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亚洲——马尔代夫斯里兰卡
48758600000014

第14章 珊瑚岛国纵览(1)

从高空望去,马尔代夫不愧为印度洋上的一串明珠:1190个苍翠群岛镶嵌在蔚蓝海面上,如同珍珠一样光彩夺目,难怪这里被称为“人间天堂”。不过一个残酷的事实是,马尔代夫的美景全部位于低海拔,全国平均高度仅高出海平面1.5米,80%的国土不高于1米。有专家表示,马尔代夫群岛将来是继续存在,还是像印度洋和太平洋沿岸的许多暗礁小岛那样沉入大海,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马尔代夫是一个天堂的岛国,拥有“印度洋上的明珠”之称,是与斯里兰卡齐名的岛国。适宜的气候,充沛的雨水,灿烂的阳光,众多的资源,一起装饰着这片美丽的岛屿。这里处处是椰林树影、清水细沙和蓝天白云,使这宛若一个桃花源,美丽的自然风光使这里成为一幅幅绝美的天然图画,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理想环境。

当然马尔代夫也曾经有过一段苦难的历史,曾经受到欧洲殖民帝国的侵略,经过漫长曲折的过程,最终赢得独立。国家在经过一段曲折磨砺之后成立了民主共和国,虽然只有几千人的军队,但这支队伍成为了保卫国家和平和国家主权的重要力量。因为兵力较少的缘故,国家积极发展外交,努力同周边和世界大国友好往来,以和平谋求发展,推动国家强盛。

第一节 海岛的地貌

马尔代夫是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岛国家,全国由很多自然环礁组成,由很多珊瑚岛环抱。全岛地势低平,属于热带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特殊的地理和良好的气候环境孕育着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其中能源和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主要的能源有风能、太阳能和植物能。主要植物以热带植物为主,椰子树是岛国的一大特色,全国很多地方都有椰子树在这里开花结果,此外还有很多热带经济树木和经济作物等。动物以很多小型动物和候鸟为主,这里海域面积广阔,因此鱼类资源丰富,有各种不同的海洋鱼类和海洋生物在这里繁衍生息。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众多的动植物在这里相得益彰,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为这片如天堂的国度平添了无比的神奇……

1.群岛环抱的自然地理

马尔代夫是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由26组自然环礁、1192个珊瑚岛组成,其中199个岛屿有人居住,991个是荒岛,岛屿平均面积为1-2平方千米;临近印度和斯里兰卡,全国南北长820千米,东西宽130千米,地处北纬7°06"-南纬0°42"、东经72°33"-73°46"之间;全岛地势低平,平均海拔约1米,位于赤道附近,具有明显的热带气候特征,无四季之分。

马尔代夫是一个珊瑚岛国。这些岛屿是由地壳运动和火山爆发而形成的,在这些岛屿之间形成了很多的海峡,这些海峡宽窄不等,深浅不同,比较着名的海峡包括赤道海峡、维曼杜海峡、弗纳杜海峡、瓦杜海峡、卡迪瓦海峡和加兰杜海峡等。

海峡边的小岛由天然屏障的珊瑚礁和浅浅的泻湖所环抱,地形狭长低平,形成了一条狭长的群岛链。这些珊瑚礁由于海水深浅不一,形成了十分丰富的蓝绿交织的海域。白色的沙质海滩、水晶般的泻湖和湛蓝的天空构成一幅绝妙的天然画卷,令人心醉神迷,让人流连忘返。

这群海岛之所以美丽无边,不仅在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且气候良好。马尔代夫受印度洋气候的影响,地处赤道附近,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天气炎热,空气湿润。夏季受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影响,雨量充沛,冬夏之间受热带气旋的影响,降雨也很丰富;全国日照充足,日平均最高气温为30℃,最低气温为25℃,一年四季气候没有很大差别。

2.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

马尔代夫自然资源丰富。这里土地资源和矿藏资源有限,但是有很多的能源和众多的动植物资源。全国群岛土壤质量较差,大多数土壤为沙质,有机物含量比较少,普遍不肥沃。比较肥沃的土壤在植被茂盛的岛屿上,这些岛屿覆盖着一层沙与有机质的混合物,形成了一层15厘米厚的黑色腐殖层,腐殖层下面有比较丰富的砂岩、沙石和淡水,比较适合经济作物和农作物的生长。其矿藏资源一直未被开采,目前尚处于勘探阶段。

马尔代夫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风能主要用于航海,太阳能主要用于鱼类加工和烧水。在一些农村地区,太阳能热水器开始推广使用,植物能作为农村家庭日常生活的主要燃料使用。

马尔代夫受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生长着很多的热带植物,受陆地面积有限和岛屿地形及辽阔的海域面积的影响,只有很多小型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很多候鸟喜欢迁徙到这片美丽的海岛上,各种鱼类畅游在这片幽深的海域里。

马尔代夫各岛屿遍布着青翠欲滴的野生热带树木和灌木树丛。椰子树马尔代夫自古以来就开始种植,被用来造船、建屋,其叶可用来覆盖房顶。马尔代夫还有多种热带树木,最常见的树种有露蔸树、芒果树、棕榈树、槟榔树、香蕉树、面包树、菩提树和热带攀缘植物等。与这些树木不同的有甘薯、芋头、山药、粟、西瓜、柑橘和风梨等,它们是马尔代夫人饮食的重要来源。鼠类、蛇类和蛙类、蜥蜴、蝙蝠、驹鲭、独角仙、纸巢蜂和蝴蝶是岛屿上比较常见的动物,乌鸦、信天翁、燕子、军舰鸟、鹦鹉、鸽子、鸬鹚、野鸭和麻鸠等是岛上经常出现的鸟类。海洋里有很多五颜六色和千奇百怪的珊瑚鱼,金枪鱼、鲣鱼、鲭鱼、比目鱼、蝴蝶鱼、天使鱼、鹦鹉鱼、岩鳕、麒麟鱼、喇叭鱼、蓝色斑纹鱼、黄貂鱼和能用翼鳍飞行的飞鱼等在海域中繁衍生息,巨大的海龟、鲨鱼、海豚、海蟹、龙虾、海参、海星以及玳瑁和有毒的海蛇等海生动物活跃在海水中。椰蟹和抹香鲸是两种特别的动物。椰蟹以坚果为食物,抹香鲸的分泌物被用来制作当地出口品龙涎香,此外还有众多的藻类植物、美丽的珊瑚和漂亮的贝壳。

3.价值突出的特色物种

每个国家都有其亮眼的动物或者植物,这些动植物或者因为珍奇而弥足珍贵,或者因为经济价值而闻名遐迩,或者因为离奇有趣的故事而传于后世。马尔代夫的特色动植物以经济价值而出名,主要有全国可见的椰子树、营养丰富的金枪鱼和富有价值的抹香鲸。

椰子树

椰子树是一种棕榈科乔木。树顶生长着巨大的羽状复叶,形成优美的树冠、树干细长倾斜有环痕,一般可以长到25千米、成熟的坚果呈卵形或椭圆形,直径在15-20厘米,外壳比较厚,富含纤维,内果皮硬,充满胚乳(由椰肉和椰汁组成),椰果易漂浮,可被海流和人类广泛传播到整个热带,是热带最重要的作物之一。

椰子的水富含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促进细胞再生长,可吃可饮,明目,健胃,醒酒。椰子的肉可做椰蓉、奶油,椰壳可烧做活性炭,椰根煮水可治疗炎症。椰仁可榨出最高级的植物油-椰油,可以食用,未熟坚果中的汁液可饮用,不怕咸水腐蚀的果壳纤维可制成绳、垫、筐、刷子和扫帚等。幼嫩的花柄受伤或被砍断时流出的椰树汁味甜,可直接饮用或发酵蒸馏后饮用,也可制糖和酒精。椰树顶端的嫩芽,可做沙拉食用。成熟的椰叶用来盖屋顶或编织篮筐。树干多纤维,不易腐烂,岛民用它建棚屋,也作为细木输出,称为豪猪木。

椰子树是马尔代夫最重要的经济作物。马尔代夫历来就有栽种椰子树的传统,这里到处都椰林成阴,苍翠挺拔。椰子是人们日常的饮食之一,也是人们收入的重要来源。

金枪鱼

金枪鱼类属鲈形目鲭科,又叫鲔鱼,体长形,粗壮而圆,呈流线形,向后渐成细尖而尾基细长,尾鳍呈叉状或新月形。尾柄两侧有明显的棱脊。背、臀鳍后方各有一行小鳍。肩部有由扩大的鳞片组成的胸甲。皮下有发达的血管网,作为一种长途慢速游泳的体温调节装置。金枪鱼的体温比周围水温高出9℃。这种不知疲倦的快速游泳者的肌肉收缩力量是它们体温升高的主要原因。金枪鱼脊柱两侧强有力的肌肉和皮肤上大量的血管网丛,新陈代谢特别旺盛,因而金枪鱼的鱼肉似牛肉,是紫红色的。其中血红素含量很高,低脂,蛋白质,所以营养价值高。

从商业观点看,最重要的金枪鱼种类有鲣鱼、蓝鳍金枪鱼、长鳍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其中鲣鱼和黄鳍金枪鱼是珍贵的食用鱼和游钓鱼,蓝鳍金枪鱼和长鳍金枪鱼是珍贵的游钓种类。金枪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牛黄酸、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元素,脂肪低,热量少,是美容减肥、保护肝脏、促进新陈代谢和防止动脉硬化的良好食物。它是马尔代夫出口的主要鱼种,是马尔代夫听装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生产的鱼罐头被出口到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成为国家出口外汇的重要来源。

抹香鲸

抹香鲸雄性最大体长达23米,雌性17米,体呈圆锥形,上颌齐钝,远远超过下颌,是齿鲸亚目中体型最大的一种,由于其头部特别巨大,故又有“巨头鲸”之称。它的身体的背面为暗黑色,腹面为银灰或白色。头部特别大,几乎占体长的1/4-1/3。上颌和嘴部呈方桶形,下颌较细而薄,前窄后宽,与上颌极不相称。

抹香鲸大多数生活在赤道附近的温暖海区,极少数在北极圈内。

抹香鲸喜欢食乌贼,它们把乌贼吞下后,由于消化不了乌贼的鹦嘴,其大肠末端或直肠始端由于受到刺激,引起病变,从而产生一种灰色或微黑色的分泌物。这些分泌物逐渐在小肠里形成一种呈块状的粘稠的深色物质,重100-1000克,最大直径为165厘米,这种物质即为“龙涎香”。它储存在结肠和直肠内,刚取出时臭味难闻,存放一段时间逐渐发香,胜过麝香。

龙涎香内含25%的龙涎素,是珍贵香料的原料,是使香水保持芬芳的最好物质,用于香水固定剂,也是名贵的中药,有化痰、散结、利气、活血之功效。此外抹香鲸巨大头部骨腔内含有大量鲸脑油,经压榨结晶化成为白色无臭的结晶体,称“鲸蜡”,是很好的工业原料,可制蜡烛、肥皂、医药和化妆品,亦可提炼高级润滑油。抹香鲸肉味鲜美,可以食用,皮可用于皮革生产。目前其被广泛采用到马尔代夫出口品龙涎香中。

第二节 历史的进程

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是一面旗帜。马尔代夫是由很多移民组成的国家,移民为马尔代夫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宗教反映出国家思想文化的脉络。马尔代夫是个移民和宗教都比较统一的国家,统一离不开历史的发展,正是历史把统一逐渐完成。

1.移民的脚印

马尔代夫是个民族比较单一的国家,现在的马尔代夫人大多是历史上从印度、阿拉伯国家、非洲等地移民过来的僧伽罗人、达罗毗荼人、阿拉伯人和非洲人等。据历史考证,僧伽罗人是最早到达马尔代夫的民族,公元前6世纪一批从古印度迁移到斯里兰卡的雅利安人与当地的土着居民融合,在斯里兰卡定居之后,受历史发展和地理国家的影响移民到今天的马尔代夫群岛,并在这里繁衍生息。

达罗毗荼人是公元前从印度迁移过来的古老民族,他们自古以来就开始从事海上航行和海上贸易,把这一传统带到了马尔代夫。阿拉伯人是大约公元5世纪,来马尔代夫从事经商或旅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经商的人数越来越多;并在阿拉伯传教士的宣传和推动之下,当时人们纷纷改信伊斯兰教,良好的国家关系和相同的宗教信仰使大批的阿拉伯人陆续迁入马尔代夫。

非洲人主要是来自当时的奴隶,因为当时大量的非洲奴隶被阿拉伯人运到这里,由于奴隶的数量越来越多,并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群体。在马尔代夫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和殖民统治时期,也有一些印度人、斯里兰卡人和英国人等涌入,为这个民族的发展提供了新鲜的血液。

马尔代夫各民族之间由于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民族之间的差距日益缩小,并逐渐同化,形成了今天马尔代夫人的面貌,他们大多数讲迪维希语,信奉伊斯兰教。但是不同种族的移民后裔也还存在一些显着的差别,不仅肤色和身材方面存在差异,而且文化风俗与行为习惯也略有不同。

2.国教伊斯兰教

公元1030年伊斯兰教的贤者比鲁开始在马尔代夫传教,之后开始盛行,1153年阿拉伯传教士阿布拉·巴巴里开始在这里活动,推动了伊斯兰教的发展,取代了佛教国教的地位。1153年马尔代夫成立了苏丹国,苏丹以伊斯兰教为国教,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一直到现在,当地人们都以伊斯兰教为主要信仰。

随着历史的发展,马尔代夫的伊斯兰教主要分为逊尼派和什叶派。

逊尼派与古阿拉伯的穆斯林派比较接近,它拥有马尔代夫绝大多数的教徒,是当地伊斯兰教最大的一个分支。什叶派是伊斯兰教的另一个比较大的分支。它是从逊尼派分裂而来,教徒大多是居住在马累岛上的印度商人。在加入这两派或者其他伊斯兰派时,一般都要宣誓,他们只崇拜默罕默德,并视其典籍《可兰经》为教本。随着当地伊斯兰教的日益发展,形成了一些传统的行为规范和宗教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