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十一五”回眸:四川金融改革与发展
48856500000033

第33章 经营篇(19)

五、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公益惠民事业

兴业银行成都分行在充分发挥金融职能支持四川经济发展的同时,非常注重富民惠民,关注民生,履行社会责任。

大邑县金星乡是成都地区周边最贫穷的乡镇之一。五年前,当成都分行得知成都大邑山区的孩子们纷纷失学,其原因竟是家离学校太远或校舍太危险被迫关闭时,立即找到相关部门,主动兴建了一所希望小学。由于校舍质量过硬,这所小学在5·12地震期间不仅毫发无损,还成为了当地村民的避难所。兴业人的爱守护的不仅仅是山区孩子受教育的权利,更是山区人民的生命。此外,成都分行还为大邑县金星乡修建了一个兴业卫生院、一个兴业敬老院、一个兴业图书馆。

近两年来,分行先后捐款捐物400余万元,支持四川抗震救灾、和慈善社会公益事业,帮助困难群体脱贫。通过一系列、持续性的社会公益活动和不断创新金融支农、帮扶救助体系,成都分行总结出金融业关注民生,实现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新思路,即以关注贫困学生、捐资助学为起点,支持社会弱势群体,提高帮扶救助覆盖面,继而发挥金融职能,助推农业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达到社会和谐。

(兴业银行成都分行)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成都分行

“十一五”时期,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成都分行(以下简称成都分行)秉承“笃守诚信,创造卓越”的理念,以“服务社会、支持四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己任,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自身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市场份额不断上升,经营效率不断提高,资产质量不断优化,创造了“高速、高效、低险”的经营佳绩。

一、主要发展成就

(一)业务规模高速发展

截至2010年末,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成都分行资产总额729.05亿元,比2005年末增长424.76%,其中贷款余额457.42亿元,比2005年末增长535.8%;负债总额714.18亿元,比2005年末增长423.13%,其中存款余额708.23亿元,比2005年末增长522%。存贷款规模和增长速度均处于同业领先。

(二)经营利润高效提升

五年来,成都分行累计创利33亿元,其中2010年实现利润12.37亿元,人均利润突破300万元;利润总额、人均利润均创分行历史最好水平,2010年在总行的人均能效排名和综合竞争力排名双双位居第一。

(三)资产质量保持良好

分行创造了开业以来前六年无欠息、无逾期、无垫款、无不良贷款的记录,近两年来资产质量也保持良好。8年来全行安全责任事故为零。

(四)积极开展业务创新

五年来,成都分行不断加大优质业务营销力度,下大力气承销中短期融资债券、推出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牵头发放银团贷款,积极创新产品和服务。“十一五”期间,四川省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和发审通过的企业,绝大部分是与该行合作或培育的资本化客户。2009年四川32户福布斯上榜民营企业中有28户是与该行长期合作的企业,其中14户是与该行由小到大、共同发展起来的客户。2008年,成都分行为上海援建资金量身定做的以网银和账户管理系统为核心的资金封闭管理系统,确保援建资金管理安全、拨付高效、信息全面、便于监督,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中纪委、国家审计署和中央媒体的高度肯定和赞扬,有力地支持了灾后恢复重建。2009年以来,成都分行先后签约43户资本化客户,锁定近20亿的募集资金,主承销西部最大一笔70亿元中期票据——四川高速中票成功发行。2010年成功锁定上市公司募集资金50亿。分行通过融资债券的发行、资产转让等方式,新增中间业务收入超过亿元。

(六)个金业务占比不断提升

截至2010年末,成都分行一般性存款余额647.42亿元,其中对公存款580.82亿元,储蓄存款66.6亿元,个金业务占比为11.47%。拥有贵宾客户2500多户,薪资代发单位近千家,拥有客户30余万户;合作楼盘43个,发放个人按揭贷款1.2万户,贷款余额33亿元。在积极发展对公业务的同时,个金业务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二、“十一五”期间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一)信贷投放增量情况

“十一五”时期,成都分行新增贷款302.49亿元,主要投向灾后重建、重点行业企业以及支持培育区域优势产业发展、企业生产流动资金、服务业和终端消费渠道市场整合等领域,促进了四川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二)支持灾后重建工作情况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成都分行及时调整了信贷政策,对重点受灾地区的贷款业务制定了“区别对待、专项扶持”的管理政策,并在分行经营计划中强调加大对灾区吸纳就业强、产品有前景、守信用的中小企业、灾后重建中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家需要扶持的重点企业、灾区支柱产业及水、电、道路、通讯等有收入来源的受损公共设施修复的信贷支持力度,新增贷款规模向重点受灾地区、行业和企业倾斜。

1.在灾区新设机构

地震后,成都分行先后在极重灾区绵阳、都江堰设立支行,在绵竹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截至2009年末,绵阳支行累计向绵阳地区投放贷款28亿元,主要投向灾后重建安置房、公路、市政等公用设施和灾后重建急需的水泥、建材以及当地重要的电子、装备制造等产业恢复;都江堰支行累计投放39.95亿元;绵竹浦发村镇银行累计投放8亿元。

2.改善金融服务水平

在贷款审批、规模安排、资金支持等方面提供“一揽子”支持和服务。主动向总行争取到新增100亿元信贷规模,其中81.5亿元为灾后恢复专项规模。地震发生一年后,成都分行累计向灾后重建和产业恢复投放贷款160多亿元,主要投向灾区公路、铁路、电力、公用基础设施等灾后恢复重建和产业恢复。

(三)支持四川经济止滑回升和加快发展

“十一五”期间特别是2008年以来,成都分行紧紧抓住四川灾后重建和国家支持扩大内需的机遇,积极支持全省重点行业和重大项目建设,向四川高速、华电四川公司、四川水电集团、地方铁路集团、四川铁路投资集团、成都文旅集团等公路、铁路、电力、旅游基础设施重点工程项目投资建设单位新增贷款累计超过100亿元,为促进四川经济止滑回升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支持科技产业园区建设

以融智支持问先导,协助政府制定科技产业和科技园区长期发展规划以及政策扶持长期规划;加强银政合作,共同搭建科技产业和科技园区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十一五”期间,成都分行共向科技园区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约20亿元,支持绵阳、绵竹、新津、龙泉、金堂、青白江、都江堰、新都、江油、广汉、内江等地园区建设和基础设施配套。积极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重点支持以“两高六新”(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企业持续发展,为三泰电子、硅宝科技、川润股份、新筑路桥、丹甫制冷、吉峰农机、成都九州电子、海尔斯生物技术、景明科技、宁江机床、宏明电子、科伦医药、金达隧道等科技型企业提供及时信贷支持,帮助其整合发展壮大。同时,针对科技产业和科技园区,创新信贷管理制度、审批流程、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提供特色产品组合。

2.支持城乡统筹改革试点

有效扩大服务半径,健全服务城乡的机构体系,以金融服务为先导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先后在都江堰、绵阳、邛崃、温江、乐山、内江以及龙泉等地成都周边经济区域设立分支行,有效提高金融服务覆盖能力,健全城乡金融服务机构体系。提升区域基础设施,改善区域金融服务环境,为区域产业集聚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条件。

3.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落实小企业金融服务“六项机制”要求,推进小企业金融业务稳步发展。一是抓专营机构建设。建立中小企业专营服务机构,专门负责小企业的经营管理和金融服务工作,建立审批快速通道,在业绩考核方面给予倾斜。创新培训机制以及建立中小企业利率的风险定价、独立核算、违约信息通报等配套机制,有效保障了小企业金融业务的稳步发展。二是抓服务创新。鼓励一线营销人员和授信管理人员根据市场变化特点,创新小企业服务方式,创新把握小企业风险关键点的手段方法,通过特色产品组合,优化担保方式,提供高效授信服务流程等一系列手段,有效解决了小企业融资品种单一、担保难、资金需求急、融资成本高的问题。针对区县优势产业有市场、有基础、有龙头,但缺资本、缺资金、缺规划的现状和特点,坚持以批量开发为主、散户开发相结合的方针,按照抓县域、抓园区、抓特色的要求,初步建立了以“三资”为纽带、“三专”为平台、“三线”为保证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开发模式。按照“筛选、培育、加力、上市”四个环节的标准制定中小企业客户阶梯推进战略,与中小企业共同成长和发展。三是抓队伍建设。下大力气培训一支中小企业专业队伍,包括产品队伍、营销队伍以及业务管理人员,同时建立郊县支行管理团队以及业务队伍。截至2010年末,成都分行小企业授信客户数153户,较“十一五”初期增加近120户;授信余额合计19.99亿元,整体资产质量保持良好;小企业表内贷款余额7.41亿元,增幅32.31%,高出全行贷款平均增速17个百分点,达到了“两个不低于”要求。

三、“十一五”期间对利益相关者尽责情况

(一)税收贡献

“十一五”时期,成都分行累计缴纳各种税金7.56亿元,为支持地方财政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

(二)上缴总行利润情况

五年来共向总行上缴利润33.68亿元,平均每年增加1.75亿元,增幅达127.69%。

(三)员工培养及企业文化建设

“十一五”期间,成都分行积极践行“行之以礼、出之以仁、成之以信、守之以诚”的企业文化内涵,在业务发展中形成了具有成都分行特色的企业文化。一是坚持“真心实意、真抓实干、真才实学”的“三真”标准,不断弘扬浦发精神。二是坚持“走正道、讲正气、做正事”的“三正”准则,确保正确的经营方向。三是坚持“营销上的排头兵、管理上的责任人、行为上的垂范者”的三个表率,锻造一支过硬的领导队伍。四是坚持开展自上而下的谈心活动、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青年员工的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开业以来,100余名员工成为各级技术能手,17名员工获得总行“平凡岗位成就奖”,28名同志受到总行爱心捐助表彰。

(四)支持社会公益事业

“十一五”期间,成都分行持之以恒地开展了各类慈善募捐和扶贫助弱活动,先后捐建了剑阁县姚家希望小学、凉山州普格县浦发希望学校,多次组织志愿者深入地震重灾区开展捐赠慰问活动,捐助了绵竹地震受伤致残的学生、孤老人员、孤残人员共512人,助养了4名孤儿。五年来累计捐助资金超过200万元。

(五)开展优质文明服务

五年来,成都分行通过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狠抓规范化管理,推进网点转型增效,在优化客户服务方面取得了成效。一是抓好现场管理。一线柜面深入推进、细化“6S”标准化服务规范,通过开展外语、手语和反假能力培训、应急演练、技能比赛、规范投诉处理、加强自助设备管理、设置双语指示标识等一系列措施,显著提升了网点服务能力,取得了五年来运营服务无重大客户投诉、无媒体负面报道、无监管机构问责的优异成绩。二是推进网点转型。改变所有处理环节均由网点串行操作的原有模式,将业务流程各环节进行有效分割,并依托网络通讯、影像传输和工作流控制等成熟的IT技术,采取业务环节的并发式同步处理,实现了业务受理端与业务处理端的空间分离和业务处理规范化、标准化、工厂化运作,既通过专业分工提高了管控能力,又减少了前台柜员的工作量,后台支撑能力日益增强,“小前台、大后台”的运营优势日益显现。三是提升网点效能。积极推进厅堂管理一体化,探索网点坐销模式,提升运营服务价值;从网点运营形态调整、前端系统与网点服务流程整合和制度配套等三方面入手,制订了“新一代网点平台及服务流程建设项目”的实施方案,极大地提升了网点服务效能,减少了冗余环节。四是提升运营服务支撑能力。积极推进第二代支付系统的建设和开发;加快建设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优化银承托收业务和银承查询业务流程,进一步提高自动化处理效率;完成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外汇交易中心净额清算业务项目、理财TA项目、黄金交易所清算银行及自营黄金业务、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客户关系管理等重大运营支撑工作。五是完善运营服务管理体系。编发运营条线网点规范化服务手册,统一了全行服务标准。制定网点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探索了全行柜面服务评价管理工作。制定《特殊客户上门服务业务操作流程》,将做好为严重老弱病残等特殊客户提供人性化服务和上门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成都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