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音乐的历史
48812600000027

第27章 巴赫(5)

我们一定不会忘记德国当时的历史,遭遇三十年战争的危害后,这 个国家变得颓败不堪,乞丐和流浪者遍布街头。于是莱比锡教堂被从各 地送来的已经饿得濒临死亡的小男孩挤得满满的,这些孩子生活困苦不 堪,在最艰苦的日子里,每天只靠一顿菜汤度日,如此微薄的食物怎么 能满足青春期孩子的需要呢?他们只有一条裤子,那还是好心的贵妇人 捐赠给他们的。即便如此,他们为了遥不可及的前途,还必须得绞尽脑 汁地为教堂的乐师挤出几个小费,很多孩子因此被饿死或被疾病折磨致 死。这一幕幕惨剧对崇奉上帝的巴赫来说简直就是猛烈的打击。我们不 能够记清这种种苦难,但通过这些我们能够窥测到,在那个时代,享受 免费的音乐教育是多么的不容易。在那些行将就木的人们眼里,被送到 教堂的孩子简直就是上帝的宠儿,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还能够获得莱 比锡优秀的教堂乐师的指导。现在很多人,经常胡乱地把巴赫领导的唱 诗班与维也纳男童合唱团的巡回演唱联系到一块去。其实,我们今天看 到的这种团体里的孩子才是真正值得羡慕的,他们在饮食起居各方面都 得到了精心的照料,有一位善良而博学的老师陪在他们身边,还有一位 资深医生定期为他们做体检。与那些孩子相比,巴赫时代圣托马斯教堂 里的孩子们的处境简直惨不忍睹,他们连温饱问题都无法得到解决,能保住小命就得谢天谢地了,上面讲到的那些悉心照料对他们来说简直是 天方夜谭。

由于这些孩子们一直处于悲惨的境地之中,所以他们一旦有机会改 变命运,一定会拼尽全力。因此,当意大利歌剧被整个西欧和北欧的音 乐领域主宰的时候,他们的命运有了很大的改观。之前欧洲的一流乐手 都没有充分发挥他们才能的地方,只得屈身于教堂乐队或爱好音乐的王 公,领到很少的薪水;如今歌剧走红,很多歌剧院如雨后春笋般地出 现,给他们提供了很多更好的职位,这不得不说是一种伟大的进步。尽 管有一些思想保守的同行给他们冠以"弄爵士乐的"之类的带有讥讽性 质的恶名,但他们根本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因为他们有钱了,他们可以 恣意玩乐,这对那些不可一世的同行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有力的回击。无 论何时,那些俗人总是对"为艺术而艺术"这一口号更感兴趣。然而凭 什么去责怪这些职业的笛手或提琴手呢?当然,在社会地位方面,音乐 家像股票经纪人一样享有特权,因为练琴是他们的工作,而那架琴也许 被某位演奏高手刚刚用了六个月。虽然这样的工作看着挺体面的,衣服 和手指都不会被弄脏,但其实他们每天都在进行高强度的劳作,简直与 汽车厂装配线上的工人没什么区别。

13世纪初期,在音乐道路上的探索者迎来了属于他们的荣耀,这 应该归功于神圣的阿波神的几个宠儿在各地进行的巡回演出。自弗朗 兹·李斯特以及尼科罗·帕格尼尼之后,随便一个钢琴师,即使他是 一个无名小卒,只要有在波罗的海海滨浴场开音乐会的经历,就会表 现出一副大师的风范,一如弗朗兹·李斯特,并且还幻想着满怀崇敬 的乡村美女将他看成狂妄的李斯特本人。而毕业于法国或意大利名不 见经传的音乐学院的任何一个年轻人,总是故作高深,即便是在去小饭 馆的时候,也一定会披上帕格尼尼式斗篷作为装饰,还会迈着特别的四 方步。也许现代的经纪人和音乐会主办人早就对他们附庸风雅的荒唐举 动习以为常了,因为在这样一个崇尚魅力的世界,这种怪异的行为无外 乎一个目的-吸引别人的眼球。但有一点必须指出,像帕格尼尼那样,为防止被骗去哪怕是 一枚硬币,也要不顾身份 地去亲自监督音乐会门票 销售情况的音乐家是绝无 仅有的。不要担心这样会 对他的光辉形象造成什么 损失,他完全能够掌握好 荣誉和利益二者之间的平 衡,并且不会放过每一个 有可能给他带来最大利益 的细节。或许他能够取得 这样的成就,成为世代景 仰的一代大师全靠他那超 凡的谋略,以及对市场的 全方位把握。

然而,巴赫面对的那些穷孩子们可不像李斯特和帕格尼尼,他们都 是穷人家的孩子,前途也很渺茫。这些机灵的孩子们在歌剧院的巨大诱 惑面前(在教堂唱诗班不辞辛劳工作几个星期,远远比不上在歌剧院几 小时挣的钱多),都作出了他们自己认为的最佳选择。于是,每一个孩 子都梦想着赶紧离开教堂,在外面宽广的世界中成长为闻名遐迩的歌剧 明星。老师们应该怎样处理这种脱离常规的行为呢?通知警察把他们关 进监狱?当然,那样做就会使丑闻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可没有人希 望看到那种情况,另外,这些孩子们的歌剧理想一定会得到这个城市大 多数市民的支持的。这个时候到处流行歌剧咏叹调,哪怕是在咖啡馆, 只要喜欢的歌手出场,只要他希望大家给他伴唱,那里就一定会歌声满 天。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莱比锡城最有地位的有钱人才是这种即兴演 唱参与者的主体。而在学校里,只有那些技艺低下的孩子留了下来。孩 子们的离开,使得学校里的那些老师十分为难,因为在重大的宗教节日里,那些复杂的清唱套曲让他们难以应付。 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令人敬佩的巴赫始终恪尽职守,并且一直坚守着他对音乐的真正理解。他的执著与坚定得到了回报,尽管学校陷入 了窘境,但当地市民依然满怀敬意地对待圣托马斯学校的校长。他从市 民的支持中得到了很大的信心,这种信心使得他能够克服工作中的各种 困难,一直致力于自己的事业。

不过,有多种现实因素充斥着音乐这一艺术圣殿,这种例子不胜枚 举,明显的例子之一就是宗教权威人士和雇员签订的合同。就以巴赫的 合同为例,戒酒问题就是合同中的一大条款。在当时,酗酒现象普遍存 在于教师和教士之中,于是宗教会议作出决定,坚决让教堂乐师巴赫作 出书面承诺,远离酒精以保持作为一名教堂乐师所应具备的体面和节 制。同时还要求他必须恪尽职守,其中包括教学生器乐、声乐和拉丁 文,不用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对宗教委员会保持一贯的尊重态度;创 作的音乐不能过于戏剧化,间奏也不能过大;不能在唱诗班里使用不称 职的歌手。除此之外,还有更加苛刻的要求,那就是在没有得到市长命 令的情况下不得离职,想要接受别的大学的聘请也得经过委员会的允许 才行。当然,协议正式签订以后,还有别的事情等待着巴赫-他要通 过一个当地牧师团的考核。那些权威人士只有在认可了每一个细节之 后,才会以庄重的口吻宣布巴赫正式上任的消息。

再来谈一下巴赫伟大的创作。莱比锡时期对巴赫的创作生涯有着重 要的意义,那是他创作生涯的一个重要阶段,一批最优秀的作品就是在 此期间诞生的。此时的巴赫,在生活和事业两方面都十分顺心,他有一 个和睦的家庭,生活没有什么可忧虑的,无与伦比的创作能力和高超的 管风琴技艺,为他赢得了很好的名声。当然,也会有一些事情让他感到 烦恼。顶头上司鼠目寸光、心胸狭隘,就凭他的鼎鼎大名,离开这个职 位到别处高就,根本就不是问题。但家庭责任感使得他不愿意再让家人 们四处奔波。而作为一个孜孜不倦地追求音乐至高境界的艺术家,只有 潜心创作才是治疗他苦闷的良药。

受难曲是他最受世人关注的作品。它是为耶稣受难所谱的曲,与清 唱套曲一样,由中世纪的神秘剧而来。神秘剧因为具有让信徒看到或听 到故事的功能,所以就成了文盲时代必不可少的东西。此外,这本书只 有拉丁文本,就是把它翻译成当地语言,仍然会有很大一部分人搞不明 白。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迎回了早期的音乐,意大利这个对戏剧形 式极为敏感的民族,很自然地就把古老悠久的故事引入了清唱剧,不 过,这种最伟大悲剧的宗教成分被那些更为严肃的北欧人进一步挖掘出 来,许多具有特殊音乐个性的音乐因此横空出世。

敏感的巴赫自然没有将这种古老而单纯的受难曲轻易放过,这一时 期正是他音乐激情澎湃的时期,人们对他的音乐创作赞叹不已。亨德尔 是与巴赫同一时代的作曲家,他在创作受难曲时将完整的《圣经》词句 运用其中。巴赫的创新精神更是值得称赞,他不仅将《圣经》经文呈现 在我们面前,而且还把戏剧合唱也加了进去,许多抒情咏叹调穿插其 间。完备的乐队伴奏也出现了,如此一来,受难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一下子变成为了精美绝伦、神圣高贵的戏剧表演。巴赫一共创作了三部 受难曲,只有1723年创作的《约翰受难曲》和1729年的《马太受难曲》 得以完整保存到现在。此外,他还创作过三部清唱剧,分别是1736年的《复活节清唱剧》、《耶稣升天日清唱剧》和1737年的《圣诞清唱剧》。 另外,还有很多弥撒曲也是他的伟大成果。

在那个时候,巴赫有着创作受难曲的最合适的心态,因为他对受难 并不陌生,他能够感觉到受难,而且他还发现,万能的耶稣也在继续受 难。于是,他创作了《约翰受难曲》(1723年)、《马克受难曲》、《马 太受难曲》(1729年)等几部作品。

巴赫一生共创作了五部受难曲,在这五部作品当中,《马太受难 曲》是最完美、最有名的一部。这部作品的首演时间是1729年4月,当 时配备了编制相当完备的乐队,其中包括独唱者、一个童声合唱队、两 个乐队、两个合唱队、两台管风琴。它的歌词是从《马太福音书》第 二十六至二十七章引用而来的,讲的是耶稣受难前几天的事。这首曲子由七十个分曲组成,分前后两大部分。开场大合唱揭开了第一部分的序 幕,然后完整表达这一部分内容的三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最后的晚 餐,第二个场景是克希玛尼的祷告,第三个场景是耶稣被捕,其中最出 名的是女高音咏叹调《亲爱的主流出鲜血》和浑厚的女中音咏叹调《悔 恨交加》。后面是表现十二门徒提问耶稣的合唱,以及《是的,我被处 罚了》(赞歌合唱)、《这是我的鲜血,请你们喝吧》(叙述调), 还有《我愿把心献给你》(女高音咏叹调)、《我们要和耶稣同时警 醒》(男高音咏叹调),然后是组成的男低音、数字低音和小提琴组成 的"三重唱",再后面是用双簧管和长笛演奏的《我们亲爱的耶稣被捕 了》(悲剧性主题曲),最后是《啊,人们》(赞歌合唱)。

耶稣受到审判、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以及被埋葬,是第二部分的主要 内容。一开场是女中音咏叹调《啊,亲爱的耶稣被带走了》,后面是具 有文艺复兴风情的牧歌式的《你的朋友去哪儿了》(四声部赋格)、《忍耐再忍耐,哪怕是被谎言刺伤》(男高音咏叹调)、由小提琴伴 奏的《神啊,看在我流泪的份上,请怜悯我》(女中音咏叹调),然后是《我的救世主为 爱牺牲》 (女高音 咏叹调) ,接着就 是令人兴奋的高潮唱 段,然后又忽然转到 了曲调舒缓而又静谧 的《啊,被诅咒的各 各它》,最后是《我 们落泪、下跪》(合 唱),安静祥和的气 氛继续下去,灵魂在 舒缓的乐声中渐渐归于平静。

"我们一边念着你的名字,一边流泪、跪拜,祈愿你平静地安睡! 筋疲力尽的圣体,你平静地安睡吧!你的墓穴与墓碑是灵魂的安息地, 我们能够在那里得到无比的满足,然后安静地睡去。"听着这样的曲 子,圣洁之感油然而生。也只有这样的曲子,才能够流传千古,那高高 在上的永恒的神灵,那光辉灿烂的神性与不朽,在这些如同世界本源的 启示面前,"创造与继承并存,表象与抽象相互融合,主观和客观交织 在一起,甚至连节奏和旋律、定位与和声、作曲和演绎、主调和复调、 应景实用和绝佳创意、整体结构和细节处理,都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所有这一切是多么完美啊,不过,这一切都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有它的 创作者-巴赫是不朽的,是最重要的,当然也可以说成最不重要。想 想看,当我们听到这样向上帝最虔诚最热烈的真情的献祭时,我们也许 能够感觉到巴赫是怀着多么纯洁的心灵面对神明,我们也很可能会把它 看成是巴赫与神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