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生活自立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4886100000071

第71章 朱元璋秉公杀婿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于贫农之家,小时候为地主放过牛,当过和尚,受尽风餐露宿之苦,对官吏欺压百姓的事感受很深。当了皇帝后,他曾告诫百官说:“我以前在民间时,见到州县官吏多不爱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疾苦,视之漠然,我心里恨透了。如今要严立法禁,官吏凡是贪污蠹害百姓的,严惩不恕!”

为此,他作出规定:官吏贪污至60两银子以上者斩首示众,并处以剥皮之刑。当时府县衙门左边的土地庙,成了剥皮的刑场,因此老百姓称土地庙为皮场庙。有的衙门旁边还摆着塞满稻草的人皮,叫当官的触目惊心,警告他们这就是贪官的下场。

当时西北少数民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与中原汉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大不相同。他们因平日大多吃牛肉和羊肉,因此很需要中原的茶叶化解油腻。而明王朝为了加强北方的边防,也很需要西北地区的战马。于是朝廷组织了茶马互市——用中原的茶叶交换西北的战马。茶马互市,对朝廷和西北少数民族都很有利。

为了防止茶马互市出现混乱,互市一律由朝廷主持,不准私人插手。但是一些投机商人和不法官员为了赚钱,不顾法律规定,搞起走私的勾当来。他们把茶叶偷运至西北,高价卖给少数民族,又偷运马匹进入内地,高价在内地贩卖。走私活动越来越厉害,朱元璋大为震怒,下了一道命令:禁止走私行为,如有违反,从重处罚!

谁不知道朱元璋的厉害?谁敢拿自己性命开玩笑?因此禁令一出,投机商人和不法官员都害怕了,不敢继续作奸犯科。只有朱元璋的女婿欧阳伦,还在继续大搞走私活动。别人都偃旗息鼓了,他却正好抓住这个时机,扩大“业务”范围,谋取更大利润。

禁令下达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欧阳伦一次派管家周保,押了50辆满载茶叶的大车,运往兰州一带贩卖。打算将卖的钱,换成战马带回内地。

一路上,关口的官员知道是驸马的车队,谁也不敢阻拦,因此车队一路畅通无阻。想不到车队就快到目的地时,却在兰州黄河大桥的桥头出了“岔子”。

原来,负责守桥的小官是个忠于职守、不畏强权的人。车子一到,他立即下令停车检查。当发现车上装的全是禁运的私茶时,便将车队扣押,准备上报,等待处理。押车的管家周保,平日狗仗人势,专横惯了,他从车上跳了下来,指着那个小官的鼻子,大声吼叫起来:“你好大的胆子!这是驸马爷的车队,你也不睁开眼睛看看,难道你活得不耐烦了?”

那个小官并不示弱。他挺起胸膛,坚定地说:“我执行朝廷的命令。就是皇上亲自派来的车队,也要接受检查!”

周保受了顶撞,气不打一处来。他回头一招手,身后立即冲出几十个如狼似虎的家丁,上前揪住小官,一顿拳脚,打得他鼻青脸肿,浑身是伤。车队扬长而去。

小官忍着身上的疼痛,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回家赶写了一道奏章,托人千里迢迢地告到南京朱元璋那里。朱元璋收到奏章,得知有人公然违犯禁令,贩卖私茶,甚至殴打执法官吏,顿时大怒。但将奏章仔细一看,违反禁令的不是别人,竟是自己的女婿欧阳伦。在派员调查核实后,证明奏章上说的全是真话,朱元璋不免感到左右为难。依法惩办吧,欧阳伦就得杀头。他一死,自己的女儿岂不成了寡妇?命运就悲惨了。不依法惩办吧,朝廷的法令成了一纸空文,以后还有谁来秉公执法,又怎么能使全国百姓服气呢?

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朱元璋毅然下令让欧阳伦自杀,并将那个仗势欺人的周保判处死刑。同时根据罪行轻重,对那些追随欧阳伦作恶和平日包庇欧阳伦的官员们分别进行了惩罚。

之后,朱元璋专门派出大臣赶往兰州,对那个严格执法、不畏强暴的守桥小官进行了嘉奖和慰问。

很佩服那位严明执法的小官吏,尽管身份卑微,却严格遵守国法,不管是谁都不例外;朱元璋说到做到,即使杀了女婿也要维护政令的贯通。正因为有了这样严守国法的君臣,明初才出现了社会安定的局面。可见,历朝历代不缺少国法,只是缺乏认真贯彻执行的人。国法严明,社会才能有秩序,人民才能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