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体悟《心经》深意
48604500000001

第1章 引言

1.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在大乘经典中,《心经》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及代表性,同时它的含义也非常深。很多学佛者会把《心经》作为早晚课诵的内容,也有不少人都已经会背诵了。但是,对于这部经典,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理解、念诵或背诵的层面上,那真是太可惜了。佛陀讲经说法的目的是希望我们能够亲证到经典中所讲的世界,而不是要将佛法当作一门艺术或学问来学习。

佛陀不是依着某一部经典才大彻大悟的,老子、耶稣也都不是依着某部经典而大彻大悟的。他们都是如实现观宇宙人生以及整个世间的实相才大彻大悟的。他们都是读懂了这部“无字天书”,才大彻大悟的!

如果你紧抱着经典不放,就会被那些文字障碍住而看不到真理、实相,无论你多么精通三藏十二部,你仍然是在自我意识中思维、推理、想象而已,你还是在梦幻的世界里。

然而,要真正看懂这部“无字天书”不容易!我们要通过多少经典、多少文字的诠释,你才能够看懂这部“无字天书”?要用多少语言的描述,你才能真正听懂这“无声之声”?又要用多少法门的修行,你才可以体悟到“无修之修”?

如果你仅仅从文字上去解读,即使你已经诵读了几万遍、几十万遍,你依然无法真正去体证到《心经》所讲的世界,仍然无法解脱自在。当然,你在念诵《心经》的时候,它的种子可以种在你的心田,结下善缘;但是,当你真正有因缘看懂这部“无字天书”的时候,再回来看《心经》,你就会体会到:哇,原来是这样!我们这一期的禅修,已经有三次到户外去进行实际的教学,这些教学的内容是超越经典、超越文字的,是直接指引大家去看那活生生的世界,协助大家去看懂这部“无字天书”,协助大家去体悟“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所以,当你这一次禅修之后,你再回来看《心经》,你会渐渐地看懂这部“无字天书”,这时候,你的感受就会和以前完全不同了。

2.空

《心经》所讲的“空”有两个含义:一个是解脱者体证到真理、实相后,他对宇宙本体——空的描述;一个是宇宙本体实相的“空”。如果你没有去修证、体悟到这方面,你仍是在苦海之中,仍然无法解脱。当一个修行证悟的解脱者体悟到宇宙的实相,体悟到现象界的一切与本体“空”的实相之后,他的“心”是与“空”融为一体的,他的身心自然会展现出“空”的特性。

《心经》所讲的“空”,不是顽空,不是断灭空,更不是任何个人头脑中的哲学名相,它是直指整个宇宙本体的“空”,是实相中无边无际的虚空、空间。“空”之中蕴藏着非常巨大的能量,当能量因缘具足时,就会冷却、浓缩、凝结为极微粒子,极微粒子又会从夸克、质子、中子、电子慢慢形成原子、分子,再组成物质。所有的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所有的动植物,包括我们的身体都是由“空”之中的能量转换而来。但你不要以为我们的色身只是一些单纯的能量而已,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就会像医生一样认为我们的身体只是一些物质的组合。

如果我们的身体只是一些物质的组合,那些生物学家、化学家,以及所有的科学家都可以解脱自在了。可是,他们为什么并没有解脱自在呢?因为他们的了解深度仅仅到物质或能量,而没有深入到“空”。能量是散播在无边无际的“空”之中,当能量转换成地、水、火、风之后,又因缘聚合,与“空”再巧妙地组合、转换,我们的有机生命体才会诞生。要知道这个缘起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而是变化无穷,是缘起甚深!这个“空”,比缘起还要更深,是甚深极甚深。

3.先知法住智,后知涅槃智

如果你要理解“空”,你必须先体悟现象界的深奥、玄妙,融入整个法界的法流,再从这里去理解、体证“空”的玄妙。这就是佛陀所讲的要“先知法住智,后知涅槃智”。你能知道法住智的实相是无常、无我,对生命的执取才会放下、放开;如果你没有体悟无常法印,直接给你讲“空”,你便会执着于一个恒常不变的“空”,结果你不是落入“真常唯心”的空,就是落入顽空、断灭空。所以,在你要体悟真正的“空”之前,必须要“先知法住智”,先体悟现象界生灭变化的实相。

在我们协助大家禅修的过程中,希望大家能把心宁静下来,去看法界的“法流”,去看色、声、香、味、触、法,看地、水、火、风,都在告诉我们无常的法流,当下现象界的一切都在宣说着无常的法音。只是因为你没有活在当下,你的心常常跑到过去或未来,好像一具行尸走肉,智慧眼没有打开,所以你不但看不到眼前活生生的佛法,你还颠倒梦想地要四处去找法、找解脱、找涅槃,这就是本末颠倒的梦想!

《心经》所讲的是一个开悟、解脱者远离了颠倒梦想的涅槃彼岸的世界,而这个涅槃彼岸的世界绝不是在他方世界,如果是在他方世界,那么在你尚未离开这个世界之前,是根本没有解脱的可能,因为你不从这个世界离开,就无法到达那里。然而,佛陀与很多解脱者都在为我们证明:解脱就在现世,解脱就在当下,涅槃彼岸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