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感觉你的生活中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很少有让你乐在其中的娱乐活动?
广泛的兴趣爱好,会使人受益无穷。它可以增加你的活力和情趣,使生活更加充实、生机勃勃,使娱乐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人们在娱乐活动中,应该发展多种兴趣。有益的活动不仅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而且能够辅助治疗一些心理疾病,防止亚健康向疾病转化。
一、找出你喜爱的事物
(1)爱好的重要性
有压力有时并不是因为事情太多,而是由于你能做的事情太少。工作和家庭占据了你的大部分时间,你失去的可能是快乐、朋友和激情。你可以追求一个你未能实现的兴趣来填补你所错过的那些部分。
爱好就是一种平常的快乐。参与一项活动可以带给你极大的快乐,能缓解压力,使我们不再想麻烦的人际关系或者一天的辛苦工作。
与用其他方式打发时间的人相比,认真的爱好者感到的焦虑、沮丧和敌意比较少,并且享有更积极的情绪。爱好也使我们有机会尝试新的事物和学习新的技巧。如果你完全是一个对工作兢兢业业的人,那么你可以用你下班后的时间画一幅抽象画或者骑上你的山地车穿过泥泞的道路。
(2)找出你酷爱的事物
你酷爱的事物应该能让你长期保持兴趣,而不是三分钟热度。如果你是一个爱晚起的不喜欢团队运动的人,早上的足球运动很快就会失去它的吸引力。因此,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物很重要。
参考幼时的喜好
参照你的小时候以寻找灵感。很多人都陷入了每天的例行公事中以至于已经忘记了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么。重新获得这些失去的兴趣就要回到我们早期的记忆中。拿出一些家庭照片或家庭录影,看看快乐的你。与你的家人和老朋友交谈,追忆当你还是孩子的时候是如何度过周末时光的。
你可以把那些过去的喜好作为你现在喜欢的活动。如果你的手过去总是涂满指甲油,那么你可能喜欢参加绘画或雕刻班。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如果你在屋里呆不住的话,参加一个登山俱乐部可能会使你已经被遗忘的户外爱好得到满足。
反观目前的生活
看看你目前的生活,是什么使你感到挫折或是兴奋。你是否渴望得到个人的安静时间?集体活动是否使你精力充沛?你需要更多的刺激吗?
回忆一下某些能让你得到乐趣的活动。当你参加某种特定的活动时——游泳、跳舞、烹饪、演奏、钓鱼——纯粹是为了它能带给你的乐趣。在做这些时,你并不在意你是否赢了,是否有回报或者是否有观众。
做好相关的准备
到现在为止,你已经知道了什么会使你兴奋以及你应该以什么方式参加,开始收集相关的信息吧!
查看你的黄页、图书馆、爱好商店和网络来选定一个当地的俱乐部和兴趣小组。你将会发现每个人无论是珠宝商还是滑翔翼爱好者都有他们自己的协会。你当地的大学或者社会大学会开设一些没有学分的课程,这些课程你甚至可能都没想过——有人想过日本装订术或是腹部舞吗?很多爱好和运动都有自己的杂志,可以教你如何开始。
爱好不是不能变
不要参加一个漫长的训练课程或是到处奔波,一时冲动买一些昂贵的器械。有时一种新运动只会在一开始吸引你,但是随后你的兴趣就变淡了。那么,你拿那套价值数千元的鞍马怎么办?一旦你厌倦某些运动,在你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之前,问你自己以下问题。
即使我生理上厌烦了,我在运动过后是否觉得精力充沛?
当我做这项运动时,我是否做得很好并感到自信?
我能迫不及待地想再做一次吗?
这满足了我的需要吗?
二、推荐休闲活动
(1)书法
书法艺术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还是养生保健的有效方法。
书法使人长寿的证明
医学专家研究结论表明,在可使人长寿的职业中,书法名列榜首。而历史事实也证明,书法对于人的健康长寿的确有一定作用。从古到今的书法家大多都是高寿。从汉代至清代,人类平均寿命只有25岁~40岁的时代,著名书法家们的平均寿命约80岁,例如,唐代的柳公权87岁,欧阳询84岁,其后的杨维祯74岁,文征明89岁;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当时人类平均年龄为40岁~62岁,著名书法家们平均寿命88岁;进入现代、当代,著名书法家们平均寿命已经超过90岁,例如齐白石、何香凝、章士钊均享寿90岁以上,苏局仙、孙墨佛等更上了百岁高寿。
TIPS 可使人长寿的职业
书法家、营养学家、歌唱家、武术教练、僧人、报刊编辑、相声演员、柔道运动员、教授、服装设计师、古物收藏家、魔术师、体操教练、植物专家、画家、地质专家、越剧演员、考古专家。
写书法是有氧健身运动
具体来说,书法的养生功效可以分为看不见的“静功”和看得见的“动功”两方面。练习书法时思想高度集中,甚至还可以达到忘我的境界,心情和思想都融入文字的意境当中,对眼前或身边发生的不愉快事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从而进入既轻松又舒适的状态,没有了妄念和烦恼,精神获得享受,因而有益身心健康。倘若能持之以恒,还能达到意念集中,襟怀坦荡,身心愉悦的境界。
此外,练习书法要求全身心地投入,一心一意,排除杂念,平稳呼吸,意守丹田,将自身的感受,通过柔软的毛笔以刚劲有力的字写在纸上,这本身就是一种气功。由于练习书法要使全身处于端坐或直立的状态,从头到脚保持正直,做到“头正、肩松、身直、臂开、足安”,这实际也就是练了“坐功”或“站桩功”,对神经衰弱、消化道疾病、冠心病,甚至对一些身体虚弱的人都有好处。
而“动功”则表现在挥毫运腕时的身体运动。例如,按照书法中的“永字八法”,运笔时就需要频繁变换提、按、急、徐、左、右等运作,手指、手腕、手掌进行有规律的运动。一般来说,写寸楷以下的小字,重在运指。写五寸以上的字,即需悬腕。写大一点的字,更需悬肘。写特大的字,则需由肘而肩、而身、而步地运用全身之力。所以说,每天习字、作书,要不断转换动作和灵活运用指、腕、肘、肩、身等,实际上是在进行着一种轻柔而又有力度的有氧健身运动。
从心理调节的角度,当人处于情绪激动的状态时,如果能坐下来写上数百字的楷书,一笔一画专心于点画之中,慢慢地写,不久就会觉得情绪安定,冷静平和;而当觉得情绪低落、郁结烦恼时,如果能练练行书、草书,任意挥洒至酣畅淋漓,情绪得到宣泄,则精神倍增、意气风发。
不同书体保健作用不同
①楷书
字体端正工整,结构紧密,笔法严谨,沉着稳重,适合于焦虑、紧张、恐惧症、冠心病、高血压病、心率紊乱患者的心理调节。
②隶书
书体从容,风格变化多端,形象丰富,对于调节焦躁不安,固执偏激的情绪有帮助。
③篆书
严正安稳、行笔缓慢,尤适合于焦虑、紧张和躁动者练习,有利于调节心理,适合于冠心病、高血压病患者的辅助治疗。
④行书
字体如行云流水,轻松自如,对抒发灵性,培养人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很有帮助,适合于抑郁症、有强烈自卑感、手足麻痹、脑血栓患者练习。
⑤草书
体态放纵,笔势连绵回旋,离合聚散,大起大落如风驰电掣,一气呵成。尤其适合精神压抑、忧郁者抒情达性之用,而不宜于焦躁者练习。
白领和知识分子应多练书法
书法既有动又有静,是白领、知识分子较为理想的养生之道。书法是形象思维,由右脑主宰,而白领、知识分子们白天工作处理问题多以左脑来进行逻辑思维。在业余时间练习书法,可以舒缓神经,左、右脑交替运用,交替休息,使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劳逸结合。
有人把人生不同阶段练习书法的好处比喻为:幼时习书如驯兽,青年习书如交友,中年习书如避暑,老来习书如进补。对于在事业、家庭双重压力下忙个不停的中年人来说,练习书法就如同“避暑”,可以让精神得到放松,身体得到锻炼。
书法养生并不要求个人要有多高的书法造诣,一个人只要掌握了正确的书写姿势及技法,并能够长久地坚持下去,就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些健身投资,买来纸张笔墨,在工作之余或工作感到劳累时练练书法,确实是一项很不错的健身运动。
注意事项
第一,每天独自练习的时间不宜过长,最好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每次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之内为宜。身体不舒服或过度疲劳就应及时休息,不要勉强书写。
第二,多写大字,少写小字。写大字人的手腕活动幅度要比小字大得多,更能起到锻炼的作用,而且写小字对书法技能的要求比较高,不容易写好,大一点的字则相对好写。
第三,学习书法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听课、示范、与有共同兴趣的朋友互相讨论、共同切磋,在集体中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并可使人开朗合群。
第四,保持平和的心态。书法练习时应以养生为主,学艺为辅,不要操之过急,不应在短期内设立一定要达到的具体目标。要从实际出发,善于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精神的满足。
(2)攀岩
攀岩的兴起可追朔到18世纪欧洲的登山运动,为了克服登山中的困难,人们摸索了一套手脚并用的攀登方法,后来逐步发展成今日攀岩运动的雏形。
攀岩的好处
①增加身体柔软度与协调感。
这是攀岩的关键功能,其重要性更胜于体力;国外已有医疗机构将攀岩用在矫治孩童肌肉发展及手、眼、身体之协调训练上。
②增强体力
攀岩运动要的是手脚均衡的力与美,并且要能负荷自己的体重和对抗地心引力。女孩也同样可以做到。
③集中力和平衡感
全神灌注地踏着岩块,留意身体在岩块上位移的每个细节,可以培养一个人对事物的专注程度;攀岩者被称为在岩壁上行走的“蜘蛛人”,行走的基本姿势是“三点不动一点动”,靠的就是平衡感。
④自信心和进取心
面对比自己身高还高至少3、4倍的岩场,要战胜它,心性自然要比常人自重与自信;当自己靠着攀登绳承受体重、“挂”在高高的岩壁或岩塔上时,是放弃、还是继续坚持?已经不只是勇气,还有意志力、荣誉感,及自我超越的决心。
攀岩的基本技巧
拉:在抓住前上方牢固支点,用力上拉引体向上。
撑:利用台阶、缝隙或其他地形,以手掌和小臂使身体向上或向左右移动。
推:利用侧面、下面的岩体或物体以手臂的力量使身体移动。
靠:利用能够容纳身体的裂缝,用背部靠住一侧岩面,用四肢顶住对面岩石,使身体上移。
胀:将手伸进缝隙里,弯曲手掌或握拳,以此抓住岩石的缝隙并移动身体。
蹬:用前脚掌内侧或脚趾的蹬力把身体支撑起来,减轻上肢的负担。
跨:利用自身的柔韧性,避开难点,以寻求有利的支撑点。
挂:用脚尖或脚跟挂住岩石,维持身体平衡使身体移动。
踏:利用脚前部下踏较大的支点,减轻上肢的负担,移动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