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争发动篇
49001000000018

第18章 德意在欧非燃起战火(4)

5月中旬,亨莱因分子开始在国内散发告士兵书,劝诫国民放弃反抗。苏台德德意志人党还宣布,预定在5月22日举行的市政府选举是关于苏台德区并入德国问题的公民投票。

5月16日,希特勒向国防军统帅部询问,“一旦动员的话”,在捷克前线有多少个师“随时能在12小时以内挺进。”5月17日,他又急切地了解捷克境内防御工事的情况。5月20日,凯特尔向希特勒提交了一份根据前者的命令起草的“绿色方案”的新草案。同时,德国报界传出德国军队调动的消息。

在此迫在眉睫之际,5月20日下午,在贝奈斯总统的主持下,捷克内阁举行紧急会议,会议决定立即实行部分动员,军队进入了边防筑垒工事。

当时,欧洲各国也纷纷表态。法国重申立刻援助捷克斯洛伐克的诺言;苏联表示,如果捷克政府提出要求,它准备提供援助;英国则通过其驻德大使和外交部长再三向德国指出局势的严重性,警告说,欧洲一旦发生战事,英国能否置身事外,殊难逆料。

为了缓和紧张的形势,5月23日,德国政府通知捷克驻柏林公使,德国没有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企图,关于德军在边境集结的报道是没有根据的。5月26日,希特勒又命令亨莱因恢复同贝奈斯的谈判。

5月28日,感到受到了极大的侮辱的希特勒在总理府对国防军高级军官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表示要“彻底地解决苏台德问题”,“把捷克斯洛伐克从地图上抹掉”。

此后,纳粹德国开始忙于制定捷克斯洛伐克的最后计划。到了这年夏末,入侵捷克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全就绪。9月3日,希特勒在伯格霍夫同统帅部参谋长凯特尔、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一起研究入侵捷克的各项安排,决定各野战部队在9月28日进入德捷边境沿线的阵地。

在这几个月里,希特勒感到非常高兴,因为他收到了很多好消息。8月3日,张伯伦派下院议员伦西曼赴捷“调查”,并充当苏台德危机的“调解人”。实际上他的真正使命是为把苏台德区转交给德国人铺平道路。6月8日,德驻苏大使弗里德里希·瓦尔纳·冯·德·舒伦堡向柏林报告说,苏联极少可能出兵保卫资产阶级国家捷克斯洛代克。德国驻波兰大使冯·毛奇不断向柏林报告说,波兰不但不愿让俄国人假道以军队和飞机援捷,而且对捷克的特青地区垂涎欲滴。

希特勒也不忘记对与捷克斯洛伐克有领土争议的匈牙利作工作。8月23日,希特勒在接待匈牙利的摄政霍尔蒂和匈牙利政府成员时,别有用心地挑动他们说:“谁要想坐席,至少得帮厨。”

在内外交困之下,9月5日,贝奈斯总统在赫拉德欣宫召见了苏台德人的领袖孔特和西伯科夫斯基,要他们书面提出他们的全部要求,不论什么要求,他都答应接受。但是,希特勒想要的不是这些,而是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国家。他所担心的正是贝奈斯的这一手。9月7日,根据柏林的指示,亨莱因以捷克警察所谓过火行为而中断了同捷克政府的一切谈判。

此后,欧洲的紧张气氛日甚一日。9月12日,在纽伦堡纳粹党大会的最后一天,希特勒的闭幕演说通篇充满了对捷克国家及其总统的粗暴攻击和恶毒咒骂。

希特勒的演说成了苏台德区叛乱的信号。但是捷克人并没有惊慌失措,捷克政府立即宣布戒严,派兵平息了叛乱,并控制了局势。亨莱因逃往德国,宣布只有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时,法国人也开始坐立不安了。9月13日,法国内阁整天开会,内阁认为,战争迫在眉睫,但法国是否应当根据条约履行对捷义务,内阁意见存在严重分歧。最后,达拉第要求张伯伦设法火速同希特勒谈判。当日23时,张伯伦急电希特勒,提议立即飞往德国以寻求和平解决办法。希特勒欣然应允。

1938年10月6日,在德国的支持和操纵下,斯洛伐克宣布成立自治政府,不久以后卢西尼亚也起而效之。这样,本来统一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便陷于分裂状态。

1938年10月21日,希特勒下达了武装部队必须随时准备清算捷克斯洛伐克的残存部分的命令,以便占领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

1939年3月初,由德国人鼓动的斯洛伐克和卢西尼亚的分裂活动已经闹到布拉格政府必须作出决定的地步。捷克政府决定采取断然措施,并于3月6日和9日,先后下令解散了卢西尼亚和斯洛伐克的自治政府;又下令逮捕积极从事分裂主义活动的斯洛伐克总理蒂索、都卡和杜尔坎斯基,并宣布在斯洛伐克实行戒严。

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维护自己国家统一的行动,给希特勒提供了干涉的借口。3月13日,希特勒在柏林召见蒂索和杜尔坎斯基,要求他们宣布斯洛伐克“独立”。3月14日,斯洛伐克宣布独立。同日,卢西尼亚也宣布成立独立的“喀尔巴忏—乌克兰共和国”。

至此,布拉格政府手中只有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两块捷克人的土地了。在解决捷克斯洛伐克这块剩余土地时尽量做到合理合法,3月14日深夜,希特勒召见捷克斯洛伐克新任总统哈查和外长契瓦尔科夫斯基。

当时,德军已陈兵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边境,并已占领捷克的重要工业城市摩拉夫斯卡—俄斯特拉伐。

3月15日3时55分,在希特勒、戈林和里宾特洛甫的强迫下,哈查在《德捷协定》上签了字。

3月15日清晨,德国军队未遇任何抵抗便侵入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3月16日,希特勒宣布成立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

在德军侵入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的同时,匈牙利军队也开进了卢西尼亚。第二天,卢西尼亚并入匈牙利。

同日,斯洛伐克“总理”蒂索将德国人为其起草的请德国人“保护”的电报发往柏林,希特勒当即慷慨应允将斯洛伐克置于德国的保护之下。随即,德军开进了斯洛伐克。

至此,捷克斯洛伐克已经不复存在了。希特勒兵不血刃达到了“绿色方案”所要达到的全部目标。

7.德国侵吞梅梅尔

希特勒德国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慕尼黑会议后3个星期就命令他的军事首脑,在准备侵吞残存的捷克斯洛伐克的同时,准备占领立陶宛的梅梅尔,以便在侵略波兰时形成海陆两方面夹击的有利形势。希特勒按照侵吞奥地利和苏台德区时已惯用的手段,组织梅梅尔的日耳曼人制造事端,以便为入侵寻找借口,并于1938年11日拟定了代号为“斯德西运输演习”的侵吞梅梅尔的计划。

1939年3月21日,希特勒向立陶宛政府下最后通牒,要立陶宛派全权代表立即到柏林签字,把梅梅尔地区交给德国,“绝不容许拖延时间”。3月22日,希特勒和海军上将雷德尔乘袖珍战列舰德意志号从施魏恩缪德出发,率海军前往攻占梅梅尔。立陶宛甚至没有来得及向德国的最后通牒表示屈服,德军便占领了梅梅尔。在英法等国的默认下,希特勒又一次公然撕毁了凡尔赛条约所规定的条款,吞并了立陶宛的梅梅尔。

8.德国制造但泽危机

在消灭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时,波兰人将特申—西里西亚抢到自己手中。但目光短浅的贝克等人当时万万没有想到,德国对捷克斯洛克的占领也为德国“奠定了对波兰行动的基础”,而德国对梅梅尔的侵占则进一步完成了德国对波兰的包围。

慕尼黑会议之后不久,德国就认为,波兰和德国之间达成全面解决的时机已经到来。1938年10月24日,里宾特洛甫向波兰驻德大使利普斯基提出3条要求:(1)把但泽自由市归还德国;(2)由德国在波兰走廊建一条超级公路和一条双轨铁路,二者都要享有治外法权;(3)波兰参加反共产国际公约,共同反对苏联。作为报答,德国愿意将德波条约从10年延长到20年,并且对波兰边界作出保证。

11月19日,利普斯基根据外长贝克的指示通知里宾特洛甫:“任何使自由市并入德国的趋势都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一场冲突,不仅是局部性的,而且是危及整个波德关系的冲突。”

希特勒对此作出了激烈反应。11月24日,他向三军司令发出命令,要求德国军队做好占领但泽自由市的准备。

1939年1月5日,希特勒在伯希特斯加登接见波兰外长贝克,两人再次谈到但泽问题。希特勒说:“但泽是德国的,它永远属于德国,它迟早会成为德国的一部分。然而他可以保证不会在但泽造成什么既成事实”。希特勒试图说服贝克答应德人的要求,但未能奏效。第二天,在同里宾特洛甫的谈话中,贝克表示,在但泽问题上,他“看不出有什么可能取得协议”。

3月21日,里宾特洛甫约利普斯基,再次向波兰提出领土要求,仍态度傲慢,气势逼人。里宾特洛甫警告说,元首“对波兰的态度愈来愈感到惊讶”。他希望波兰对德国的要求做出满意的答复。26日,利普斯基把波兰政府拒绝德国建议的备忘录转交里宾特洛甫。波兰不允许德国侵占但泽。

面对威胁,波兰征召后备兵入伍,并宣布实行局部动员。里宾特洛甫拒绝了波兰的备忘录,对波兰的动员措施大发雷霆,并宣布波兰军队对但泽领土的任何侵犯都认为是对德国的侵略。第二天,里宾特洛甫再次召见波兰驻德大使,无中生有地指责在波兰境内发生的对日耳曼少数民族的迫害,说什么这件事“在德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声称,由于波兰政府的态度,两国之间的关系已迅速恶化。28日,贝克召见德国驻波大使,向他声明,由德国或者由纳粹的但泽参议会任何改变这个自由市现状的企图,都将被波兰视为开战的理由。

德国在外交上采取攻势的同时,在军事上也在进行针对但泽自由市的准备。

2月底起,每天都有德国军火从埃尔平运往但泽的警察营房。3月13~14日,东普鲁士的德国军官沿着埃尔平—但泽公路和“可能的战场”一带进行侦察。在斯洛伐克被占领后,德国立即在这个保护国中开始修筑工事。在27~31日的几天里,不断传来德国军队在斯洛伐克朝着波兰边界方向频繁调动的报道。为防止不测,波兰在3月17~25日期间也将部队和战争物资运往德波边界地区。

另外,但泽市的民社党党徒也猖狂活动,他们准备于3月29日起事,只是由于德国当局认为,“通过但泽去波兰是不合适的”,出面进行干涉,才未动手。

在3月的最后几天里,在波兰,人们预料德波战争可能随时爆发。到30日,波兰驻柏林大使馆的大多数官员和波兰侨民已将其家眷遣送回国,领事们已接到销毁机密文件的命令。此时,波兰国内,举国上下也在为抗击德国侵略进行着紧张的准备。

1939年5月25日,希特勒已决定摧毁波兰。此后,德国便加快了但泽军事化的进程,它利用多种借口将人员和武器送往但泽。

但泽当局大大增加警察的人数并组织志愿兵。6月底7月初,在但泽市区周围建造了工事,在维斯杜拉河上建造了一座浮桥,征用了房屋以储存军火,检查了全部摩托车辆和动员了马匹。7月3日,但泽参议院颁布动员劳动力的法令,4日,关闭了霍尔小岛、以供存放武器和驻扎志愿兵之用。为德国私运武器进入但泽,波兰与但泽当局还发生了持续数月的海关争端。在整个6月和7月,人们都一直在担心,但泽会随时遭到德国的袭击。

8月初,纳粹德国领导人开始直接干涉波兰驻自由市的代表和但泽参议院之间的争端,对波兰施加更大的压力,直到9月1日战争爆发。

9.德意制造国际危机

1939年4月28日,希特勒宣布废除1934年1月订立的德波互不侵犯条约和1935年6月签订的德英海军协定,要求英国归还殖民地;并且以激烈的言辞和讥讽的口气,拒绝罗斯福于4月14日向德国和意大利发出的要维护和平不要再继续采取侵略行动的呼吁。这样,德国就直言不讳地宣布了自己对波兰的侵略意图,表示出对英国利益的威胁,同时也表明了执意推行战争政策的顽固态度。

为准备战争,德国还加紧外交活动。它以纵容匈牙利反对罗马尼亚相威胁,逼签奴役性的德罗经济协定,使罗马尼亚的经济服务于德国的战争经济。劝南斯拉夫退出国际联盟,加入“反共条约”;设法同斯的纳维亚四国接近,希望这些国家一旦在波罗的海发生战争会保持中立;同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同日本和意大利进行旨在缔结军事同盟的谈判;同英国进行旨在破坏英法苏结盟的秘密谈判;同苏联进行以解决德国两线作战为目的的缔约谈判。

墨索里尼将罗斯福4月14日的和平呼吁说成是,“进行性的麻痹症的结果”;违背1938年4月16日英意协议向利比亚增兵,并发出废除该协议的威胁;支持并利用克罗地亚民族分裂主义者,企图分裂南斯拉夫;命令加紧修建指向希腊边境的道路,指望时机一到立即进兵向希腊;要英国驻意大使珀西·洛兰“告诉张伯伦,如果英国准备为保卫波兰而战,意大利则将同盟邦德国一起拿起武器”,摆出一副要同德国一道发动战争的架势。

德意的侵略行径与战争威胁,在欧洲引起了巨大的战争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