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从北到南去畅游
4874300000023

第23章 南方地区(13)

友谊关原名镇南关,在凭祥市,是人们游览花山风景名胜区时必游的景点。友谊关地势险要,关右金鸡山上有镇中、镇南、镇北三座炮台,关左有伏波山炮台,关后有白云山炮台、青山炮台、凤尾山炮台。众炮台连环对峙,紧锁关口,守卫着南国咽喉之道。清光绪十一年间(1885年),中国军民同仇敌忾,在此浴血奋战,歼灭法军千余人,法军统帅尼格黑受重伤毙命,法政府内阁因此倒台,这就是着名的镇南关大捷。

花山风景名胜区的岩溶景观极为丰富,有峰林谷地、岩溶盆地、岩溶平原、峰丛洼地、岩溶丘陵等;有岩溶河岸、溶丘、石林与孤峰;有岩溶花石、河湖礁溶石、石芽等;当然,还有各种岩溶洞穴。

三亚海滨

三亚海滨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海南省三亚市,面积212平方千米。由天涯海角、大小洞天、落笔洞、海棠湾、亚龙湾、榆林湾等景区组成。独具特色的热带景观和曲折多变的海岸线构成了典型的热带海滨风光。海滩浴场分布广、规模大、沙细潮平、海水清澈、风景绮丽。

天涯海角位于三亚市以西24千米的天涯镇。这里南临大海,北倚青山。

海上帆影点点,岸边椰林雪浪,如诗如画,景色迷人。那刻有“天涯”“海角”

“南天一柱”的巨石,雄峙海滩之上,甚为壮观。天涯海角不是地理位置的写照,却是历史悲剧的真实记录。古时候,这里交通闭塞,人迹罕至,与世隔绝,既是险关要隘,又为封建王朝流放“叛民”“逆臣”之地。因被流放之人绝少生还,到了这里便生“世界之尽头”的感叹,故此得名。天涯海角游览区建有观海亭、海滨浴场及近1000米的海滨大道。

鹿回头是该风景区内的一座天然公园。位于三亚市南5千米,岭高275米。在这礁石遍布的海滩上,有一座山岭拔地而起,山形貌似一只金鹿,这就是黎族民间传说的鹿回头。相传古时,五指山上有一位黎族青年猎手,持弓搭箭追杀一只金鹿,到海边时,金鹿无路可走,面临万顷碧波,猛一回首,化为一位美丽的黎族姑娘,两人结下百年之好,现在已成为游人必登之处。登上山巅,日观群山大海,夜赏万家灯火。

大小洞天怪石嶙峋,岩洞幽深曲折,海岸花岗岩体海蚀地貌,景观奇特,过去不大为人所知,现已建设好游览步道,游人日增,别有一番情趣。岸边山腰塑有鉴真和尚东渡群雕,气势不凡。

落笔洞是一石灰岩溶洞,洞口高阔有3米多。洞内顶部石壁,一石悬垂如笔头,笔尖终年滴水不断,地上一平面石块,承接笔端滴水,状如端砚,有仙洞神笔之称,故得此名。

192大东海在鹿回头公园的南边,一个半月形海湾,海水清澈见底,海沙洁白如银,是优良的海滨浴场。这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岸边遍布茂密翠绿的热带植物,同蔚蓝的大海相映生辉。

亚龙湾也叫“牙龙湾”,在三亚市东郊20多千米处的海坡村附近。这里是我国南方最大、条件最优越、风景最美的热带海滨,拥有阳光、海水、沙滩、山岭四大优势,被建成国际性避寒、冬泳、度假、疗养、观光旅游中心。

亚龙湾依山面海,坐北朝南,呈东西向,海湾口宽约8千米,湾内共有大小5个岛屿,海湾凹深约6千米,湾内海面面积约50平方千米,海水清澈见底,沙滩洁白细软,一般宽度可达50米左右。湾内海岸线总长约20千米,被礁石分隔成几段,其沙滩最长的一处岸段达7千米左右,呈东西向延伸。亚龙湾每年有300天以上的日照,全年平均温度在22益以上,湾内波平浪静,海水清澈见底,海底平坦,无石头矿物质。湾内深处海底珊瑚礁、热带鱼、贝类等构成极富梦幻色彩的水底世界。

东山岭

东山岭风景名胜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海南省万宁市,方圆10千米。

东山岭位于万宁城东3千米处,海拔184米,三峰耸翠,形如笔架,又名笔架山。岭上风景雄奇,怪石嶙峋,雄峙南天,奇岩异洞,濒临碧海,有大小胜景百余处,被誉为“海南第一山”,引来无数文人墨客,留下遍山墨迹,石刻如林。人文天景,相映成趣,佛寺尼庵,对峙相彰。历代香烟缭绕,游人如织,素有“仙山佛国”之称。

东山岭林木茂盛,泉水淙淙,四季花香,尤以天然石景取胜。整座东山岭就像一块大石头,南北舒展。岭上近百处石景,处处神奇,石石灵动,洞洞莫测,各有神奇的由来故事。就连东山岭宾馆的花坛、花径,也是用质地坚实、颜色灰白的天然花岗岩蛋形石围砌,别具一格。

岭上有一奇石,好像“南天一柱”,但比“天涯海角”的“南天一柱”还要高大、雄伟、苍劲。山后一块直径两三米的石头,人站在其上,石头会微微动,人们就叫它“头石”。岭上“一线天”胜景之处,有一块凌空虚设、欲坠的巨大顽石,高10多米,有上百吨重,这就是电视连续剧《红楼梦》

片头中出现的“飞来石”。

东山岭的山体是由花岗岩组成。它在地壳运动向上抬升中,使花岗岩产生许多裂隙,经长期风吹雨洗、海浪拍击破坏,形成各种形状的石块。东山岭胜景,就是由这些奇形异状的石块崩塌堆叠、悬架而成的。着名的“东山八景”

是“七峡巢云”“仙舟系缆”“蓬莱香窟”“海眼流丹”“瑶台望海”“冠盖飞霞”以及“碧海环龙”。

唐宋以来,东山岭留下颇多名胜古迹,有潮音寺、净土寺、真武殿、望海亭、偕乐亭、文宗堂、乡贤祠等。现存的人文景观中最着名的是李纲祠。

阿里山

阿里山国家森林游乐区位于嘉义市东75千米,地地海拔2000米以上,和玉山山脉相玉山国家公园相邻,四周高山环列,气候凉爽,平均气温为10.6益,夏季平均14.3益,冬季平均气温6.4益。阿里山国家森林游乐区西靠嘉南平原,北界云林、南投县,南接高雄、台南县,阿里山国家森林游乐区全部属于国有林班地,总计面积高达1400公顷。

阿里山区的林相丰富,从亚热带的阔叶林到寒带的针叶林都有。800米以下丘陵为热带林相,主要由相思树、构树构成。

樟树、枫树、楠树和壳斗科植为为主的暖带林林相。1800~3000米左右的林相为温带林,红桧、台湾扁柏、台湾杉、铁杉及华山松称为阿里山五木在此大量生长,阿里山的千年桧木群是目前台湾最密集的巨木群。3000~3500米主要是台湾冷杉,呈现寒带林的林相。

多样的林相造就了多种动物栖息的生态,在鸟类方面,有栗背林鸲、酒红195朱雀、鳞胸鹪鹩等中高海拔鸟群。还有台湾猕猴、赤腹松鼠、山羌、山猪等动物。阿里山曾是台湾重要的林场,如今则是驰名中外的森林游乐区;此地地势高亢,空气清爽宜人,夏季气温较平地低,故素以避暑胜地闻名。

1899年2月,嘉义办务署石田常平氏依山胞传闻,查访发现阿里山桧木原始森林。

1963年,为保护天然资源,林务局将阿里山和玉山一带39600余公顷的“国有”林地,编为“阿里山森林游乐区”并拟定计画逐年编列预算整建及维护。

1975年,台湾省政府将“阿里山风景特定区”更名为“阿里山森林游乐区。

1995年台湾省政府核定“阿里山森林游乐区计划”,面积1400公顷,由林务局嘉义林区管理处负责经营、管理、服务工作。

1999年林务局改隶“农委会”,成为“中央机关”,仍负责阿里山森林游乐区之经营管理、规划建设及游客服务工作,但名称改为“阿里山国家森林游乐区”。

2001年7月阿里山国家森林游乐区纳入阿里山“国家”风景特定区。

台湾日月潭

传说中曹族有一对非常恩爱勤劳的夫妻,叫做大尖哥和水社姐,这对人人称羡的夫妻平日以种植玉米为生。这天,他们如同往日顶着大太阳在田里劳作,忽然间,地动山,紧接着天地一片黑暗。所有的人都叫了起来:“怎么了,太阳怎么不见了?”大家等了又等,仍不见太阳的踪影,人们的心慢慢地笼罩在恐惧的气氛中。

直到晚上月亮出来后,人们才趁着月色,赶紧完成白天未完成的工作,然而,不幸的事再次发生了,一阵天地动后,月亮也不见了。

大尖哥和他妻子背着简单的食物,拿着火把,翻山越岭寻找太阳和月亮。

经过一连数天的长途跋涉后,终于在一个大水潭发现了月亮和太阳,可是走近一看,竟然是两条五彩巨龙正在水中把玩着月亮及太阳。大尖哥和水社姐愣住了,不知如何制服这两条巨龙以夺回太阳及月亮。

正在发愁时,一位被巨龙抓来做杂事的老爷爷告诉了他们一个方法,那就是在阿里山上藏有金剪刀和金斧头各一把,唯有找出这两件宝物才能制服巨龙,可是要找出宝物却不是件容易事。

夫妻俩带着铲子奋不顾身地直奔阿里山,一寸一寸地朝地底下挖去,终于找到了两件宝物。夫妻俩带宝物回到潭边。将宝物朝水潭中丢去,只见金剪刀以极快的速度冲向巨龙的腹部,致使巨龙肚破肠流,发出痛苦的哀嚎声。紧接着,金斧头也疯狂地朝巨龙的头上一劈,霎时,巨龙脑浆四溅、血流如注,两条巨龙惨死在潭中。

正当夫妻俩苦想着要如何将太阳及月亮送回天上时,老爷爷再次出现了,除了恭喜他们除掉大害,并告诉他们只要将巨龙的眼睛吃下,便可增长身高,把月亮、太阳放回天上去。于是大尖哥立即跳入潭中挖下巨龙的双眼,夫妻俩各服一颗眼睛,瞬间,两人成了巨人,便将月亮和太阳往上抛去,经过好几次抛掷后,终于让太阳及月亮又回到天空,而大地也恢复了正常。

从此,太阳和月亮曾掉落下的水潭便被称为“日月潭”。而守护在旁的大尖山和水社山就是他们夫妻的化身。直至今日,曹族每年都会在潭边举行“托球舞”,以感念他们的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