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一口气读懂经济学2
4902400000035

第35章 1 总是让准时的人等迟到的人

好,未必赢;劣,总有好运。当“好人并不总是好运”的现象屡屡发生时,经济学家告诉我们,这些现象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经济学道理。

第七章1 总是让准时的人等迟到的人

张老师喜欢组织班上同学参加集体活动,如郊游、联欢会等。但几次活动后,张老师发现一个棘手的问题。每次活动,如果张老师通知早上8:00集合,总有几个同学拖拖拉拉,导致大家8:15才出发,白白耽误一刻钟。

于是,张老师决定改变策略,如果他希望大家8:00到齐,便通知7:45集合,结果最晚的几个同学一般也是在8:00赶到,从而保证按照预期时间出发。

不过,时间长了,同学们都发现张老师通知的集合时间故意提前,甚至可以根据王老师的通知猜测出真实的集合时间。因此,每当王老师通知7:45集合时,大家仍然按照8:00来做安排,从而导致几个同学在8:00后才赶来。那些准时7:45到达集合地点的同学都开始抱怨,进而也变得不那么守时了。

实际上,在这个情形中,存在的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怪圈。准时到达的同学是所有人都欢迎的“良币”,而迟到的同学则是让大家产生抱怨的“劣币”。然而,和故事中的情形一样,我们在生活中需要集合时,永远都是提前到达或准时到达的“良币”吃亏,浪费大量的时间等待迟到的“劣币”们。渐渐的,“良币”们明白,自己准时到达没有任何益处,反正都要等大家,不如下次就和迟到的人一样,晚15分钟到。当大家都把晚15分钟作为正常时间后,新一轮的“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又开始了……

有人说,当今社会,想要做个好人是越来越难。所谓“人善被人欺”,吃亏的为什么总是那些守规矩的好人呢?不仅集合的时候守时的人要等迟到的人,在公车站台、食堂、银行、超市收银台等地方排队,老实排队的人也要让着那些随意插队的人,反而更晚轮到自己;考试的时候按照自己的真才实学做题的同学,却没有那些作弊的同学分数高……

在“劣币当道”的社会中,违犯规则者无须守法,而遵守规则的“良币”却要承受过高的成本,也难怪大家都不愿意再规规矩矩地做好人了。不过,真的没有解决的办法吗?故事中的张老师最后还是想到了组织大家准时集合的妙招——实施严格的纪律,只要过了集合时间就不再等下去,迟到同学独自承担责任。之后,就真的没有同学迟到了。

我们的生活中也一样,只有真正提高“劣币”的违规成本,“良币”才有坚持做“良币”的动力。小到排队、迟到如此,大到考试作弊、官员腐败、商家假冒伪劣等,无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