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国宴大厨说川菜——四川饭店食闻轶事
48915900000002

第2章 北京川菜第一家

敢称“第一”是因为四川饭店的筹建非同一般。更是因为它是第一家开在王府里的饭店,而且承办的宴会也非同小可。

1959年以前的北京,虽为首都,是全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学的中心,但却没有一家专营四川菜的高档食府。直到1959年10月,四川饭店的落成营业才填补了北京餐饮界这一数十年的空白。不仅中央首长能在此设宴,普通的百姓也可以来饭店品尝川菜美食,特别是那些讲究饮食文化的美食家,更因饭店的建立而多了一处谈吃论学之地,给饭店留下了珍贵的传世书画作品及为后人传诵的诗文名篇。

然而,这座平日里两扇朱红大门关多开少的王府建筑,虽有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的“四川饭店”四个镀金大字牌匾悬挂门端,但普通百姓从门前经过时,也仅仅知道在这里可以吃到当时还并不为人们所熟悉的川菜。他们有诸多疑问:这么讲究的饭店为什么选址在这么一条甚是普通的胡同中?为什么牌匾是郭沫若这样海内外知名的文学大家亲笔所书?四川饭店因何而建?店名是什么人来命名的?饭店的王府式建筑又是如何来适应饭店经营的需求?这么一座庭院式饭店到底能够容纳多少人来用餐?它能够做出什么级别的川菜来?每天高级轿车进进出出,到底都有哪些人来店宴请?……

绒线胡同的大门脸儿

作为北京特有的地理景观——胡同,绒线胡同和别的胡同相比全无什么惊人之处,只不过比一般胡同宽了一些,长了一点。但在胡同的西口,却坐落着一家声名显赫、享誉海内外的专营四川风味菜品的高档食府,这就是四川饭店。

从地理位置来看,它可以说是位于市中心了,南距宣武门、北离西单都不过千米,东到人民大会堂也不过几分钟的车程,是首都极具繁华之景的热闹地段。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饭店正好被京城老字号餐饮名店包围,南有以“文武烤肉”

闻名京城的老店烤肉宛,西有清真名店又一顺和驰名北京的江苏风味饭庄同春园,北邻当年由天津迁京的清真饭庄鸿宾楼。

四川饭店建在这儿,正好成了人们食用川菜的极佳去处。

周总理提议,五个月筹建

四川饭店缘何创建于这样一条普通的胡同中呢?

据饭店的老前辈们讲,当年饭店建立的倡议缘于1959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刚刚参加完检阅庆典的中央领导们共进午宴时,有些川籍首长讲,在北京好久都没有吃到家乡菜了。在场的周总理听到后,即刻提议在北京建一家专营四川菜的餐厅,并亲自指示由北京市和四川省共同承办。据说当年是由北京的罗瑞卿和四川的阎红彦亲自负责,从选址到筹建历时五个多月。至此,这家当时经营规模最大、口味最为正宗的川菜食府才有幸落户于这条普通的胡同中。

总理起名,郭沫若题匾

店址确定好以后随即就进入了紧张的筹建工作。

据当年经历开业的前辈师傅们回忆,四川饭店的店名还是由周总理确定的。据说当时参与店名确认的中央领导很多,大家各抒己见,总理在认真听取了大家的看法以后提议说:“还是叫四川饭店好。”从此,四川饭店也就成了中央领导举办宴请活动的首选场所之一了。

店名确定了,匾额谁来写呢?——中国现代文学巨匠郭沫若。端庄的金色大字体现出几分儒雅之气,预示着四川饭店将在北京承载着沉淀数百年的川菜饮食文化。

第一家王府里的饭店

在北京,典型的中国风格的四合院并不少见,但是专门在四合院里经营餐饮的四川饭店当时还是第一家。饭店是清圣祖康熙皇帝二十四子恪亲王之后溥的府第,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被册封为勋贝子府(现为文物保护单位),门扇朱红、厅堂宽敞,修竹碧树、古色古香。

三进院,“十六间”与“三西北”

虽然用做饭店,但是院内的建筑得到了充分的保护,所有餐厅的格局都是依房屋原有布局来安排的。

王室府第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曲径可通幽,回廊尚通行。正是缘于此,饭店的餐厅依“十六间”而划分,大小不等,前后有序,既有正房大堂又有两厢包间。一进院(原来进门处有影壁,后被拆除)左侧为车库,后改为散客零点餐厅,右侧为行政办公区,院内为停车场。

二进院正房(二北)为散客餐厅,可同时接待120余人用餐,东屋为包席点菜(散客包桌),西屋为零点外宾餐厅。

三进院可谓饭店的用餐接待核心了,无论是正堂大北屋,还是东西厢房都用来接待外宾,装饰豪华典雅的大北屋更是饭店接待国内外重要贵宾的首选场所,自1973年重张开业以来所有来店的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都是在此用餐的。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北屋与西屋相接的一个小院,饭店习惯将其称为“三西北”(三院的西北小院)。它布局上呈独立状,两扇朱红小门将其与三院隔开,平添了几分静气。

院内三分之二的空间是一座大花坛,牡丹居中,芍药相围,争芳斗艳之时每每引来人们一睹为快。

庭院飘香,沁人心脾,那三间合一的北房更是前廊宽敞,明柱朱红,厅内名人字画悬挂两壁,上乘的实木桌椅、宫廷式的黄色台布极显富丽堂皇。

此餐厅平时很少起用,只有那些最高规格的宴请才会在此举行,当年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是在此宴请西哈努克亲王的,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等尊贵宾客的宴请活动只要规格允许也被安排在此厅。

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宾客都是依庭廊而步入餐厅的,只有遇到高档宴请和尊贵宾客,各院中堂大门才会打开,铺上大红地毯,客人从一院就可径直步入三院厅堂,庄重典雅,蔚为大观。

饭店的接待能力

饭店的接待能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用餐规模,也就是一次性用餐人数,这是与接待能力成正比的。二是人均用餐标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更是代表了一个饭店的接待能力,而且历来被业内所推崇。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按行规来讲,人均用餐标准代表了消费水平和宴会档次,不仅与饭店的接待能力成正比,而且有提升的作用,这是一种很难被改变的观点。

庭院式建筑的四川饭店从接待能力来看更倾向后者,因为它的单次接待规模不可能过大。虽然全店有同时接待500人用餐的能力,但是,宾客要被分到16间餐厅,而同一次宴请的宾客是不可能分厅入座的,所以说,四川饭店从它成立的那天起,其接待规模就是以百人左右为最佳的。它更注重的是用餐标准,在规模允许的范围内,无论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举办的国宴还是标准顶级的商务宴,以至庆典活动常用的酒会、冷餐会及自助餐都会取得圆满的效果。尤以气候适宜的晚间,在饭店庭院内举办露天酒会、冷餐会最为惬意,彩灯高悬,红毯铺地,欢乐之中尽享美味。

四川饭店的接待主体是宴会,零点散客只是由两个餐厅来承担。据前辈师傅们讲,有时同一天周总理会两次在饭店宴请外宾,一时传为佳话。每每谈到这些,陈松如师傅都会面露幸福的笑容:“我们会把菜品安排得口味不同、原料不重样,甚至还会请不同厨艺风格的师傅来主厨,每次都能得到宾客的热情赞许,总理也会让工作人员到厨房向师傅们表达他的谢意。”

川菜大师云集

因为四川饭店不同寻常的渊源,饭店云集了当时享誉全川的名师大厨,其中被郭沫若先生称为“西南第一把手”的名师大家罗国荣、成都名厨陈海清最为着名。另有一大批技艺精湛、身怀绝技的中青年厨师,无论是冷菜,还是炉灶,甚至是刀砧和面点都是由业内享有盛名的师傅领衔,据老师傅回忆,当年许多厨师都是由饭店的首任经理储经理亲自到四川考核挑选而来的。

后来成为饭店掌门大师的陈松如师傅当时虽然相对来说还较年轻,但也凭着精湛厨艺被饭店聘请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