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凡总是说,我们都是平凡人,难免有贪念,有血有肉的我们,总是容易走向一些极端的形式的。只要心中秉持着一颗淡然之心,相信是能够逃开各种诱惑,顺利挺过去的。我点头表示赞同。就拿我们两个多年的友谊来看,我也相信,总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那天。
我们之间并不是没有互相伤害过。小凡坦诚说,自己因为一度想融入一个富二代朋友的圈子而疏远我们这些朋友,她以为只要跟他们打成一片,就能够一步登天,改变自己窘迫的境地。
而后来她遍尝人情冷暖后,才明白真情的可贵,也为自己曾经的空想和虚荣表达了歉意。作为好朋友,我们很快放下了过去,重新开始了新的友谊。
外婆喜欢给我讲各种新奇的故事,在故事结束的时候,她总不忘加上一句:“故事总归是故事,人还是要活在现实中的。”时隔多年,外婆已经离世多年了,但那句话却总是在我耳边回响着,提醒着我,前路漫漫,要脚踏实地地走下去。好故事依然很多,但我已经不怎么去听了,我更喜欢去看看真实发生在身边的故事。
◎ 行动与冲动只一线之隔 ◎
战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对史书上记载的各种战略战术耳熟能详,无人能及。在秦赵两国交锋的长平之战中,赵国以赵括代替老将廉颇,指挥战事,却不想赵括只是嘴上的军事行家,完全照搬书本上的兵法策略,最终落得惨败。
这是成语“纸上谈兵”的来源,讽刺的就是赵括这样的人。表面上看起来无所不能,似乎没有他办不成的事情,但实际却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事情时只会生搬硬套、死板做事,最终也一事无成。说是具备行动力,倒不如说是太过冲动,完全靠一股子的热情行事,缺乏冷静思考的能力。
每次父母给我们讲这个故事,我和哥哥都表示很无语,这样的人格大概不是我们所具备的吧,成天用这样的事情教诲我们,分明是太过夸张了。哥哥自小优秀,说话办事也很让人放心,父母大概是担心他成为第二个“赵括”吧。而我一向认为自己不具备什么将才,估计也不会有太大成绩,父母根本不必太过担心,我连滔滔不绝的能力都不具备。每每这样说的时候,妈妈嘴上都会很无奈地喊打,却只是轻轻拍下我的肩头。
却不想,成年后的哥哥生意失败,算是彻底明白了,早年父母的教育该放在心上的。
从小成绩好的哥哥是国外知名大学MBA专业毕业的,对于那些经典的商业案例了然于心,给人解释起来头头是道。毕业后回国内发展,打算自主创业。父母苦口婆心劝他多历练,毕竟刚从学校出来,但自信的哥哥哪里肯听。哥哥的机敏谈吐和信心满满给了投资人信心,有基金愿意给他第一桶金,却不想生意节节败退,最后还自己搭上了不少钱,负债累累。
全家人那段日子过得忧心忡忡,总是担心债主会找上门来。哥哥当时的意气风发也没有了。妈妈总是安慰他,年轻人受些挫折历练下也好吧。
这段往事让还在上大学的我体验到了拮据的感觉。全家人省吃俭用,帮着哥哥还债的场景成了我脑海中难以抹去的印记。自此,我深刻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不能做空想家,但是如果没有做好准备就行动的话,那这冲动带来的后果可能是无穷尽的麻烦。
每个人都有虚荣心,很容易在这种虚荣心的驱使下,做着不切实际的黄粱美梦,却不想想自己的实力到底有多深,与其冲动行事,不如先踏踏实实打好基础,在实践中多多历练,再做出大的行动,定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怎么处理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现在的哥哥已经不再年轻,没有了当年锋芒毕露的感觉,做事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嫂子总是在人前笑他太过谨慎,哥哥眉头紧蹙思考问题的样子确实像个学究,她自然不知道当年年轻气盛的哥哥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
讲了太多自己家和身边朋友的事情,觉得自己像是个絮叨的老人。但是这样鲜活的事例倒也不算是大而无当,我想是有些发人深思的意味的。空洞的说教总是招人厌烦的。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轻易地就能陷入传销组织的骗局,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钱财耗尽的下场。传销的洗脑术是有多么无孔不入,才能够有这么大的社会危害性?
一次出差坐火车,认识一个爱说的大哥,走南闯北的他经历过不少事情。他就给我讲了他险些落入传销陷阱的经历。他偶遇一个多年未见的老同学,三杯酒下肚,这老同学就说自己现在多么成功,给他讲如何投资、怎么发财什么的。大哥看人家这么容易发财,有些羡慕,想着要不就赌一把,跟着他投资做生意。
后来老同学带着这大哥来到自己的公司,没想到这个美其名曰的公司就是传销组织的一个窝点,大哥是想走也走不了了。一时冲动,为了钱而轻信,他被这些人囚禁了长达五天,幸好这大哥后来守住了底线,任对方软硬兼施,也没有就范,无奈只得放走了他。
幸好只是一时糊涂,幸好控制住了那颗躁动不安的心,不然就惨了。这是大哥最后的结论。
传销不过是利用人的贪欲,这种人性中的冲动、草率和散漫被利用和放大了,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难以抵制诱惑。
年轻人是最容易冲动行事的。因为总觉得,现在还很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浪费和挥霍,所以即使知道是冲动也认了。就如同李宇春的一首歌曲所唱“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但是疯狂之后的代价是年轻的肩膀能肩负和承受的吗?
冲动行事带来的恶果也许很小,可以一笑置之,当作成长的一次教训,但或许代价就很大,终其一生都无法为这错误买单,这就是让人有不堪承受的生命之重了。我们绝不能铤而走险,为了可能不大的利益赌一把,做一次冲动的赌注,万一回报我们的是缠绕一生的恶果,到时候就为时晚矣了。
青春不朽,人生永恒,这都是美好得让人心动的字眼,让有限的人生散发出持久而迷醉的光芒,这样的人生才值得我们去经历、感受和热爱吧。做一个理智的行动派,而不是冲动派,是朝着这样的人生更进一步的好办法,一时头脑发热的做法总会因生活的检验而被无情地否定和抛弃。请记住,行动与冲动,有时候只有一小步的距离。
◎ 死知识发挥活作用 ◎
千里迢迢跑到贵州东部的这个小镇,是为了让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是为了更好地锻炼自己的,却没有想到,在这个地方,在所在的这个行业,课堂上的那些知识根本就发挥不了作用。
这是朋友斌在电话中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我没想到他有这么多对生活的不满和怨恨。
当时被一个知名央企录用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是带着羡慕甚至有些忌妒的眼光看待斌的。却不想,他在这个知名企业的工程建设中,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工作上,他基本都是要去工地,吃苦他倒是不怕,跟那些工人打交道让他觉得自己像是个小小的包工头,但每天做的工作让他的能力从中得到的锻炼。他甚至觉得自己都要变成深山野人了,完全跟不上外边的世界的节奏,以前学到的知识也派不上用场,感觉一切都要重新来过。
这可是意味着对过去二十多年来所积累的知识的否定啊,我不无感叹地说道。
其实,斌本科所学的土木工程也并不是完全无用,只是他在新环境中感到空前的压力和沮丧,而连同这沮丧一起丢掉的,还有他大学四年所学的知识。
后来,他还是受不了空前巨大的工作压力和机械重复的生活,选择了辞职。他的知识没能最终转化成有用的能力,引领他走出重重迷雾,最后只得中途退场了。
生命中的很多时候,我也想过要放弃。时常会忍不住怀疑自己,当下的努力和拼搏获得的积累,真的有意义吗?会不会不过是一次纸上谈兵的预演?很多时候,努力是不一定能得到回报的,更多的时候是一无所获的回应。
即使奉献几年的青春在基层的岗位上,努力试着转化平生所学为工作所用,这种尝试也多以失败告终,像斌一样。很多人进入职场的过程更多的是重新学习的过程。
“知识无用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影响深远。因为很多人无法从短期实践中凭借知识获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