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式烹调工
48611700000013

第13章 干货原料的涨发(1)

【本章要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干货原料涨发的意义与作用;熟悉干料涨发的基本要求;掌握干料涨发的各种方法;重点掌握常用的涨发方法,如水发、碱发、油发等具体方法。

5.1干货原料涨发的意义和要求

5.1.1干货原料的特点

干货原料是新鲜的烹饪原料经过脱水加工而成的。干货原料的脱水干制方法有晒干、风干、烘干、熏干等,它们与新鲜原料相比,具有干、硬、韧、老等特点。由于干制的方法不同、原料的种类和性质不同、脱水率不同,所以干、硬、韧等程度也不同,发料时涨发率也不同。

5.1.2干货原料涨发概念

干货原料涨发是用不同的加工方法,使干货原料重新吸收水分,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原有形态和质地,同时除去原料中的杂质和异味,便于切配、烹调和食用的原料处理方法。

5.1.3干货原料涨发的意义

经过合理涨发加工,使干货原料重新吸收水分,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原有的鲜嫩、松软的状态,体现其使用价值和特有的食用价值。

经过涨发加工,除去原料中的腥膻气味,去掉杂质,便于切配烹调,又合乎人们的食用要求,增加良好的风味和口感,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

5.1.4干货原料涨发的要求

干货原料涨发是比较复杂的操作过程,也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基本功,在操作过程中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熟悉原料的产地和品种性质

同一品种的干货原料,由于产地、产期不同,其品种质量也有所差异,例如山东产的粉丝与安徽产的粉丝,由于所用原料不同,其发制时耐水泡的程度也就不同:山东产的粉丝,是用绿豆粉制成,耐泡;安徽产的粉丝是用甘薯粉制成,不耐泡。所以只有熟悉干货原料的产地、种类、性质,才能采取合适的涨发方法,达到符合要求的效果。

二、能鉴别原料的品质、性质

各种原料在质量上有等级、优劣之分,质地上有老、嫩、干、硬之别。准确判断原料的等级,正确鉴别原料的质地,是涨发干货原料成与败的关键因素。

三、认真按程序操作

认真对待涨发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必须熟悉和掌握各项涨发技术。干货原料的涨发过程一般分为原料涨发前的初步整理、涨发、涨发后处理三个步骤。每个步骤的要求、目的都不同,而它们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无论哪个环节失误,都会影响涨发效果。

5.2干货原料涨发的方法

干货原料因其原料的性质不同,干制方法也不相同,因此在涨发过程中,不可能采取一种涨发方法来完成,必须根据原料的属性要求,采用不同的涨发方法,其涨发方法有:水发、油发、碱发、晶体发四种。在具体操作运用中,水发又分为冷水发和热水发,而热水发包括:泡发、煮发、焖发、蒸发等。除水发外,其他三种涨发都必须由水发来配合完成涨发过程。

5.2.1水发

水发就是将干货原料放在水中浸泡,利用水的浸润能力,使其最大限度地吸收水分,涨大回软。水发是最常见的涨发方法,使用范围很广,除部分有粘性油分、有胶质及表面有皮鳞的原料外,一般干货原料都采用水发。即使经过油发、碱发、晶体发处理的干料,最后也要采用水发的方法。因此它是最普通、最基本的发料方法。水发根据水温的高低不同可分为冷水发和热水发两种。

一、冷水发

冷水发把干货原料放在冷水中浸漂,使水沿着水分从原料蒸发而出的通道进入干货原料体内,水分的渗透扩散使干货原料体积逐渐膨胀,基本恢复到潮软、松韧原状,以供烹调使用。此法能保持原料的鲜味和香味。

1.浸发

浸发是将干料放在冷水中浸泡,使其慢慢吸收水分,涨大回软恢复原来的形态,浸出原料的异味。涨发的时间应根据原料的大小、老嫩和软硬程度而定。浸发一般适用形小、质嫩的原料,如香菇、竹荪、黄花、木耳、海带等,一般浸泡2~3小时后即可发透。此法还常用于配合和辅助其他发料方法涨发原料。

2.漂发

漂发就是把干料放在冷水中,用手不断挤捏或用工具使其漂动,将附着在原料上的泥沙、杂质、异味等漂洗干净。无泥沙、有异味的原料可用流水缓缓地冲漂,以除其异味。

冷水发操作简便易行,能基本保持干货原料的风味。

二、热水发

热水发就是将干货原料放在热水中或蒸汽中,利用热的传导作用,使水分子剧烈运动,促使原料加速吸收水分而成为体积膨胀并软嫩的半成品。绝大部分动物性干料、山珍海味及部分植物原料,都是采用热水涨发。在涨发时,应根据原料性质采用不同的水温和加热形式,热水发有泡发、煮发、焖发、蒸发四种。

1.泡发

泡发就是把干货原料直接放入热水中浸泡,不再继续加热,使原料缓慢涨发的方法。操作中应不断更换热水,以保持水温。此法适用于体小、质嫩的干料,如银鱼、粉丝、燕窝、腐竹、海带等。适用于冷水浸发的干料,也可用热水泡发。

2.煮发

煮发就是把干货原料放入水中,在火上加热,使水温持续保持在微沸的状态下,促使原料加速吸水的方法。此法适用于体大、质地坚实、带有浓重腥膻异味、不易吸水涨发的原料。如玉兰笋、海参、鱼皮等。

3.焖发

焖发是和煮发相连并相辅相成的方法,是煮发的后续过程。某些原料不能一味的用煮发方法进行涨发,否则会使外部组织过早的发透,外层皮开肉烂,而内部组织仍未发透,影响涨发后原料的品质。应该煮发到一定程度,端离火口加盖焖发,待水温下降继续加热,反复进行持续加热,促使干料内外均匀地吸水膨胀,以达到涨发程度一致。此法适用于体形大、质地坚实、腥膻臭、异味较重的干料,如鱼翅、驼掌、海参以及鲜味充足的鲍鱼等。

4.蒸发

蒸发是将干料放入蒸笼中隔水蒸,利用蒸汽使原料吸水回软膨胀的方法,凡不适于煮发、焖发或焖后仍不易发透以及容易碎散的原料,都可采用蒸发。如干贝、鱼唇、鱼骨、金钩、哈士蟆等鲜味强烈,经沸水一煮往往鲜味受损,采用蒸发则可保持原来形态和风味特色。蒸发时还可以加入调味品或其他配料同蒸,增进原料的滋味。

为了提高涨发质量和缩短发料时间,在热水发之前,干料可先用冷水洗涤和浸泡。

5.2.2碱发

碱发,是将干货原料先用清水浸软,再放进碱溶液中浸泡,利用碱的脱脂和腐蚀作用,使其涨发回软的一种发法。碱发能缩短发料时间,使干料迅速涨发,但营养成分有一定损失。因此,运用碱发要审慎,使用范围限于一些质僵硬、仅用热水发不易发透的原料,例如墨鱼、鱿鱼等。其他质地较软的干料都不宜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