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住区设计
48627700000012

第12章 住区规划与设计(2)

公众参与制度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规划与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制度。通过开拓各种公众沟通渠道,如规划前期的对话沟通机制、居民意见投递机制、公共参与的激励与评价机制等,为居民提供主人翁平台,让住区居民能够参加到那些与他们息息相关的政策、规范的制定和决策过程。二是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制度,如相关利益单位、个人间的对话协商机制,住区活动的组织及参与制度,公共参与的激励与评价机制等,以此来增强住区活力,改观住区精神,实现“自治”与“善治”相结合,促进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1)规划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目前,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大多是在专业人士完成相关成果之后,采用展览和展示的方式向公众公布,并以组织专家、人大、政协代表及市民代表参与讨论,来作为规划参与的主要方式,其真正的规划决策中几乎没有任何公众参与,这与实际的公众参与制度还存在很大距离。当前我国城市社区规划的前期决策与管理机制仍具有较强的指令性,社区的居民难以介入。在这方面,公众参与发展相应较早、体系与机制都比较完善的北美国家城市的经验值得借鉴。

2)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相较于前期决策工作中的难度,为了弥补其公众参与的不足,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应加大力度贯彻公众参与制度,真正地发挥民主建设的力量。在这方面,英国的“住区建筑”运动和台北市的“社区规划师”制度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1)英国的“住区建筑”运动

“住区建筑”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西方一些国家兴起的在城市居住环境建设领域中一种自下而上的理论与实践运动。住区建筑运动通过居住环境建设中广泛的公众参与和住区合作,推动物质环境改善,解决内城区的社会问题。

住区建筑运动认为居民是真正了解复杂的城市和居住区人造环境的人,是真正的专家,其注重探索如何促使居民参与自我环境的塑造和经营。住区建筑运动核心理念是:“生活、工作与嬉戏在某个环境中的人们如果能够积极参与环境的创造与经营,而不仅仅是一个消费者,则环境可以变得更好。”住区建筑运动的特点是:①居民愿意承担创造和经营自我环境的责任,以个体或集体的形式参与其中;②居民与外来的、单一的和多学科专家共同建立起具有创造力的合作参与关系;③在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居民对环境需求的各个方面。

东伦敦汉克尼(Hackney)区的利尤住屋(Lea View House)改造是社区建筑运动的代表性案例。在重建开始之前,利尤住屋存在着典型的社会、政治与环境问题,政府指派的改造该地区的事务所采取了独特的做法:搬进该区,成立了包括四位职员在内的计划办公室,在这里与住区居民进行充分的交流。设计师了解到造成居民对住区环境不满的原因是住宅底层结构,是与租户协商解决方案,并按每一户的特殊要求调整改造。后来,计划小组扩大到由建筑工人代表、当地政府代表、居民和设计师共同组成。同时,居民参观其他地方的建设情况,参加住宅的整体规划和细部设计。在建造过程中,住户定期参观工地,并提出修正意见。同时,居民还参加一些环境整治工作。改造完成后,该区的犯罪率减少,居民的身心状况显着改善,并随之产生了新的社区精神。

从1976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内部第一次出现“社区建筑”这个词开始,社区建筑运动已经在数以千计的街道、邻里和城市等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了大量的成功,并建立了理论框架,显示出强大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2)社区规划师制度

台北市自1995年起开始推动《地区环境改造计划》,目的是由市当局提供补助性的规划设计经费,鼓励市民团体主动提出改造地区公共生活环境的计划;在规划过程中,通过建筑师的协助与公共部门相关单位协商,凝聚民众心目中的空间改造理想,再结合相关单位的配合落实执行,以打造一个适居的、人性的都市;市当局也希望通过社区居民的参与,加强社区意识,改造居民日常生活最切身的小环境,提升生活环境品质。

在《地区环境改造计划》的基础上,台北市在1999年创设“社区规划师制度”,鼓励具有奉献热诚、熟知地区环境状况的空间规划师走入社区,担当起社区空间营造经理人的角色,为社区提供相关专业咨询服务,共同推动地区环境改造计划。

社区规划师必须具备空间环境的专业背景和服务社区的精神,介于政府与民众之间,处理公共空间改善规划的议题。同时,“社区规划师应对其服务地区环境具有相当深度的了解或地域情感的因素,能就近协助社区提供民众有关日常生活领域所涉及建筑、都市计划与公共环境议题之专业咨询,亦可协同社区向当局提出地区环境发展策略建言、地区环境改造规划设计构想,凝聚社区意愿并以投入并推展社区公共空间品质与景观环境的改善。”

社区规划师的主要任务:①为居民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并教会居民创造较好环境的方法;②咨询、发掘、汇整地区环境改造、城市更新课题,协助提出规划设计构思;③当局与社区之间的媒介等。“社区规划师制度”主要是通过居民参与社区环境的改善过程,唤醒居民的社区认同,逐渐培养起居民对社区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并积累社区文化。

实际上,类似于“社区规划师”、“社区建筑师”制度的建筑师带动居民参与的社区营造方式在国外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如着名的英国卡纽斯尔·拜克居住区的设计营造,主设计师拉尔夫·厄斯金(Ralph Erskin)在住区项目策划、规划设计、分期建造实施的7年中一直现场工作,在充分了解了社区历史文化、地域环境之后,根据政府及当地居民的各自要求制订计划,在实施中详细征求居民意见,为居民提供各种咨询,解决使用者、客户、项目开发者之间的矛盾,组织居民参与社区营造,从居民日常生活中寻求设计依据与灵感。拜克区的成功营建不仅仅使其在1980年获得不列颠竞赛“最佳保护住区奖”,更突出的表现在于其用后评价显示居民满意度高达90%以上。

目前,我国城市住区建设除了对住区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完善政府、住区、非政府之间的多元结构关系外,还应加强城市住区的公众参与能力,宣传与倡导居民在住区公共事务中的参与意识、参与技巧,从物质、行为、制度和文化各层面深入挖掘住区规划中公众参与的潜力。

4.2前期工作

住区规划与设计的开展需要做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完整而准确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对于正确理解城市住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对诸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深刻理解,有利于创建适时、适地、适人,满足城市人口生活居住的现代化住区。

4.2.1基本资料收集

对于城市住区而言,在开始进行规划开发之前,都必须对基地进行论证和评估。而对基地本身资料的收集就成为项目规划的首要准备,只有收集最完整的资料,才可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住区区位的潜力,并且扬长避短,真正做出符合区位地形的住区设计。基本资料的收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环境

土地:包括地质情况、土壤、土地形状、边缘线、坡度和景观。

水源:包括地面和地下水源,下水情况,潮汐情况,或者湿地的水线情况。

植被:植被的状况和植被的时间,区内树木的描述。

野生动物状况:定居性质的动物和迁徙的动物习性以及在区内和附近的栖息状况。

气候:宏观气候和微观气候,空气质量,噪音水平和发展趋势。

2)人为特色

建筑:现存的建筑结构和式样、附属建筑,地基。

交通系统:道路系统和网络,公共交通路线和时间表,自行车道。

基本设施体系:下水系统和排污系统,学校、商业网点和其他相关便利设施网点。

3)文化因素

社会影响:邻里区对于相邻地段的使用,地段的文化价值。

法律限制:总规划图的限制和制约,市政府对于功能分区和次级分区的规定。

相关政策:土地价值,成长潜力,地块之外的经济情况等。

4)经济因素

最近国家范围内的、地区性的和地方的经济形式,包括国家经济发展趋势;重要的影响经济变化的因素;贷款利率高低;房地产住宅建筑投入市场的数量。

在以上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对住宅区位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评估,作为住区开发和规划的基础。

4.2.2前期评估

对城市住区的规划与设计而言,前期资料的收集以及基于此做出的相关评估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后期的规划策略及设计目标,并决定最终的住区品质。对基本资料的前期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条件评估。主要指气象、地形、工程地质、水文、水文地质、植被等,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外部条件。

(2)社会条件评估。指包括各种历史因素(如文化古迹、城市现状)和各种政策因素(如保护耕地等)在内的因素。

(3)基地评估。住区区位特征;住区项目周边交通配套情况;区域特征、城市风貌;住区周边项目的风格、价格;市场进入的难易;住区印象等。

(4)人口因素。住区项目所在区域人口变化趋势及其产生原因;家庭生活方式、收入水平、收入结构;区域人口调查结果;对于潜在购、租房者数量及其消费能力的预测。

(5)周边市场评估。当前市场开发商数量及其推出或将要推出楼盘数量、开发及营销的策略、同期各个上市楼盘的市场定位及各自优缺点;二手市场的调查。

(6)需求评估。住区项目的建筑风格、市场定位、套型比例、户型设计、成本价格等;消费者所需求的类型和内容。

(7)基地策划。住区项目规划的主题、方式;住区交通模式构想;住区景观构想;住区建筑形式、类型构想;住区区域关系构想等。

前期评估不仅仅是在住区规划与设计前所做的必要工作,实际上,这些评估应该贯穿整个住区规划过程,对于大规模住区建设而言,这种观念尤为重要。只有不断地进行前期评估及建设过程中的相关评估,才能使设计者不断地对住区建设理念、空间营造及住宅户型进行调整,才使得住区建设有效地与城市和周边环境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延续。

4.3住区设计内容

4.3.1规划组织结构

规划组织结构,是指把所有的因素统一通盘考虑的系统方法,是把规划的建筑结构、室内结构、人造景观结构和自然环境结构放在一起统一考虑的方法。规划结构的研究、调整与确定是一项包含有创造性活动的过程,规划结构本身不存在固定的模式。在观念、概念、系统、形态和布局方面,建立一个以改善并提高居住生活环境品质、促进社区发展,使住区在物质和非物质方面均能适应现代生活需求为目标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原则以及引导准则,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高效的目标,是住区规划设计结构层面上的工作内容和目的。

1)规划结构

规划结构不但包括建筑结构,也包括自然结构。应该把原地貌作为参考的主要条件。规划组织结构在规划和设计上包括三个不同的层面:

(1)宏观结构,是指住宅区域与城市和附近的邻里区域的大结构;(2)基本结构,是对于整个住宅区域提供一个框架;(3)微结构,是区域小组团的结构。

这三点是作为设计的依据,好的规划组织结构能够照顾到这三个层面的考虑。

整体性、系统性、规律性、可转换性和图示表现是结构的基本性质。

整体性要求对象的内容或元素完整全面,住区结构是能够把建筑和城市加以组织的结构系统。

系统性要求对象的内容或元素在整体上具有相互的关联,住区结构中的每一个元素或每一组内容,都是从宏观向微观控制发展生成。

规律性要求系统间具有相互作用的基本关系,这也是其整体性和系统性表现出来的必然结构,微观要素可根据此种规律性以发展和派生出丰富多彩的个性空间。

可转换性要求在基本关系的作用下具有构成各种具体结构的机能,相类似的结构之间可以进行重组和转换。

结构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决定了结构构成要素的重要性,其在一般情况下,将住区的构成要素划归为用地、设施、空间、景观四个部分。在考虑具体的住区规划设计时,构成过程的第一步往往是对规划结构进行组建的过程,从将构成要素划归为上述四部分来看,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相互重叠交叉的一个半网络的结构关系。

2)规划结构的四个方面

住区规划设计过程是一个不断实现规划目标的过程,决定是否能够或有效地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因素是规划的结构。在住区规划结构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由规划的基本要求表现出来的结构的规律性和可转换性。结构的规律性和可转换性在住区规划中主要体现为对构成要素的抽象提升与表达,其中包括用地规模与配置、设施分级与布局、空间层次与组合、视觉景观与形象四个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