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让心成为一片海
49046800000012

第12章 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1)

人生总会有那么多的失败、挫折和痛苦。这个时候请不要闭锁你的心灵,请不要让自己的心灵布满阴云,请不要抛开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东西,要敞开你的心扉。当不平降临到你身边的时候,学会爱自己,对自己说“这一切都会过去的”,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寸光阴。

静心静气,心是一片平静的海

心放平,一切都会风平浪静。容得下悲欢离合,才能装得下云卷云舒。

为心灵寻找一片港湾

有的时候,人们难免会在消极情绪中迷失。因为一时的情绪很有可能影响到人们的思维和理性,最终沉溺其中难以自拔,心灵往往就在这些消极情绪中迷失了。于是,我们伤心、愤怒,以至于找不到心灵的路标,感到疲惫不堪、无所适从。其实,一切皆因我们不能将心放宽。

有一条美丽的小鱼,在它很小的时候就被渔人捕到了。渔人看它长得很可爱,便把它当作生日礼物送给了邻居女孩。小女孩从此有了玩伴,她小心翼翼地把小鱼放在一个精致的鱼缸里养起来,整天与小鱼朝夕相处。然而,小鱼并不快乐,因为这个鱼缸太小了,总会碰到鱼缸的内壁,这时小鱼就会十分不悦地甩一甩尾巴躲开了。

小鱼越长越大,也变得越来越漂亮,小女孩就更喜欢它了,可是这个鱼缸对它来说就显得更小了,甚至转个身都很困难。小鱼就更加烦闷了,甚至连动一下身子都不愿意。小女孩似乎看出了小鱼的心事,有一天,将它从水里捞出来,放到了一个更大的水缸里。

小鱼终于能游动身体了,可没过几天,它发现自己仍然游不了几下就能碰到内壁。当它碰到内壁的时候,又会心情不爽。它实在讨厌极了这种转圈圈的生活,索性悬浮在水中,一动不动,也不进食,一心求死。

女孩看到小鱼这个样子心里非常着急,便把它放回了大海。它在海中不停地游着,可心中依然快乐不起来。一天,它碰到了另外一条鱼,那条鱼问它:“你看起来闷闷不乐的样子,难道在这无边无际的大海里生活不够自由吗?”它叹了口气说:“唉,这个鱼缸太大了,我怎么也游不到边上了!”

在鱼缸里待久了的小鱼,它的心变得跟鱼缸一样小,因此总是不快乐。等到有一天,到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已变得狭小的心反倒无所适从了。其实,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如果不能打碎心中的壁垒,即使身在海洋,你也找不到自由的感觉。

苏轼的友人王定国在家里养着一名歌女,唤作柔奴。这歌女不但能歌善舞,面容姣好,而且还十分善于应对。这年,苏轼的友人一家因为贬官要去岭南,柔奴也便跟随去了。几年之后,友人迁回故乡,柔奴也便跟了回来。

一次,苏轼拜访友人见到柔奴便问她:“岭南的风土应该很不好,姑娘跟着受了不少委屈吧!”不料柔奴却莞尔一笑,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了,心里大有所感,随即填了一首词,这词的后半阕是:“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在苏轼看来,荒凉偏远的岭南不是一个好地方,柔奴却能把它当成故乡安然处之,不气愤,不懊恼,不埋怨。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从寒苦地方回来的柔奴看上去似乎比以前更加年轻了。笑容也像是带着岭南梅花的馨香一样,这便是因为随遇而安,为迷失的心灵找到了一个落脚的地方。

心灵需要一个港湾,需要一个家,唯有心平如水,才能够帮自己的心灵找到港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如果太在意那些外在因素,往往就看不清眼前的一切,包括自己的价值。如果能够让心态平和一些,找到自己的价值,就能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让迷失的心灵找到归途。

现实生活中,有的时候人们会自寻烦恼,常常无法面对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或是自己的弱点缺陷,并为此沉浸在消极颓废的情绪中,往往也就忽略了自己本身的优点。心情也是一样,如果总把眼睛盯在那些消极和不完满的方面,那么你就永远无法快乐起来,这并不是因为没有能让你快乐的东西,而是你把快乐忽略了。

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有时会开心,有时会愤怒,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一味沉浸在情绪中不能自拔的话,就会扰乱自己的心,心不平,就难以自制,也就会迷失方向。

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妨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要想做到不生气,就要有平和的心态,若想培养平和的心态,那么就要放宽自己的心胸。心胸豁达了,自然就平和了,也就能够让迷失的心早日回家。

走好自己脚下的路

人们对于攀比似乎总是乐此不疲,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倒是可以慷慨地拿出同情心和爱心;但是对于比自己强的人,却不能平和以待,就会出现妒忌、愤怒等各种消极的情绪。

其实,别人是好是坏对自己并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常言说得好,走自己的路任他人评说。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在行进的途中,难免会有比自己走得快的人,也难免有比自己走得慢的人,如果你刻意去关注他人的速度,只会放慢自己的脚步。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生气、烦闷、不幸福,往往是因为眼中只盯着他人过得如何的好。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辛酸和苦楚,别人风光的背后说不定隐藏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我们又何必盯住不放,乱了自己的步调呢?

猪说:“如果有来生,我愿做一头牛,虽然每天辛苦劳作,起早贪黑,但是却能获得勤劳的美名,而猪却被人们认为是愚蠢的象征。虽然我们不用劳动,但是每天担惊受怕,生怕哪一天就被送到屠刀下。”

牛说:“如果重新过活,我选择做一头猪,我们每天都累死累活地工作,才能换得食物,而猪每天只需要吃了睡,睡了吃。”

猫说:“有来生,我做老鼠,虽然主人供养我们,但是如果没能逮到老鼠,也会面临着被遗弃的危机,如果我们偷吃了东西,就会被教训。哪像老鼠那样自由自在!”

老鼠却说:“重新活,我就做猫,每天游戏一般欺负老鼠,有主人供养,哪里像我这样,为了一口吃的都要冒着死的危险。”

佛陀听完之后,只是叹了口气,说道:“为什么总以他人之长比自己之短?只知这样,来世又怎能丰富充实?”

过于关注他人的“强”,自然就会在意自己的“弱”,其实你并没有那么弱,这一点,只有等你不再在意他人的强时,大概才会领悟到。

从前,有三个女孩,她们志趣相投,非常合得来。她们喜欢一样的衣服,都爱好画画,甚至连喜欢的颜色都相同。就是这样彼此默契的三个女孩,升入大学以后却陷入了友情危机。原来三个姑娘暗恋上了同一个男孩,男孩长得帅气,开朗又阳光,她们都被他迷住了。

于是三人约定,要尽自己的所能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如果有一个女孩成功了,那么另外两个女孩就要祝福。约定达成,她们便开始了各自的努力。

男孩恰巧也喜欢画画,于是她们都准备和男孩考入同一所大学读研。激烈的竞争开始了,但是竞争似乎只发生在其中两个女孩之间,而第三个女孩表现得非常从容,她还像往常一样按照自己的步调进行,不去关注另外两个女孩的举动。另一方面,开始激烈角逐的两个女孩甚至因为对方穿的裙子让男孩多看一眼,就会在心中产生愤怒甚至是忌妒,然后报复……

日子很快过去了,三年后,两名互相竞争的女孩因为没有把心思花在学习上而考研失利,最终目送第三个女孩和心爱的男孩进入同一所大学。再回头看,两个互相竞争的女孩已经没有了友谊,从前的美好再也回不去了。

为了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而做出相应的努力,这本身没有错,只不过前两个女孩太在意别人的言行而忽略了自己。第三个女孩就做得很好,她从不去看别人做了什么,只注意自己的步调,所以才能按计划向着目标前行,最终实现了愿望。

其实,世界如此之大,没有一个人绝对优秀,也没有一个人绝对不优秀,没有必要为了他人的长处而忌妒、愤怒。与其把时间浪费在他人身上,不如用在自己身上。

快乐在自己的心里

人生在世不过几十年,与其每天忧心忡忡地挨日子,不如潇洒开心地享受日子。愤怒只是一时的情绪而已,对于问题的解决并没有实际意义,还会让我们心中产生痛苦。有时因为我们放任自己的情绪发展,所以才让消极情绪有机可乘。与其在痛苦中打转,不如从源头消灭这种不良情绪,让自己过得快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