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代情诗名篇五百首
4912600000285

第285章 纳兰性德

【菩萨蛮】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旧梦逐寒潮,啼鹃恨未消。

【释义】

第一句,因为什么事轻易地与家人别离?第二句,一年之中自己能有多少跟家人团圆相聚的时光?第三句,北国的杨柳枝刚刚长成丝条般的柔条。第四句,家乡应是三春过尽的时分了。第五句,家乡的春天都归去了,而我却不能归家。第六句,自己归不得的原因是身在松花江上侍奉皇上巡视边疆。第七句,夜深人静,往事涌入梦来,像寒流一般滚滚而至。第八句,自己像一只哀啼的杜鹃鸟,离情别恨无以消除。

【详解】

纳兰性德少年得志,二十二岁中进士,随后当上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经常跟随皇帝巡游江南。他的原配妻子卢氏,乃两广总督、兵部尚书卢兴祖之女。婚后二人感情甚笃,十分恩爱。他每次离开家庭,心里总是不痛快。因十分爱恋妻子,他的心中、梦中只有妻子,所以很大一部分词作是写思念家室。这首词就写于作者随驾东出山海关到清朝发祥地巡视,并祭祀长白山时。

这首词写思乡念家之情。以故园归去的春天对比自己的不归,以不尽的寒潮反映自己的心潮,以含恨啼血的杜鹃比喻自己的怅恨,从而抒发词人对妻室故园的魂牵梦绕。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释义】

昔,同夕。

玦,有缺口的环形佩玉。“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两句,指一夜团圆如环,却夜夜都是残缺如玦,意为”等团圆、盼团圆好辛苦!

“若似……卿热”二句,词人曾梦见亡妻与卢氏执手,临别哽咽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因此这两句的意思是,词人真的希望这个梦成真,妻子真的能像一轮明月陪伴自己,而自己也一定不辞冰雪寒冷用自己的身和心去温暖爱妻的身心。

无那,无奈的意思。无那句,意为无奈,尘世姻缘毕竟已经断绝。

“燕子……钩说”二句,是说惟有堂前燕子依然轻柔地踏着卷帘的钩子呢喃絮语,仿佛追忆这里昔日洋溢的温馨。

“唱罢……栖蝶”二句,化用李贺《秋来》诗句“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意为逝人悲情不已,后死的人愁恨未歇。待到来年春暖花开,那万花丛中双飞双栖的彩蝶一定是我与爱妻的精灵所化。

【详解】

词人爱妻卢氏在婚后仅三年便离词人而逝,年仅二十一岁。词人与卢氏之间感情甚笃,心心相爱,对亡妻终生刻骨思念。这首词就是悼念亡妻的,表达了作者难以消释的痛苦和思念。

【蝶恋花】

萧瑟兰成看老去。为怕多情,不作怜花句。阁泪倚花愁不语,暗香飘尽知何处?重到旧时明月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

【释义】

兰成,北周诗人庾信字兰成,这里词人以庾信自喻,意取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一诗句“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用在这里指感叹光阴易逝,人生易老。

萧瑟,这里指心境和独处的凄凉。看老去,本意为即将老去,但因词人才过三十岁就逝世,这里言老,主要是相对爱妻亡故之后的心境而言的。

阁泪,即搁泪,指强忍泪水不让落下。暗香飘尽,指爱妻卢氏在暮春逝去。

生生,指终生、一生的意思。

【详解】

这首词以伤春之意寓悼亡之情。作者以怜花、倚花、惜花的动作心情,寄托对亡妻的无尽相思与深深怀念。

【沁园春】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街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_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倚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释义】

红雨,原指桃花,也指落花。这里的“并吹红雨”,是说夫妇二人坐在床上,一齐吹着飘飞的花瓣嬉戏。

“雕阑……斜阳”二句,指夫妇同赏黄昏景色。

“重寻碧落茫茫”句,是说词人醒后欲重寻梦境,而茫茫碧落,无处可寻。语意出自白居易《长恨歌》。

短发,指头发稀疏。

“尘缘未断”句,是说作者认为与亡妻的缘份未尽,两情相思未有穷尽的时候。

綢繆,指缠绵。“减尽荀衣昨曰香”,这句两典合用:一是东汉荀或,曾任尚书令,坐处生香,世称“荀令香”;二是《世说新语·惑溺》云;荀奉倩(名粲)与妇至笃,妇病亡,病悼不已,岁馀亦亡。这句字面上用荀令衣香,而含义却用荀粲痛悼亡妇。意思是卢氏死后,词人自己亦生意顿减,日渐消瘦。

“真无奈……回肠”三句,是说词人在百无聊赖中写这首悼亡词,此时他耳边仿佛回荡着当年向秀经亡友嵇康山阳故居时,所听到的邻人吹笛的那最悲哀、最凄凉的声音,而自己现在谱写的正是这种使人断肠的伤心曲。

【详解】

这是纳兰性德所写的悼念亡妇、追思旧情的三四十篇词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立足现实,追忆妻子生前,以梦境与实境相比照,以梦中与梦后相映衬,描写了夫妻生前的恩爱,表达了对亡妻刻骨铭心的相思和自己内心的无比凄凉。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终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倶薄命,再缘慳,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释义】

重泉,九泉意。双鱼,指书信。

典出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我自……重理”二句,意为你死了以后,我经常彻夜难眠,辗转反侧,哪里还忍心与别的女人再结夫妻?

缘悭,意为缺少缘份。

【详解】

这是作者在妻子去世三周年的纪念日写的一首悼词。上片推想亡妻种种,恨未能同赴幽冥;下片转写自己,倾诉别后生涯。全词追思往日夫妇情浓意洽,伤怀亡妇悠悠魂杏,想象未来担心命薄,思悠悠,恨悠悠,愁无休,表达了作者对其妻极深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