红红火火,一日胜似一日,而且订单纷至,供不应求。至2010年10月,公司绣工达1500余人,人均年纯收入2500元以上。一双双撒拉族妇女的巧手绣出了文化产业的勃勃生机,绣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幸福之路。
二、循化博艺旅游文化有限公司
借石为镜,赏石立志!黄河石——黄河的灵魂;撒拉族——一个刚毅的民族,用臂膀来丈量黄河的同时也掂量了黄河石的分量,懂得了品石、依石、赏石、玩石。今天,这个民族又以黄河石来编织自己个性的厚重,用艺术的眼光和构思使一块普普通通的黄河石变为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佳品,撒拉族黄河石文化已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旅游工艺品。
循化黄河石画,这种用黄河里的石头作的画已注册“撒拉黄河石艺”(简称“黄河石艺”)商标,并申请了国家专利。
黄河在循化境内90公里,河床上有丰富的沙石资源,大大小小的黄河石各有情趣。循化博艺旅游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德功,干工程积累了一些资金。在朋友引荐下,他开始从事旅游商品、纪念品开发生产。不到一年时间,马德功的企业已完成销售收入几百万元,被确定为青海省第一家“特色旅游纪念品定点企业”。
该企业吸纳当地48位居民就业,大部分是女性。她们分别在花草车间、熊猫车间、美女车间等部门干活,还有六七名员工负责到黄河岸边拣石头。石材通常不经加工雕琢,而是用其自然形态和颜色,因此,每一幅画品堪称独一无二。“黄河石艺”的内容取材广泛,有撒拉风俗、花鸟、山水、人物故事等近80种题材。
“黄河石艺”用天然石材制成,这些画品皆具有天然的立体感,放在一起,则会产生“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效果。黄河石在浊水激流下,久经磨砺,逐渐形成质地坚硬、造型生动、线条流畅、图纹美丽、色彩斑斓的天然石。
“黄河石艺”尤其以土黄、赭红、黑白为主色调,色彩对比简洁质朴、流畅淳厚,与西部地域的自然色彩相吻合。
“黄河石艺”既有浑然天成的自然美,又有阳刚之气的雄浑美,还有含蓄悠远的朦胧美、异彩纷呈的形态美,以及色调古雅的凝重美……
“顽石不是无情物,千姿百态自天成。”已经制作完成的“黄河石艺”画品《奥运福娃》《梅兰竹菊》《国宝大熊猫》等,都惟妙惟肖,引人入胜。
“一石一世界,一石一典故,一石一意蕴。”
该公司经过多年研制、开发和生产出几十种黄河石产品,投放市场后深受客商的青睐,已成为家居、商务会所、高级宾馆的典雅饰品,又是礼尚往来的馈赠佳品,它的不可复制性更使其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目前,该企业已成为青海省旅游定点加工企业,产品已取得国家技术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