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佛陀的下午茶:佛经中的人生絮语
48734400000022

第22章 精进:水滞流,不至海;人怠惰,远菩提(2)

智闲只好回去,翻箱倒柜查阅经典,但没有一本书给出答案。他这才感悟道:“本以为饱读诗书就可以体味佛法,参透人生的哲理,不想都是一场空啊!”

灰心之余,智闲一把火将佛籍经典全部烧掉,并发誓说:“从今以后再也不学佛法了,省得浪费力气!”于是他前去辞别灵佑禅师,准备下山,禅师没有任何安慰他的话,也没有挽留他,任他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智闲来到一个破损的寺庙里,还过着和原来一样的生活,但心里总是放不下禅师问他的话。有一天,他随便把一片碎瓦块抛了出去,瓦块打到一棵竹子上,竹子发出了清脆的声音。智闲脑中突然一片空明,内心澎湃,他感到了一种从未体验过的颤抖和喜悦,体验到了禅悟的境界。

他终于醒悟:“只有在生活实践中自悟自证,才能获得禅旨的真谛。”于是他立即赶到灵佑禅师身边说:“禅师如果当时为我说破了题意,我今天怎么会体会到顿悟的感觉呢。”

真正的学禅绝不仅仅是参禅,念几句弥陀,它更在于参悟禅宗道理,在于以慈悲的“行”来实践开悟的“知”。生活中所有事情都是如此,“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是自己在经典中学到,还是由圣人大德告知,都不是真正的懂得,仍然需要通过亲身实践来参悟。

佛法是需要修证的,一个人修证、实践佛法不一定能成佛,但一个不去修证、实践的学佛者则绝不可能获得解脱。星云大师主张人要实践的原因也是在此。

刘勰曾在《文心雕龙》中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练习一千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一千柄剑之后才知道如何识别剑器。要学会一种技艺,不是容易的事;做个鉴赏家,也要多观察实物,纸上谈兵是不行的。读书破万卷与在读书中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如此,学习才能多有所获。

盏茶铭心

许多人“修炼不精进,入冥才知悔”,只有在生活实践中自悟自证,才能获得禅旨的真谛;只有在生活实践中反复验证,才能真正修成正果。世间的事正如玄奘法师的一句名言所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那些只知道一味空想、与现实脱节的不思进取之人,是永远无法理解人生真谛的。

道源法师茶语:美器在于雕琢

道源法师说:“不拒绝生命的雕琢,才能有所作为。”正如古谚所云,自古英雄多磨难。

深山里有两块石头,第一块石头对第二块石头说:“去经历一下路途的艰险坎坷和世事的磕磕碰碰吧,能够搏一搏,不枉来此世一遭。”

“不,何苦呢,”第二块石头嗤之以鼻,“安坐高处一览众山小,周围花团锦簇,谁会那么愚蠢地选择磨难,再说,那路途的艰险磨难会让我粉身碎骨的!”

于是,第一块石头随山溪滚涌而下,历尽了风雨和大自然的磨难,它依然义无反顾、执著地在自己的路途上奔波。第二块石头讥讽地笑了,它在高山上享受着安逸和幸福,享受着周围花草簇拥的畅意抒怀,享受着盘古开天辟地时留下的那些美好的景观。

许多年以后,饱经风霜、历尽尘世之千锤百炼的第一块石头和它的家族已经成了世间的珍品、石艺的奇葩,被千万人赞美称颂。第二块石头知道后,有些后悔当初,现在它想投入到世间风尘的洗礼中,然后像第一块石头那样拥有成功和高贵,可一想到要经历那么多的坎坷和磨难,甚至疮痍满目、伤痕累累,还有粉身碎骨的危险,便又退缩了。

一天,人们为了更好地保存那石艺的奇葩,准备为它修建一座气势雄伟的博物馆,建造材料全部用石头。于是,他们来到高山上,把第二块石头打碎,给第一块石头盖起了房子。

痛苦并非坏事,除非痛苦征服了我们。困难与折磨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

《诗经》里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南怀瑾先生解释,切、磋、琢、磨是做玉石的方法,人做学问要像玉一样切磋琢磨,人生更得像雕刻一样,用后天的努力不断雕琢自己。南怀瑾先生说,一个人生下来,要接受教育,要慢慢体会人生,就学问进一步,工夫就越细,越到后来,学问就越难。

慢慢磨炼自己的心性,慢慢体味人生的味道,慢慢雕琢粗糙的自我。如果你仔细切磋琢磨自己的人生,会发现顽石中隐藏的是连你自己都不曾察觉的美玉。如果你自己不精雕细琢,安于粗陋的人生,那么终将平庸一世。

盏茶铭心

人不经过反复磨炼,就会永远停留在原始的状态,无论在怎样的环境里都要精心琢磨,否则就不可能改变自己的人生,创造自己的价值。“一苦一乐相磨炼,炼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一疑一信相参勘,勘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

证严法师茶语:唱高调不如做实事

证严法师说:“有愿放在心里,没有身体力行,正如耕田不播种,皆是空过因缘。”证严法师认为,一个人如果只懂得在心中“发愿”,而不懂得将自己的愿望付诸实践,那就好比是耕耘一块田地时不撒播种子,都是一种空想,而空想是注定得不到收获的。

有一个落魄的青年人,每隔两三天就到教堂祈祷,而他的祷告词几乎每次都相同。

第一次,他来到教堂跪在圣坛前,虔诚地低语:“上帝啊,请念在我多年敬畏您的分上,让我中一次彩票吧!”

几天后,他垂头丧气地回到教堂,同样跪着祈祷:“上帝啊,为何不让我中彩票呢?请您让我中一一次彩票吧!”

又过了几天,他再次去教堂,同样重复他的祈祷。如此周而复始,不间断地祈求着,直到最后一次,他跪着说:“我的上帝,为何您听不到我的祈求?让我中次彩票吧!只要一次就够了……”

就在这时,圣坛上突然发出了一个洪亮的声音:“我一直在垂听你的祷告,可是,最起码你也应该先去买一张彩票啊!”

就算是祈祷上帝让你中奖,你也得先买张彩票才行!正如有句话说得好:“一百次心动不如一次行动!”因为行动是一个人敢于改变自我、拯救自我的标志,是一个人能力的证明。光心想、光会说,都是虚的,通向胜利之路要务实,不要坐而论道。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同一位爱讲空话的青年有一段有趣而深刻的谈话。那位爱说空话、不肯用功的青年,整天缠着爱因斯坦,要他说出什么是成功的秘诀。爱因斯坦给他写下了这样一个公式:A=X+Y+Z。爱因斯坦解释说:“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

“Z代表什么呢?”那位青年人迫不及待地问。

“代表少说空话!”爱因斯坦回答说。

空话、漂亮话谁都会说,但真正重要的是去行动、去实干。一个人是否具有实干精神,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做事态度、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一个实干的人往往能赢得他人的敬佩,获得人心。

一张地图,无论它绘制得多么详细,比例尺多么精密,也不能让它的主人在地面上移动一寸。一本食谱,无论它写入多少山珍海味的制法,它也解决不了任何人的饥饿问题,还不如几口粗茶淡饭来得实在。

弘一大师曾劝诫佛家弟子说:“我盼望诸位,也当以佛为模范,凡事自己动手去做,不可依赖别人。”弘一大师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宗师,不仅因为他在佛法上有很深的造诣,更多的还在于他并不是一味对佛法谈玄说妙,而是确确实实地为弘扬佛法做了很多实际的工作。

盏茶铭心

言出必行,不高谈阔论,是一个人进行道德品质修养的重要内容。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实际事,应成为我们生活的准则,正如一句谚语:“如果空喊能造出一所房子,驴子也能修一条街了。”这对于那些只知道夸夸其谈而不干实事的人是一个莫大的讽刺。要想远离烦恼和苦痛,寻获欢乐,那就从此刻开始抛却你的幻想,脚踏实地,一步步为理想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