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岁学做人,30岁学做事
48992400000013

第13章 每件事都值得去做

每件事都值得我们去做,而且还应该用心地去做好。

罗浮宫收藏着莫奈的一幅名画,画面上描绘的是女修道院厨房里的情景。厨房里正在工作的不是普通的人,而是天使。一个正优雅地提起水桶,一个正在用水壶烧水,还有一个穿着厨衣,伸手去拿盘子——即使是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事,也依然值得天使们全神贯注地去做。

行为本身并不能完全说明其自身的性质,而是主要取决于我们行动时的精神状态。工作是否单调乏味,其实往往取决于我们的心境,即我们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去做它的。

人生的目标总是贯穿于整个生命,你在工作中所持的态度,最终使你与周围的人区别开来。朝朝暮暮,日出日落,它或者使你的思维更开阔,或者使其更狭隘,或者使你的工作变得更高尚,或者使其变得更低沉。

每一件事对人生都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你是泥瓦匠或砌砖工吗?可曾在砂浆和砖头之中看出诗意?你是学校的老师吗?是否对按部就班的教学工作感到厌倦?也许一见到自己的学生,你就变得非常有耐心,所有的烦恼都抛到了九霄云外。你是图书管理员吗?经过辛勤劳动,在整理书籍的缝隙,是否感觉到自己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呢?

如果只是从他人的眼光里来看待我们自己的工作,或者仅用世俗的标准来衡量,工作或许是单调乏味和毫无生气的,它似乎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任何价值和吸引力可言。这就好比我们站在外面观察一个大教堂的窗户。大教堂的窗户布满了灰尘,光华已逝,异常灰暗,只剩下破败和单调的感觉。但是,一旦我们跨过门槛,走进教堂,立刻便可以看见绚烂的色彩和清晰的线条,阳光穿过窗户在奔腾和跳跃,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人们看问题的方法是有局限性的,我们必须从内部观察才能看到事物真正的本质。若只从表面现象看,有些工作也许根本就是索然无味,只有深入其中,才能认识到其意义所在。因此,无论幸运与否,每个人都应该从工作的本身去理解工作,将它看做是人生的荣耀和权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自己个性的独立。

每件事都值得我们去做,不论大小。不要小看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即便是最普通和最细小的事,也应该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去完成。小任务顺利完成,有利于对大任务成功的把握。一个人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便不会轻易跌落,通过工作获得真正力量的秘诀也就蕴藏在其中。

要做好这一点,还必须心安不急躁。

一个人如果心浮气躁,静不下心来,不仅会一事无成,而且还会铸成大错。

20—30岁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容人之量和浩然正气,保持自己的高远志向是一个人应该去做的。同时还要学会抑制急躁的脾气,控制暴躁的性格。人一旦急躁则必然心浮,心浮则无法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去仔细研究和探讨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无法认清事物的本质。办事不稳,心浮气躁,差错自然会更多。

不少人办事都想一蹴而就,一挥就成,但他们似乎忘了一点,凡事都有一定的规律,都得按一定的步骤行事,欲速则不达。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在于处安勿躁,以静制动。浮躁会带来很多危害。想有所作为,又不能马上成功,就会产生急躁的情绪。本以为自己能把事情做好,谁知节外生枝,忽然一时间无法处理。因为他人的过错而心气不顺,给自己造成一定的麻烦,也会产生急躁情绪。盼女成凤,望子成龙,天下父母心皆然,但偏偏儿女自己不争气,心中也同样急躁。受到别人的责难和批评,又无法解释清楚,也会产生急躁的情绪。而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产生的急躁情绪,其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浮躁之气生于心,表现在行动上就会徒具匹夫之勇,态度也简单粗暴,这样难道不是太糊涂了吗?

轻浮且急躁,对什么事都深入钻研不下去,只知其一,不究其二,往往会给工作乃至事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戒急戒躁就是要求我们遇事冷静、沉着,多分析思考,然后再去行动。如果站在这山看那山高,干什么都不稳,最后必将毫无所获。

天下成大业者,无一不是专一而行,专心而攻。博大自然固然不错,但精深才能最终成事。只有精深,才能在某一个领域成为精通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必然克服了浮躁的毛病。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不可能毫不费力就轻松取得成功,因为急于求成,只能害了自己。要克服浮躁确实并不容易,它需要有顽强的毅力,才能做到这一点。但只要有信心,也有决心,并且胸中有个远大的目标,那么小小的浮躁又有什么不能忍耐的呢!

要想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如果轻易暴露了自己的情绪,就很容易受到伤害。人应该学会保护自己,不同的人对人对事的态度也会有所不同,掌握一定权力的人,经常把自己的喜怒展现给下级,下级则容易投其所好,而掩盖事物真正的本质。普通人过于直率地表露自己,则显得有些肤浅,也容易得罪别人。所以,我们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多地发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