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文章是丰富的思想内容与高超的语言艺术的完美结合,让人们过目难忘。他的语言形象为中国人民喜闻乐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可谓篇篇经纶,字字珠玑,至精至美。他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源于祖国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宝库,源于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源于他自有的惊人的创造禀赋。他开创了书面语言的一代新风,是治学为文者的光辉典范。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A,是一切文章的唯一工具和唯一手段。语言也是人的思想的外衣,是人的思想的表现形式。可见,语言应用水平对于人们表达思想的质量有着重大影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学习语言表达,加强表达能力建设,是不能忽略的现实问题。
孔子有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人的思想和学问离开富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广泛传播。生活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人们,应当深刻意识到,离开了语言形式,人们的思想以及各类知识和信息,将难以顺利传播并实现其价值。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推动20世纪中国社会进程的领袖人物,也是一位学贯古今、胸藏万卷诗书的大学问家。他精深而广博的学问,与青年时代起就“发奋踔厉”、立志成才有关。“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这是他用来自勉的名言。为了充实才学,他“从早到晚,读书不休”。正是通过不断地积累学识,他成了古今罕见的国学大师。可以说,他简直就是一部包罗万有的百科全书。
渊博的学识,为毛泽东的写作生涯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使他的书面语言丰富生动,精粹典雅,融古通今,个性突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正因为如此,毛泽东的文章,总能被熟悉的读者一眼识别出来。
有人说,毛泽东的文章霸气十足,气势豪迈;还有人说,毛泽东的文章精致典雅,字字珠玑;有人说,毛泽东的文章生动有趣,大俗大雅;还有人说,毛泽东的文章简洁明了,含义深邃;有人说,毛泽东的文章朴实平易,很接地气;还有人说,毛泽东的文章诙谐幽默,趣味无穷,等等。可以说,这样的评价都是针对毛泽东文章的语言运用特色而言的。人们常常受到强有力的感染。
英国女作家韩素音说过:毛泽东的幽默感来自辩证法。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能一眼看到事物的对立面。正是这一点成了他的语言的特色,也是他所制定的方针政策的特色。他的幽默有时真是锋芒逼人。
人们阅读毛泽东的文章,体会他的语言特色,常常为其精美的语言表达所感染,或者禁不住笑出声来。毛泽东文章那精美绝伦的语言表达,使他成为20世纪中国文坛的一面光辉旗帜!
第一节气吞山河,势如破竹
毛泽东的文章语言,是一座精美绝伦、琳琅满目的艺术宝藏。走进其中的人们,无不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气势豪迈,无疑是毛泽东文章语言特别引人入胜的原因之所在。
请看,毛泽东的文章中,有这样三段话: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阳,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成立了《双十协定》以后,我们的任务就是坚持这个协定,要国民党兑现,继续争取和平。如果他们要打,就把他们彻底消灭。事情就是这样,他来进攻,我们把他消灭了,他就舒服了。消灭一点,舒服一点;消灭得多,舒服得多;彻底消灭,彻底舒服。(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
农民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旁及各种宗法的思想和制度,城里的贪官污吏,乡村的恶劣习惯。这个攻击的形势,简直是急风暴雨,顺之者存,违之者灭。其结果,把几千年封建地主的特权,打得个落花流水。地主的体面威风,扫地以尽。地主权力既倒,农会便成了唯一的权力机关,真正办到了人们所谓“一切权力归农会”。(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朋友们,仔细品味毛泽东的文章,我们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其字里行间仿佛涌动着一股难以遏制的巨大能量,它撞击着人们的心灵,震撼着人们的魂魄。这种感受,正是毛泽东文章语言的磅礴气势使然。气吞山河,波澜壮阔,势如破竹,铿锵有力,是毛泽东文章语言的显着特色之一,令人叹为观止。他的许多文章,高屋建瓴,直露坦率,其势或如江河倾倒,一泻千里,奔腾而来,直逼人心;或似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穿云破雾,普照寰宇。他的一篇篇气势磅礴的文章,能够给人民增添信心和力量、给人民以启迪和深省,当然,也能够给敌人带来威慑与震颤。
一、洞庭湖的闸门开了
1919年7月14日,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之下,以“宣传最新思潮为主旨”的湖南学生联合会周刊《湘江评论》正式创刊了,毛泽东担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他在《湘江评论》上发表的数十篇文章,是其写作生涯中公开发表的最早一批政论文章。其中尤以《创刊宣言》和《民众的大联合》为早期代表作。
让我们体会一下《创刊宣言》中蕴涵的雄强气势吧!
文章开头三段恰似洪波涌起,铺天盖地,迎面撞来:自“世界革命”的呼声大倡,“人类解放”的运动猛进,从前吾人所不置疑的问题,所不遽取的方法,多所畏缩的说话,于今都要一改旧观,不疑者疑,不取者取,多畏缩者不畏缩了。这种潮流,任是什么力量,不能阻住。任是什么人物,不能不受他的软化。
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什么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
自文艺复兴,思想解放,“人类应如何生活?”成了一个绝大的问题。从这个问题,加以研究,就得了“应该那样生活”,“不应该这样生活”的结论。一些学者倡之,大多民众和之,就成功或将要成功许多方面的改革。
文章一开始就激情荡漾,气势冲天。
第一段中采用多组排比的修辞手法:第二段又将设问和排比交叉运用,边问边答;第三段则以“人类应如何生活?”为话题,导出相应的结论,揭示了社会变革的必然趋势。
毛泽东不仅为《湘江评论》的诞生,安排了一个精彩的“亮相”,同时也展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无私无畏、富于理想、誓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
文章结尾更有雷霆万钧之势,更加气势豪迈: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顺他的生,逆他的死。如何承受他?如何传播他?如何研究他?如何施行他?这是我们全体湘人最切最要的大问题,即是“湘江”出世最切最要的大任务。
这个结尾,运用形象思维方式,把要求社会变革的新思潮写得生动形象、有声有色,恰如洞庭波涛、湘江浪涌,浩浩荡荡,势不可挡,并且运用4个排比设问句,宣告了《湘江评论》肩负着承受、传播、研究、施行新思潮的历史使命。读起来气势雄壮,气派宏伟,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和震撼。
《湘江评论》的创刊宣言,必定在人们心目中引起巨大的波澜。
二、长征是“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
在笔者印象中,红军长征的故事是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最早知道的。有4个排比句记忆最深: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40年过去了,那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多数语言还储存在脑海中。我想,那段话也一定打动过无数中国人的心,一定印在许多中国人的脑海深处。
的确,这段话已经被人们奉为毛泽东讲演中的经典之作!其磅礴的气势令人叹为观止。
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其中有一段话论述了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者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谁怀疑我们领导革命战争的能力,谁就会陷进机会主义的泥坑里去。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粉碎了卖国贼蒋介石向着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这段文字气势磅礴,力透纸背,动人心弦。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多么豪迈的语气!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决心改天换地的气魄,表明了无产阶级的气魄。
数十年过去了,每当我们读起这段文字时,仍然会感受到字里行间蕴涵着的那种撼人心魄的伟大力量和强烈无比的感染力,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毛泽东的语言有声有色,给我们带来了强烈的听觉和视觉的冲击力。让我们似乎听到了红军长征途中隆隆不断的枪炮声,听到了国民党飞机俯冲轰炸时刺耳的啸叫声;让我们似乎看到了它是红军长征的一首交响史诗,充盈着光华万丈的诗意,展现着毛泽东的冲天豪情。它把时间的追述和空间的描写紧密结合起来,是红军长征的一幅实景画,描绘了长征途中一幕幕壮阔恢弘、异常惨烈的场景,记录着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英勇无畏的红军战士胸怀革命理想,背负民族大义,坚定不移北上抗日的伟大足迹,凝聚着毛泽东超人的智慧和写作艺术才能。
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很多国家,这段文章一直被无数演讲爱好者奉为名篇佳作,不断学习和揣摩。国外几乎所有演讲大师们都曾经认真学习并研究过这段文章。它已经成为演讲家们的楷模典范。
三、必须制裁反动派
1939年6月12日,国民党顽固派在蒋介石秘令下,派兵包围新四军驻湖南平江嘉义镇通讯处,惨杀了新四军参议涂正坤、八路军少校副官罗梓铭等6名官兵,制造了震惊天下的平江惨案。国民党顽固派的血腥暴行,激起了抗日根据地军民以及国民党统治区无数正义人士的强烈愤慨。8月1日,延安军民为平江惨案死难烈士举行了追悼大会。《必须制裁反动派》一文,就是毛泽东在追悼会上发表的着名演讲。
此文笔锋犀利,气势逼人。文章一开头,毛泽东就怀着满腔悲愤,怒不可遏地连续发问:为什么要开这样的追悼大会呢?因为反动派杀死了革命的同志,杀死了抗日的战士。现在应该杀死什么人?应该杀死汉奸,杀死日本帝国主义者。但是,中国和日本帝国主义者打了两年仗,还没有分胜负。汉奸还是很活跃,杀死的也很少。革命的同志,抗日的战士,却被杀死了。什么人杀死的?军队杀死的。军队为什么杀死了抗日战士?军队是执行命令,有人指使军队去杀的。什么人指使军队去杀?反动派在那里指使。同志们!照理说,什么人要杀抗日战士呢?第一是日本帝国主义者要杀他们,第二是汪精卫等汉奸卖国贼要杀他们。但是现在杀人的地方不是在上海、北平、天津、南京,不是在日寇汉奸占领的地方,而是在平江这个地方,在抗战的后方,被杀死的是新四军平江通讯处的负责同志涂正坤、罗梓铭等。很明显,是那班中国反动派接受了日本帝国主义和汪精卫的命令来杀人的。这些反动派,他们是准备投降的,所以恭恭敬敬地执行了日本人和汪精卫的命令,先把最坚决的抗日分子杀死。这件事非同小可,我们一定要反对,我们一定要抗议!
接着,毛泽东责问惨案发生后无人过问的原因:这样一件杀死抗日同志的大事,有谁出来过问呢?自从六月十二日下午三时杀了人之后,到今天是八月一日了,我们看见有人出来过问没有呢?没有。这件事应该由谁出来过问呢?应该由中国的法律出来过问,由法官出来过问。如果在陕甘宁边区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我们的高等法院早就出来过问了。但是,平江惨案快两个月了,法官和法律并没有出来过问。这是什么缘故呢?这是因为中国不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