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大参考(2013-2014)
48867900000032

第32章 舆情报告(1)

美国在互联网领域追求绝对安全,已将恐惧气氛传染给他国,迫使其他国家也不得不发展网络力量,否则只能被美国控制。目前,各国都在加紧网络“军备竞赛”,全球有近150个国家推出了网络战战略。美国《旧金山纪事报》称,如今我们已经深陷网络间谍构成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棱镜”打开“潘多拉盒子”世界进入网络“冷战”时代

“棱镜门”事件被爆出以来,引发整个世界对于网络安全包括各国对国家信息安全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关于网络战争的猜测甚嚣尘上。网络战争似乎一触即发。在网络空间,攻击可以在毫秒之间发动,一个国家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察觉攻击和进行防御。网络战这个“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网络空间将永无宁日。

“棱镜”项目大白天下 美成网络安全公敌遭遇空前尴尬

棱镜计划(PRISM)是一项由美国国家安全局(NSA)自2007年起开始实施的绝密电子监听计划。该计划的正式名号为“US-984XN”。根据报道,泄露的文件中描述PRISM 计划能够对即时通信和既存资料进行深度的监听2013年5月20日,前美国情报人员爱德华·斯诺登抵达香港,经由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曝光了有关美国监控全球网络及电话的绝密计划——“棱镜”项目,引发世界轰动。

6月8日,英国《卫报》、美国《华盛顿邮报》相继公开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通过电信网络巨头服务器,监控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视频及照片等秘密资料。斯诺登提供的文件显示,棱镜计划(PRISM)是一项由美国国家安全局(NSA)自2007年起开始实施的绝密电子监听计划。该计划的正式名号为“US-984XN”。根据报道,泄露的文件中描述PRISM 计划能够对即时通信和既存资料进行深度的监听。

斯诺登称,他在美国情报界工作了近十年。他知道,美国最大和最隐秘的监视组织——国家安全局,一直在监视着整个星球。美国国家安全局已搭建一套基础系统,能截获几乎任何通信数据。凭借这样的能力,大部分通信数据都被无目标地自动保存。

据报道表述,受到美国国家安全局信息监视项目“棱镜”监控的主要有10类信息:包括电邮、即时消息、视频、照片、存储数据、语音聊天、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登录时间和社交网络资料的细节等,通过“棱镜”项目,美国国家安全局甚至可以实时监控一个人正在进行的网络搜索内容。

参议员范士丹证实,国家安全局的电话记录数据库至少已有7年。

项目年度成本2000万美元,自奥巴马上任后日益受重视,综合情报文件“总统每日简报”中在2012年内在1477个计划使用了来自PRISM计划的资料,该工具被称作是获得此类信息的最全面方式。文件显示,国家安全局的报告越来越依赖“棱镜”项目。该项目是其原始材料的主要来源。

“棱镜”项目的披露证明,实施网络攻击规模最大的其实是美国,铁一般的证据令形势发生“180度大转弯”,“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评论说,全世界终于获得了美国在网络黑客问题上双重标准的证据。

关于贼喊捉贼的美国遭遇空前尴尬

斯诺登抛出的“猛料”震惊了世界,在国际社会掀起轩然大波,引发全球范围内对美国的信任危机和信息安全的担忧。“隐私国际”认为:

“由于世界主要技术公司的总部都在美国,那些参与我们互联世界、使用谷歌或者SKYPE 的人士的隐私都可能被棱镜项目所侵犯。美国政府可能接触到世界的大部分数据。”

多年来,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一直指责中国发动网络攻击。斯诺登的爆料,正值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来自中国的网络黑客行为向中国施压,并称网络黑客行为无异于“直接窃取美国财产”之时。动辄高举“维护网络安全”大棒的美国,常规化地把自己说成是黑客攻击的受害者,一直指责他国,特别是指责中国对美国网络发动黑客攻击,指责北京在获得美国的军事、科技和经济秘密,并引发激烈争吵。中国虽然一再做出反击,但面对美国的话语霸权显得力不从心。

有观点认为,“棱镜门”在这个时间点上被曝光,使中国在最近的中美网络安全争端中掌握更多主动权。按照国家情报总监克拉珀的说法,泄密给美国情报搜集能力造成“巨大且严重损失”。斯诺登曝料的美国外交信誉亦遭遇重挫。

“棱镜门”使奥巴马政府施政步调被打乱。奥巴马政府接连陷入丑闻,形象受损,也使其在推动移民改革、控枪等重要议题上的步调被打乱,给美国带来的内外压力巨大,所引发的冲击波短期内难以平息,或迫使美国重新审视其安全策略。

据美国媒体报道,斯诺登的泄密行为已在美国情报系统引起震动,可能导致国家安全局、中央情报局等情报机构对内部进行全面审查。

俄罗斯为斯诺登提供帮助,这也让已经非常困难的美俄关系陷入一些专家所称的冷战以来的最低点从公开爆料“棱镜门”项目那一刻起,斯诺登被作为美国的“叛徒”遭到恼羞成怒的美国无休止的追杀。这是美国国家安全局网络监控行动被曝光以来,美国采取的首个公开行动,被视作向斯诺登发出了“通缉令”。

斯诺登23日上午10时55分左右离开香港,乘坐俄航SU213航班飞往莫斯科。斯诺登的飞行路线是从香港乘坐俄航SU213航班飞抵莫斯科,然后乘坐SU150飞往古巴的哈瓦那,再飞往委内瑞拉的加拉加斯。但由于受到美国指控通缉,护照等一切合法证件被吊销,自从飞抵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后,斯诺登一直滞留在机场的中转区,一度成了一个没有国际又无处容身的“世界孤儿”。斯诺登也成了谢列梅捷沃机场的中转区的一景,很多候机乘客用寻找斯诺登来打发无聊时间的消遣,他们都试图发现他的踪迹。一名英国乘客西蒙说:“我悬赏200美元,让孩子们拍一张斯诺登的照片。”

7月16日,斯诺登向俄罗斯联邦移民局提出临时政治避难申请。美国方面多次要求俄罗斯遣返斯诺登,但遭到拒绝。8月2日,斯诺登结束在莫斯科机场中转区38天左右的流亡生活,获准离开机场进入俄罗斯境内临时避难。俄罗斯成为第一个采取正式行动为跟美国政府作战的斯诺登提供帮助的国家,这也让已经非常困难的美俄关系陷入一些专家所称的冷战以来的最低点。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如此评论斯诺登入境俄罗斯避难对美俄关系的影响。白宫则用“极其失望”和取消“美俄峰会”回应莫斯科的“挑衅”。美国总统奥巴马取消了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的会晤;美俄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定于本月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会谈。美国《华盛顿邮报》评论说,取消峰会“是罕见的外交冷落”。美国议员的反应更激烈。民主党参议员舒默表示,“俄罗斯在我们后背捅进一把刀子,允许斯诺登自由行动的每一天就相当于把刀再拧一下。”《华盛顿邮报》报道称,共和党议员麦凯恩和格雷厄姆发表联合声明说:“俄罗斯的行为是故意让美国尴尬,它是扇在所有美国人脸上的一记耳光……”两人建议扩大对遭违反人权指控的俄罗斯人的制裁,推进完成美国在欧洲的导弹防御系统部署,快速推进新一轮北约东扩,把格鲁吉亚纳入北约。

与“灰头土脸”的奥巴马政府大动肝火截然不同,克里姆林宫的表态显得轻描淡写。许多俄评论人士为莫斯科“宣示自己的独立性”叫好。

统一俄罗斯党议员尼克诺夫表示:“任何其他决策都会让俄罗斯丢脸。

如果我们不给斯诺登提供庇护,人们不会再把俄罗斯视为一支值得重视的力量。”俄《消息报》一篇评论文章说:“俄罗斯的作为配得上一个独立、严肃的大国。我们在世界上的分量会增加。”

外媒称,俄罗斯决定给斯诺登庇护身份让美国官员怒火中烧,这还凸显了一个更深层的根本事实:奥巴马总统现在难以引导世界性事件向他希望的方向发展。这提醒人们想起美国的力量是有局限的。

美国“监视帝国”是怎样炼成的

由于全球互联网主干“基础设施”都在美国,所以美国在情报搜集领域具有“先天优势”。换句话说,以微软、谷歌和“脸谱”为代表的互联网基础服务都是美国国家安全局监视目标的渠道斯诺登像古希腊故事中的潘多拉一样,揭开了米德堡这个“魔盒”掩盖多年的盖子,让美国这个早已被塑造成秘密监视大国的真实一面暴露在全球民众面前。

米德堡,马里兰州,这里距离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大约16公里,美国国家安全局总部就坐落在此。其戒备森严的大楼被称为“神秘迷宫”。

在表面平静的氛围中,这里每天“暗流涌动”,不断汇总情报机构从全球搜集的信息并进行分析。而这一机构也是爱德华·斯诺登口中那个“棱镜”监视项目的始作俑者。

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的前身是1949年成立的美军安全局,前总统哈里·杜鲁门1952年颁布一项秘密指令,使该机构从军队中独立。

在华盛顿北部,美国国家安全局总部一直是一个神秘的所在。它占地面积超过15公顷,各类聘用人员不下16万。外界难以获知这里发生的一切,因此也戏称这一机构为“无此单位(No Such Agency)”。

名义上,美国国家安全局是国防部的下属部门,但与其他类似机构不同,该机构不受政府行政部门的约束,可自行雇用人员并开展情报搜集项目。就本质而言,国家安全局是直接向总统负责,向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提供情报服务 的机构。

一些媒体判断,美国国家安全局集中了从语言学家到数学家在内各类分析人才,能够迅速就情报价值作出判断,在监控全球目标上领先于西方其他国家的情报机构。在美国国家安全局流传着一句老生常谈的笑话——“我们相信上帝,我们监视其他所有人”。

“棱镜门”曝光的美国全球监听项目之所以得以实施,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美国在全球互联网领域的垄断地位。基于互联网资源和技术优势,美国已具备对全球网络空间的监视控制能力。美国国家安全局通过“棱镜”能够进入包括微软、谷歌、“脸谱”、苹果等美国多家信息技术巨头服务器,搜集用户的浏览记录、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和在线聊天记录等个人隐私文件。换句话说,全球个人电脑在某种程度上都成了美国的“情报终端”。

在一份41页的幻灯片文件中,美国国家安全局宣称,由于全球互联网主干“基础设施”都在美国,所以美国在情报搜集领域具有“先天优势”。

换句话说,以微软、谷歌和“脸谱”为代表的互联网基础服务都是美国国家安全局监视目标的渠道,而这些大型跨国公司在美国情报机构眼中,无非是些“下属机构”罢了。

据路透社的报道透露,国家安全局与电信公司合作早已有之。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这样的规律一再重复上演:国家安全局或是它的某个前身与美国主要的电信公司秘密达成协议,从而非法获取美国民众的私人通信内容。每当政府敲响电信业的大门,要求它们违反法律,把无数私人通信内容交出来的时候,电信企业只能乖乖就范。这些企业何乐而不为,它们知道,即使自己触犯了法律,也永远不会受到任何惩罚。

“定制入口行动办公室”就是电脑“黑客”团体,一直从事侵入他国境内电脑和通讯系统的网络攻击,借此获取有价值的情报。“反恐”一时间成为美国政府百试不爽的“通行证”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此前报道,在美国国家安全局办公大楼内部,有一个与其他部门相互隔绝,由特警把守的秘密部门,多年来一直从事入侵别国电脑和通讯系统的黑客行为。这个部门称之为“定制入口行动办公室”。

“定制入口行动办公室”成立于1997年,名义上是基于网络的情报搜集机构,分管针对敌对国家的识别、监听、渗透和情报汇总工作。

实际上,这一机构就是电脑“黑客”团体,一直从事侵入他国境内电脑和通讯系统的网络攻击,借此获取有价值的情报。《布隆伯格商业周刊》先前采访多名不愿公开姓名的美国官员报道,“定制入口办公室”每小时能够自动获取2千兆字节的信息。

从美国媒体的报道可以发现,美国一面诬陷黑客的网络攻击行为有其他国家的支持,一面自己却暗中介入“世界黑客大会”“黑帽大会”等黑客聚会,深入研究黑客技术、收罗招募黑客,以加强针对他国的网络战法,甚至招募服刑中的黑客作为“网络战专家”参加情报机构或网军。

美国利用网络对敌方展开侦察、破坏与攻击的部门很多,有迹可循的美国网络战除了针对伊朗核设施外,还包括针对“基地”组织等进行的袭击。

据报道,为了维持这一机构强大的情报搜集能力,美国国家安全局雇用了总数超过1000名的“黑客”、情报分析师、目标定位专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设计师以及电子工程师。其中,一个被称为“通信网络技术部门”的小组由600名网络监视人员组成,全天候检测目标电脑和通信系统的运作。一些分析师估计,“定制入口办公室”多年中已经侵入数千台外国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