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吕老师教你填志愿——学校篇
49171500000035

第35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科基础出少年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办学地址

合肥市

校名今昔

1958年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

1970年,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

特色解读

自从大学招生扩招以来,各地高校合并、升格、改名之潮层出不穷,几乎每一个省都有一两所高校冠名为“科技大学”。而业内公认的科技大学实际上只有一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是中国科学院唯一直属的高校。它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急需的新兴科技领域设置系科专业,创造性地把理科与工科即前沿科学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注重基础课教学,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国内最有声望的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中国科大是唯一拥有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两个国家实验室的大学;拥有34个国家级和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有数学、物理学、力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化学、天文学6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其中理学一级学科与国家重点学科数并列全国高校第一,理学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覆盖率100%。

1978年以后,学校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教育改革措施,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长期以来,学校大力弘扬“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风,坚持“我创新,故我在”和精品办学、英才教育的理念,面向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国家重大需求,凝练科学目标,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

1978年,中国科大创建了少年班,主要招收尚未完成常规中学教育,但成绩优异的青少年接受大学教育。在培养模式上,少年班学生进校后先打基础,一至二年不分专业,首先集中强化数学、物理、英语和计算机科学等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接近相关专业的要求。同时强调对现代科技前沿的了解和人文素质教育。一至二年后,再根据学生的兴趣、志向和潜力在全校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实行在导师指导下的个性化学习。

少年班创建30多年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少年英才,为人类的早慧教育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不扩招、不外延、不合并,中国科技大学一直坚持走“精品化”办学之路,本科生生源和培养质量一直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

学校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

特色专业

数学类、物理学、化学、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地球物理学等。

就业概况

中国科大本科毕业生有两大去向:攻读学位和直接就业。每年本科毕业生考取国内外研究生的比例为70%左右,毕业当年获得国外大学全额奖学金出国留学比例为25%左右。直接参加就业的毕业生中,绝大部分进入国家重点科研院所,以及国家大型企业、大型跨国公司、政府机关等,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

科大毕业生基础宽厚扎实,计算机和外语水平高,消化吸收先进科技知识和开拓科技新领域的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现代科技实验技能全面,深受用人单位青睐。科大是国内就业形势最好的几所大学之一。

吕老师提示

1.与众多名为“科技大学”的学校相比,中科大的招生计划明显偏少,每年面向全国招生不到两千人。

2.每年通过自主招生录取的名额有二三百人。从2010年起,中科大与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合作进行自主选拔工作。

3.少年班招生工作是提前单独进行的。

学长故事

“穷清华,富北大,不要命的上科大。”中科大学生学习之勤奋,竞争之激烈广为流传。正是这种“不要命”的学习劲头,才为学校赢得了无数荣誉:在全国大学生四六级考试中,中科大学生的通过率和优秀率始终排名全国第一;每年进入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普林斯顿、康奈尔、耶鲁等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大学生中,中科大学生往往占据着半壁江山,甚至包揽全部全额奖学金,同时,在这些大学里,毕业于中科大的教授总人数在中国高校中更是无出其右。

另外,我要特别提醒你,在校园里看见年龄比自己小的同学时,千万不要贸然喊“师弟”或“师妹”,很有可能,人家已经是研究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