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让心成为一片海
49046800000008

第8章 虚怀若谷,他日绚烂绽放(1)

心宽如海之人,总是虚怀若谷,能收敛锋芒,做到藏而不露。虚荣是如梦繁花,灿烂绽放后必然凄惨凋零。抛开虚荣,学会内敛,才可以恬淡生活。做人低调并不困难,只要将心放宽,自然就能够容得针尖麦芒。

戒骄戒躁,中庸之道

中庸,可以说是一种比较高的境界,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来的,“庸”这个字代表着“常”,而“中庸”自然就是保持不偏不倚的常态来生活,既不颓废,也不过激。以中庸之道成就的事业,往往是稳固的。

人们虽知中庸之道,却难以深刻理解,所以难以做到。因为现实当中让情绪、思想发生转变的东西太多了。其实,如果能够放宽心,人们的利益也好,功名也罢,便都是身外之物,便可走出自己璀璨的人生。

从前有一位得道高僧,在感知自己即将离世之后,这个消息不久就传到了四面八方。

敬仰这位禅师的人们纷纷来到了禅师所在的寺院,甚至朝廷也派来了人。这位禅师看着众生,淡然地笑着说道:“我来到这世间,修行的过程中却落得一身闲名。如今我的生命即将逝去,躯体也会腐朽,那么这一身闲名也可放下了。你们之中有人能够替我除掉这闲名吗?”

禅师的话一出,就让一院子嘈杂的人群顿时安静了下来。大家都在思考,如何帮助禅师实现愿望。此时一名刚和这位得道高僧修禅不久的小和尚站了出来,他先向着禅师恭敬地鞠了一躬,然后问道:“请问这位和尚,你的法号是什么?”

小和尚刚说完,就遭到了各处投来的不满目光,一时安静的院子再次喧嚣起来,有人说小和尚目无尊长,对高僧不敬,也有人埋怨小和尚太年幼无知。可就在大家激烈讨论的时候,禅师满意地笑了,他释怀地大声说道:“如此一来,我就再也没有闲名了,我也可以放心去了。”于是这位得道高僧就此圆寂了。

在禅师圆寂之后,小和尚的泪水才流了下来,既是怀念自己的师父,同时也为能够除去师父的闲名而感到幸福。众人看到小和尚哭,感到十分不解,于是质问小和尚为何连自己师父的法号都不知晓,如何修禅。小和尚回答说:“他是我最敬爱的师父,我怎么可能不知道师父的法号呢?只是师父想要放下闲名,如此一来,师父便真的放下了。”

中庸之道重在自我修养,同时也追求“天人合一”,若想以中庸之道成就一番事业,就要像那位得道高僧一样,忘却自己的闲名。

若要成就一番事业,就不能着眼于名利物质,一步一步稳健地前行,不骄不躁,不偏不倚,最后一定能够成功。有的时候,过于重视什么可能导致偏离正常的方向,唯有心宽似海,才能坚持在中庸之道上向着成功迈进。

谦虚为人,恬淡生活

做人谦虚一些,生活也就能够恬淡一些。人们无法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关注,却能够决定自己的行事作风,并非有名有利的人就会成为众人的焦点,只要自己能够保持谦虚的作风,那么平静的生活就不会被打破。做人谦虚并不困难,只要将心放宽,自然就能够学会内敛。

居里夫妇为科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他们也被人们广为传颂。即便这样,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仍然保持着谦虚的作风,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比起四处应酬,他们更愿意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事业当中。居里夫妇声名显赫,但是从未张扬,除了必要的场合之外,连聚会都极少参加。

有一次,一位记者准备采访居里夫人。她听说居里夫妇生活在一个小城中,于是就到那里去寻找。到了居里夫妇所在的小城之后,这位记者在街道边看到了一所简陋的房子,门口坐着一位打扮随意的农妇。她上前询问居里夫妇住在哪里,听到询问的农妇抬起头,这时记者才发现,这位穿着简朴随意的农妇就是居里夫人。她马上为自己的失礼道歉,但是居里夫人只是报之一笑,没有丝毫不快,接着邀请她进屋了。

事实证明,居里夫人的谦虚是由内而外的,所以才能平易近人,让记者真的误认为她只是一名普通的农妇,于是成就了这一段佳话。

谦虚,只是一种表象,隐藏在低调之下的,往往是一个人宽广的胸怀,如果只将低调挂在嘴边,心中仍然认为自己是特别的,并时常骄傲自满的话,那么行事难免会变得张扬、草率。

锋芒毕露未必是件好事,而不懂隐藏自己实力的做法更不能说是一种智慧,相比之下,谦虚的处理方式就明智多了。有才能,不一定非要显露出来,懂得韬光养晦才能为自己的成功打好坚实的基础,铺垫平坦的道路。

安静地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作自己的打算,宽容看待一切。名利面前,是非当中,要学会放宽自己的心,将这些看得淡一些。谦虚,未尝不是一种成就伟人的良方,将心放低,终有一天能达到辉煌。

如梦繁花,终会凋谢

泰戈尔说:“生如夏花。”人生本就是灿烂的,理应光彩绽放。可人们似乎对这句话理解不当,总认为自己的人生太过平凡,于是难逃虚荣的陷阱,并竭尽全力去追求海市蜃楼的繁华,去追求看到摸不到的镜中花、水中月。殊不知,一切诱惑只不过源于我们的虚荣心。

其实,虚荣心所指向的东西通常并非我们真正需要,它就如梦中的繁花,绽放得灿烂,却终是一场空。一旦梦醒,你曾经的期望将化作乌有,只留下诸多悔恨。

在莫泊桑的笔下,有一个因为虚荣而将自己推入深渊的人,她叫马蒂尔德。

故事中的马蒂尔德漂亮而优雅,只是没有优越的生活,因为她没能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也没能嫁给一个商贾贵胄。她的丈夫只是一个普通的小职员,微薄的收入也只能勉强度日,她没有多余的钱来打扮她美丽的外表。她不喜欢同学聚会,因为那会让她感觉痛苦,看到自己的女同学嫁给了有钱的男人,穿金戴银,会让她难受不已。

每次吃饭马蒂尔德都会将自己窄小餐桌上的简单食物幻想成珍馐佳馔,想象着有服侍她用餐的仆人婢女,有精美的壁画,有名贵的烛台……她陶醉在想象之中,然后疯狂忌妒着拥有这些的人。她同样美丽,却没能过上相应的生活,这让她不平衡。

马蒂尔德能够进入上层社会的机会终于来了,因为她丈夫的上司要举办一场舞会,而她的丈夫想办法拿到了一张请帖。为了这个舞会,她丈夫拿出了准备买猎枪的钱为她定制了一条新裙子,然而有了礼服的她并没有满足,为了和那些阔太太们媲美,她还想要一件像样的珠宝首饰,可是那样的开销他们承担不起。

最终,马蒂尔德决定向她有钱的朋友借一件珠宝首饰。在众多的珠宝中,她选择了一条精美的钻石项链,带着这条项链,她参加了她梦寐以求的舞会。舞会上的她成为了全场的焦点,她有着美丽的外表,甜美的笑容,男宾们争相和她跳舞,她在舞池中旋转,陶醉其中。

然而舞会结束,马蒂尔德还在回味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她从朋友那里借来的钻石项链不见了,在找遍任何地方无果的情况下,他们开始设法赔偿。通过四处借钱,终于买到了一条一样的项链,但是为了偿还债务,之后的十年他们都在辛苦工作。还清债务之后,马蒂尔德已经不再美丽,过度劳累甚至让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加苍老。当她再次向朋友提起那串让她不幸的项链的时候,才知道那串项链不过是个仿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