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政情报告(2013-2014)
48869400000005

第5章 政府改革(5)

另外,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周清杰认为,今后中国食品产业链上,将是国家食药监总局和农业部两个部门管理,这两个部门应加强合作。未来这两个部门应在食品原材料的生产和加工上强化全面合作,保证人们吃到放心食品。

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将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的职责整合,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要职责是,统筹规划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事业产业发展,监督管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机构和业务以及出版物、广播影视节目的内容和质量,负责着作权管理等。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加挂国家版权局牌子。不再保留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

近些年来,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就,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事业产业快速发展。随着以数字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广泛应用,多种媒体综合发展。为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统筹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资源,促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繁荣发展,将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的职责整合,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这样调整,有利于减少职责交叉,提高管理效率,落实管理责任;有利于统筹推动报刊、出版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互联网等新媒体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提高文化传播能力;有利于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做大做强,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有利于整合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领域公共服务资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中编办答疑

对于在这次的方案中没有看到大文化部设想的体现,中编办副主任王峰表示,机构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看准了先迈出一步。这次把新闻出版总署与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两个机构合并起来,就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至于能不能再往下推,要先走走看。如果说在一定时期把各个方面的任务都非常繁重地加在这样一些机构,为了追求所谓的“大”,把它合起来,顾此失彼,这不是一个好办法。

部委领导说

时任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2013年两会上参加四川代表团讨论时解释说,目前不实行“大文化”改革,有三大原因。第一,文化产业的改革正在深入,分列制度管理有利于目前的改革推进。第二,媒体的融合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因此“大文化”改革对未来整个文化发展、传播方式的影响,还不能够完全预见。观察研究的过程,还需要一段时间。第三,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对我们文化工作的挑战是巨大的,需要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代表委员谈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高云表示,从国外的文化部门来看,管理所涉及的内容包括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艺术、以艺术教育为主的教育、以人文旅游为主的旅游。如果说国外的文化管理是“小文化”的概念,那么我们国家之前就是“小小文化”。以前我们的文化管得太细了,相互之间不容易协调。全国政协委员、时任广电总局副局长张丕民表示,机构改革将与职能变化相结合,把政事不分的部分分出去,管理着力点更集中。从现实情况来看,“文广新”的合并已经从县级实行到市级、省级,有了现实基础。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广播电视台首席主持人曹可凡认为,对于新闻出版总署和广电总局的合并,不应该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这种合并应该提供未来行业发展的思路。

专家深解读

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蔡灵指出,目前新闻出版业占文化产业的比重近40%,但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这一比重或将有所下降,而广播电视业则占文化产业比重近10%,新闻出版业和广播电视业是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关键。目前中国传媒企业受体制制约,多数只能进行单一业务发展,政府需要首先从行政布局上进行改革,使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业更加适应市场环境变化,两部合并后,中国传媒企业有条件实现媒体全产业链发展。北京市社科院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沈望舒认为,本次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整合的确是一个建构文化价值链的过程。文化消费具有统一性,各种不同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可能都是相同一个人,而一个好的故事也可以演变出图书、影视剧、戏剧等不同的文化作品,甚至可以建设主题公园等,原本简单的文化部门划分把文化消费之间的联系隔断了,因此文化领域政府部门过于细致的分类并不利于文化价值的发挥。

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

将现国家海洋局及其中国海监、公安部边防海警、农业部中国渔政、海关总署海上缉私警察的队伍和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由国土资源部管理。主要职责是,拟订海洋发展规划,实施海上维权执法,监督管理海域使用、海洋环境保护等。国家海洋局以中国海警局名义开展海上维权执法,接受公安部业务指导。为加强海洋事务的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设立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家海洋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统筹协调海洋重大事项。国家海洋委员会的具体工作由国家海洋局承担。

中国现行海上执法力量分散,重复检查、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执法效能不高,维权能力不足。自2012年5月以来,从黄岩岛到钓鱼岛,中国海域没有消停过,中国海上执法力量各自为政的弊端也暴露无遗。

此番将国家海洋局的中国海监总队、公安部边防海警、农业部中国渔政、海关总署海上缉私警察合并,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加强了中国的海上力量整合。此次改革有利于统筹配置和运用行政资源,提高执法效能和服务水平。也符合“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要求,有利于这个目标的实现。

中编办答疑

根据海洋事业发展需要,借鉴国际有益经验,这次改革将现国家海洋局及相关部门的海上执法队伍和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并以中国海警局名义开展海上维权执法。这样有利于统筹配置和运用行政资源,提高执法效能和服务水平。同时,海洋问题综合性强,涉及经济、科技、资源、环境等方方面面,需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这次改革设立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家海洋委员会就是基于这个考虑。

部委领导说

2013年3月15日,国家海洋局在北京召开重组国家海洋局视频动员会。

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赐贵指出,重组国家海洋局是中国海洋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海洋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地位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标志着中国的海洋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刘赐贵强调,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扎实推进重组工作,确保改革任务圆满完成。

代表委员谈

全国政协委员钟文认为,中国党和政府对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视已经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建设综合、统一、高效的海洋管理机构”

势在必行。全国人大代表、武警云南省总队政委张桂柏大校表示,新的国家海洋局的组建,是从中国海洋建设发展的大局来考虑的,不是针对哪一方面,更不是针对钓鱼岛。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院长高抒表示,“国家海洋局如果只把管理放在领海和专属经济区,就太小了,应针对全球海洋有一个更加明确的使命”,希望其能在国际海洋事务上发声,培养海洋学家,从事海外经济活动等。高抒建议,国家海洋局的使命,可参考美国海洋大气局,其不仅有业务化工作,还建立全球海洋的数据采集系统为业务和科学研究服务,并推动国际合作。

专家深解读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认为,海上执法力量分散是个老问题。我们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不会动摇,这次改革将现国家海洋局及相关部门的海上执法队伍和职责整合,为加强海上执法能力提供了组织保障,有利于提高执法效能和服务水平,加大海洋权益保护的力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海疆问题专业研究者王晓鹏认为,此前,中国的海洋执法部门存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情况,海洋管理体制不成熟,导致海洋管理存在重叠和盲点,管理比较困难。成立中国海警局是中国在海洋机构设置上的突破,意义重大,在中国海洋管理历史上是个里程碑。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国强认为,中国海警局的设立表明,我们国家在管理海洋、维护海洋权益方面,从体制上进行了探索和提高,同时,对于改变中国海上执法比较分散的状态也有重要作用。

重新组建国家能源局

将现国家能源局、电监会的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国家能源局。主要职责是,拟订并组织实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研究提出能源体制改革建议,负责能源监督管理等。不再保留电监会。改革后,国家能源局继续由发展改革委管理。发展改革委员会主要是做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能源规划的协调衔接。

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从体制上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和能源行业发展意义重大。上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为加强能源战略决策和能源行业管理,设立了国家能源委员会,同时组建发展改革委员会管理的国家能源局,将能源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实际效果良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电力是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监管独立于能源局之外,造成电监会与能源局在电力改革、投资准入、项目审批等诸多方面职责交叉,不利于整个能源统筹谋划和推动电力行业发展。而且,油气、煤炭等广泛的能源领域并无监管机构,这次改革将现国家能源局、电监会的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国家能源局,能更好地统筹推进能源发展和改革,强化能源监督管理,促进能源行业健康发展。

中编办答疑

中编办副主任王峰指出,这次改革,在重新组建国家能源局的同时,明确该局继续由发展改革委管理。关于民间热议的大能源部,王峰指出,上一轮改革我们专门组建了国家能源局,而且还设置了高层次的国家能源委员会,办事机构设在能源局,经过这几年的运行,实际效果是好的。

我们采取了这样一个办法,也是要通过这个改革看看效果如何。现在看来这步走得是对的。另外,还要考虑中国能源企业的情况,所以这个问题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