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中国五千年地理之谜全集
48596700000023

第23章 神秘莫测的高原林莽(7)

西南山地为什么多夜雨呢?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其一是西南山地潮湿多云。夜间,密云蔽空,云层和地面之间,进行着多次的吸收、辐射、再吸收、再辐射的热量交换过程,因此云层对地面有保暖作用,也使得夜间云层下部的温度不至于降得过低;夜间,在云层的上部,由于云体本身的辐射散热作用,使云层上部温度偏低。这样,在云层的上部和下部之间便形成了温差,大气层趋向不稳定,偏暖湿的空气上升形成降雨。

其二是西南山地多准静止锋。

云贵高原对南下的冷空气,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因而我国西南山地在冬半年常常受到准静止锋的影响。在准静止锋滞留期间,锋面降水出现在夜间和清晨的次数,占相当大的比重,相应地增加了西南山地的夜雨率。

黄龙钙华比九寨更壮观吗

黄龙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西北部,是由众多雪峰和中国最东部的冰川组成的山谷。和九寨沟作为同一个整体一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两地的自然景观特色相近,若作比较,九寨沟的森林瀑布和秋季五彩斑斓的林相无与伦比,而就钙华景观来说,则要推黄龙的规模大而且类型齐全。

景区内整个山谷几乎全被乳黄色的碳酸钙质覆盖,从高外看去,宛若一条从岷山雪峰飞腾而下的黄龙,蜿蜒于茂林翠谷之中。千层碧水形成层层叠叠的梯状湖泊、池沼,如璞玉,似牙雕。池水澄清无尘,水色因水底沉积物和树木、山色的千变万化,而呈黄、绿、浅蓝、蔚蓝等颜色,堪称人间仙境。

沟谷的两侧山坡上则满布着翠绿的原始针叶林,沟中是金黄蜿蜒的钙华滩流,连接着成百上千个千姿百态、斑斓夺目的钙华彩池。地质学把这种独特的地形称为钙华梯池,也叫灰华田。灰华田是一种并不少见的喀斯特地形,但像黄龙沟这样灰华田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色调之艳丽多彩,实属举世无双。几万年来,黄龙沟四周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和地表水不断流淌下来,渗入冰碛物中,在松散的石灰岩下部形成浅层潜流,并在流动过程中溶解了大量石灰岩的碳酸钙物质。随后,饱含碳酸钙质的潜水出露地表,形成无数小溪散流而下。这时因水温和压力降低,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使溶解于水中的碳酸钙又结晶析出,淀积于植物的概茎、倒木或落地枯枝上,日积月累,形成了厚数十厘米、高十余厘米至2米不等的坚固的碳酸钙围堤。随着地势的高下和地形的起伏,结成的钙华呈阶梯状叠置。漫山遍野的灰华围堤,围成各种有趣天成、形状绝妙的水池,大者亩余,小者仅一二平方米。在三维窨上展开,高低错落,层层相连,仿佛神州仙境中的莲台瑶池。

黄龙沟的彩池大小共有2300多个,沿沟谷向上,聚集成8群,每群各不相同,独具特色。自涪源桥上溯,穿过一丛密林,一组彩池以树丛为背景,闪烁着耀眼的光辉,用轻歌曼舞的美姿,欢迎来访者,此即第一组“彩池迎宾”。第二组“飞瀑流浑”,彩池的边石外侧垂直高度达6.8米,创世界地表边石坎最高纪录。第三组“盆景多姿”,池中或杨柳倒垂,或松柏苍古,俨然是一组大大小小的盆景展览。往北不到1里地,即到了“明镜倒映”彩池群,这里紧傍森林,幽雅寂静,山色、树影倒映水中,如诗如画。再往前的是“姿萝映彩”群池,池边姿萝(一种杜鹃)花开时,彩池即被打扮得分外娇艳。第六组“彩池争艳”规模最大,由500多个大小彩池组成,朴素争艳媲美,天然卓越。与其相近的“琪树流芳”,海拔3417米至3428米,多数池中长有姿态奇特的树木。第八组“石塔镇海”位于黄龙寺之后,池中有古塔两座,修建于明代。此处彩池池底、池壁、池堤的颜色各异,呈乳白、银灰、浅黄、金黄、绛紫、褐红、金红、深蓝、天蓝、青黑各色,十分艳丽精美。

黄龙彩池之间还有多级瀑布。距涪源桥约1华里的“飞瀑流辉”,瀑高约10米,宽约60多米,飞流直下,如银龙入海,十分壮观。在洗身洞之下的“金瀑泻银”,由海拔3265米降至3235米,长约160米,银色飞泉从金黄色的沟壁上飞泻而下,气势磅礴。

从洗身洞绝壁顶至姿萝映彩池,一段长80到100米的河滩为“金沙铺地”,因河滩沉积了大面积的钙华而如金沙闪耀,璀璨夺目。在沟内上段有一小型瀑布“观音洒水”尤为奇妙,当面对瀑布呼喊时,瀑布立刻化作水珠飘洒。声音停止,瀑布依旧挂落岩壁之上。

黄龙风景名胜区还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这里的1500余种高等植物,多为中国所特有,其中属国家一至三级保护植物的有11种。珍稀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牛羚、云豹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康定情歌》的故乡在何方

康定,旧称打箭炉,位于川西贡嘎山北端跑马山麓,是甘孜藏族自治州首府,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高原古城。它更是情歌的故乡,茶马互市的重镇,锅庄文化的发祥地。

康定幅员面积1.14万平方公里,辖三个镇,十九个乡,总人口10.8万,是以藏族为主,汉、回、彝、羌等多民族的聚居县。

溜溜跑马山

这首《康定情歌》蜚声中外,于是溜溜的康定城、跑马山也令人有了无限的神往。那么,《康定情歌》的作者是谁呢?众说纷纭,最终成为一个谜。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它源于康定城郊的雅拉乡民歌中的“溜溜调”,又名《跑马溜溜的山上》,是一首民间创作的歌曲。那么《康定情歌)是汉歌还是藏歌?应当说,它是康定藏汉文化交汇碰撞的结果,就如歌里张大哥、李大姐可能是藏人,也可能是汉人,或者是“团结族”。这是康定特有的地域文化孕育出的一枝奇葩。从满清到民国,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都要在此举行赛马会,所以叫跑马山了;而农历四月初八(佛祖诞辰日),为康定喇嘛寺的禁斋会(俗称吃哑巴斋),这天康定人要转大四方,出东关,登跑马山,过公主桥,经金刚、南无二寺,上子耳坡,越岭而下至北门返城,所以又称转山会。

登临跑马山有三条小径,各有情趣。从东关上山那条路上,您会看到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悬在陡岩上的方正巨石是“宝贝石闸”。石闸对面,有根像拇指的高矗石柱,藏语叫“砣卡卓”,砣,石头,卡卓,是谢谢的意思,仿佛在欢迎大家的光临。转过去就是酷似石龟背负的东关亭。在六角亭中远眺,雅拉雪山似白帽白袍的仙翁晶亮诱人,近处郭达山高踞云天,诞生《康定情歌》的雅拉河水秀山青。向上走去,就能看到“渔翁垂钓”、“犀牛望月”等石景,让你顿生情趣,定会消除旅途的疲累。从中间这条路上去,石梯会让你步步登高,山径在松杉密林里弯来拐去,涛声鸟鸣,使人神清气爽。随幽径向上攀,猛见飞云廊横在山间,上了台阶,一对石狮踞于前,笑迎游人。进入长廊,在栏杆旁坐下小憩,幽雅让你失去倦意,俯视炉城新姿,高楼大厦及“四桥卧波”,眼底繁华,叫人觉到这城的变化,由此向上,石梯小径仍然曲曲弯弯从清幽中走上去。西面那条路是从公主桥边上去的,半山腰有座咏雪楼让你歇步观赏,倚栏抬望眼,古炉城去关外的茶马古道弯曲于山间,今天的川藏国道蜿蜒于其左边。冬春之际,西南山川冰雕玉砌,倘若赏雪赋诗,必有灵异,让你赋出佳章,或在此咏吟历代赏雪诗,定会心境爽快从这上去不远就到跑马山头了。现在,已建起跑马山缆车,可乘缆车上山,从缆车上可俯览康定城的全貌。

溜溜康定城

康定城被三座山亲切地拥抱着,东面这座山是仙女山,藏名叫拉姆则,山神是珠峰的大姐扎西泽仁玛仙女;清代嘉拉王明正土司常年举行赛马会,从此人们才叫跑马山。昂立东北面这座山叫郭达山,绵延西部的这座山名叫子耳坡,坡上山峰叫阿里布谷山。三山后面有雅拉雪山、贡嘎山、折多山紧相护卫。康定城就在万山拱卫中生存,城南奔来的是折多河,城北流至的是雅拉河,在郭达山脚汇合后相拥东去就叫康定河或炉水。

近代,康定城景观归纳有十景:温泉浴月;郭达停云;雅加积雪;四桥雪浪;四寺云林;灌顶突泉;乐顶梵呗;子耳樵歌;天都飞瀑;仙海澄波。

康定有山有水,是山水城市,城镇就建在河水两岸,人们要交往就出现了桥。古时康定城河上是“溜筒索桥”,以后是木桥,清代建为廊桥,再是钢筋水泥桥,五十年前许多文人词客都咏吟过这“四桥雪浪”。今天的桥是近二十多年来新修的,折多河两岸公路两旁的临河街市、房屋装饰,全是不同风格的藏式工艺美化,加上四座桥不同的风貌,你一定会感到康定城新的气质。晚上,这一带金碧辉煌,五彩缤纷,叫人仿佛走在仙宫玉阙中。康定古城,曾是嘉拉王明正土司的行辕,驿馆锅庄设立场所,各路土司上京奉贡朝觐集中地。明清时成了南茶马古道上集散茶马的重镇,历代中央政府为了“卫藏安康”,常是军旅,戍边、大臣屯兵必经之地。上世纪三十年代末西康建省,康定是省会,五十年代至今一直是藏族自治州首府。

在天然温泉中洗澡,别有风味。康定城乡温泉众多,雅拉河流经的北郊约四公里地的二道桥温泉是强身疗疾、度假休闲好去处。清乾隆时打箭炉同知符兆熊见此处温泉宜人,修简晒浴室沐浴,城里人也常去,为便浴者休息,修了一座楼阁,取名望江楼。民国时,刘文辉又扩展浴池,增加楼堂、茶园、花圃,供游人饮宴,国民党元老于佑仁亲题“与点楼”,更添景观色彩。如今,二道桥几经改建,楼台亭阁,焕然一新,有浴池、餐厅、茶座、雅间、小卖部,与点楼恢复更添食、宿、浴、乐情趣。

景色如画木格措

此外,在康定还有一个地方值得一提,那就是野人海,藏语叫“木格措”,它地处横断山东北麓,属大雪山脉。景区全长35公里,宽10公里,总面积350平方公里,海拔3200—3780公尺,由杜鹃峡、芳草坪、七色海、药池沸泉、瑶池仙境、野人海和红海草原等主要天然景区组成。

野人海风景旅游区系国家级贡嘎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雪山草原、温泉湖泊、叠瀑碧潭、杜鹃花山、奇峰异石和繁多的野生植被交相辉映。

古老的羌寨今安在

四川省茂县和汶川县,这里有人们称道的保存完好的典型的羌寨。在逆光薄雾中,可以看到山脊上矗立着一座座大小不一、层叠起伏的方形平顶石房。在顶层的平台上沿石墙垒着一圈圈黄澄澄的玉米,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一顶顶金色的皇冠戴在石房上。蜿蜒的山径环绕着村寨,山沟里炊烟袅袅,好一幅安静平和的田园风光。

羌寨聚居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境内山脉重重,地势陡峭,河谷中水流湍急。羌族人一般在沿河谷的高山或水坡有耕地和水源的地方,分台筑室。他们盖房子是就地取材,墙壁用山上取之不尽的石片砌就,坚固耐用,一般为2层或3层,门窗的开口向南或东南,楼的其他几面都不开窗。这样既便于避风、取光和保暖,也有利于防盗,但是光线差,烟尘不易消散。

在这里的群楼之中,有一根直立如烟囱的高柱。那就是碉楼。过去每个山寨都有几座碉楼,是羌族人用于防卫的建筑。其形式有四角、六角和八角几种,高的有十三四层,达30来米。盖碉楼时全寨青壮年劳动力都要参加。他们先在地面挖掘三四米深的沟,用片石砌成屋基,再用拌和好的黄泥浆与石砌成石墙。墙的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稍向内倾斜。修建时不绘图、不吊线,也不搭架支撑,全凭目测和经验,信手砌成。如今这些碉楼经数百年、近千年的风雨和地震而不毁不斜,可说是石砌建筑之奇观。

羌族人的住房,一般是中层住人,下层养牲畜,上层存放粮食,房顶可脱粒、晒粮、晾衣。

二楼,是一间比较宽敞的屋子,因为有窗,所以不像楼下那么暗。房子中央有一个火塘,这就是羌族人家的堂屋了。火塘是用石块砌成的,用于取暖和做饭。火塘上放着一个铁制的三足架,上面置一直径约一米的铁圈,既可放锅,又可拦挡小孩,以免被火烫着。火塘里的火种,长久保存不熄,有“万年火”之称。羌族人对火塘还有许多的禁忌,如任何人不得跨过火塘或脚踩铁三足架,不能吐唾于火塘,不能在三足架上烘烤鞋袜衣物等。

羌族相信万物有灵,崇拜祖先。他们崇拜许多神,其中地位最高的就是供奉在神龛里的家主神,也叫角角神。神龛上方贴满了很多薄金纸的花,表示天上的繁星闪亮,下方还贴了一排木版彩色花卉年画,给人一种神秘和威严感。然而,神龛内并没有神像,这与羌族宗教中特有的“既有又无”的精神信仰有关。

在屋顶的平台上有一块白色的石英石,这便是供奉的白石神。它是天神的象征。羌族人认为白石神神威永镇一方,能避邪,保佑人畜平安,因此对它磕头礼拜。每当正月间走亲时,常常带一块作为礼物的白石,到人家门口时高喊“财来了”,象征送去财宝。

羌族人家里的木梯是用一棵粗树挖空而制成的,所以也称独木梯。从二楼平台上到三楼屋顶。站在屋顶,整个村寨便尽收眼底,就连走在山路上赶集的、背水的男男女女和上坡上的牧羊人都历历在目。

羌族咂酒是用青稞、大麦在坛子里酿成的,饮前开坛向坛内注入开水。喝时取一根细竹管,放入坛内吸吮。边喝边向坛内添水,越喝酒味越淡,直到无酒味而止。

牛河梁是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吗

在华夏子孙中,很多人都听说过“女娲补天”的故事,但多少年来,是否真有“女娲”其人一直是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