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音乐的历史
48812600000025

第25章 巴赫(3)

供职魏玛时期,巴赫把视线转移到了意大利作曲家的音乐上,并对 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意大利拥有很多声名显赫的大师,商业的繁荣使 得他们更加受到关注。他们继续享受着往日繁荣的商业和贸易所带来的 财富。艺术总是与美味的晚餐密不可分,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欧洲各 地的音乐家对意大利趋之若鹜的原因也就在此。由明媚的阳光、低廉的 葡萄酒、落落大方的少女,还有尚未传播到欧洲各地的优雅的社交生活 所组成的画面,具有多么强大的摄人心魄的力量啊!这些美好的事物随 着时光的流逝,或许已经变成了明日黄花。但是,现在我们手里有钞票 了,可以大方地给一般的小提琴手一大笔钱作为报酬。或许五十年后, 一个全新的音乐流派将被我们铭记,受到我们疯狂地追捧,它取得的成 就,连中世纪的荷兰乐派和17世纪的意大利乐派也难以望其项背。这也 许不难实现,但必须以三四百年前意大利人建立的传统为前提。德国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他们尽管有保守的一面,但仍然很好地借鉴了意 大利人的创新,因此交响乐才得以问世。但是目前种种迹象表明,意大 利与那个智慧卓越的民族好像已经扯不上关系了,那些伟大的歌剧、协 奏曲、奏鸣曲和管弦乐组曲更不像是意大利的杰作了。

九年间,巴赫探索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过。从阿尔卑斯山的另一侧 传来的各种新颖音乐的表现形式,他都能够熟练地掌握了。然而,他做 的不只是简单的了解、接受,他还会对这些形式进行加工改进,使它们 发生巨大变化,从而变成享誉世界的作品。这或许会让意大利大吃一惊 的。以奏鸣曲为例,音乐词典将它划入"用乐器演奏的音响作品"一 类,不同于"清唱套曲",那么它经过巴赫之手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意大利人生活在温和的地中海气候中,他们嗓音清亮,可以用清唱 套曲恰如其分地表现自己,可以非常随意地唱歌或用提琴及其他乐器 演奏。只要你愿意唱,哪里都是你的舞台。北方人生活在潮湿的气候 中,他们大多数时间蜗居于室内,享受不到意大利人那种唱歌所带来 的乐趣,他们更加偏爱乐器。也许对他们来说,一种乐器比一首歌曲更有价值。

多种多样的乐器组合让巴赫沉迷不已,他也很享受这种乐趣。相比 之下,他当时尝试的条件要远胜过今天的我们,因为历史悠久且声名显 赫的维奥尔家族早就消失了,而在巴赫的时代,这个家族的很多成员还 都在。这个家族有很多乐器:小提琴、低音提琴、大提琴和低音维奥 尔。细分下去还有臂上提琴、多弦维奥尔和其他维奥尔。在其中的大多 数都已经被放进博物馆的时候,只有中提琴或高音维奥尔依然被使用。 从生物学角度看,这个家族还有一些"变种"存在,像微型小提琴和中 音小提琴,其余一些大胆创造出来的东西,也曾红极一时,但很快就被 人遗忘了。

在巴赫的年代,很多管乐器和长笛曾盛行一时,但现在人们基本 上看不到它们了。巴赫就是利用它们进行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 的成果。

奏鸣曲的历史曾经极为简单。用一把或两把小提琴加一把大提琴就 可以创作出奏鸣曲作品,配乐时只需要加一个管风琴或拨弦古钢琴或数 字低音。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数字低音"与低音提琴毫无瓜葛,它 只是过去的一种音乐速记法则。当时的人们认为每个乐手都应该熟练地 掌握演奏技艺,这样就避免了在演奏之前把所有的细节都标注得很仔细 的麻烦,使得乐手在演奏时能够轻松自如。

巴赫用各种各样的小提琴、拨弦古钢琴和管乐器开始了他的尝试。 对意大利音乐的深刻领悟启发了巴赫,他向朋友们演示把意大利古老的 奏鸣曲翻新之后的成果,他的朋友们都感到很震惊。后面一段时间,巴 赫创作了著名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在这首作品中,巴赫运用了多种 乐器作为配器,有圆号、小号、弦乐、双簧管、臂上提琴、拨弦古钢琴 和低音维奥尔等。巴赫很兴奋,把这组乐曲恭敬地献给了勃兰登堡侯 爵,结果,枯燥乏味的侯爵在有生之年根本就没让人演奏过这些协奏 曲。侯爵死后不久,这些乐曲都被卖进了无人问津的音乐图书馆,价格 自然十分低廉。这些作品直到一个多世纪以后才重见天日,并吸引了大 量听众。但是,指挥家们遇到了十分棘手的问题,因为只有技艺高超的 乐手才能够熟练地掌握第二声部调皮的F调圆号。因为找不到这种技艺 高超的乐手,所以也就只得找一些普通的圆号手来滥竽充数了。

也许有人不太明白清唱套曲的含义,其实清唱套曲主要就是由人声 来演唱的宗教音乐,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可以使用在教堂中地位尊贵的管 风琴。在这里管风琴就是巴赫化腐朽为神奇的工具。他的作品以半音和 持续低音为主,在作品中,我们能感觉到时间和精神的永恒与不朽。 巴赫作品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在很大程度上超过了教 堂,触及很多文化领域。在阅读《圣经》时,巴赫特地作了一条批注: "主的仁慈充斥在虔诚的音乐中。"这条批注成了支撑他音乐的一种 信仰。

这位享誉世界的大师是靠什么走向成功的呢?《圣经》的启发、路 德新教的影响这些自然毋庸赘言。不过,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事物给他带去了力量。巴赫小时候借着月光抄谱的事为我们所熟知,这样不停 地抄写对他帮助很大。他在抄写的过程之中接触到了很多德国、法国、 奥地利和意大利的伟大作品,包括一些年代久远、不为人知的作品。但 这样的工作给他的身体造成了危害,使得他本来就不好的视力进一步下 降;而另一方面,却又给他带来了乐趣和灵感。抄别人曲谱这件事不止 巴赫会做,他远在英格兰的同胞亨德尔也深谙此道,只是方式不同罢 了。亨德尔的方法是,在需要时,将别人的句子符号原封不动地搬到自 己的作品之中。抄完之后,他还振振有词地说道:"抄乐谱是多么简单 的事情,只有猪才不知道去抄乐谱。"对巴赫来说,抄乐谱与创作毫无 关系,他的作品全是自己的音符。他那一成不变的乡巴佬似的长发就是 他冥顽不化的最好写照。与猪相比,他要老实多了,所以他受穷是天经 地义的事情;但亨德尔不一样,他得到荣誉和钱财是理所当然。

巴赫生活的时代也是我们不能忽略的重要因素。这样的时代对他 有着巨大的影响。这个时代出现了很多的大师,还 有更多的大师因此得到了 滋养,法国的莫里哀、笛 卡尔,德国的路德、开普 勒、莱布尼兹,英国的牛 顿、培根、弥尔顿,西班 牙的塞万提斯,意大利的 伽利略,荷兰的伦勃朗、 鲁本斯、斯宾诺莎……这 些大师如夜空中闪耀的群 星,为需要养料的人提供 了足够多的资源。如果我 们意识到了这一点,必然会抓住这个大好时机,让自己充分地吸收养料。 在这方面,巴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有很多事情总纠缠着他,让他忙碌起来没完没了。但是,当他走进毕生追求的音乐之中,那些琐事 就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这时,改善协奏曲成为了他的一个心愿,他 钻研了意大利传统,又找来不同种类的小提琴,再配上拨弦古钢琴和一 些小号、圆号、双簧管和低音维奥尔等管乐器,使得作品更趋于完美。 在魏玛的这段时间,总的来说,巴赫过得还是相当不错的。在此期间, 巴赫的一次莱比锡游历给我们带来了很有意思的事情。当时,待在莱比 锡的法国人路易·莫尔沙听说巴赫要来,就到处说巴赫的坏话,公开嘲 讽巴赫。然而巴赫根本没把这位先生的无耻行径放在心上,尽管他对这 位先生的作品了如指掌,但仍然采取友好的态度对待他。很多有道义的 人士觉得这对巴赫不公平,于是就建议他俩进行一场公开的比赛。巴赫 很守规矩,按时到了比赛场地,但那位法国人早就逃之夭夭了。

这件事使得巴赫在莱比锡大受欢迎。但是,他真正在这个城市生 活,却还得等六年之后-巴赫在这里度过了他的晚年时光。当时,巴 赫是住在莱比锡附近的科登,在那里一住就是六年。当然,在这段时间 里,巴赫曾经回到过魏玛,而且有过一次牢狱之灾。老实的巴赫会被关 进监狱,这一定会让我们大吃一惊,就像开明如恩斯特王子般的主子, 会因为几句口角把巴赫关进监狱一样让我们吃惊。当然,他们的行为与 他们平时的表现实在相差太远了。

在巴赫还在魏玛逗留之际(当然,这是他在魏玛的最后时光),宫 廷举行了一个为期一个多月的盛大庆典,以庆祝宗教改革运动二百周 年,具体时间是1717年的10月31日到11月2日。为了这次盛会,当时著 名的诗人沙洛姆·弗兰克专门写了一首清唱套曲。我们不知道巴赫是否 参与了这次盛会,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这次盛会在所有人看 来都是相当成功的。大公还为此特意建立了一笔基金,以彰显他的仁 慈,所有的宫廷大师每年都能从这笔基金的利息中获得一定的奖赏。当 然,巴赫的名字也被列入其中,他作为宫廷管风琴师和教堂乐师,得到了三个金币。

魏玛即将从巴赫的生命中离开。在此之前,让我们把他在这段时间 里的创作情况作一个总结。《勃兰登堡协奏曲》是一首我们无法忽略的 大作,尽管巴赫从来没有听过,尽管勃兰登堡侯爵对此不感兴趣,尽管 在当时一直受到冷遇,但是今天,它已经成为经典之作。此外,还要提 及很多小提琴器乐曲、键盘乐。在这些作品中,我们能够发现巴赫涉及 宗教音乐以外的东西,但那又是什么呢?是纯粹的世俗音乐吗?回答当 然是否定的。从他的创作中可以看出十分复杂的根源,像那种隐秘的理 性的与上帝接近的方式,还有那些点、线、面之间的复杂平衡关系,所 有的一切,绝对不是用"世俗音乐"四个字就能轻易概括的。他的各种 美好的品质,如单纯、平静、真实、与世无争,好像无时无刻不在流露 出一种神性,他的各种体裁的音乐的精髓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四、第二次婚姻

巴赫的新主人变成了科登的利奥波德亲王。他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君 主,总是以宽大为怀,给予所有臣民彻底的信仰自由。在个人生活上, 他是一个崇尚享受的人,十分羡慕世俗生活,他把豪华舒适的物质生活 看作是上帝赐给人类的最慷慨、最无私的礼物。利奥波德亲王对初到科 登的巴赫十分大方与仁慈,他承诺,每年给巴赫四百金币的薪俸,同 时,他还给了巴赫很大的自由,那就是在教堂的音乐演奏任由巴赫自己 做主。

对于巴赫来说,再也没有必要把音乐当成一种任务了,他可以大胆 地追逐做一个自由音乐家的梦想了,因为他有了足够的砝码。既然从利 奥波德亲王那里可以领到那么高的薪水,既然不用再为生活而四处奔走 了,那多生几个孩子又何妨。

此时,巴赫带着一支由六个乐队组成的庞大队伍,时刻伴随着利奥波德亲王。他们跟着利奥波德亲王,像一个豪华的亲王旅行团一样四处 游历,享受着无尽的欢乐。

1720年的夏天,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当巴赫随着亲王游历返回科登 时,他最心爱的妻子、善良的表妹玛丽亚·芭芭拉在三周前辞世的噩 耗,如晴天霹雳一般地震惊了巴赫。对于巴赫来说,这样的打击实在是 过于沉重了,他无法面对这样的事实,只能慨叹命运的残酷与不公。这 是他一生之中最亲最爱的人啊!伤心难过之余,他写了很多动听的曲 子,用以表达对妻子的怀念之情。除此以外,他还创作了一部《古钢琴 曲集》献给大儿子威尔哈姆·福里得曼·巴赫。

巴赫与妻子结婚才十三年,年仅三十六岁的玛丽亚·芭芭拉就进入 了另一个世界。这位漂亮恬静的夫人很值得我们钦佩,是她在巴赫最困 难的时期不离不弃,给予巴赫莫大的安慰与支持;也是她给予了巴赫无 私的关怀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她不辞辛苦地劳作,用微薄的薪水补贴 家用,她还为巴赫生了七个孩子。但不幸的是,这 七个孩子只有四个活了下 来。在活下来的四个孩子 之中,老大威尔哈姆·福 里得曼·巴赫是最有天 分、最像巴赫的一个,巴 赫对他的期望值也很高, 还特意为他做了《古钢琴 曲集》。

但极为不幸的是,威 尔哈姆·福里得曼·巴赫 因为嗜酒如命而沦落为沿 街乞讨的乞丐。如果他不嗜酒如命的话,凭借他天才的头脑和伟大的父亲,成为当时最有成就的管风琴师恐怕不是什么难 事。可是,能够让他感兴趣的,除了酒之外别无他物。他偶尔也会演 奏,有时在乡村的小教堂代替正式的管风琴师,有时在郊区的啤酒花园 里弹舞曲,但他做这些事情的目的十分明确,那就是赚几两银子以换取 美酒佳酿。正所谓积习难改,他的恶习一直到晚年也没有改掉。要不是 他父亲的传记作者约翰·尼古拉斯·福尔格出于道义经常接济他的话, 他恐怕早就活不成了。即便是在他行将就木的时候,仍然偶尔会迸发出 天才的灵光,也就是这样,才更加让人感到遗憾。他在七十四岁那年离 开了人世。在这一点上,他要感谢他的家族,正是因为他继承了家庭的 强健体魄才能够活得如此之久。卡尔·菲利浦·爱姆纽艾尔是芭芭拉的 另一个存活下来且取得一定成就的孩子。他像他的大哥一样活到七十四 岁,但人生经历与他的大哥完全不同。他是一位著名的作曲家和管风琴 师,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有二百一十首钢琴作品、五十二首有乐队 伴奏的协奏曲,还有二十二首受难曲和无数小曲,这其中的很多作品因 为过于优秀而被人误认为是巴赫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