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经济新闻实务
48862000000012

第12章 怎样采写经济新闻(2)

正确认识我国目前面临的经济形势,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进发展的方向和现阶段面临的具体矛盾,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当前所发生的各种新闻事件的经济学意义,并据此找准自己的报道视角,使自己采写的经济新闻具有一定的经济学理论深度。

以经济学者的眼光看待新闻事件,以经济学者的眼光看待日常生活,其目的就是要正确地把握自己的思考角度,就是要随时都带着一副经济学者的墨镜去看待各种新闻事件和普通的日常生活,把自己的思维,调整到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实务操作的方向上来,只有这样,你才能够从平时发生的各种新闻事件中,从日常生活中找到经济新闻的线索。

第二,采写经济新闻应当学会跳出经济写经济

在人类生活中,任何经济现象都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社会历史、社会风俗相关,没有纯粹的经济现象,也不存在纯粹的经济事物。这是我们必须明确的。任何一个经济现象,任何一个经济事件,都与都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社会历史、社会风俗相关。反过来同样也是如此,任何一种社会现象、任何一个新闻事件,都与一定的经济制度、经济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宏观形势相关。因此,经济新闻专业记者在采写经济新闻时,应当把一定的经济现象和经济事件与社会、历史、文化联系起来,从社会的、文化的、历史的、生态环境的、甚至是哲学的角度来剖析经济现象和经济事件。只有这样,才能够高屋建瓴地认清这些经济现象和经济事件的本质,讲清其发生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准确预测其发展趋势,进而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给读者以入木三分的感觉。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这是一个震动全球的灾难性事件,也是一个重大的时事新闻和社会新闻。灾难发生后,灾区灾后重建,有许多新闻可以采写。中国经济导报的记者杨秦,以这一事件为契机,选择灾后重建中如何在投资机制上进行创新这一角度撰写了如下报道(详见例文13)。应当说,《灾后重建:为投资机制创新带来契机》这篇报道,是一篇颇具经济学眼光的报道。在这篇报道中,记者借助社科院研究生院刘立峰教授、汪文祥教授等专家的口,所提出来的灾后重建应“重新考量投资机制与产业布局”、“重建应照顾到非财富损失”等思想,是颇有经济学理论深度的思想,对读者有很大的启发。但同时我们应注意到,记者在转述各位专家的观点时,非常注意将这些高深的经济学理论与一般社会文化、生态环境联系起来进行阐述。如在报道中所提到的“据记者了解,在这次地震中,17座大型及中型水电站,其中有些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如果仔细观察可以看出,这些水电站几乎都建在地震断裂带上”,“本次汶川地震,受灾地区大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发展传统工业制约因素相对较多,发展传统农业的带动性和附加值相对较小,而泰国、美国等国家和我国香港、丽江等地在经历特大灾害后,通过统筹规划,优先发展旅游业,却都取得了成功”,“在产业布局时多考虑环保、自然禀赋等非经济因素等等”,这些论述中,既有地质学思想、也有、社会文化学、生态环境学思想。

灾后重建:为投资机制创新带来契机

本报记者杨秦

汶川大地震已过去月余,抗震救灾工作已逐步转入灾后重建阶段。此前不少的研究机构分析认为,汶川大地震不会改变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运行趋势,也不会对固定资产投资产生全局性的影响。而日前,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的几位教授(他们研究的方向主要在投资领域)时,得到的回答是,灾后重建确实总体不会对固定资产投资产生全局性的影响,可能仅仅只是未来3~5年会使其保持一个上升的态势,之后就会回归到一个正常的周期水平,但此次汶川地震将可能对我国的投资形成机制、产业投资布局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并促使我国对固定资产投资的管理更为科学。

未来三五年固定资产投资会保持上升态势

汶川地震灾后,作为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的专家,社科院研究生院刘立峰教授一直对地震灾区的投资变化密切关注。刘立峰表示,近期,地震震中区域的投资滑坡是较为明显的。他介绍说,成都5月的投资同比增长为17%,而此前是30%,成都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到整个四川的40%~50%。“一定程度上,地震灾区的投资滑坡幅度,从成都的投资情况可以窥见一斑。很多投资项目都停下来了,一下子就掉下来。”刘立峰说。

社科院研究生院王元京教授也表示,较短时间内,地震灾区的投资肯定会有一个下降,“2~3个月内会有所下降,但当今年四季度灾后重建真正展开之后,未来3~5年固定资产就会保持一个上升的态势,之后再回归到一个正常的周期水平。”王元京为记者画出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变化的曲线。

那么,未来3~5年上升的幅度会有多大﹖王元京,以及同时接受记者采访的社科院研究生院汪文祥教授均表示,如果仅仅以整个受灾地区的GDP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例(如四川、重庆,2007年GDP分别占到全国的4.3%和1.7%,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占到全国的4.1%和2.3%)来看,对全国整体的投资拉动幅度不会很大。汪文祥教授还表示:“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宏观经济预警监测结果显示,2008年前4个月,我国经济已连续处于代表稳定状态的‘绿灯区’。因此,不必过分担心灾后重建拉高投资增幅的负面效应。”

不过,刘立峰教授则认为不能掉以轻心,他回忆起2003年非典之后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非典之后的2004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一度上到了同比增幅40%多,因此也不能完全排除3个月后即第四季度回升到一个较高水平。”

对于可能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具体增量,刘立峰表示,中央财政今年已安排700亿元用做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如果比照国债投资对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作用,即1:2.5,现在投入700亿,那就乘2.5,短期就可以看出这个投资的多少。

另外据记者了解到的,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预计,3年内重建预算的40%以上可能在2008年第四季度至2009年第二季度间投入,这3个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可能因此提高3个百分点,届时将提升GDP增长率约1.3个百分点。

重新考量投资机制与产业布局

汶川大地震对四川等灾区的投资结构会有什么影响呢?汪文祥教授对记者分析说,此次汶川地震,首先是生产设施和生活设施的损失,因此会包括企业的重建和社会事业的重建。尤其是社会事业的重建,其涵盖面更广,如人员的安置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房屋、水、电、道路都需要大量的投资,这其中不仅仅是灾区本地的,还包括异地安置所带来的基础设施的投资。从这个分析看,肯定会带来水泥、钢材等多个行业的投资需求。

而刘立峰教授则认为,除了产业上的投资结构改变外,还有投资资金来源的结构变化,如目前四川省,中央项目投资一下子上升到15%以上,而在以前这个比例仅仅是5%。

在采访中,几位教授多次向记者提到,其实汶川地震所带来的影响中,对投资增速的改变、产业的改变并不是最重要的,其最深刻的影响应该是: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中应有新的投资观念,应利用此次地震灾后重建探索新的投资机制。例如摒弃低水平的建设,再如要重新考虑产业的布局,以及在产业布局时多考虑环保、自然禀赋等非经济因素等等。

“以前是低水平建设,1块钱想干两块钱的活。过去10万元盖房,现在不能再这样了,至少也得花上15万元。提高投资的标准,应该成为我们投资机制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教授们如是说。

而在产业布局方面,据记者了解,在这次地震中,17座大型及中型水电站,其中有些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如果仔细观察可以看出,这些水电站几乎都建在地震断裂带上。另外,记者还了解到,本次汶川地震,受灾地区大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发展传统工业制约因素相对较多,发展传统农业的带动性和附加值相对较小,而泰国、美国等国家和我国香港、丽江等地在经历特大灾害后,通过统筹规划,优先发展旅游业,却都取得了成功。

对此,汪文祥教授表示,确实应该以这样的思路来重新进行产业结构的布局。他说,“重新对房地产进行定位,重新对水电业进行定位,重新对旅游业进行定位。成渝地区这些产业的定位可能都需要重新考虑。”

重建应照顾到非财富损失

在采访中,汪文祥教授特别向记者提到,灾后重建应包括对“非财富性损失”的关注。汪文祥教授分析说,“本次地震包括两方面的损失,一是财富性损失即生产设施和生活设施的损失,二是非财富性损失即投资信心的丢失。非财富性损失对地方来说,有时候更重要,信心丧失了,来了的企业就会外迁;本来计划来的,现在不来了。尤其是对成都的信心,因为它是西部的龙头,有没有信心在成都投资,对西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重建对成都的投资信心?汪文祥教授表示,对一些该促进该保护的产业,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同时还要考虑到区域投资结构的平衡,利用一些大项目的投资刺激来恢复信心,在房地产和旅游业等领域也可以加大投入。刘立峰教授则表示,可以通过一些财政刺激手段,如抵扣所得税、营业税优惠政策等等,都可以来刺激信心。“总之是给企业减负,并切忌与民争利,给民营企业更多信心,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另外,投资的权利可以多下放一点到地方政府,将重建资金分出一块,由地方来做,国家只管评估考核。毕竟,地方政府更了解情况,有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刘立峰说。

(选自《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6月27日)

跳出经济写经济不是要在经济新闻采写中抛开经济思想,而是要把思想和知识的触角伸进到社会学、文化学、生态环境学等更多的领域,展开你的视野,拓宽你的思维角度,用“全息摄影”的方法来报道经济新闻。因为面对许多复杂的经济现象如果我们只用单纯的经济眼光来审视,已经难以全面反映和深入解释复杂多变的经济生活,我们采写经济新闻应当超越经济视野。

§§§第二节应做好专业知识准备

经济新闻采访与写作首先必须做好充足的专业知识准备。由于各种类型的经济新闻通常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非专业人士常常难于理解各种专业术语和其中隐含的学术思想。尤其是专业内各种前沿研究课题,更是非本专业前沿领域专家不能正确解答,因此,专业知识准备是经济新闻采写的必要基础。

一、专业知识准备的内容

从专业知识准备的角度来看,如果要成为一个专业经济新闻记者,至少应当掌握如下一些财经专业知识。1、经济学知识。这是有关经济基础理论的知识,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2、货币金融学知识。这是有关货币基础理论与金融学说的知识。3、会计学知识。这是有关会计基本概念和会计基础理论的知识。4、国际贸易学知识。这是有关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相关制度、相关法律规则和操作案例的知识。5、市场营销学知识。这是有关市场营销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案例分析的知识。6、管理学知识。这是有关管理的基础理论的知识。7、经济法学知识。这是有关经济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如公司法、合同法、劳动合同法、证券法、商业银行法、会计法、审计法、统计法等。上述财经专业知识基本能够满足一个普通经济新闻记者采写一般经济新闻的需要。如果要撰写专业性更强的经济新闻,则需专门学习相关知识,做好充足的知识准备。如采写证券新闻,必须掌握有关证券、期货投资分析的基础知识,弄懂股票分析软件,了解国内国际股票市场的基本情况,掌握案例分析和技术分析方法,理解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市场和行业状况、企业行为与股票、期货价格涨跌的关系,这样,才能写出合格的证券新闻。如采写房地产新闻,必须掌握有关房地产管理法规、房地产行业状况、房地产政策、居民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建筑学、城市规划与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合格的相关专业经济新闻。

二、专业知识准备两个层面的要求

专业知识准备不仅仅是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而是应当力争达到以下两个层面的要求:

(一)基本技能层面

具备相关基本知识,能够领悟该专业的基础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能够看懂专业书籍资料,能够快速查询和收集相关专业资料,能够与专业人士进行正常的专业交流,并能够准确记录和解读专家的思想。这一层面的要求是成为一个合格的经济新闻记者的基础,掌握了上述基本技能,就能正常从事一般经济新闻写作。如果不具备上述基本技能,我们在从事专业经济新闻采写工作中,就会遇到许多难以逾越的困难,以至于无法完成正常的采访,写出许多基本概念错误、原理不通、“黄腔”满篇、硬憋出来的所谓经济新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