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将任务落实到底
48741700000023

第23章 视任务为使命,用行动去落实(5)

一段秘书的做法:发通知——用电子邮件或在黑板上发个会议通知,然后准备相关会议用品,并参加会议。

二段秘书的做法:抓落实——发通知之后,再打一通电话与参会的人确认,确保每个人都被及时通知到。

三段秘书的做法:重检查——发通知,落实到人后,第二天在会前30分钟提醒与会者参会,确定有没有变动,对临时有急事不能参加会议的人,立即汇报给总经理,保证总经理在会前知悉缺席情况,也给总经理确定缺席的人是否必须参加会议留下时间。

四段秘书的做法:勤准备——发通知,落实到人,会前通知后,去测试可能用到的投影、电脑等工具是否工作正常,并在会议室门上贴上小条:此会议室明天几点到几点有会议。

五段秘书的做法:细准备——发通知,落实到人,会前通知,也测试了设备,还要先了解这个会议的性质是什么,总裁的议题是什么。然后给与会者发去与这个议题相关的资料,供他们参考(领导通常都是很健忘的,否则就不会经常对过去一些决定了的事,或者记不清的事争吵)。

六段秘书的做法:做记录——发通知,落实到人,会前通知,测试了设备,也提供了相关会议资料,还要在会议过程中详细做好会议记录(在得到允许的情况下,做一个录音备份)。

七段秘书的做法:发记录——会后整理好会议记录(录音)给总经理,然后请示总经理是否发给参加会议的人员,或者其他人员。

八段秘书的做法:定责任——将会议上确定的各项任务,一对一地落实到相关责任人,然后经当事人确认后,形成书面备忘录,交给总经理与当事人一人一份,并定期跟踪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时汇报总经理。

九段秘书的做法:做流程——把上述过程做成标准化的“会议”流程,让任何一个秘书都可以根据这个流程,把会议服务的结果做到九段,形成不依赖于任何人的会议服务体系!

从以上九个不同段位的秘书的做法中我们可以看出,执行并不是只有一个结果,不同执行力的人给出的结果也不同。但无疑九段秘书给出的结果才是最具执行力的体现。

所以,我们在做工作时不能将目光只停留在“完成任务”上,我们应该看得更长远一些,将执行的着眼点放在“结果”上,而且,最好是一个能够创造价值的好结果。

树立结果意识:有结果才叫落实

执行要的是结果,而不是任务。但是我们往往把任务等同于结果。想想吧,在我们的一天中,会得到多少这样的回答:“我已经按要求的做了”,“我已经照你说的做了”,或者“我已经尽最大的努力了”。但问题是:“结果怎么样了?!”一个公司,是否有立足之地,不是我们做了什么,而是我们做的结果如何。所以,无论多么美好的理由,甚至无论多么完善的行动,都不能抵消错误的结果,或者没有结果。

微软公司认为:资源的配置一切以效率为首位,效率是衡量组织和经理的重要指标,预先设定可评估的目标,抓住重点,确保资源有效利用,以结果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可见,工作有没有落实,关键要看结果,有结果才叫落实。

有位老总曾经苦笑着说,他的公司里来了个新会计,做报表的态度很认真,报表的格式也做得漂漂亮亮、整整齐齐。可惜,报表上的数据与实际发生额相差甚远,不仅老板看了一头雾水,而且连她自己对报表上的原始数据的来源也说不清楚。于是,这张报表就成了实际上的废纸,在公司管理层做决策时起不到一点参考作用。

这就是会计的主要职责没有尽到,虽然从表面上看她兢兢业业,但事实上对公司的发展没有起到任何推动作用。

请记住,企业购买的是结果,也就是劳动的结果,而不是劳动。劳动是不值钱的,只有劳动的结果才值钱。也就是说,功劳是价值,苦劳却不是价值。

为什么企业要这样?因为只有每个人提供出有价值的结果,企业才有钱赚,才能够生存。但现在,我们不少员工却把上班当成结果,以为只要上班就可以领工资,这种观念大大地扭曲了员工与企业的关系。

我们是不可以用上班来交换工资的,上班的结果才可以交换工资。这就像睡觉一样,睡觉没有“价值”,睡着才有“价值”,睡觉但睡不着叫什么?叫失眠。失眠不仅没价值,而且还是一种病。

如果我们工作的时候,仅仅是完成任务,而不是追求完成的结果,那么就是在睡觉,却没有睡着,是处于失眠状态。所有管理不善的公司,一定有一部分员工或领导处于这种失眠状态。

公司是员工努力证明自己成绩的战场。无论何时何地,如果你没有做出成绩,你就永远是受别人摆布的棋子,甚至是一枚被弃用的棋子。证明自己的唯一准则就是成绩,而实现成绩的唯一法宝就是对工作负责,对工作的结果负责。

做任何事情,应该以“追求结果”为导向,而不要把目光局限在“完成任务”上。如果要完成任务,那么多半得到的是借口,因为完不成的借口有成千上万,要找借口,那还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如果只要结果,那么多半得到的是方法,方法决定想法,思路成就出路。因为,完成任务不等于有结果;企业利润来源是结果而不是行为;结果是目标,行为是手段;卓越的组织通常是一个执行力强的团队,执行永远只有一个主题:要结果,而不要完成任务。

锁定目标才能锁定结果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居然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另一棵大树。兔子在树上,仓皇中没有站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猎狗,最后,兔子终于逃脱了。

故事讲完后,老师问:“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吗?”我们说:“兔子不会爬树。”“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还有呢?”老师继续问。直到我们再也找不出问题了,老师才说:“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有提到,土拨鼠哪去了?”

土拨鼠哪去了?因为兔子地突然冒出,让我们的思路在不知不觉中偏了方向,土拨鼠竟在我们头脑中自然消失。同样的道理,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也会被途中的细枝末节和一些毫无意义的琐事分散了精力,扰乱了视线,以致中途停顿下来,或是走上岔路,而放弃了自己原先追求的目标。

正如作家冯骥才所说,在世事的喧嚣和纷扰中,我们常常忘掉自己的心灵。因此不要忘了时刻提醒自己,土拨鼠哪去了?自己心中的目标哪去了?只有认准人生的方向,锁定目标,才能无往不胜。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管理学故事,故事中说的是一群伐木工人走进一片树林,开始清除矮灌木。当他们费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清除完一片灌木林,直起腰来准备享受一下完成了一项艰苦工作后的乐趣时,却猛然发现,不是这片树林,而是旁边那片树林才是需要他们去清除的!有多少人在工作中,就如同这些砍伐矮灌木的工人,常常只是埋头砍伐矮灌木,甚至没有意识到要砍的并非是自己需要砍伐的那片树林。

这种看似忙忙碌碌、最后却发现与自己的目标背道而驰的情况是非常令人沮丧的,这也是许多效率低下,工作起来不出成果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在错误的方向上的忙碌最不值得。这就好比堂吉珂德想做骑士却与风车作战一样,徒劳无功。

在很多人的工作中,也许都有过工作越忙越乱,解决了旧问题,又产生了新故障,在一团忙乱中造成了新的工作错误之类的经历。结果是,轻则自己不得不手忙脚乱地改错,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重则返工检讨,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或形象损失。

在目标——执行——结果这一企业基本流程中,目标的制定是企业高层在战略层面的工作,而企业在一年365天里的常态,则是全体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企业目标奋发努力、认真执行的过程。从领导到基层每位员工,他们无时无刻不是处在一种“执行过程”中,他们在执行中体现出的态度、能力、速度、理念、品质、应变等因素的优劣,都将成为企业命运真正的决定性力量。

姜汝祥在《请给我结果》一书中解释道:“既然锁定了目标,锁定了结果,那么我们对于结果,就不是要,而是一定要。在结果面前,你需要一个‘一定要实现’的决心!”

三星公司开发笔记本电脑要比索尼公司晚得多,但是现在三星的新产品活力十足,新品不断,而索尼的新产品却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当年,索尼的笔记本电脑因为设计精巧而在市场上很畅销。三星公司为了与索尼公司的经典产品一比高下,决心开发出比索尼Vaio更轻更薄的新款笔记本电脑。

于是,三星高层要求研发人员按照比索尼公司同类产品“至少薄1厘米”的高标准来研发新产品。尽管,这在当时看来,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三星的研发人员经过8次反反复复的实验与提高,还是实现了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目标。

当时主攻技术创新的陈大济(2003年3月被任命为韩国信息通信部部长),带领研发团队接手了这项艰巨的任务。当初,也正是全球经济不景气,其他企业纷纷缩减研发经费之际,陈大济和研发人员勇敢地承担起责任,并没有因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放弃努力。

因为他们知道,如果研发不出比索尼产品“至少薄1厘米”的产品,三星笔记本电脑就超越不过索尼,就没有索尼强大!本着对结果负责,对公司的责任感,使三星的研发人员不断克服技术难题,成功地实现了在别人看来不可能实现的结果。

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公司戴尔看到三星的这些产品后大吃一惊,赶紧派人到三星采购。为此,三星顺利地从戴尔手中得到了160亿美元的采购合约,使三星一下成为全球最大的高端笔记本企业之一。

任何企业购买的都是结果,也就是忙碌的结果,而不是忙碌。忙碌是不值钱的,只有忙出的结果才值钱。因为完成任务并不等于得到结果,我们要永远看重结果这个“目标”,而不是忙着完成任务这个“程序”。因为锁定目标,才能最终锁定结果。

自动自发:高效、及时、准确地完成任务

自发:有效执行的保障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各个员工的价值观可以各不相同,但是必须围绕在一条主流的价值观周围,受其指导与约束,这个主流的价值观,就是价值理念。指导和约束企业与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是每个企业都必备的,否则这个企业就不能运行,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一价值理念是否真正被员工认同,员工是不是自发地执行这个价值观。只有当企业员工自主地按企业价值观执行时,这个企业才能形成有价值的企业文化。

赵晓东从事主板的研发工作已有三年,始终升迁不上去,他常自我解嘲:自己是玻璃瓶里的苍蝇,前途光明,没有出路。赵晓东的技术很好,不管是老机型或是新机型,到他手上就万事OK,可是他恃才傲物,经常与主管领导发生争吵,他让经理特别头疼,因为他是这行业的鬼才,他比主管还专业,许多领域内的新信息,他都知道。可主管领导总觉得他从来都不积极主动工作,觉得他对公司不忠心,一直在考虑是炒掉他还是好好做做他的思想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管理者就要思考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不是因为员工们没有真正地把企业精神贯彻下去。如果是在认同这一环节出了问题,员工们就不会自发地努力工作,而只是每天混日子。这样下去企业早晚会走上绝路,这也是“众酒成水”的原因。

网络上有一个“应聘工业间谍”的笑话,放在这里虽然不是很恰当,但是可以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大家看看“自发”对于执行任务有多重要。

大学毕业生奥莱斯去应聘一个工业间谍的职位。

人事官问了一些常识性的问题,然后递给奥莱斯一个信封,说道:“把这个送到第七层的档案室之后,您就可以回去了,三天之后我们将电话通知您面试的结果。”

出了人事官的房间后,奥莱斯转身溜进卫生间,看看四周没人,便拆开信封,只见里面写道:“你被录用了,马上回人事部报到!”

现在姑且不谈奥莱斯的做法是否符合一般的道德规范,大家只看他的自觉性,作为一个间谍,一定要主动地做某些事情,这种自发地刺探秘密的特质正是间谍所必需的。由此引申到企业中来大家可以得出结论:自发行为才是有效执行的保障。

如果没有员工的认同,就没有员工的自觉行动,嘴上说的与实际做的不相符合。你说你的,我干我的,员工不关心企业的发展与存亡,激发不出员工的工作热情,缺乏前进的动力、创新的能力,很难使企业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阿尔伯特·哈伯德这样描述自动自发:“自动自发就是没有人要求你,强迫你,自觉而且出色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员工一定要明白工作不是为了老板,而是为了自己。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发挥最大能量,自觉投入到工作中,整个企业才能长久地生存和发展,工作不只是为了工资,而是为了整个企业。企业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员工和企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只船在海上航行,船舱里藏着一只老鼠。老鼠偷吃船夫的粮食、咬坏船夫的衣服。船夫恨透了老鼠,想捉住它,把它扔到海里去。鼠有鼠的办法,它使出看家本领,在船底打洞,它要躲到洞里去,还要把船夫的粮食也搬到洞里去。结果可想而知。这只老鼠没有想到,它在船底打洞,不仅毁了船也毁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