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佛陀的下午茶:佛经中的人生絮语
48734400000008

第8章 多情:禅树亦开有情花

广钦和尚茶语:生为人子,誓报亲恩

佛家讲究慈悲,其基础在于孝道。父母将我们带到这个世上,赋予我们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此身。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给的关怀和教育更是恩重如山,父母的恩德可谓殒命亦不足为报。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时,曾为比丘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过去,在印度波罗奈国有一个陋习:当父母年老时,就将他们活埋,以节省食粮来养活子孙。时间一久,竟成了这个国家的法律规定。

波罗奈国中有一位长者,他的儿子十分孝顺,因此,对国内有这样一条法律实在不能认同,总希望有一天能够改正它。

岁月不饶人,长者逐渐老了,儿子为了孝顺父亲,便偷偷在地下建了一座密室,将父亲藏在里面,每天以上好的饮食供养父亲。他这份孝心感动了天神,天神现身前来协助。天神手中拿了一卷纸,来到波罗奈国王的面前,对国王说:“这张纸上有四个问题,如果七日内能够解答出来,我就拥护你和你的国家,如果答不出来,我就把你的头劈成七块!”说完,天神就立刻消失了。国王紧急召集群臣共同商议,然而,大家望着纸上的四个难题,绞尽脑汁却还是束手无策,期限一天天逼近,国王急如热锅上的蚂蚁。于是,他将问题昭告天下,说解答出问题的人,能得到最大的奖励:“不论什么要求,国王都答应他。”

天神给国王出的难题是:什么是最大的财富?什么是最大的快乐?什么是第一美味?什么最长寿?”

长者之子见到这四个问题,立即跑回家询问密室中的父亲,长者一一给出了圆满的答案:“信用是最大的财富。”“修行正法是最大的快乐。”“诚实是第一美味。”“法身慧命最为长寿。”

长者之子向国王禀告这些解答,于是国王顺利通过了天神的考验,国王高兴极了,便问长者之子:“这些答案是你自己想,还是别人教你的?”长者之子回答:“是我父亲教导的。”国王非常诧异:“你父亲?他不是已经很老了吗?他现在在哪里?”“请大王恕罪,我的父亲确实已经老了,而我违反国法,私自将他藏在家中的密室里。”长者之子接着说:“大王,父母对我们的深恩,如天地一般,十月怀胎,辛苦地抚养我们长大,还要教育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这样才成就了今天的我们。纵使有人能左肩担父、右肩担母,行走一百年,并且无微不至地侍奉、供养,这样做,都还是无法报答父母的深恩啊!大王,我别无所求,只希望大王能废除‘活埋年老父母’这条法律。”

当然,波罗奈王必须遵守诺言,于是答应长者之子的要求。而事实上,国王也深受感动,不仅废除了这条法律,还增加了另一条法律:“凡是不孝顺父母的人,将治以重罪。”

佛陀对比丘们说:“能够孝养、恭敬父母,即是孝养、恭敬一切佛及贤圣,这是非常殊胜可贵的。”佛陀接着说:“当时的长者之子就是我,由于当时能够去除不孝的陋习,更成就孝顺的法律,这份功德福报,也就是今日成佛的根源!”比丘们听了都赞叹不已,纷纷发心效仿。

有首名为《劝孝歌》的古诗:“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直白的语言,却蕴涵着深刻的道理。一个人,不论他生于什么样的家庭,也不论他将来的地位有多大的变化,只要他的父母还健在,那么他就有尽孝道的义务,这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庄子》中曾记载:“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孔子也讲:“父母唯其疾之忧。”而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也是一个大孝子。无论哪一家、一派学说,无不重视孝道,即便佛家称六根清净,但在未削发出家前,也难抛孝道。

古人讲“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一个人对父母家庭有真感情,如出来为天下国家献身,就一定是个有责任感的人。换言之,忠就是孝的延伸,也就扩充了爱父母的心情,爱别人,爱国家,爱天下。“子之爱亲,命也”,儿女爱父母,这是天性,是没有道理可讲的。然而,很多人将父母的爱视作理所当然,不懂得“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直到自己也有了子女,理解了为人父母的苦心,却发现自己想要反哺回报也来不及了。

盏茶铭心

广钦和尚在讲经布道时说:“不能事亲,焉能成佛。”作为子女,我们享受着父母为我们所创造的一切,索取得心安理得。在这个父母之爱与子女之爱的天平上,永远是不平衡的。人要正己,要从回馈父母开始,孝为百德的先行,如果不知爱父母,终究难以成事。

一行禅师禅语:友情如花,馥郁芳香

春秋时期,有一年冬天,寒风呼啸,大雪纷飞。在鸟兽潜踪、人烟稀少的荒原上,有两个互相搀扶的年轻人,正跌跌撞撞、艰难地走着。他们是一对挚友:羊角哀和左伯桃。

当时,各国诸侯为争夺土地,扩大势力范围,连年发动战争,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两个朋友对人民深为同情,决心施展自己的才干,拯救国家和人民。他们听说楚庄王是个贤明的国君,就相约前去投奔。

寒冷、饥饿、长途跋涉,使身体本来就瘦弱的左伯桃病倒了。在这危难时刻,羊角哀对左伯桃说:“我扶你走吧,你放心,我绝不会丢下你不管的。”羊角哀搀扶起左伯桃艰难地走着……

两天过去了,羊角哀筋疲力尽了。他好不容易才把左伯桃扶到一棵大空心树旁,暂避风雪。“角哀,荒原千里,风雪无边,如果我们两个都因冻饿而死,那还不如救活一个。我看,你一个人快走吧,我是实在不行了,别再连累你了。”左伯桃喘着气说,他连站起来的力气也没有了。羊角哀一听,急了:“你怎么说这种话!你放心,我背也要把你背到楚国去!”说着,羊角哀弯下身子就要背左伯桃,但他也没有力气把左伯桃背起来了。左伯桃用微弱的声音说:“角哀,我现在的身体状况肯定到不了楚国,说不定就会死在半路上,你的身体比我好,本领比我强,有希望走出这片荒原,应该你去楚国!我们救国、救民的理想就拜托你了!”两个人真诚相商。最后,左伯桃还是说服了羊角哀。

羊角哀抱着左伯桃放声痛哭,左伯桃催他赶快上路,羊角哀只好怀着极为沉痛的心情诀别了他的朋友,独自上路了。

羊角哀赶到楚国后,受到楚庄王的重用。他连忙带人回到荒原,无奈发现左伯桃已冻死在空心树旁,他埋葬了好友的尸体,痛哭而别。

楚庄王知道这一切后,深为左伯桃的精神所感动,下令奖励了左伯桃的妻儿。

古希腊诗人欧里庇得斯说:“富贵之时自然高朋满座,患难之交才真诚。”确实如此,在我们一无所有最困难的情况下,还能有人关怀我们、信任我们,这是难得的幸福。相反,那些平日不怎么来往,一旦见我们位高权重就上来凑热闹的人,绝不会成为我们的朋友。

诸葛亮有一句名言:“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弃,贯四时而不衰,历坦险而益固。”这句话的意思是,势利之交,是难以长远的。真正的友情,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在你得意时,不给你添彩;在你失意时,绝不会舍弃你,而且能够同甘苦共患难,这样的友情才会越来越牢固。拥有豁达的心态,不仅能做到宠辱不惊,还能做到面对毁誉不动心。

常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虽然这样的境界很少人能够达到,但我们至少可以随时体察一下暂时不得势的人的需要,时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脱离困境,当他们遭遇挫折而沮丧时,我们应该给予鼓励。这样不但维系了友情,而且一旦那位落魄朋友时来运转,当初的那份温情就会显得弥足珍贵,如果日后你需要帮助,定然会得到转势之友的大力相助。

盏茶铭心

一行禅师在《你可以爱》一书中讲到友情,他将友情比做一朵馥郁芳香的花,无时无刻不润泽着周围的人。每个人都希望结交朋友,所谓“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多结交益友,对自己的前途会有很大的帮助。一个人如果傲慢、悭吝、自私,那他很难交到朋友;若待人真心、热诚、主动、亲切,不但热心为人服务,而且脸上多一些笑容,口中多一些赞美,自能赢得友谊。

星云大师茶语:心中有情,到处是赏心悦目的风景

我们与我们周围的事物和自然其实是融于一体的,关怀它们,实际上也是关怀我们的自身。万事万物在自然界原本都享有自由的。因此,常存一颗悯物的心,不仅仅是一种博大的情怀,更是对人生与自然的一种理解和顿悟。

其实悯物和悯人是一样的,都是以一颗博爱友善的心去面对和看待对方。下面的故事便是从悯人中得到最大善报的实例:

20世纪30年代,当战争从欧洲横扫世界时,曾经有一位犹太传教士,因为一个微笑,改变了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这位传教士居住在一个僻静的乡村里,每天清晨,他都会到乡间的小路上散散步。他是一个非常开朗的人,虽然当地的居民对传教士、对犹太人十分冷漠,但是无论见到什么人,他都会热情地打个招呼,说声“嗨,早安”,同时报以真诚的微笑。

在他常常碰到的人中,有一个年轻的农民,名叫米勒。他为人孤僻,很少与别人说话,但无论他的情绪表现得多么冷漠,多么的不耐烦,传教士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热情,每次见到他都会热情地问好。终于有一天,当两个人再次在乡间的小路上遇到时,米勒脱下自己的帽子,微微弯下腰,也向传教士道了一声“早安”。

几年以后,纳粹党上台执政了。

纳粹分子集中了村中所有的人,要将其中的“危险分子”送往集中营。全村人依次从纳粹军官面前走过,然后被分到左右两侧,被分到左侧的人只有死路一条,而被分往右侧的人还有生还的微小希望。

很快,传教士被两名士兵带到了指挥官前面。他绝望地抬起头,与指挥官的目光刹那间相遇了,他习惯性地露出微笑,说道:“早安,米勒先生。”

此时的米勒已经成为纳粹军队的高级指挥官,他的表情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低声回应道:“早安”。

最后,传教士以及他的家人都被分到了右侧的队伍。

某些时候,一个善意的举动,就可以改变人的命运。热情的问候,温馨的笑容,不知不觉间,就已经将善意的种子埋在了他人的心田。

不要低估了一句话、一个微笑的作用,它很可能成为开启幸福之门的一把钥匙,成为走上柳暗花明之境的一盏明灯。

心中有真情、存善念,让花般微笑绽放在脸上,让善良和多情的光芒植根于人的心灵中,如此,便能让我们告别冬日的寒夜,迎来春天的暖阳。

盏茶铭心

星云大师说:“利心看世,则全世为利;情心看世,则全世有情。”造物无言却有情,在觉悟的有情众生里,世界到处都充满了赏心悦目的风景。而作为芸芸众生之一员,我们也应以一颗有情心去悯怀世间万物,并洞见生活中的美。

真如禅师茶语:真诚是维系友谊的坚固桥梁

对朋友不能付出真诚的人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友谊,他们将是终生可怜的孤独者。

黄牛看见狐狸在树下呜呜地哭,就问他为什么悲伤。

狐狸抹了一把眼泪,说:“人家都有三朋四友,唯独我孤零零的,我心里难受……”

黄牛问:“花猫不是你的朋友吗?”

狐狸叹口气,说:“花猫与我交友一载,没请我吃过一次饭,这算什么朋友?我早跟他散伙了。”

黄牛问:“山羊不是你的朋友吗?”

狐狸摇摇头,说:“山羊与我结拜半年,从未给过我一分钱的好处,这还叫什么朋友?我早跟他断绝往来了。”

黄牛长叹了一声,问:“听说你曾经跟大黑猪的关系还可以?”

狐狸气得直跺脚,说:“我早把他给踢了,你想想,大黑猪能帮我什么忙?当初我根本就不该认识那个蠢家伙。”

黄牛轻蔑地一笑,调侃道:“狐狸先生,我送你一样东西吧。”

狐狸眼睛一亮,心想这下总算可以讨到便宜了,立马止住哭,问道:“什么东西?”

黄牛扭过头,扔下一句“贪鬼”,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孤零零的狐狸可怜吗?一点都不可怜,今天这种局面完全是他自己造成的。他交朋友是为了占人家的便宜,所以大伙都不愿和他做朋友。交朋友不能总想占别人的便宜。如果只想吃别人的,要别人的,没有好处就跟人家断绝关系,自己必定会变成孤家寡人。

交朋友要真诚,不能只想着从朋友那里获得什么,更重要的是为朋友付出。对朋友好,以真心换真心,这样你才会取得朋友的信赖和帮助,你的朋友也就会越来越多,这才是真正的交友之道。

人生在世也就几十年,我们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没有做,不要把太多的时间花在钩心斗角上。在这个世界上,每件事情都有正反两面,有付出自然有索取,有真诚必然有虚伪。意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完整地看待友谊,更全面地看待世界,因而不会为没有回报而耿耿于怀。

做一个永远真诚的人,只有自己真心付出才能得到真正的朋友。

盏茶铭心

真如禅师一生真诚待人,且告诫弟子与人交往首先要对他人真诚。所谓“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图谋有所收获的付出已不再纯洁,它把友谊变成了交易。懂得付出的人是真正拥有财富的人,只要他能帮助朋友,只要还有朋友需要他的帮助,那么,他就是一个真正富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