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最具魅力的名城古镇
4875100000021

第21章 魅力名城古镇——美洲篇(2)

在墨西哥城革命大街的街心广场上,屹立着一座高耸入云的墨西哥独立纪念碑。它是1910年9月16日,为纪念墨西哥独立100周年而建造的。碑身呈圆柱形,底座为正方形。圆柱高36米,顶部兀立着一尊展翅欲飞的胜利女神镀金铜像。女神手擎桂冠,神态祥和。基座四角塑着象征和平、战争、法律和正义的十尊神像。在女神脚下伫立着莫雷洛斯、格雷罗、米纳和布拉沃四位为争取墨西哥独立而献身的民族英雄的塑像,中间的雕像是“墨西哥独立之父冶伊达尔戈。这位叱咤风云的神父,手持绘有瓜达卢佩神像的起义军旗,是墨西哥独立革命伟大历史场面的一个缩影。纪念碑入口处设有灵堂,安葬着几位墨西哥民族英雄。

巴拿马城——蝴蝶之国

巴拿马首都巴拿马城,濒临巴拿马湾,背靠安康山谷,巴拿马运河从城市边缘缓缓流过,是一座临海靠山、风景如画的海口城市。登上城市西郊的安康山放眼四望,近处那些古香古色的教堂、城堡与式样新颖的现代建筑交错相间,绿树掩映,花草簇拥,条条街道笔直宽阔,整个城市显得整整齐齐,壮丽典雅,赏心悦目。远处巴拿马运河上的船只,进进出出,机声隆隆,汽笛清脆;辽阔的巴拿马湾波光粼粼,无边无际,令人心醉,犹如一幅自然画卷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每当夜幕降临,港口上的那些等待通过运河的船只,依次而泊,灯火通明,倒影摇曳,绵延数千米,酷似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搬到了美洲大陆上。

巴拿马城原是印第安人的一个渔村,现分为古城、旧城和新城三部分,人口83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著名城市。1513年,航海家巴博亚从大西洋登上美洲中部大陆,当他在一座山上察看地势时,忽然在望远镜里看见了太平洋,马上意识到这块地方在地理上具有重要意义,便星夜兼程,来到太平洋畔,选择一个渔村作为立足之地,陆续修建了一些房屋,并且沿用当地印第安人的称呼,把这个地方叫做“巴拿马冶,意思为“渔村冶,这便是巴拿马城的前身。

1519年,西班牙王朝派达维拉来到这里任总督,他到任后,便大兴土木,将渔村扩建成城镇,宫殿、监狱、公园、商店、医院相继出现,巴拿马城从此正式宣告诞生。在随后的一段岁月里,巴拿马城成为西班牙殖民者奴役美洲印第安人的基地和从事宗教活动的中心,也是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搜刮财富、贩卖黑奴的集散地。西班牙殖民者将从四面八方掠来的大量金银珠宝集中在城里,然后转运到西班牙本土。巴拿马城的大量财富,也自然引起了海盗的垂涎。1671年,英国海盗摩尔根用武力攻入巴拿马城,洗劫一空后,纵火将整个城市烧为废墟。1673年,在古城废址以西约8千米处重建巴拿马城,1903年被定为巴拿马共和国的首都。今天,巴拿马城的面积已扩展到100多平方千米,是巴拿马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从总体上来说,巴拿马城可分为老区和新区两部分。老区街道狭窄,迄今保留着一些西班牙古堡和带露台的房屋。中心的独立广场四周有双塔高耸的天主教堂、主教宫、中央旅馆、国家邮电总局等。老区是主要的商业区。新区是沿着老区发展起来的,街道整齐,马路宽阔,拥有大片大片的近代楼房、现代化高楼大厦以及新式花园宅院,著名的建筑有国家立法大厦、圣弗朗西斯科教堂、国民剧院、人类学博物馆、民族博物馆、运河博物馆、玻利瓦尔研究所等。

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首都相比较,巴拿马城是一座以商业和服务业为主的城市。

由于市区工业不多,不存在令人头痛的环境污染问题,城市上空总是蔚蓝一片,碧空万里。特别是每逢阵雨过后,雨水冲洗过的街道、房屋清新爽目,别有一番情调。巴拿马城濒临的巴拿马湾也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巴拿马湾是太平洋在巴拿马中央地峡以南、阿苏埃罗半岛以东的一个海湾,东西最宽处185千米,南北长161千米。

海岸被割成若干小海湾,东有圣米格尔湾,西是帕里塔湾,北为巴拿马海湾。巴拿马海湾水域平静,岛屿密布,岸畔林木繁茂,花草争艳,环境幽雅。

巴拿马城的繁荣昌盛是同巴拿马运河联系在一起的。巴拿马运河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一条重要水上通道,它使两大洋之间的航程缩短了1万多千米,运河于1914年竣工,沿航道中心线向两侧伸延16郾9千米的地带为巴拿马运河区。

巴拿马运河区的贸易在巴拿马城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巴拿马城的金融业之发达是举世闻名的。在巴拿马城大街上,银行一家挨着一家,仅大户银行就有120多家,而其中近百家是外国银行分行。

萨尔瓦多——自由之城

萨尔瓦多是巴西的文化发源地,为巴西最早的首都。葡萄牙人第一次踏足巴西就是在巴伊亚,即现今萨尔瓦多附近,后来葡萄牙人建城于萨尔瓦多,开始了巴西殖民时代。

萨尔瓦多是巴西东北部的港口城市,位于大西洋的桑托斯海湾东岸。萨尔瓦多于1549年建城,是葡萄牙殖民者在巴西建造的第一座城市。直到1763年,这里一直是葡萄牙在巴西的殖民地首都。

萨尔瓦多保留着浓厚的巴伊亚文化,拥有葡萄牙天主教的教堂及建筑艺术,还有西非黑奴所留下来的非洲文化和土著色彩,再加上当地拥有迷人的沙滩,椰林处处,多年以来这里都是巴西人向往的度假胜地。

古城分上城和下城,上城位于半岛的小山上,下城面临海湾。上城高达80米的峭壁成为抵御来自海上攻击的天然屏障。真正意义上的古城区在上城佩罗尼奥区及其广场周围,这里的许多建筑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城市的建筑风格,街道都是石板铺成的,附近还聚居了不少非洲巴伊亚人。上城古色古香,拥有许多小广场和巴洛克式建筑群。街道密集、狭窄,路面用黑色和白色的石183子铺砌成各式图案花纹。

而下城主要是后期兴建的,位于港口附近的莫德罗市场,曾经是贩卖奴隶的地方,如今是繁华热闹的手工艺品市场。当地最吸引游客的算是这座大型手工艺市场,全部售卖地道的巴伊亚蕾丝服装及手织工艺品,极受游客欢迎。

萨尔瓦多城内有160多座教堂,是拉美地区教堂最多的城市,以哥特式及巴洛克式建筑风格为主。最古老的马特里斯·圣母康塞桑教堂,建于1549年。

最华丽的是圣弗朗西斯科教堂,穹顶、墙柱、圣像和雕塑共使用了300千克黄金和80千克白银。17世纪建造的瓦西利亚教堂是巴西最大的教堂,全教堂采用葡萄牙进口的石块建成,内部雕刻精美。

坐落在海边的乌宁古堡,在殖民统治时期是贩卖非洲黑奴的中心。当年,葡萄牙殖民者的商船不断把安哥拉、莫桑比克和非洲其他地区的黑人贩卖到巴西,在这座古堡登陆。经过几百年的融合,萨尔瓦多大部分居民为混血人种。

著名的巴西饭菜是由黑人家乡菜发展而成的,非洲传统音乐、舞蹈、艺术、食品和生活习惯都可以在萨尔瓦多地区听得到和看得到。狂欢节跳的桑巴舞也是黑人带来的,该城还以狂欢节闻名于世。

同时,萨尔瓦多拥有巴西最动人、最美丽的沙滩,比起里约热内卢的沙滩更加宁静优美。游人或畅游在大西洋的海水中,或漫步在椰林树影下,还可以欣赏海龟生蛋,体验巴伊亚—萨尔瓦多的迷人海岸区。

哈瓦那——月色沉醉在梦的荒芜

哈瓦那是古巴共和国的首都和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城市和著名良港。它位于古巴的西北部海岸,扼佛罗里达海峡西南口,与美国的佛罗里半岛隔海相望,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哈瓦那地处热带,气候温和,四季宜人,有“加勒比海的明珠冶之称。同时,哈瓦那是一座拥有400多年历史的城市,哈瓦那旧城区及其防御工事198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哈瓦那正式建城是在1519年。1429年,哥伦布发现了古巴岛。1514年,西班牙殖民军首领拜菲洛·德纳瓦伊斯在现今哈瓦那的西南部沿海哈瓦瓜内克斯的领土上建立了古巴的第二座城市——哈瓦那镇。但是,哈瓦那镇是一片沼泽地,终年气候炎热潮湿,蚊子肆虐,疾病蔓延,很不适宜人们生活。1517年,哈瓦那镇搬迁到北部沿海阿尔门达雷斯河畔。后来,在东边发现了今天的哈瓦那小海湾,于是就迁移至小海湾西岸。1519年11月16日,哈瓦那确立永久性城址,正式在这里建城。

“哈瓦那冶一词来自当地原始土著居民的语言,一说是“大草原冶或“大牧场冶;也有说是“小海港冶或“停泊处冶;但是更为普遍的说法是:它源自古代印第安民族西博内部落一位酋长的名字,他叫哈瓦内克斯。1519年11月16日,哈瓦那确立永久性城址,西班牙牧师带领将军、士兵和当地土著印第安人在现今哈瓦那老城武器广场北侧的一棵木棉树下进行哈瓦那的第一个天主教弥撒。那里至今还有一座1828年建造的神龛以作为建城永久纪念。

哈瓦那因其是海港城市和坐落在南北美洲之间,因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很快变成了西班牙的一个重要战略据点,成为欧洲“旧世界冶和美洲“新世界冶之间通商和航运的中转站和必经之地。1561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下令,为避免海盗和其他列强的侵扰和袭击,往来于西班牙和美洲领地的船只组队航行,要有护航,哈瓦那由此成为往返船队的集结地。集结时间少则三四个月,多则一年,其间水手、士兵和旅行者们就生活在港口岸边,于是城市以及港口的各种设施,如船舶修造工厂、商行、教堂、赌场、剧院、咖啡馆等就在哈瓦那小海岸西岸应运而生,并逐渐扩展、形成一个熙熙攘攘、颇具规模的海港城市。令人感慨的是,那时的新大陆还处于欧洲殖民者政府的初期。

1607年,哈瓦那成为当时还属于西班牙殖民地的古巴首都。1756—1763年,英国在七年战争中夺取哈瓦那,实行港口自由贸易,引进大量非洲奴隶。战后,英国和西班牙对换古巴与佛罗里达。哈瓦那又归西班牙管制。1898年,古巴共和国成立,首都定在哈瓦那。

哈瓦那老城的建筑艺术风格源远流长,城区那些传统性的民宅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它的布局整齐和谐,外观古香古色,巴洛克及新古典主义的建筑艺术风格在此具有杰出的代表,而且在哈瓦那市中心的何塞·马蒂广场上有古巴民族英雄、著名诗人何塞·马蒂的巨大铜像和纪念碑。老城还是古巴文化艺术的摇篮,世界闻名的古巴国家芭蕾舞剧院、古巴热带歌舞表演场所、拉丁美洲新剧院等都在这里。

要在古巴寻旧,就一定要对哈瓦那的街道细细品味斟酌。哈瓦那海滨大道是老哈瓦那的港口大街延伸的一条广阔的快速大道,北临加勒比海,南与哈瓦那和广场中心的市区相接壤,所以称为哈瓦那海滨大道,是散步、谈情说爱、体育运动、跳舞和民间音乐会的场所。这里也称海滨大街或海滨步行街。

傍晚,夕阳沉入大海之后,彩色射灯和霓虹灯逐渐亮起,海滩上各座风格迥异的建筑物就会被衬得金碧辉煌、流光溢彩。游客们可以在轻柔的晚风中欣赏哈瓦那和世界名曲,也可以观赏到美妙的桑巴舞,或者干脆一起跳一曲,还有荒诞的荧光面具舞表演助兴。

海明威曾经这样描述过古巴:“我热爱这个国家,感觉就像在家里一样。一个使人感觉像家里一样的地方,除了出生的故乡,就是他命运归宿的地方。

冶库斯科——太阳子孙的帝都

库斯科是秘鲁东南方的一座城市,大部分为印第安人,现为库斯科省省会。

库斯科位于海拔3410米的安第斯山高原盆地,秘鲁人称其为“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冶。库斯科是古印加帝国首都,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冶。

库斯科是灿烂的印加文明的摇篮。在印第安语中“库斯科冶的意思是“离太阳最近的城市冶。传说远古时代,古代印第安人民在这里披荆斩棘,缔造家园,感动了太阳神,于是太阳神赐予一把金拐杖。国王曼科·卡帕克遵循太阳神的旨意,从海拔4000多米的的的喀喀湖迁到库斯科,建成雄伟华丽的都城,并以这里为中心,建立了庞大的印加帝国(印加意为“太阳的子孙冶),成为南美大陆印第安文明的最高峰。从11世纪起,库斯科一直是印加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

印加人对太阳神尊敬有加,因此,供奉太阳神的神庙从墙根到屋顶都用每片重达2千克的金板覆盖,灿灿金光,耀如太阳,所以又称“金宫冶。

西班牙殖民者使太阳子孙——印加帝国的帝都库斯科变成了废墟,然后,又在这废墟上建立起一座新的库斯科城。城中的石头路面和曲折的街巷记忆着印加人的脚步,同时也回荡着西班牙殖民者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