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吕老师教你填志愿——学校篇
49171500000059

第59章 大连民族学院——工科春色为君留

主管单位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办学地址

大连市

校名今昔

学校1984年立项筹建,1993年以中央民族大学的名义招生办学。

1997年正式建校,并定名为大连民族学院。

2006年实现国家民委、辽宁省政府和大连市政府三方联合共建。

特色解读

全国以“民族”命名的高校有十多所,大部分高校在专业建设上打的是“民族牌”和“文科牌”,唯有大连民族学院在学科和专业建设方面亮出的是“工科”特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位居全国民族院校第一位。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学校的龙头学院,有1 300余名学生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3个专业学习,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国家级特色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是省部级重点学科。学生曾在美国举行的国际数学建模大赛中获一等奖。由该院学生组成的计算机仿真机器人足球队作为全国8强,到美国参加“足球”机器人大赛,取得国内前4名、世界20强的好成绩;在2008年国际微软“创新杯”科技竞赛中,以32战全胜的骄人战绩获编程比赛中国赛区第一名,并代表中国赴法国参赛,获得全球第二名。在毕业设计方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曾获国家民委所属院校评分第一名。

生命科学学院是学校的另一个强势学院,前身为始建于1994年的生物化学工程研究所。学院拥有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应用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技术8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工程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有生物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端平台。

学校现有在校生一万余人,学生中有56个民族成分;有教职工近千人,在专任教师队伍中,有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6人。

特色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日语、艺术设计、土木工程等。

就业概况

工科类专业就业形势看好,尤其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从2001年以来已连续十年超过90%,近三年则分别达到96.3%、100%、95.2%,就业率位于全国民族高校和辽宁高校前列。每年都有多名毕业生到IBM、HP、埃森哲等世界500强的大公司工作。生命科学学院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0%以上,近三年毕业生平均考研率32%,尤其是2009年考研率达43%。

吕老师提示

1.学校面向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所有省区市招生,每年招生4千余人,包含各个民族的学生。

2.为保证录取的少数民族考生数量达到总录取人数的60%以上,在部分地区有少数民族考生录取比例要求。

3.同等条件下,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优先录取数学成绩较高的考生。

学长故事

很多人对民院的感情第一深的是宿舍,第二深的应该就是二食的米线了。前些日子因为调档的事去了趟大连,回到开发区后,感觉周围的一切都是如此亲切。办完档案的那天,由于人才市场离学校很近,就特意去民院逛了下。

从新玛特那面的校门往里晃,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二食堂,上了二楼换了四块钱的饭票,要了份香辣牛肉米线,哇,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其实二食堂的米线我以前并不很爱吃,完全是被同寝的宝哥带出来的,吃着吃着也就喜欢上了,然后每次来都是一碗米线,一张小炒的饼。

今天上网跟同学说到二食堂的米线,才知道原来不只我一个人怀念那儿的米线,还有很多人被它谗得口水直流!今年要毕业的师弟师妹们,找个时间再吃一次那儿的米线吧,以免像我们一样若干年后想着它流口水。