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
48876600000003

第3章 1957-1959年·百花齐放

在我的印象中,这三年,咱们北京舞台上,演出多、种类多、出新多,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的盛景。京剧《白毛女》《智擒惯匪座山雕》《赤壁之战》《穆桂英挂帅》《赵氏孤儿》,话剧《茶馆》《虎符》《关汉卿》《蔡文姬》《红色风暴》,歌剧《洪湖赤卫队》《红珊瑚》《江姐》,评剧《金沙江畔》,豫剧《朝阳沟》,民族舞剧《宝莲灯》《小刀会》,芭蕾舞剧《天鹅湖》等等,是这百花园中绽放出的更艳丽的花朵,及至几十年后的今天,它们依然散发着馥郁的芳香,成为久演不衰的经典剧目。

这几年,因为演出多、水平高、宣传深入、票价合理,所以普通百姓对剧场有一种亲近感,不少剧场开演前就高高亮起“客满”的霓虹灯。我呢,常奔走在各剧场之间,尽享着各种高水准的演出给我带来的美好的艺术滋养。

群众文化生气勃勃

说说这几年我亲身感受的群众演出活动吧。总的感觉是开展得很普遍、很有生气。我就读的北京师大附中,学生的文艺活动开展得生机勃勃,各种文艺社团经常活动,各类文艺演出和比赛经常举行;话剧《玛申卡》、京剧《法门寺》多次歌舞汇演,我都是在学校礼堂饶有兴味看到的。社会上,那时,殷之光、曹灿、周正、朱琳、董行佶领衔的星期朗诵会经常举行,无论是在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历史博物馆)礼堂,还是在物资礼堂、红塔礼堂,我是场场必到,场场必听。到文化宫露天劳动剧场听着名指挥李德伦“解说”的普及交响音乐会,到南河沿的中苏友好馆参加中苏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到文津街参加北图(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主办的各种文学艺术讲座,我更是早早地提前去领(买)票,到时准到,风雨无阻,乐此不疲。

我参加了文艺大军

因我会拉二胡,1959年国庆时,我荣幸地成为了文艺大军的一员,被编入《洛子舞》伴奏的方阵,指挥是鼎鼎大名的彭修文。10月1日那天,我们的方阵行进到天安门前为毛主席等领导人做汇报演出。当我们的方阵奏出的充满民族风格的旋律,伴着数百舞蹈队员舒展而婀娜的舞姿整齐地高响在天安门上空时,一股幸福、自豪的暖流顿时涌遍我的全身。这种感受,就是现在回忆起来,也是甜甜的。

大正琴,何处寻?

大正琴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老百姓中流行的一种弹拨乐器。这种乐器,猛一看,样子颇似箜篌,但约有它的一半大小。琴由共鸣箱、四根金属弦和两组按键组成。弹奏时,右手用一拨子拨动琴弦,左手五指依谱往下按键,琴就发出阵阵清脆悦耳的金属丝弦声。

这种乐器,相对简单易学,普通百姓都很喜欢它。我最初是从一位姓耿的师哥那里接触到它的。师哥弹得一手好琴。我是从被吸引、爱听、偷学,到最后学会的。那时,我常弹的曲子有《东方红》《北风吹》《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月牙五更》《九九艳阳天》等。虽然弹技不高,但也自得其乐。

当时,从劝业场北门入内,二楼有一家专售大正琴的摊位。每次进得门来拾级而上时,总能听到从场内飘过的一阵悦耳的大正琴声,那是摊主为招徕顾客弹奏的,且反复一个旋律,至今我还记得开头的几个小节……

弹指一挥间,五六十年过去了,现而今,从胡同里再也听不到那清脆悦耳的声音,在乐器店甚至信托商店也寻觅不到它的身影。“那声音”伴着那弹琴的乐趣,只能永留在自己的记忆中了……

如今,大正琴,何处寻?

在“四馆”看演出

位于东琉璃厂东口路北的火神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度改建为宣武区第四文化馆,老百姓亲切地称它为“四馆”。

火神庙原来规模很大。改建后,宽敞的前院焊搭起了大铁棚,靠西边砌起了个大舞台,使这里成了一座简易的演出场所。后院则辟成了图书馆。

那阵儿,我也就十多岁。因为这里离家近,平日能看书阅报,假日能看到演出,所以成了我常去的地方。

建国初,大家心气挺高,上边也重视,所以群众性的演出活动开展得既经常又普遍。每次周末或节假日,你就看吧,“四馆”的舞台可热闹了,台上台下都是老百姓,台上的争着演,台下的争着看。节目形式有京剧、评剧、河北梆子、歌唱、舞蹈、话剧、鼓曲、相声、快板等。有时乐器演奏、一些箱会也在这里一显技艺身姿。这些节目,我都喜欢看。其中,有两个节目,至今我还记得清清楚楚的:

一个是寓言舞蹈《龟兔赛跑》。两位穿着普通的男青年,身后各挎背着龟和兔造型的硬纸板,权作一“龟”一“兔”。在手风琴伴奏下,“龟兔”起舞做赛跑状——“乌龟”虽慢,但一刻不停地向前“跑”;“兔子”跑得快,可到中途自傲地停下来,一会儿玩,一会儿吃,待它看到已临近终点的乌龟想要奋起直追时,已悔而莫及,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乌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舞蹈动作简单,情节也简单,但它却在我心中留存了几十年、警示了我几十年……

一个是箱会出演的民间舞狮。只见舞台大幕一拉开,在阵阵鼓声和镲声的烘托中,由人舞动的两只威风凛凛的雄狮和六只活泼可爱的小狮子,摆头摇尾,登台亮相,很是壮观。之后,小狮子退下,在舞球人的引逗下,两只雄狮忽而腾,忽而挪,忽而闪动双眼,忽而张开大口,忽而跳上高桌,忽而脚踏滚球,看得人眼花缭乱,暗自叫好。最让人吃惊的是,那六只小狮子突然从后台鱼贯而出,奔跑着穿过好奇的观众人群,一个个身捷如燕,蹭蹭几下,攀上大棚的铁架,一下子上了铁棚的四角,做着各种造型和舞台上的大狮子呼应着,引得观众一阵阵掌声和叫好声……

妹妹参加了新歌合唱团

妹妹在宣武区沙土园小学读书时,因为声音好、形象好,活泼开朗,被选拔加入到北京新歌合唱团。这是一支成立于建国初期的音乐素养很高的合唱团,是实打实的“好声音”合唱团。他们训练地点在原北京师范大学(现北师大附中对过)。排练时,老师几乎是一小节一小节的练、一个音一个音的抠,要求十分严格,练得非常认真。他们经常在节假日深入学校、农村、工厂、农村去演出,很受欢迎。演出服是黄色连衣裙,红领巾和白球鞋。演出时,近百位小朋友往台上整齐地一站,特精神,特阳光。演出结束后,“报酬”虽然也就是几个普通的甜圆面包、几个水果、一瓶汽水,但同学们吃着、说着、笑着,非常高兴。因为他们爱唱歌、更爱给大家唱歌,因为在歌唱中他们收获了快乐,更收获了校园以外的丰富生活。十几年后,妹妹当了小学老师,教学生唱歌,在联欢会上出个节目,都不在话下。因为小时候,她在合唱团早打好了基础。

我记得当时社会上搞得比较活跃的还有中央广播少儿合唱团、北京少年宫合唱团,之后成立的中央乐团少年女子合唱团(现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附属少年及女子合唱团)、北京金帆合唱团,也都有很高的演唱水平。

夏夜胡同文化二景

那时,我住在宣武门外东北园胡同北巷,这里的两个胡同文化的场景,至今还存在我脑海之中。

场景一:

夏日的夜晚。胡同里的一位热心的大婶,引领着两位鼓曲艺人做串胡同的演出。艺人通常是一男一女,男老女少,眼睛皆有疾。演出的地点或大树下或空场处,演唱或单弦或西河大鼓或京韵大鼓。演唱进行中,大婶用小笸箩在观众中收敛着钱。唱罢,她再引领着他们到另外一处演唱……

小孩不收钱,所以,只要愿意,我可以跟听一个晚上。

场景二:

从我家往南走,是这条胡同热闹的“核心区”,这里不仅有粉笔厂、理发馆、油盐店、大酒缸,还有一家电器修理部。修理部的李哥为人热情、喜好文艺。那时,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晚上经常安排京戏、评剧的剧场实况转播。每到有转播的夏夜,李哥就把大喇叭放在门口,到点儿也来个“实况转播”。通常是还没开戏,街坊四邻中的戏迷们,就带着板凳、拿着把缸子和大蒲扇,早早选好位置坐下;先开聊有关戏的事,待开戏了,都有滋有味地入神地听着,直到“散戏”了,才满足地谢着笑着说着论着往家走……

这个胡同文化活动,只要我赶上了,一准儿参加,而且还是积极分子。

从1957年到1959年,虽经过五七年“反右”、五八年“大跃进”、五九年开始的自然灾害,可是这些都似乎对北京文艺演出的开展没有多大的影响,对这个,我至今还纳着个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